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9771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消除齿背隙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直O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机械是以齿轮相啮合的方式达到动力传动的效果,如图1所示,为一曲 柄轴11带动一平衡轴12转动的传动方式,是透过一设置在该曲柄轴11上且能够被该曲柄 轴11带动旋转的主动齿轮13,及一设置在该平衡轴12上且啮合该主动齿轮13的从动齿轮 组14相配合连动旋转。参阅图2、3,该从动齿轮组14具有一用以带动图1所示的平衡轴12且啮合于该 主动齿轮13的第一从动轮141、一用以带动平衡轴且啮合于该主动齿轮13的第二从动轮 142、数个设置在该第一从动轮141与第二从动轮142上的压缩弹簧143、一靠置在该第二从 动轮142上且用以避免所述压缩弹簧143脱落的固定片144,及一扣制在该第一从动轮141 的轴部146上的扣环145。依据上述的消除齿背隙的结构,该第一、二从动轮141、142转动时对所述压缩弹 簧143产生推挤,而使该第一、二从动轮141、142朝不同方向扭转,借此消除该主动齿轮13 与该从动齿轮组14之间的齿背隙,进而能够有效降低两齿轮啮合作动时所产生的噪音。虽然该第一、二从动轮141、142会朝不同方向扭转可消除与该主动齿轮13之间的 齿背隙,但是,如图3所示,该第一从动轮141的轴部146与该第二从动轮142于转动时经 常性地磨擦,导致该第一、二从动轮141、142本身结构的磨损而影响扭转的动作,进而丧失 消除齿背隙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降低磨耗的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于是,本实用新型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套设在一转轴上且用以啮合一主动 齿轮,该消除齿背隙装置包含一供该转轴穿设的第一从动轮,及一供该转轴穿设且靠置于 该第一从动轮的第二从动轮,该第一从动轮具有一轴部、一形成在该轴部中且能够供该转 轴穿设的轴孔、一自该轴部周缘径向延伸的齿盘,及一自该轴部的端面凸伸且能够供该第 二从动轮套设的凸缘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至少一形成在该凸缘座的周面 且能够导入一油料的沟槽部。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具有数个形成于该凸 缘座的周面且轴向延伸并能够导入该油料的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是呈等距设置。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一环绕形成于 该凸缘座的周面的定位环槽,该定位环槽连通该沟槽部且供该扣环扣制固定,而该扣环内 周缘形成有一内环面,该内环面与该沟槽部的底缘形成有一间距。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一环绕形成于3该凸缘座的周面的定位环槽,该定位环槽连通该沟槽部且供该扣环扣制固定,该沟槽部借 由该扣环界定有一导入区,及一储油区,该扣环的内环面与该沟槽部的底缘形成有一间距, 而该导入区与储油区是借由该间距相连通,该储油区是位于该扣环、固定片、第二从动轮与 凸缘座之间而能够储备该油料。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借由在该第一从动轮的凸缘座的周面形成该沟槽部,而 能够将该油料导入其中,使该第一、二从动轮扭转时,该油料能够流入该沟槽部中而浸润该 第二从动轮的内环面,借以使该第一、二从动轮之间形成有油料薄膜而具有润滑的效果,进而降低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的磨耗。
图ι是-一立体图,说明现有消除齿背隙的结构;图2是-一立体图,辅助说明图1的结构;图3是-一剖视图,说明现有的该第一、二从动轮的结合结构;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剖视图,辅助说明图4的结构;及图6是-一部分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沟槽部的结构态样。201 · ·转轴202 · ·主动齿轮3 · · ·第一从动轮30 · ·轴部301 · ·轴孔31 · ·凸缘座311 · ·周面32 · ·齿盘33 · ·沟槽部331 · ·储油区332 · ·导入区333 · ·间距334 · ·底缘34 · ·定位环槽4 · · ·第二从动轮41 · ·内环面5 · · ·扣环52 · ·内环面6 · · ·压缩弹簧 ‘ ‘ ·固定片71 · ·内环面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0042]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供一转轴 201穿设且啮合一主动齿轮202的第一从动轮3、一供该转轴201穿设且靠置于该第一从动 轮3并啮合该主动齿轮202的第二从动轮4、一可扣制于该第一从动轮3的扣环5、数个设 置在该第一从动轮3与第二从动轮4上的压缩弹簧6,及一靠置在该第二从动轮4上的固定 片7,如图5所示,该扣环5于该第一从动轮3上扣制固定后,能够迫紧该固定片7,使该固 定片7靠抵该第二从动轮4,而能够避免所述压缩弹簧6脱落,而本实施例的消除齿背隙装 置是用以装设在一引擎箱体中,当然亦可装设在其他的传动装置中,并不以此为限。参阅图4、5,该第一从动轮3具有一轴部30、一形成在该轴部30中且可供该转轴 201穿设的轴孔301、一自该轴部30周缘向外延伸的齿盘32,及一自该轴部30端缘凸伸且 可供该第二从动轮4套设的凸缘座31、至少一个形成于该凸缘座31的周面311且轴向延伸 并可导入一油料的沟槽部33,及一环绕形成于该凸缘座31的周面311且连通所述沟槽部 33的定位环槽34,在本实施例中,是揭露该凸缘座31的周面311形成有三个沟槽部33,而 且所述沟槽部33是呈等距设置。参阅图5、6,该扣环5的结构概呈C型且可扣制固定该定位环槽34内,并且于内周 缘形成有一内环面52,其中,每一沟槽部33借由该扣环5而分隔形成一导入区332,及一储 油区331,且该扣环5的内环面52是与每一个沟槽部33的底缘334形成有一个间距333, 该导入区332与储油区331是借由该间距333相连通,该储油区331是位于该扣环5、固定 片7的内环面71、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与凸缘座31之间,而且该储油区331可储备油 料,以对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达到油润作用。依据上述的结构,当如图3所示的转轴201带动该第一从动轮3转动时,由于所述 压缩弹簧6会被转动的第一从动轮3推挤而产生弹性恢复力,使套设在该第一从动轮3的 轴部30上的第二从动轮4被所述压缩弹簧6推抵,而使该第二从动轮4朝相反于该第一从 动轮3转动的方向位移扭转,进而缩小该第一、二从动轮3、4与该主动齿轮202之间的齿轮 间隙距离,借此消除该主动齿轮202与该第一、二从动轮3、4之间的齿背隙,而能够有效降 低齿轮啮合碰撞所产生的噪音。值得一提的是,当该转轴201在怠速运转时,该第一从动轮3的转动速度较慢,该 引擎箱体(图未示)的油料会飞溅至该第一从动轮3上而累积于所述沟槽部33中,又由于 该扣环5的内环面52与每一沟槽部33的底缘334形成有一个间距333,使该油料会经由所 述沟槽部33的导入区332流至该储油区331,借以使该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部分浸润 于该储油区331的油料中。当该转轴201转速高于怠速运转的速度时,该第一从动轮3转动的速度变快而产 生较大的离心力,使所述沟槽部33的储油区331的油料朝径向甩出,此时,由于该扣环5遮 蔽挡止于该储油区331与导入区332之间,使得所述储油区331中的油料被限制于其中而 不至于外流,进而使该油料沿该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与凸缘座31之间的缝隙流动,而 该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受到该油料的油润而形成一润滑油膜,利用该润滑油膜区隔该 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与第一从动轮3的凸缘座31,能够避免两者接触磨擦而降低磨耗。借由上述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相较于现有消除齿背隙装 置,确实具有以下优点[0049]1.产生油润的效果借由在该凸缘座31的周面311形成有至少一沟槽部33,使该第一、二从动轮3、4 于旋转时,该油料会流入该沟槽部33中而浸润该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进而使该第二 从动轮4的内环面41被包覆该油料薄膜而能够避免直接与该第一从动轮3接触磨擦,借以 使该第二从动轮4产生润滑的效果而能够降低与该第一从动轮3之间的磨耗。2.获得更均勻的润滑油膜在本实施中,所述沟槽部33是数个且呈等距设置,使该油料能够等距离地流入该 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进而使该油料均勻分布于该第二从动轮4的内环面41,而更能 够减轻该第二从动轮4的磨耗。3.有利于导入油料当该转轴201在怠速运转时,借由所述沟槽部33的设计,使该引擎箱体(图未示) 的油料飞溅至该第一从动轮3上,有利于将该油料自所述沟槽部33的导入区332流入储油 区331中。4.可积存油料而不匮乏利用每一沟槽部33的储油区331是位于该扣环5、固定片7的内环面71、第二从 动轮4的内环面41与凸缘座31之间,当该转轴201转速高于怠速运转的速度时,该第一从 动轮3所产生的离心力会使所述沟槽部33的油料朝径向甩出,但由于该扣环5是遮蔽挡止 该储油区331,使得所述储油331中的油料被限制于其中而不至于外流,因而使所述储油区 331能够积存有定量的油料而不匮乏。综上所述,借由在该第一从动轮3的凸缘座31的周面311形成有数个沟槽部33, 而能够于该转轴201怠速运转时将该油料导入于所述沟槽部33的储油区331中,借以使该 第一、二从动轮3、4之间形成有油料薄膜而具有润滑的效果,进而降低该第一从动轮3与第 二从动轮4之间的磨耗,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 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套设在一转轴上且用以啮合一主动齿轮,该消除齿 背隙装置包含一供该转轴穿设的第一从动轮,及一供该转轴穿设且靠置于该第一从动轮的 第二从动轮,该第一从动轮具有一轴部、一形成在该轴部中且能够供该转轴穿设的轴孔、一 自该轴部周缘径向延伸的齿盘,及一自该轴部端缘凸伸且能够供该第二从动轮套设的凸缘 座,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至少一形成在该凸缘座的周面且能够导入一油料的沟槽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具有数个 形成于该凸缘座的周面且轴向延伸并能够导入该油料的沟槽部,所述沟槽部是呈等距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一 环绕形成于该凸缘座的周面的定位环槽,该定位环槽连通该沟槽部且供该扣环扣制固定, 而该扣环内周缘形成有一内环面,该内环面与该沟槽部的底缘形成有一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从动轮还具有一 环绕形成于该凸缘座的周面的定位环槽,该定位环槽连通该沟槽部且供该扣环扣制固定, 该沟槽部借由该扣环界定有一导入区,及一储油区,该扣环的内环面与该沟槽部的底缘形 成有一间距,而该导入区与储油区是借由该间距相连通,该储油区是位于该扣环、固定片、 第二从动轮与凸缘座之间而能够储备该油料。
专利摘要一种具油润的消除齿背隙装置,包含一供该转轴穿设的第一从动轮,及一供该转轴穿设且靠置于该第一从动轮的第二从动轮,该第一从动轮具有一轴部、一形成在该轴部中且可供该转轴穿设的轴孔、一自该轴部周缘径向延伸的齿盘,及一自该轴部的端面凸伸且可供该第二从动轮套设的凸缘座,及至少一形成于该凸缘座的周面且可导入一油料的沟槽部,借由该沟槽部能够供油料导入,使该第一、二从动轮之间形成有油料薄膜而具有润滑的效果,进而降低该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的磨耗。
文档编号F16H57/12GK201827347SQ2010202936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卜俊宏, 郭伟信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