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188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衣物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更具体地,涉及如下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它能够减少内桶旋转期间产生的振动并增加内桶的容量。
背景技术
通常,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分类为洗衣机、干衣机、或洗涤烘干一体机,洗衣机利用水、洗涤剂和机械作用而从衣服、床上用品等(下文中统称为“衣物”)上去除污染物,干衣机利用由加热器加热的干燥热空气和机械作用来烘干潮湿的衣物,而洗涤烘干一体机既洗涤衣物又烘干衣物。洗衣机可以分类为顶装式洗衣机或滚筒式洗衣机,顶装式洗衣机被构造成使得在机壳的顶部形成有用于放入或取出衣物的衣物进出孔,并且利用内桶旋转期间产生的水循环来执行洗涤,而滚筒式洗衣机被构造成使得在机壳的前部形成有衣物进出孔,并且利用内桶旋转期间产生的衣物滚转来执行洗涤。常规的顶装式洗衣机包括外桶,该外桶用于容纳洗涤水;内桶,该内桶布置在所述外桶中,用于洗涤置于内桶中的衣物;以及马达,该马达布置在外桶下方,用于使内桶旋转。在内桶的上部安装有液压平衡器(hydraulic balancer),以减少由于衣物的不均勻分布而产生的振动。然而,在该常规的顶装式洗衣机中,液压平衡器仅仅安装在内桶的上部,因此,由于衣物在内桶下部的不均勻分布而产生了转矩,结果导致内桶沿竖直方向振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减少内桶旋转期间产生的振动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在内桶的下部安装有平衡器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增大了内桶的容量。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提高了内桶的强度。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最小化了内桶的缺陷率。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改善了设置在内桶上部的平衡器的组装操作。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通过提供如下的衣物处理设备来实现上述及其它目的,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壳;外桶,该外桶设置在所述机壳中,用于容纳洗涤水;内桶, 该内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桶中,用于容纳衣物;上部平衡器,该上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上部;以及下部平衡器,该下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中的一个是液压平衡器,该液压平衡器中容纳有液体,并且,所述上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中的另一个是球式平衡器,该球式平衡器中容纳有球。
发明效果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在内桶的上部和下部安装有不同类型的平衡器,由此,使平衡效果最大化并因此有效减小了振动。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如下效果即,减小了由平衡器产生的转矩大小。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两个平衡器,因此能够减小安装在内桶上部的上部平衡器的体积,由此提高了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当毂盘和滚筒基部被紧固时,设置成用于将平衡器紧固到内桶下部的支撑件同时被紧固,由此简化了组装过程并减少了将所述平衡器紧固至内桶所需的部件数量。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平衡器安装在内桶的上部和下部,由此提高了平衡效果。 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卷边部形成于内桶的上部,由此提高了内桶的强度并因此防止了内桶弯曲或扭转。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上部平衡器放置在卷边部上从而该上部平衡器能够由卷边部支撑。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即,稳定地安装上部平衡器且易于安装上部平衡器。此外,不需要额外的支撑件来支撑上部平衡器。因此,该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简单,并且降低了该衣物处理设备的制造成本。而且,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具有如下效果即,防止在内桶被缝焊的状态下形成卷边部时产生缝焊部的缺陷。而且,在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中,卷边部能够稳定地支撑上部平衡器,同时又不会妨碍衣物的放入和取出。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顶装式洗衣机的透视图,而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竖直截面图。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内桶和平衡器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下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的透视图,而图5是图2所示的下部平衡器和内桶的局部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截面图,而图7是图6所示的驱动机构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内桶基部、毂盘、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和下部平衡器进行组装的过程;而图9是放大截面图,示出了图8所示的内桶基部、毂盘、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和下部平衡器的已组装状态。图10是放大透视图,以局部剖切的形式示出了图6所示的内桶和上部平衡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作为根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设备的一个示例的顶装式洗衣机(在下文中称为“洗衣机”)。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顶装式洗衣机的透视图,而图2是图1所示的洗衣机的竖直截面图。参考图1和图2,根据本发明的此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1形成洗衣机的外观;以及支腿组件8,该支腿组件8联接至壳体1的底部。壳体1包括机壳2,该机壳2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口的,从而形成洗衣机的侧面;顶盖3,该顶盖3布置成覆盖所述机壳2的敞口顶部;以及基部5,该基部5安装在机壳 2的敞口底部处。在机壳2中布置有外桶6,该外桶6用于容纳洗涤水;内桶10,该内桶10布置在外桶6中,用于容纳衣物;驱动机构M,该驱动机构M例如是马达,用于驱动内桶10 ;供水组件,该供水组件用于将洗涤水供给到外桶6中;排水组件20,该排水组件20用于在完成洗涤或甩干时从外桶6中排出洗涤水;以及洗涤剂供给单元30,该洗涤剂供给单元30连接至所述供水组件,以在供给洗涤水的同时供给洗涤剂。在顶盖3中形成有衣物进出孔3a,衣物通过该衣物进出孔3a被放入或取出。在顶盖3处安装有门4,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衣物进出孔3a。门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玻璃形成, 通过该至少一部分,可以看到洗衣机的内部。即,门4包括框架部如和嵌装在该框架部如中的玻璃部4b。玻璃部4b可以由钢化玻璃或合成树脂形成。在顶盖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以输入该洗衣机的操作和显示该洗衣机的操作状态。外桶6布置在机壳2中,使得外桶6经由悬挂件15从机壳2的内上部悬挂。在内桶10的底部安装有波轮9,以搅动容纳在外桶6中的洗涤水。在外桶6的上侧安装有外桶盖14,以防止衣物从外桶6中脱出或防止洗涤水从外桶6中溢出。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外部软管11,该外部软管11用于把通过外部水龙头供给的洗涤水引导到洗衣机中;供水阀12,该供水阀12连接到外部软管11,用于允许或停止通过所述供水阀供给洗涤水;以及供水软管13,该供水软管13连接在供水阀12和洗涤剂供给单元30之间。供水阀12和供水软管13形成供水通道,洗涤水通过该供水通道进行供给。洗涤剂供给单元30布置在所述供水通道上。洗涤剂供给单元30包括洗涤剂盒外壳31,该洗涤剂盒外壳31布置成与供水软管13连通;洗涤剂盒32,该洗涤剂盒32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在洗涤剂盒外壳31中;以及洗涤剂盒盖,该洗涤剂盒盖固定到洗涤剂盒外壳 31并布置于洗涤剂盒32的顶部,用于喷淋洗涤水。洗涤剂盒32以其能够从洗涤剂盒外壳31中抽出而使用户能够用洗涤剂填充该洗涤剂盒32的方式联接到洗涤剂盒外壳31。洗涤剂盒32可以联接到洗涤剂盒外壳31使得洗涤剂盒32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洗涤剂盒32的后部至少部分地开口,从而在供给洗涤水期间,洗涤剂能够通过洗涤剂盒32的后部而与洗涤水一起被引入到洗涤剂盒外壳31中。排水组件20包括第一排水软管21,该第一排水软管连接到外桶6的底部;排水阀22,该排水阀22安装在第一排水软管21上,用于允许或停止通过所述排水阀22排放洗涤水;排水泵外壳对,该排水泵外壳M容纳有用于泵送洗涤水的排水泵;以及第二排水软管25,该第二排水软管25连接到排水泵外壳M,用于将所述排水泵泵送的洗涤水排放到机壳2的外部。
6
在排水泵外壳M中安装有排水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排水泵。排水组件20可以布置在外桶6和基部5之间。图3是示出了图2所示的内桶和平衡器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下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的透视图,而图5是图2所示的下部平衡器和内桶的局部截面图。在内桶10处安装有平衡器,以防止内桶10由于衣物的不均勻分布而变得不平衡或发生振动。该平衡器可以安装在内桶10的上部或下部。在本实施例中,该平衡器包括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该上部平衡器46安装在内桶10的上部,该下部平衡器48安装在内桶10的下部。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中的一个是液压平衡器,该液压平衡器中容纳有液体,并且,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中的另一个是球式平衡器,该球式平衡器中布置有球。由于容纳在液压平衡器中的液体的均勻分布,在该液压平衡器中可能产生分布式载荷。另一方面,由于布置在球式平衡器中的球的不均勻分布,在该球式平衡器中可能产生集中载荷。因此,为了使球式平衡器中产生的集中载荷所引起的转矩最小,该球式平衡器优选布置在比液压平衡器更靠近内桶10的重心G的位置。S卩,内桶10的重心G与所述球式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dl可以小于内桶10的重心G与所述液压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d2。由于内桶10的重心G位于内桶10的下部,所以使用球式平衡器作为下部平衡器 48并使用液压平衡器作为上部平衡器46。而且,由于上部平衡器46位于内桶10的上部,考虑到该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具有较小竖向厚度的上部平衡器46是有利的。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除了上部平衡器46之外还设置有下部平衡器48,所以能够将上部平衡器46的竖向厚度设定成使得该上部平衡器的竖向厚度小于常规情况下的竖向厚度。而且,上部平衡器46的径向宽度w2可以等于下部平衡器48的径向宽度wl,并且上部平衡器46的竖向厚度t2可以小于下部平衡器48的竖向厚度tl。上部平衡器46的较小竖向厚度t2提高了该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由此增大了该洗衣机的容量。上部平衡器46是液压平衡器。该上部平衡器46形成为环状。在上部平衡器46 中容纳有液体,例如盐水。上部平衡器46通过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紧固到内桶10的上部。下部平衡器48是球式平衡器。该下部平衡器48形成为环状。在下部平衡器48 中布置有多个球48a。下部平衡器48可以填充有硅油,这有助于所述球的运动。另一方面,参考图4,下部平衡器48可以通过另外的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联接到内桶10的下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形成为与下部平衡器48相对应的环的形状。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支撑该下部平衡器48的下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在其外周处设置有第一凸缘部50a,该第一凸缘部50a向上弯曲以包围下部平衡器48的外周。
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在其内周处设置有第二凸缘部50b,该第二凸缘部弯曲成使得第二凸缘部50b在与内桶10接触的状态下联接到内桶10。第二凸缘部50b形成为与内桶10下部的外壁相对应的环状。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50的内周处能够以预定的间隔形成有多个第二凸缘部50b。第二凸缘部50b可以通过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紧固到内桶10下部的外壁。如上文所述,由于上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分别布置在内桶的上部和下部并且使用不同的平衡器作为该上部平衡器和下部平衡器,所以能够有效减少振动。而且,与常规情况相比,还能够减小上部平衡器即液压平衡器的体积。而且,由于球式平衡器布置在内桶的下部使得该球式平衡器接近于内桶的重心, 所以能够减小转矩。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的截面图,而图7是图6所示的驱动机构的放大截面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此洗衣机包括壳体1,该壳体1形成洗衣机的外观。壳体1包括机壳2,该机壳2在其顶部和底部处是敞口的,从而形成洗衣机的侧面;顶盖3,该顶盖3布置成覆盖所述机壳2的敞口顶部;以及基部5,该基部5安装在机壳2的敞口底部处。在机壳2中布置有外桶6,该外桶6用于容纳洗涤水;内桶10,该内桶10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外桶6中;毂盘110,该毂盘110连接到内桶10 ;波轮9,该波轮9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内桶10的内侧底部;以及驱动机构14,该驱动机构14连接到毂盘110和波轮9, 用于使内桶10和波轮9旋转。在顶盖3中形成有衣物进出孔3a,衣物通过该衣物进出孔3a被放入或取出。在顶盖3处安装有门4,以打开和关闭所述衣物进出孔3a。门4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玻璃形成, 通过该至少一部分,可以看到洗衣机的内部。即,门4包括框架部如和嵌装在该框架部如中的玻璃部4b。玻璃部4b可以由钢化玻璃或合成树脂形成。在顶盖3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以输入该洗衣机的操作和显示该洗衣机的操作状态。控制面板7包括具有显示单元和输入单元的控制主体7a ;安装在该控制主体7a 中的控制壳体7b ;以及安装在该控制壳体7b处的控制用印刷电路板(PCB)7c。在控制用PCB 7c处安装有显示器,例如是发光二极管(LED)组件或液晶显示器 (LCD),用于通过该显示单元来显示信息;以及开关,例如轻触式开关或旋转式开关,用于在通过该输入单元输入时输入指令。在控制主体7a中安装有由控制用PCB 7c控制的多个供水阀12,这些供水阀12用于供水,例如热水和冷水。在放入或取出衣物期间,门4打开所述衣物进出孔3a,而在衣物的洗涤、漂洗和甩干期间,门4关闭所述衣物进出孔3a。门4以其后部为中心上下旋转而打开和关闭。在衣物洗涤或漂洗期间,外桶6容纳有洗涤水或漂洗水。在衣物甩干期间,外桶6 容纳从内桶10中排出的水。外桶6在其顶部处是敞口的,从而衣物能够通过外桶6的敞口顶部放入或取出。在外桶6的上侧安装有外桶盖14,以防止衣物从外桶6中脱出或防止洗涤水从外桶6中溢出。外桶6布置在机壳2中使得该外桶6经由悬挂件15从机壳2的内上部悬挂。排水组件20连接到外桶6,用于排放洗涤水、漂洗水或者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排水组件20包括由控制用PCB 7c控制的排水阀以及连接到该排水阀的排水软管。内桶10是洗涤桶,衣物放置在该内桶10中。内桶10在其顶部处是敞口的,从而衣物能够通过内桶10的敞口顶部被放入或取出。内桶10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外桶6中。内桶10具有多个水孔40,洗涤水和漂洗水流经这些水孔40,并且,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经由这些水孔40从内桶10中排出。内桶10包括内桶主体42,该内桶主体42形成为中空圆柱体形状,从而形成内桶 10的周向外观;以及内桶基部44,该内桶基部44联接到内桶主体42的下部,从而形成内桶 10的下部外观。内桶基部44在其中心设有中心孔45,稍后将描述的波轮轴56延伸穿过该中心孔 45,并且,洗涤水、漂洗水或者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流过该中心孔45。内桶10被构造成具有由内桶主体42和内桶基部44构成的双重结构,由于内桶10 的尺寸增大,所以增加了强度并提高了制造便利性。内桶主体42和内桶基部44由高强度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由不锈钢制成的内桶主体42和由不锈钢制成的内桶基部44 彼此联接而构成内桶10。在内桶10处安装有平衡器46和48。平衡器46和48设置成用于在内桶10旋转期间、防止内桶10变得不平衡或发生振动。平衡器46和48包括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该上部平衡器46安装在内桶 10的上部,该下部平衡器48安装在内桶10的下部。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中的一个是液压平衡器,该液压平衡器中容纳有液体,并且,上部平衡器46和下部平衡器48中的另一个是球式平衡器,该球式平衡器中布置有球。由于容纳在液压平衡器中的液体的均勻分布,在该液压平衡器中可能产生分布式载荷。另一方面,由于布置在球式平衡器中的球的不均勻分布,在该球式平衡器中可能产生集中载荷。因此,为了使球式平衡器中产生的集中载荷所引起的转矩最小,该球式平衡器优选布置在比液压平衡器更靠近内桶10的重心G的位置。由于内桶10的重心G位于内桶10的下部,所以使用球式平衡器作为下部平衡器 48并使用液压平衡器作为上部平衡器46。而且,由于上部平衡器46位于内桶10的上部,考虑到该洗衣机的内部空间利用率,具有较小竖向厚度的上部平衡器46是有利的。由于除了上部平衡器46之外还设置有下部平衡器48,与仅仅设置上部平衡器46 的情形相比,能够减小上部平衡器46的竖向厚度。上部平衡器46形成为环状。在上部平衡器46中容纳有液体,例如盐水。上部平衡器46可以在内桶10的外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上部。替代地,上部平衡器 46也可以在内桶10的内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上部。在上部平衡器46以突出方式、在内桶10的外侧安装于内桶10上部的情形中,外桶6或上部平衡器46可能由于外桶6和上部平衡器46之间的碰撞而损坏。另一方面,在上部平衡器46以突出方式、在内桶10的内侧安装于内桶10上部的情形中,上部平衡器46 可以用作衣物限位器,用于防止衣物从内桶10中脱出,同时又不会显著减少内桶10的实际容量。因此,优选地,上部平衡器46在内桶10的内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上部。内桶主体42在其上部设有朝向内桶主体42突出的卷边部170,上部平衡器46位于该卷边部170处。上部平衡器46位于卷边部170处并通过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紧固到内桶主体42的上部。下部平衡器48形成为环状。在下部平衡器48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球。下部平衡器 48可以填充有硅油,这有助于所述球的运动。下部平衡器48可以在内桶10的外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下部。替代地,下部平衡器 48也可以在内桶10的内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下部。在下部平衡器48在内桶10的内侧安装于内桶10下部的情形中,衣物可能与下部平衡器48接触,结果衣物可能因为下部平衡器48而损坏,或者,波轮9可能与下部平衡器 48接触,结果波轮9或下部平衡器48可能会损坏。另一方面,在下部平衡器48在内桶10 的外侧安装于内桶10下部的情形中,衣物或波轮9不与下部平衡器48接触,结果下部平衡器48不会损坏。因此,优选地,下部平衡器48在内桶10的外侧安装于内桶10的下部。下部平衡器48安装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处,该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联接到内桶基部44和/或毂盘110。 内桶基部44在其下部设有下部平衡器收容部44,,下部平衡器48装配在该下部平衡器收容部44’中。下部平衡器收容部44’在内桶基部44的底部处、沿着内桶底部44的周缘以环的形状凹陷,使得该下部平衡器收容部44’朝向内桶10的内部突出。下面将详细描述该下部平衡器48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驱动机构14的稍后将描述的毂盘轴58连接到毂盘110的中心,并且毂盘110的除其中心以外的多个部分通过多个紧固构件紧固到内桶基部44。因此,通过毂盘轴58传递的旋转力通过毂盘110的除其中心以外的多个部分传递到内桶基部44。由于毂盘110具有上述结构,所以,即使在内桶10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毂盘110 也能使内桶10稳定地旋转。在用于使内桶10旋转的内桶轴(未示出)直接连接到内桶基部44的底板中心的情况下,内桶10的尺寸增加了,内桶基部44的直径增加了,并且,所述内桶轴与内桶基部44 的外侧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了,结果,内桶10可能大幅度地扭转或失衡,因此,内桶10可能无
法稳定旋转。另一方面,在毂盘110的除其中心以外的多个部分联接到内桶基部44的情形中, 内桶10几乎没有扭转或失衡,甚至在内桶10的尺寸较大时也是如此,因此内桶10能够稳定地旋转。波轮9连接到波轮轴56,从而波轮9在内桶10中旋转,以使洗涤水或漂洗水循环并使衣物滚翻。如图3所示,驱动机构14使波轮9单独旋转,或者使波轮9和内桶10同时旋转。 驱动机构14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M ;作为洗涤轴的波轮轴56,该波轮轴56连接到波轮
109 ;作为甩干轴的毂盘轴59,该毂盘轴59连接到毂盘110 ;以及离合器60,该离合器60用于将驱动力从马达M单独传递到波轮轴56,或者用于将驱动力从马达M同时传递到波轮轴 56和毂盘轴58。毂盘轴58是中空轴,波轮轴56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该毂盘轴58中。离合器60包括轴承箱62,该轴承箱62在马达M联接到轴承箱62下端的状态下固定到外桶6的下部;承座64,该承座64以可旋转方式布置在轴承箱62中,毂盘轴58连接到该承座64 ;行星齿轮组66,该行星齿轮组66布置在与波轮轴56连接的承座64中,用于降低马达讨的动力输出;以及离合机构68,该离合机构68安装在承座66下方,用于允许或停止马达M与承座64之间的动力传递。在轴承箱62中布置有多个轴承71,用于以可旋转方式支撑承座64和毂盘轴58。 马达54安装在轴承箱62处。马达M安装在轴承箱62处使得该马达M布置在承座64下方,用于驱动承座64 中的行星齿轮组66。离合机构68包括离合器马达72,该离合器马达72安装在外桶6的底部;离合杆 74,该离合杆74的一侧连接到离合器马达72 ;以及离合联接器76,该离合联接器76连接到离合杆74的另一侧,且以可移动方式花键联接到承座64的下部,以允许或停止马达M与承座64之间的动力传递。S卩,在马达M被驱动的情况下,当离合器马达72在波轮旋转的模式下受到驱动时,离合杆74使离合联接器76升高而将承座64从马达M的转子分离。此时,行星齿轮组 66使波轮轴56旋转,并且波轮9由波轮轴56旋转。在马达M被驱动的情况下,当离合器马达72在波轮和内桶同时旋转的模式下受到驱动时,离合杆74使离合联接器76降低,以将承座64连接到马达M。此时,波轮9利用由行星齿轮组66旋转的波轮轴56而旋转,承座64与离合联接器76 一起旋转以使毂盘轴58旋转,并且毂盘轴58将旋转力传递到毂盘110,从而内桶10 和毂盘110能够同时旋转。图8是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对图6所示的内桶基部、毂盘、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和下部平衡器进行组装的过程;而图9是放大截面图,示出了图8所示的内桶基部、毂盘、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和下部平衡器的已组装状态。毂盘轴58连接到毂盘110的中心,并且毂盘110的除其中心以外的多个部分(尤其是毂盘110的多个边缘部分)通过多个紧固构件112紧固到内桶基部44。因此,通过该毂盘的中心传递的旋转力通过毂盘110的除其中心以外的多个部分传递至内桶基部44,即通过毂盘110的紧固有紧固构件的多个部分传递至内桶基部44。在毂盘轴58的位于其上部的外周处形成有锯齿部59处。在毂盘110的中心直接形成有与锯齿部59相对应的锯齿部114。替代地,也可在毂盘110的中心安装具有这种锯齿部114的衬套。在毂盘轴58的位于其上端的外周处形成有外螺纹131。外螺纹131延伸通过锯齿部114。具有内螺纹132的螺母IM联接到外螺纹131。外螺纹131延伸通过锯齿部114, 然后螺母IM联接到外螺纹120,结果使毂盘110联接到毂盘轴58。在毂盘110处形成有开口 116,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流经该开口 116,并且毂盘轴58延伸穿过该开口 116。每个开口 116的至少一部分沿竖直方向与内桶基部44的中心孔45连通,从而,内桶10中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经由开口 116流到位于内桶10 和外桶6之间的空间内,并且,位于内桶10和外桶6之间的空间内的洗涤水或漂洗水经由开口 116流入内桶10中。S卩,内桶10中的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穿过内桶基部 44的中心孔45、形成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处的稍后描述的开口 IM和通孔156、以及毂盘110的开口 116流到位于内桶10和外桶6之间的空间内。而且,位于内桶10和外桶 6之间的空间内的洗涤水或漂洗水穿过毂盘110的开口 116、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开口 154和通孔156、以及内桶基部44的中心孔45流入内桶10中。开口 116形成得尽可能大,以实现水的快速流动。优选地,每个开口 116的尺寸使得毂盘Iio和内桶基部44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毂盘110设有通孔118,紧固构件112延伸穿过这些通孔118。内桶基部44设有通孔47,紧固构件112延伸穿过这些通孔47。通孔47形成为沿竖直方向对应于毂盘110的通孔118。下部平衡器48包括形成为环状的下部平衡器主体48b,该下部平衡器主体48b 中限定有环形空间,并且该下部平衡器主体48b在其顶部处是敞口的;下部平衡器盖122, 该下部平衡器盖122用于覆盖下部平衡器主体48b的顶部;以及球48a,该球48a可在下部平衡器主体48b中移动。下部平衡器48插入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中,并且通过紧固构件1 紧固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下部平衡器48在其外周处设有紧固部128,该紧固部观具有紧固孔,紧固构件 1 紧固在这些紧固孔中。紧固部128的紧固孔形成在水平方向上。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与毂盘110 —起紧固到内桶基部44。当毂盘110紧固到内桶基部44时,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一部分布置在毂盘 110和内桶基部44之间。S卩,内桶基部44、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以及毂盘110沿竖直方向依次叠置。当毂盘Iio通过紧固构件112紧固到内桶基部44时,紧固构件112延伸穿过毂盘110、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和内桶基部44,以整体上固定毂盘110、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和内桶基部 44。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设有通孔160,紧固构件112延伸穿过该通孔160。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形成为包围下部平衡器48的底部和外周表面的形状,不仅用于支撑下部平衡器48,而且用于防止下部平衡器48沿径向方向脱离或受到推压。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包括底板部151,该底板部151部分地布置在毂盘110和内桶基部44之间;以及中空圆柱部152,该中空圆柱部152从底板部151弯曲而包围下部平衡器48的外周。底板部151保护下部平衡器150的下侧。底板部151在其中心设有开口 154,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流经该开口 154,并且毂盘轴58延伸穿过该开口 154。
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设有通孔156,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经由该通孔156排放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下侧,并且,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 150下侧的洗涤水、漂洗水或由于甩干而从衣物中分离出的水经由该通孔156被引导至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上侧。通孔156形成在底板部151处。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处形成有环形的强度加强突缘158。该强度加强突缘158 设置成用于牢固地支撑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外侧部。强度加强突缘158以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底板部151。强度加强突缘158可以形成为使得该强度加强突缘158能够向下突出或者使得该强度加强突缘158能够向上突出。在本实施例中,强度加强突缘158向上突出。在内桶基部44处形成有突缘形状匹配部49,该突缘形状匹配部49以凹陷方式、在突缘形状匹配部49避开强度加强突缘158的状态下与强度加强突缘158形状匹配。底板部151通过紧固构件112紧固到毂盘110和内桶基部44。在底板部151中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通孔160,紧固构件112延伸穿过这些通孔160。在内桶10的旋转过程中,当下部平衡器48的一部分弯曲且因此负载被施加到下部平衡器48时,中空圆柱部152在支撑下部平衡器48的同时防止该下部平衡器48脱离。S卩,当下部平衡器48沿着图9的向左方向受到推压并因此弯曲时,中空圆柱部152 的左侧部分支撑下部平衡器48的左侧部分,从而该下部平衡器48在向左方向上不被推动。 另一方面,当下部平衡器48沿图9的向右方向受到推压并因此弯曲时,中空圆柱部152的右侧部分支撑下部平衡器48的右侧部分,从而该下部平衡器48在向右方向上不被推动。中空圆柱部152通过紧固构件1 紧固到下部平衡器48。中空圆柱部152设有沿水平方向的通孔162,紧固构件1 延伸穿过这些通孔162。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用于将毂盘110、底板部151和内桶基部44紧固的紧固构件将被称为竖直紧固构件112,而用于将中空圆柱部152和下部平衡器48紧固的紧固构件将被称为水平紧固构件126。在毂盘110或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处形成有突起119,并且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 150或毂盘110处形成有突起插入孔164,在组装毂盘110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时,突起119插入到突起插入孔164中。突起119从毂盘110朝向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突出,或者从下部平衡器支撑件 150朝向毂盘110突出。突起插入孔164布置成彼此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从而使其对应于突起 119。通孔160形成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开口 154的径向外侧,使得这些通孔160 沿圆周方向彼此有间隔地布置。强度加强突缘158连续形成于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通孔160的径向外侧,使得该强度加强突缘158沿周向方向延伸。通孔156形成于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强度加强突缘158的径向外侧,使得这些通孔156沿周向方向彼此有间隔地布置。突起插入孔164形成在下部平衡器150的通孔160与开口 IM之间,使得这些突起插入孔164沿周向方向彼此有间隔地布置。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由与毂盘11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形成。在毂盘110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之间布置有摩擦构件91。
毂盘110可以由钢形成。下部平衡器150可以由铝形成,即由与内桶基部4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摩擦构件91是一种膜构件,该膜构件附接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底部,从而该膜构件能够摩擦接触毂盘110的顶部。在下文中,将描述上述构造的内桶基部、毂盘、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和下部平衡器的组装过程。首先,将下部平衡器48插入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中,并且,把形成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中空圆柱部152处的通孔162与形成在下部平衡器48处的紧固部128的沿水平方向的紧固孔对准。当水平紧固构件1 穿过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中空圆柱部152处形成的通孔162而紧固到形成于下部平衡器48处的紧固部128的紧固孔中时,下部平衡器48和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被组装成一体。此时,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包围下部平衡器48的底部和外周表面。随后,把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置于毂盘110的上侧,使得摩擦构件91与毂盘110 接触。当以突出方式形成在毂盘110处的突起119插入到形成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处的突起插入孔164中时,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暂时地与毂盘110组装,以此确定组装位置。在平衡器支撑件150和毂盘110如上所述地暂时组装的状态下,将内桶基部44置于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下部平衡器48和毂盘110上方,并且通过竖直紧固构件112来紧固内桶基部44、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和毂盘110。竖直紧固构件112依次延伸穿过毂盘110的通孔118、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通孔160、以及内桶基部44的通孔47。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洗衣机的操作。首先,当毂盘轴58旋转时,传递至毂盘轴58的旋转力被分配到毂盘110,结果该旋转力传递至内桶基部44的多个部分,并且内桶主体42、上部平衡器46、内桶基部44、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下部平衡器48以及毂盘110同时旋转。在内桶10旋转期间,内桶10可能变得不平衡。此时,容纳在上部平衡器46中的流体和布置在下部平衡器48中的球沿着克服内桶10的不平衡的方向移动。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防止下部平衡器48在特定方向上被推动和弯曲。同时,在内桶10旋转期间,洗涤水流经内桶基部44的中心孔45、下部平衡器支撑件150的开口 IM和通孔156、以及毂盘110的开口 116,结果提高了洗涤水的清洁力。图10是放大透视图,以局部剖切的形式示出了图6所示的内桶和上部平衡器。参考图10,内桶10的卷边部170优选突出成具有一定的突出宽度L,该突出宽度 L小于或等于上部平衡器46的厚度T。由于增大了上部平衡器46和卷边部170之间的接触面积,所以上部平衡器46由卷边部170更稳定地支撑。然而,如果卷边部170的突出宽度过大,卷边部170可能会妨碍衣物的放入和取出或者可能会损坏衣物。因此,最优选地,卷边部170突出成具有如下的突出宽度L,该突出宽度L大于或等于上部平衡器46的厚度T的1/5但小于或等于上部平衡器46的厚度T,这样,上部平衡器46能够由卷边部170稳定地支撑,同时又不会防碍衣物的放入和取出或者不会损坏衣物。按照如下方式来制造内桶主体42。在矩形板的左右两端彼此叠置的状态下,将该矩形板卷成为中空圆柱体的形状,所述叠置部分通过缝焊或焊接而相互结合,并且在内桶主体42的上部形成卷边部170。当通过缝焊使所述叠置部分相互结合之后、在内桶主体42的上部形成卷边部170 时,缝焊部分的形成卷边部170的部分与该缝焊部分的其余部分彼此分离。为此,在通过焊接使所述叠置部分相互结合之后,卷边部170优选形成在内桶主体42的上部。S卩,在内桶主体42的周缘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形成有长的焊接部42a。焊接部42a 的上部42b以突出方式朝向内桶主体42的内侧弯曲以形成卷边部170。卷边部170包括上弯曲部171和下弯曲部172,该上弯曲部171和下弯曲部172 分别形成在内桶主体42的上部和下部使得该上弯曲部171和下弯曲部172彼此分离;以及圆化部173,该圆化部173将上弯曲部171和下弯曲部172互连。卷边部170的上弯曲部171形成为水平的,从而当上部平衡器46放置在上弯曲部 171上时,上部平衡器46的底板部与上弯曲部171形成表面接触。卷边部170的下弯曲部172朝向内桶主体42的内侧向上倾斜,从而,能够沿着下弯曲部172轻易地取出衣物,并且在卷边加工中,在该卷边加工中使用的工具能够从上弯曲部171和下弯曲部172之间的空间中轻易地取出。上部平衡器46包括平衡器主体82,该平衡器主体82在其顶部处是敞口的,从而流体能够通过其顶部容纳在平衡器主体82中;以及平衡器盖84,该平衡器盖84联接到平衡器主体82,以覆盖平衡器主体82的顶部。当上部平衡器46放置在卷边部170上时,上部平衡器46的上端的位置比内桶主体42的上端高。上部平衡器46在其外周处设有以环状突出的卡锁部(catching part) 81。卡锁部 81被内桶主体42的上端从下方卡锁。卡锁部81从平衡器主体82的外周沿径向突出。上部平衡器46通过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86紧固到内桶主体42。在上部平衡器46或内桶主体42处形成有紧固部88,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86紧固到这些紧固部88。在内桶主体42或上部平衡器46处形成有通孔90,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86延伸穿过这些通孔90。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86穿过通孔90联接到紧固部88。紧固部88和通孔90沿着上部平衡器46和内桶主体42的径向方向间隔地布置。当紧固部88形成于上部平衡器46时,通孔90形成于内桶主体42的卷边部170 的上方。另一方面,当通孔90形成于上部平衡器46时,紧固部88形成于内桶主体42的卷边部170的上方。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上述构造的洗衣机的操作。首先,当马达M被驱动并且离合器60在波轮和内桶同时旋转的模式下运行时,波轮轴56和毂盘轴58同时旋转,波轮9和内桶10也同时旋转,并且上部平衡器46中的流体移动以使内桶10保持平衡。在内桶10旋转期间,由于通过卷边部170增强了内桶10的强度,所以防止了内桶 10的上部弯曲或扭转。结果,内桶10稳定地旋转,同时使内桶10和外桶6之间的碰撞最少。在下文中,将描述上部平衡器46的组装过程。首先,将上部平衡器46置于内桶主体42的形成有卷边部170的部位上方,并将上部平衡器46放置在卷边部170上。结果,上部平衡器46与卷边部170形成表面接触。此时,紧固部88位于与通孔90相同的高度上。当上部平衡器46放置在卷边部170上时,如果通孔90没有与紧固部88对准,则旋转上部平衡器46以使通孔90与紧固部88对准。此时,由于上部平衡器46放置在卷边部170上,所以通孔90容易与紧固部88对准,而不会改变上部平衡器46的高度。随后,诸如螺钉等的紧固构件86穿过通孔90紧固到紧固部88。结果,在上部平衡器46的外周及底部与内桶主体42接触的状态下,上部平衡器46牢牢地固定到内桶主体 42。尽管出于示例性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在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工业实用性本发明适用于各种衣物处理设备,例如洗衣机、干衣机、以及洗涤烘干一体机,其中内桶被旋转以处理容纳在内桶中的衣物。
权利要求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机壳;外桶,所述外桶设置在所述机壳中,用于容纳洗涤水; 内桶,所述内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桶中,用于容纳衣物; 上部平衡器,所述上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上部;以及下部平衡器,所述下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和所述下部平衡器中的一个包括液压平衡器,所述液压平衡器中容纳有液体;并且,所述上部平衡器和所述下部平衡器中的另一个包括球式平衡器,所述球式平衡器中容纳有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的重心与所述球式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小于所述内桶的重心与所述液压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包括液压平衡器,而所述下部平衡器包括球式平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的重心与所述下部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小于所述内桶的重心与所述上部平衡器之间的竖向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的竖向厚度小于所述下部平衡器的竖向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和所述下部平衡器在径向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下部平衡器形成为环状,并且所述下部平衡器在所述内桶的下部固定到所述内桶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下部平衡器支撑件,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下部平衡器并将所述下部平衡器固定到所述内桶的外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 毂盘,所述毂盘紧固到所述内桶的底部;以及下部平衡器支撑件,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内桶和所述毂盘之间,用于支撑所述下部平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包括内桶基部,所述内桶基部形成所述内桶的底部,并且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包括具有通孔的底板部,用于将所述内桶基部和所述毂盘紧固在一起的紧固构件延伸穿过所述通孔;以及中空圆柱部,所述中空圆柱部从所述底板部弯曲而包围所述下部平衡器的外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中空圆柱部紧固到所述下部平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基部44的下部设有下部平衡器收容部,所述下部平衡器装配在所述下部平衡器收容部中。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毂盘和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并且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摩擦构件,所述摩擦构件布置在所述毂盘和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摩擦构件包括膜构件,所述膜构件形成于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的底部,从而所述膜构件能够摩擦接触所述毂盘的顶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在所述毂盘或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处形成有突起,并且在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或所述毂盘处形成有突起插入孔,在组装所述毂盘和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时,所述突起插入到所述突起插入孔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具有通孔,洗涤水经由该通孔而在所述内桶和所述外桶之间流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下部平衡器支撑件设有环形的强度加强突缘。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包括内桶基部,所述内桶基部形成所述内桶的底部;以及内桶主体,所述内桶主体安装在所述内桶基部的上侧,所述内桶主体的上部设有向内突出的卷边部,并且所述上部平衡器放置在所述卷边部上,从而所述上部平衡器由所述卷边部支撑。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卷边部包括上弯曲部和下弯曲部,所述上弯曲部和所述下弯曲部形成在所述内桶主体处使得所述上弯曲部和所述下弯曲部彼此间隔开;以及圆化部,所述圆化部将所述上弯曲部和所述下弯曲部互连,并且所述上部平衡器放置在所述上弯曲部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上弯曲部是水平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下弯曲部是倾斜的。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内桶主体的周缘的一侧设有焊接部,所述焊接部的一部分构成所述卷边部。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中,所述卷边部突出成具有一定的宽度, 该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上部平衡器的厚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特别地,该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壳;外桶,该外桶设置在所述机壳内并且洗涤水填充在该外桶中;内桶,该内桶以可旋转方式设置在所述外桶中,用于容纳衣物;上部平衡器,该上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上部;以及下部平衡器,该下部平衡器布置在所述内桶的下部,其中,所述上部平衡器或下部平衡器是填充有液体的液体平衡器,而另一个平衡器是其内具有球的球式平衡器,从而,能够实现如下优点最大化的平衡结果且有效减小了振动。
文档编号F16F15/16GK102362027SQ201080012954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0日
发明者尹成鲁, 李赫洙, 金东允, 金东民, 金永宗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