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81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非金属补偿器复位机构,特别是ー种以采用气缸驱动的非金属补偿器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非金属补偿器可补偿轴向、横向、角向,具有无推力、简化支座设计、耐腐蚀、耐高温、消声减振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热风管道及烟尘管道。对于现有技术的非金属补偿器,蒙皮是其主要伸缩体,蒙皮是由性能优良的硅橡胶或高硅氧聚四氟こ烯与无碱玻璃丝绵等多层复合而成,是ー种高强密封复合材料,其作用是吸收膨胀量、防止漏气和雨水的渗漏,但其没有弾性,因此,非金属补偿器在补偿后无法依靠自身的弾性自行复位,需借助管道复位时的拉力使其复位,如果非金属补偿器较大,自身较重,就很难依靠管道复位时的拉カ使其复位,甚至会产生拉坏连接管道的情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该机构使非金属补偿器在气缸驱动下轻松复位。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木目标。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它包括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包括进ロ接管、进ロ端端板、蒙皮、保温隔热材料、压环、紧固螺栓组件、出口端端板和出口接管,所述进ロ接管、出口接管同轴间隙套合,进ロ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进ロ端端板,出ロ接管外壁上固定连接出ロ端端板,用压环和紧固螺栓组件将蒙皮两端分别与进ロ端端板、出口端端板固定连接,在蒙皮与进ロ接管、出口接管外壁形成的内腔中内置保温隔热材料;其改进之处在于在非金属补偿器组件的进ロ端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板、气缸组件和气缸固定支座,所述气缸组件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支座上,气缸组件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进ロ接管外壁上。上述结构中,所述复位机构为对称于补偿器中心轴线布置的双气缸组件驱动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I.非金属补偿器需要复位时,只要驱动气缸,气缸就可推动非金属补偿器复位,操作简单、快捷,易于实现。2.对称于补偿器中心轴线布置的双气缸组件驱动结构使得复位动作时作用于非金属补偿器的作用力平衡,不会损坏非金属补偿器。


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说明附图I所示的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它包括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包括进ロ接管11、进ロ端端板10、蒙皮6、保温隔热材料5、压环4、紧固螺栓组件3、出口端端板2和出口接管1,进ロ接管11、出口接管I同轴间隙套合,进ロ接管11外壁上固定连接进ロ端端板10,出口接管I外壁上固定连接出ロ端端板2,用压环4和紧固螺栓组件3将蒙皮6两端分别与进ロ端端板10、出ロ端端板2固定连接,在蒙皮6与进ロ接管11、出口接管I外壁形成的内腔中内置保温隔热材料5 ;本发明在非金属补偿器组件的进ロ端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为对称于补偿器中心轴线布置的双气缸组件驱动结构,包括连接板9、气缸组件8和气缸固定支座7,气缸组件8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支座7上,气缸组件8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板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进ロ接管11外壁上。本发明通过气缸驱动可轻松、快捷实现非金属补偿器的复位;对称于补偿器中心轴线布置的双气缸组件驱动结构使得复位动作时作用于非金属补偿器的作用力平衡,不会损坏非金属补偿器。
权利要求
1.ー种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它包括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和复位机构;所述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包括进ロ接管(11)、进ロ端端板(10)、蒙皮(6)、保温隔热材料(5)、压环(4)、紧固螺栓组件(3)、出口端端板(2)和出口接管(1),所述进ロ接管(11)、出口接管(I)同轴间隙套合,进ロ接管(11)外壁上固定连接进ロ端端板(10 ),出口接管(I)外壁上固定连接出口端端板(2),用压环(4)和紧固螺栓组件(3)将蒙皮(6)两端分别与进ロ端端板(10)、出口端端板(2)固定连接,在蒙皮(6)与进ロ接管(11)、出口接管(I)外壁形成的内腔中内置保温隔热材料(5);其特征在于在非金属补偿器组件的进ロ端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板(9)、气缸组件(8)和气缸固定支座(7),所述气缸组件(8)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支座(7)上,气缸组件(8)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9)的一端,连接板(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进ロ接管(11)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为对称于补偿器中心轴线布置的双气缸组件驱动结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补偿器气动复位机构,它包括非金属补偿器组件和复位机构,本发明在非金属补偿器组件的进口端设置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板、气缸组件和气缸固定支座,气缸组件固定连接在气缸固定支座上,气缸组件的活塞杆前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进口接管外壁上。本发明通过气缸驱动可轻松、快捷实现非金属补偿器的复位,对称驱动结构使得驱动作用力平衡,不会损坏非金属补偿器。
文档编号F16L51/00GK102654226SQ20111005126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日
发明者吴秧平, 朱海军 申请人:江苏晨光波纹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