双头注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974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头注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轴承注入润滑脂的装置,特别是能够同时对转轴的两个轴 承进行注脂润滑的装置。
背景技术
油脂润滑是向运转机械零部件的摩擦表面供给润滑脂,以降低零部件的磨损,提 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油脂润滑的关键是适时、适量地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脂。所谓适时 施加润滑脂是指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脂的周期应当是确定的,如果周期过长则易造成零部 件缺乏润滑的状况。所谓适量施加润滑脂是指向摩擦表面施加润滑脂的量应当恰当,过多 易造成浪费,过少则还是容易造成零部件缺乏润滑的状况。实际生产中,比较常见的需要进行油脂润滑的零部件是转轴,具体的是转轴的轴 承部分,一般一个转轴的轴承数量最少为两个,两个轴承的状况比较普遍。给轴承添加润滑 脂常采用人工方式,这种方式效率低,且常发生由于人的疏忽导致没有适时、适量添加润滑 脂。现有技术中也有能够定时向轴承施加润滑脂的设备,称为注脂器。注脂器一般长 期设置在轴承附近,通过定时装置等设备实现周期性向轴承施加润滑脂。不过这种注脂器 常常仅针对一个轴承,成本较高。也出现有双头注脂器,能够同时向两个的轴承施加润滑脂。这种注脂器常常针对 同一转轴上的轴承,由于同一转轴轴承的磨损状况相当,因此添加润滑脂的周期相近,一个 注脂器实现起来比较方便,提高了效率。这种双头注脂器主要通过一个分配器向两个轴承输送润滑脂,如果分配器出现问 题,造成注脂口堵塞,只要还有一个注脂口通畅,就很难发现其他注脂口堵塞的问题。这当 然就会导致堵塞的注脂口对应的轴承磨损过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双头注脂器存在的部分注脂口堵塞不易被发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 一种新型的双头注脂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双头注脂器,包括活塞缸体和在活塞缸体内滑动设置的活塞,活塞缸体的一端或 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脂口 A ;活塞缸体的另一端或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脂口 B ;在 活塞运动方向上,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还包括存储润滑脂的脂囊,活 塞缸体上设置有与脂囊连接的连接口 ;脂囊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所在一 侧活塞缸体部分连通;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双头注脂器所述连接口的数量至少为2 ;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 部分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口与脂囊连通。所述活塞为T形活塞,即在活塞体中部设置一传动杆,传动杆的轴线垂直于活塞体的轴线。所述双头注脂器还包括挤压所述脂囊的弹簧。在所述注脂口和/或所述连接口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双头注脂器还设置有驱动活塞运动的电机、减速器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所述双头注脂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体,保护壳体上设置有与注脂口 A和注脂 口 B连接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头注脂器,通过活塞将活塞缸体分成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对 应设置注脂口,活塞将活塞缸体分成两个部分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这样,当某一个注脂 口堵塞时,对应的活塞缸体部分内压力增高,通过传感器能够报警,维护人员可以及时消除 问题。这就解决了部分注脂口堵塞不易被发现的问题,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头注脂器的一个实施例。图2为图1中T形活塞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T形活塞的正视剖面图。图中标识说明如下1、保护壳体;2、弹簧;3、脂囊;4、连接口 ;5、注脂口 A ;6、注脂口 B ;7、蜗杆;8、锅 轮;9、活塞;10、活塞缸体;11、传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部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双头注脂器的一个实施例。双头注脂器包括活塞缸体10 和匹配的活塞9。活塞9可在活塞缸体10内滑动。活塞9滑动的行程范围在活塞缸体10 的中间段,即活塞缸体10被活塞9分成左、右两部分(以下分别简称为活塞缸体左段、活塞 缸体右段)。在活塞缸体左段的左端设置注脂口 A5,注脂口 A5也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在 活塞缸体左段的缸体上。同样,在活塞缸体右段的右端设置注脂口 B6,注脂口 B6也可以依 据实际情况设置在活塞缸体右段的缸体上。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分别向轴承注入润滑脂。在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的缸体上还分别设置连接口 4,连接口 4与脂囊3 连接,使得脂囊3与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分别连通。连接口 4的数量也可以为1, 只要活塞9的行程设置合适,使得随着活塞9的运动,一个连接口 4可以分别使脂囊3与活 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连通即可。当然,更多数量的连接口 4也是可以的。脂囊3为弹性容器,装载润滑脂。弹簧2挤压脂囊3,压力迫使脂囊3中的润滑脂 向连接口 4方向流动,进而润滑脂进入到活塞缸体。在连接口 4处或脂囊3与连接口 4接 合处设置单向阀(图1中未标出),这样可以保证润滑脂向活塞缸体的单向流动。另外,可 以调整单向阀的参数,使得单向阀两侧的压力差达到预定值时单向阀导通,实现了自动向 活塞缸体内补充润滑脂的效果。注脂口A和注脂口B处也可设置单向阀。脂囊3的数量没 有限定,可以如图1所示数量为2,每个脂囊3对应一个连接口 4,也可以设置一个脂囊3同 时与两个或多个连接口4连接。[0027]在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的缸体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图1中未标出), 用于监测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的缸体内压力。例如,注脂口 A5发生堵塞,则相应 的活塞缸体左段内的压力增加,压力传感器会对这一非正常现象进行报警,以便及时消除 隐患,使注脂口 A5保持通畅,这也就保证了注脂口 A5对应的轴承能够得到适时的润滑。活塞9为T形活塞(如图2和图3所示),即在活塞体(图2和图3中横向的柱状 体)中部设置一传动杆11,传动杆11的轴线垂直于活塞体的轴线。本实用新型的双头注脂 器还包括驱动活塞运动的电机(图1中未标出)、减速器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 动机构包括蜗杆7和匹配的蜗轮8,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活塞9,使活塞 9在图1的水平方向往复运动。蜗轮8与传动杆11通过支架铰接,将电机的动力传递给活 塞9。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中效率高。如图1所示,双头注脂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体1,保护壳体1可以采用密封结构, 避免润滑脂溢出及引起的燃爆危险。另外,上述双头注脂器的电机、减速器和蜗轮蜗杆传动 机构等各部件可以都设置在保护壳体1内,保护壳体1上仅设置与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连 接的通孔,使得双头注脂器为一整体,易于运输与安装。双头注脂器还可以设置与电机连接的控制器,如定时驱动电机运转,也就实现了 定时向轴承处注入润滑脂。如果采用电池驱动电机,则电池封装在保护壳体1后,双头注脂 器可以更加灵活方便地设置在不同应用场合。以下对双头注脂器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活塞9往复运动,将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内的润滑脂分别由注脂口 A5和 注脂口 B6注入到轴承处。此时,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内压力降低,触发弹簧2挤 压脂囊3并通过连接口 4将润滑脂推入活塞缸体左段和活塞缸体右段。活塞9的行程是可 以根据需要设定的,这也使得通过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流出的润滑脂量可以精确控制。
权利要求1.双头注脂器,包括活塞缸体和在活塞缸体内滑动设置的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缸体 的一端或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脂口 A ;活塞缸体的另一端或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 脂口 B ;在活塞运动方向上,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还包括存储润滑脂 的脂囊,活塞缸体上设置有与脂囊连接的连接口 ;脂囊通过所述连接口与注脂口 A和注脂 口 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部分连通;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压力 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口的数量至少为2;注脂口 A和注 脂口 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部分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口与脂囊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为T形活塞,即在活塞体中部 设置一传动杆,传动杆的轴线垂直于活塞体的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所述脂囊的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脂口和/或所述连接口处设 置有单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驱动活塞运动的电机、减速 器和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驱动活塞运动的电机和蜗轮 蜗杆传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双头注脂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双头注脂器的外部设置有保护 壳体,保护壳体上设置有与注脂口 A和注脂口 B连接的通孔。
专利摘要为了解决现有双头注脂器存在的部分注脂口堵塞不易被发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头注脂器,包括活塞缸体和在活塞缸体内滑动设置的活塞,活塞缸体的一端或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脂口A;活塞缸体的另一端或邻近该端的缸体上设置注脂口B;在活塞运动方向上,注脂口A和注脂口B分别位于活塞的两侧;还包括存储润滑脂的脂囊,活塞缸体上设置有与脂囊连接的连接口;脂囊通过所T型述连接口与注脂口A和注脂口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部分连通;注脂口A和注脂口B所在一侧活塞缸体内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可以应用在多种需要润滑的场所,维护工作量小。
文档编号F16N13/02GK201818988SQ20102029303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6日
发明者程博, 荀勇, 高沣 申请人:石培莲, 程博, 高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