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组合式伺服同步推块的变速箱以及相应的同步方法

文档序号:575984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组合式伺服同步推块的变速箱以及相应的同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作为齿轮变速器的两个齿轮的同步零件安装的推块。本发明进ー步涉及ー种具有相应推块的变速箱。这里,首先观察那些配有推块且允许同步挂入某ー档位的变速箱。所述推块协助在ー个主动齿轮和ー个作为输出齿轮使用的第二齿轮(尤其是惰轮)之间执行同步操作。
背景技术
关于变速箱的构造和换档时的同步部件,以及关于换档同步过程的基本特征,可參阅 Buch G. Lechener、H. Naunheimer 的着作“Fahrzeuggetriebe Grundlagen, Auswahl,Auslegung und Konstruktion “,Berlin :Springer 1994, ISBN3-540-57423-9。该文献中尤其写明了位于同步器齿环上的具有锁止啮合的同步装置。 专利申请书TO 2006/128627A1 (申请人=DaimlerChryslerAG ;优先权日2005 年6 月 3 日)和 DE 10 2007 040 438A1 (申请人=DaimlerAG ;申请日2007 年 8 月 28 日)中均描述了不具有锁止啮合的同步装置。通过分为两部分的推块,对滑动套筒的锁止作用得以实现,直至出现同歩。这种类型的同步器本身并不能改善同步功能,但是可以简化部件,主要是简化同步器齿环。实用新型专利DE 20 2009 010 459 Ul (所有人Hoerbiger AntriebstechnikGmbH;申请日2009年7月23日)就描述了ー种利用锁止装置执行同步的类似方法。在没有同步器齿环的锁止结合的情况下,所述锁止功能通过由两部分组成的推块来实现。由两部分组成的推块具有在同步块中布置于锥形接触面上的锁止块的形状,并且具有一个插入在同步块和锁止块之间的弹簧装置。同步块可以伸入到同步器齿环的凹槽之中。弹簧支撑于同步器齿环上。同步块和锁止块均构造为矩形。其优点主要是能够以低廉成本生产这种同步器。专利说明书DE 10 2007 010 307 B3探讨了其它类似的实施方式,其区别尤其在于弹簧的导向装置和将滑动套筒附加在相当于锁止块的锁止构件上,以及将其布置在相当于同步块的同步构件旁边。根据是否将一部分扭矩通量或者全部扭矩通量用于支持同步,来将半伺服同步器与全伺服同步器区分开来。伺服同步推块是指在两个齿轮的同步过程中以增カ方式将轴毂上的扭矩传递到变速箱轴的推块,伺服同步推块能够增大扭矩所产生的同步力。例如公开说明书DE 32 08 945 Al (申请人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AG;申请日1982年3月12日)就描述了ー种自增力式变速箱同步器的基本设计草案。所涉及的是ー种杠杆式同步器,其一方面可在同步过程中根据径向延伸的推块的不同作用点増大“预同步力”,另ー方面也可通过球斜面实现自增力。所述同步器很可能是由于作为片层式同步器的高负荷而实现的。US 2010/012 453A1 (申请人Kazuyoshi Hiraiwa ;申请日2009 年 9 月 25 日)
公开了ー种全伺服同步器类型的同步器,基本上相当于Eaton低作用カ同步器。锁止作用被整合在增カ元件之中。可应用于倒档之中。仅可从ー侧实现增力。锁止功能可以通过易磨损的表面得以实现,而快速换档时可能发生锁止失灵。EP I 750 025 A2(申请人KyowaMetal Works Co. ,Ltd.;优先权日2005年8月5日)描述了ー种改进方案,这是ー种具有锁止啮合的典型半伺服同步器,可以将其用于那些需要略微改善换档カ的同步器。推块的形状十分类似于H形。四个伺服斜面在同步过程中平行于锁止啮合,也就是仅仅利用一部分力矩通量。如果锁止啮合的锁止可靠性比较低,锁止作用就会大大下降。因此增力作用十分依赖于摩擦系数。其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性能偏差。另ー个应加以注意的特征是解锁カ高于同步力,这主要不利于那些具有很高阻力矩的变速箱。至于一体化和总体换档平顺性,其要求略低于全伺服同步器,这是因为同步力的下降程度不一致。US 3 548 983 A(所有人Missan Motor Company, Ltd.;优先权日1968 年 5 月15日)以不同的实施方式描述了全伺服同步器类型的一种自增力式同步器。EP I 517 064A2 (申请人Nissan Motor Company,Ltd.;优先权日2003年9月19日)所述改进方案的·现自增力。但问题是也会増大阻カ矩,并且可能会发生相对独立的预同歩。关于使用一部分旋转能量来支持同步的增力式同步器的其它实施方式,例如可以參阅专利申请书WO 1997 049 934A1 (申请人AB Volvo ;优先权日1996年6月24日)或者专利EP 144 962 BI(所有人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优先权日:1983年 12月5日,1984年11月2日)。DE 44 44 380A1 (申请人ZF FriedrichshafenAG ;申请日1994 年 12 月 14 日)所述的ー种同步器具有切向夹紧在同步器齿榖中的伺服斜面与同步器齿环之间的六边形伺服元件。根据这些解决方案设计的样件在通过滑动套筒或换档结合套的中间位置时会产生噪声,有时甚至会钩住,因此看起来并无优点。WO 2009 076 691A2(申请人MIBA Sinter Austria GmbH;优先权日2007 年 12
月18日)所述的ー种同步器具有稳健而且简单的结构。这种用于两个相对档位的同步器由与标准双锥面同步离合器相同的部件构成,其间区别在于,针对每ー侧各使用三个推块同时作为增カ元件。双锥面组件的内环的舌片可伸入到增カ元件之中,从而使其可在圆周方向跟随运动,并且可传递一部分カ矩,该カ矩支撑于同步器齿榖中的一个伺服斜面上。由于换高档位和换低档位的カ矩作用于不同的方向,因此伺服斜面位于增カ元件的两侧,也可以用不同的角度设计伺服斜面。通过伺服斜面将增カ元件上的力矩转变成轴向力,该轴向力与同步カ矩成正比地增大同步器齿环上的压紧力。该作用原理与通过外同步器齿环的锁止啮合和滑动套筒来保证的常规锁止作用完全脱离。尽管仅仅将一部分カ矩用于增力,这种同步器仍然在完整的传カ通量之中,并且与全伺服同步器的性能一祥。但由于其无法带动增力元件,所以这种同步器无法用于单锥面同步器。轿车领域的实施方式尤其是为双离合器变速箱而设想的。专利说明书DE 10 2006 044 352B3 (所有人Hofer-pdc GmbH ;申请日2006 年9月18日)描述了ー种半伺服同步器,该同步器作为核心元件包含ー个I形推块。该推块(也称作伺服元件)可以平行于同步器齿环上锁止啮合的锁止カ矩传递一部分同步カ矩,而不像标准同步器那样仅仅在同步器齿环上寻找切向支撑。通过推块和同步器齿榖上的伺服斜面将上述剰余力矩转变成同步器齿环上的附加增力。该专利还阐述了一种将全伺服同步器的功能与三维锁止作用和解锁运动融合在一起的实施方式,从而可产生ー种简化的几何结构。可以将同步器齿环设计成没有锁止啮合的形式。可以使用多个推块,例如使用三个推块作为增カ元件,并且这些推块均处在完整的力矩通量之中。除了真正的锁定作用之夕卜,借助这种紧凑的结构也能通过沿着榖圆周排列的三个推块起到锁止作用和增力作用。当然,若为具有很高单位面积压カ的实施方式,则肯定要进行耗费不菲的表面硬化处理。尽管伺服同步推块可以提高行驶平顺性或者减小换档过程中所需的力,但是由于作用在这些推块上的负荷很大,总体而言人们对是否将这些原则上看起来有利可图的伺服同步推块安装于变速箱同步器之中的态度非常迟疑。在汽车制造领域,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在迄今为止已获得长寿命声誉的变速箱同步器中实现伺服同步推块的已知优点,同时对变速箱同步器的改动应当尽可能少
发明内容

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同步推块,即可解决上述问题。权利要求18描述了ー种有利的变速箱。关于如何改善同步或者同步方法的方式,可參阅权利要求20。从属权利要求所述均为有利的改进实施方式。同步推块有助于齿轮变速器的同步,也就是主要将其用来阻止或者有助于滑动套筒或换档接合套接合。可以整体或者组合构成同步推块。若为组合式同步推块,则推块由多个元件构成,至少由ー个第一结构元件和ー个第二结构元件构成。同步推块由这些结构元件组合成。如前所述,同步推块有助于同步换档元件的转速,例如使得安装于同一个轴上的同步体和惰轮的转速相同。可将同步推块布置在同步体齿榖的凹槽之中,尤其可在圆周范围内分布多个同步器推块,例如可以将三个、四个、五个或六个同步推块安置于同步体的适当位置中。同步推块一端伸入到滑动套筒之中,同步推块通常通过弹簧保持在远离轴的中轴线的位置中。将同步推块至少分成两部分是有力的。这种所述情况下可以针对同步推块单独设计其零件。同步推块是ー种空间分布的物体,因此可以具有ー个重心。该重心可以是几何中心,或者是质心。可以引一条直线或轴线穿过该重心。该轴线穿过该同步推块的重心。轴线穿过该推块。轴线与推块中的该点相交。至少有ー个可以作为止推座使用的表面垂直于该轴线,也就是垂直于所述同步器重心轴线。该止推座可用来承受カ或扭矩,这种止推座应当在两个结构件其中某一个的外表面上,从而很容易接近止推座。这样便可避免相互咬合作用。故此止推座位于ー个外表面上。可以对止推座施加作用力。将横向力作用于止推座是可行的。在两个结构元件的至少ー个上有ー个可以很容易从外部接近的止推座,通过该止推座可以施加横向作用力。当发生横向力的作用时,就会使得这些结构元件的相对位置变化。使得正交线落在止推座的表面上,即可描述或表示其中一个结构元件相对于另ー个结构元件移动或者傾斜。以平行位移方式移动。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结构元件之间的正常位置称作平面平行。结构元件的表面上下重叠。当横向力的作用时,其中一个结构元件的位置就会相对于另一个结构元件发生变化,从而离开平面平行排列。在此情况下,两个结构元件上的移动面就会有所帮助,其可允许继续接触,但仍然允许结构元件相互间相对位置的变化。作用于同步推块的カ会使其在同步过程中经历多个运动。平行移动将会发生。推块可以沿其伺服斜面移动。除此之外,在同步推块的各个零件之间还会发生角向偏转。在没有作用力的位置中,或者在静止位置中,两个结构元件均处在平面平行的位置之中,也可以将其称作初始位置。其中一个结构元件位于另ー个结构元件上。沿着接触元件之间的线接触使得结构元件平面得以对齐。其中一个结构元件应这样设计,即使其能够伸入到同步器齿环之中。同步的目的在于,平行移动伸入到同步器齿环之中的这样ー种位置之中。此夕卜,其中一个结构元件与另ー个结构元件还可以进入某一个倾斜的位置,从而移动结构元件,使得结构元件变化到其相对位置。此外,弹簧还可以迫使结构元件相互分离。该弹簧穿过其中一个结构元件,并且支撑于另一个结构元件上。这种多个零件构成的同步推块安装在变速箱中,优选为安装在变速箱的同步器中。如果将两个不同的档位对应于ー个同步体,就能使得变速箱的结构特别紧凑。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用于两个不同档位的两个齿轮排列在一个同步体旁边。同步器有助于平顺换档。变速箱具有至少ー个同步器齿环作为同步器的零件,通常每ー个档位均至少有ー 个同步器齿环。同步体上有ー个齿榖。通过滑动套筒实现换档,也就是挂挡和摘挡。例如将滑动套筒推入某一个传カ位置之中,即可挂入档位。所有上述零部件均沿着ー个共同的轴线排列。同步推块是ー种至少可分解成两个部分的推块。同步推块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构成,例如由一个弹簧、一个弹簧支座、一个同步支架和一个增カ元件构成,这种情况下可以从外部看见的两个零件是同步支架和增カ元件,可以将这两个零件称作第一结构元件和第二结构元件。其中一个结构元件具有一个同步斜面,该同步斜面可作为伺服斜面,通过该伺服斜面可以输入扭矩,。通过其作用力导入的扭矩将转向成为使得滑动套筒啮合的推力,为此要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同步推块的尺寸与自由空间(即所谓的凹槽)相互匹配。至少在ー个零部件中存在一个倾斜空间。为此,或在滑动套筒中或在同步体齿毂中需提供ー个伺服凹槽,尤其适宜提供多个伺服凹槽。伺服凹槽所提供的空间使得同步推块能够在其伺服斜面范围内寻找支撑。伺服斜面所传递的扭矩或者扭矩所产生的力在布置与同步体旁边的惰轮的方向上导出。以增カ方式利用扭矩作为压紧力。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强调同步过程中的重点事项。将两个推力结构元件组合成同步推块,伺服同步推块即可实现伺服同步器。尤其在背向滑动套筒的ー侧,弹簧还可以作用于靠近滑动套筒的上方推块零件。特别有利的是,使用以下零件构成伺服同步器,即使用多个换档元件,例如使用至少ー个齿榖和至少ー个惰轮,通常甚至使用多个惰轮,并且使用至少ー个像滑动套筒一样的执行元件。可在传递或者利用同步推块的情况下挂入变速箱的某ー个档位。这时同步推块可以执行多个换档功能,其中一个换档助力功能是换档锁止功能,另ー个换档助力功能是转速同步功能。在前述专利文献中提到了其它功能,并且提出了保护要求。转速同步功能的目的在于加快实现转速同步,可将轴旋转カ转变为压紧力,以伺服助力方式执行转变或转换。通过楔形止推座装置获得伺服助力。伺服斜面与某一个凹槽的表面发生接触,例如与执行元件或者换档元件上的专用凹槽发生接触。无需额外的构造,有利于利用同步过程中的扭矩。按照本发明的ー种技术特征,适当设计同步推块之内的分型面,从而产生至少两个结构元件,这两个结构单元不仅允许相互间的相对运动,而且也允许同步推块的整体运动。同步推块有助于使得同步体与输出侧齿轮(例如惰轮)之间的不同转速迅速同步,从而加快或者缩短同步过程。以下介绍均为有利的改进实施方式。各同步推块中的分配是如下设计的,即使得某一个结构元件起到同步支架的作用。例如,同步支架可以通过其根部伸入到至少ー个同步器齿环之中。第二个结构元件起到增カ元件的作用。两个结构元件相互间具有至少ー个自由度。这些结构元件并非保持一种静态的相对关系,而是可以随外力或多种外力(例如执行元件和齿毂引起的外力)的变化而改变相互位置。增カ元件有助于同步器齿环上的压紧力,该压紧力在没有增カ元件的情况下由执行元件施加。其中一个结构元件(尤其是第二结构元件)的表面形状不一样,例如其中ー侧具有ー个楔形凹入部分,该凹入部分应当处在用于执行元件或齿榖上支撑的ー侧上。凹入部 分应可将止推座固定在91° 179°角度范围之内的某一角度之中。止推座将会由于该凹入部分的原因而具有值范围在91° 179°之间的三角形等腰边。凹入部分确定第一止推座与第二止推座的界线。适当选择角度,即可实现在齿榖或执行元件传カ面上的良好贴紧。按照ー种实施方式,在基板周围形成第二结构元件。基板越过第一结构元件中的开ロ。可以将基板看成是夹板或盖板。将至少一个止推座置于基板側面。基板具有与止推座宽度相匹配的高度。将最宽或最大的一面称作覆盖面。止推座是与其成直角的这一面的一部分。这种基板具有充分的机械强度,不必有很大的厚度。有単独的区域从结构元件向外突出,该结构元件显示布置在执行元件下方的同步推块上的部。可以将从基板向外突出的区域称作凸起部,其中一个凸起部起到锁止条的作用。锁止条与执行元件相互作用,例如与滑动套筒中的槽相互作用。在相对ー侧形成ー个基座,该基座伸入到第一结构元件之中,板两侧因此向外翻出。为了使基座在起到基座作用的同时,仍保证可以在结构元件之间仍然活动,基座应当具有例如斜面样的表面,使得这些表面可作为滑动面允许在这些表面之间移动。例如可以形成与第一结构元件上的支撑面镜像相同的表面,这些表面适合于平行偏移。按照另一种特别有利于质量分布的设计,基板凸起部的方向可以相同。锁止条可以与执行元件相互作用,当然也可以将例如设计成条形的锁止杆、锁止凸和锁止销称作锁止条。按照ー种实施方式所述,滑动套筒具有ー个槽,且该槽的尺寸尽可能正好容纳锁止条,从而在执行元件应当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某ー挂挡位置中时,同步推块的这部分能够保持水平位置不变。同步推块的各个部分之间继续保持可以角向偏转。导向槽或者导向孔可允许旋转方向的运动。也可以将针对上方位置确定的第二结构元件称作“X”形元件。其中一个结构元件具有“X”形的收腰部分。例如将收腰部分置于基板上。收腰部分位干与基座成直角的侧面上,例如可通过止推面的外形、长度或者位置形成收腰部分,还可以在另ー侧安置一个凸起部,这样即可将ー侧作为凸起侧,而其它侧面则为收腰侧。可以由相互连接的梯形得到另ー种有利的结构元件外形。可以将剖切面置于同步推块之中,例如可以将剖切面置于基板之中。如果剖切面放置恰当,即可发现ー种双梯形的剖切面。主要通过梯形底边来描述梯形。一个相应的梯形具有两个平行边。在适宜的同步推块中,梯形对角线等长。这种形状有助于推块的一致性。如果基板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同步体齿榖的形状,则更加有利于设计第二结构元件的基板。在这种情况下,基板具有圆柱壳段的形状。然后将止推座表面置于该圆柱壳段上。圆柱壳段具有至少ー个止推座表面。如果基板形状尽可能対称,当观察止推座表面的方向时,就可以识别两个相互平行的止推座表面。如果止推座的表面并非完全平坦,而是设计成在某一方向呈弧形的表面,则还可以提高增カ元件的作用。止推座表面可以在某一方向(尤其可以在与结构元件横向延伸部分成直角的方向)上具有笔直的形状,并且在与其成直角的第二个方向具有弧形形状。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止推座表面可以遵循相互倾斜的、尤其是跟踪某一片段复制品的方向。如果还有这样额外的表面形状,则不应再像平坦垂直的表面那样观察止推座表面。
按照ー种特别有利的设计,也可以将第二结构元件上的凸起部与棱柱相提并论。这种情况下,第二结构元件在具有两个棱柱状结构。这些棱柱状结构构成凸起部。棱柱状结构也可以与双截棱锥形状相提并论。如果这种截棱锥形状具有多边形底边,则具有ー个条状延伸部分。这些结构均相对于基板朝相反的方向延伸。基座应当与紧贴在基座上的第一结构元件的表面相匹配。第二个棱柱状结构可以小于基座的结构。为了能够将充足的推力传递给第二结构元件,适宜对棱柱状结构的表面进行硬化处理。经过硬化处理的区域与滑动套筒相互作用。第二结构元件可以活动,从而可以围绕旋转轴线运动。适宜将旋转轴线布置在第一结构元件之中,这样旋转轴线就会穿过第一结构元件。以数学概念来讲,就是让旋转轴线“穿过”第一结构元件。平顺的滑动面有利于结构元件之间的活动性。可以将滑动面设计成矩形。可以将结构元件的壁面或表面作为滑动面。矩形滑动面是简单的几何结构,因此可以将滑动面设计成矩形开ロ形状。第一结构元件的第一滑动面以相同角度平行对应于第二结构元件的第ー滑动面。这些滑动面相互平行,从而能够实现平行偏移和平行位移。这些滑动面相互匹配,均紧贴在配合面上。滑动面具有配合形状。显而易见,选择截锥形结构会有利于扭カ的传递。可以相对于变速箱的轴心线传递扭力。为此,可在变速箱同步器中形成扭力,该扭カ在结构元件之间传递。截锥形结构延伸部分负责在同步推块中传递扭力。选用硬质合金作为结构元件的材料,能够延长同步推块的使用寿命。可以使用钢板或者烧结金属,这样就能使得连续的倾摆运动负荷对滑动面和其它表面所产生的磨损作用极小。例如可以将应安装同步推块的变速箱设计成锥面同步变速箱。该锥面同步变速箱利用至少ー个同步器齿环进行工作。同步器齿环应当在同步推块伸入的位置上具有ー个可以让同步推块根部伸入的凹槽。从侧面形成同步器凹槽的边界。同步器凹槽具有至少ー个锁止棘爪以形成边界,优选为具有两个锁止棘爪,每侧各ー个。换句话说,也可以通过推力结构元件的相互作用来描述同步过程。可以通过第一推力结构元件将第一换档助力功能和第二换档助力功能传递给同步器支架。第二推力结构元件(增カ元件)适合于相互作用。第三推力结构元件(同步器齿环)具有前两个推力结构元件的其中一个能够伸入其中的凸出部分。通过所有三个推力结构元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具有增カ作用的同步器产生有利的运动过程。换档操纵カ在同步过程中得以增大。可将伺服斜面用来在多个换档元件之间建立同步,而不会发生独自动作。将同步推块对分成ー个具有至少ー个止推座的结构元件和一个可以布置在齿榖之中的第二结构元件,有助于实现可互換性。其使用寿命还可以得到延长。


图所示为本发明所述同步器结构的一种实施例,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I增カ元件的示意俯视图;图2增カ元件的示意仰视图;图3具有四个伺服斜面的基板的横断面;图4具有两个同侧排列同步斜面的基板的横断面;图5具有两个对面排列同步斜面的基板的横断面;图6具有单个同步斜面的横断面;图7增カ元件的立体透视图与剖切面;图8同步器支架示意图;图9具有齿威凹槽的同步体局部不意图;图10将同步推块布置在两个同步器齿环弧段之间的示意图;图11具有同步推块的齿轮变速器局部分解示意图;以及图12具有同步推块的齿轮变速器在某一功能装置中的局部示意图。附图标记附图标记含义2,102同步推块4重心轴线5,105,205同步支架6第一矩形开ロ7第二矩形开ロ8第一内壁9第二内壁10, 110,210根部12,112配合形状14,114,614增カ元件

16,116,216,316,416,516,616 基板17基板侧面18,118最外侧增カ元件表面19,119增カ元件表面20凸起部
22倾斜面23剖切面26片段27倾斜方向29水平位置30,130,230,330,430,530第一梯形底边31,231,331,431,531第二梯形底边32,132,232,332,432,532第一平行边 33,133,233,333,433,533第二平行边34第一梯形对角线35第二梯形对角线36第三梯形对角线37第四梯形对角线39,139,639收腰部分或凹入部分39'收腰部分40凹入角41,141,241,341,441,541,641 第一同步斜面或第一止推座42,142,242,642第二同步斜面或第二止推座43,143,243,443,643第三同步斜面或第三止推座44,144,244,344,644第四同步斜面或第四止推座45止推座正交线46,146第一止推座表面47第二止推座表面51, 251, 351,451, 551第一伺服斜面角52,252,352,452,552第二伺服斜面角53,253,353,453,553第三伺服斜面角54,254,354,454,554第四伺服斜面角56,156双截棱锥57,157第一棱锥底面58第二棱锥底面60,160,660锁止条61,161,661基座62滑动套筒力方向63,163第一壁面64第二壁面65导向壁67,267,367,467,567纵向延伸部分68,268,368,468,568,568横向方向或者横向延伸部分69直角平面延伸部分
70与横向延伸部分尤其与旋转轴线成直角的方向71角向偏转72弹簧座73弹簧74,174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75,175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76同步器齿环凹槽77同步器齿环棘爪
78,178轴心线79基座轴线80,180同步体81,181齿榖82,182齿榖凹槽83根部导向面84,184第一伺服导向面85,185第二伺服导向面86第三伺服导向面87第四伺服导向面89,189同步体齿圈90滑动套筒92滑动套筒齿圈95换档槽96惰轮98齿轮变速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所示为ー种增カ元件14作为同步推块结构元件(无附图标记)的俯视图。将ー个棱柱形的锁止条60居中布置在基板16上。锁止条60构成从增カ元件表面19上的第一棱锥底面57凸起的双截棱锥形状56的第一个残端增カ元件14的基板16在横向方向68上具有ー个收腰部分39。基板16在纵向延伸部分67范围内垂直于横向方向68延伸。通过平行于第二梯形底边31的第一梯形底边30形成纵向延伸部分67,相应的梯形经由相应的第一平行边32和第二平行边33相互結合。第一平行边32和第二平行边33沿着基板16的收腰部分39延伸。基板侧面17垂直于绘图平面延伸,这里可将其作为基板16的限界线。基板侧面17包括第一梯形底边30和第二梯形底边31,这些梯形底边相隔一定距离相互平行,在一侧通过第一伺服斜面41和第四伺服斜面44并且在对面ー侧通过第二伺服斜面42和第三伺服斜面43将其相互连接。可通过分别从第一梯形底边30的横向方向68中的外侧延伸部分沿对角经由基板16延伸至收腰部位39'的第一梯形对角线34和第二梯形对角线35来绘制基板16的双梯形状凸出部分。相应地在附图I中从第二梯形底边31对角经由基板16绘制第三梯形对角线36以及第四梯形对角线37直至收腰部位39'。在增力元件14的该实施方式中,所有梯形对角线34、35、36、37均等长。通过第二伺服斜面42和第三伺服斜面43之间以及第一伺服斜面41和第四伺服斜面44之间的凹入角40构成收腰部分39。这样即可通过收腰部分39使得基板16具有相当于拉丁字母“X”的形状。可将锁止条60布置在(图中没有绘出的)滑动套筒槽之中。增カ元件可以利用增カ元件表面18对滑动套筒(參见图11)施加额外的力。图2所示为朝向图I底边相反方向观察的增カ元件14的示意图,其示出了基板16的第一梯形底边30和第二梯形底边31之间的双梯形状范围。在沿着平面延伸部分69的收腰部分39连接基板16的两个梯形状结构。第一梯形底边30以第一伺服斜面角51与第一伺服斜面41相交。以正交线45的方向标识的第一伺服斜面41在收腰部分39转入到具有相应止推座正交线(无附图标记)的第四伺服斜面44之中。第四伺服斜面44在基板16的角部以第四伺服斜面角54转入到第二梯形底边31之中。基板16的周边在第二梯形底 边31的对面一端以第二伺服斜面角52与第二伺服斜面42相交延伸至收腰部分39,在这里转入到第三伺服斜面43之中。第三伺服斜面43以第三伺服斜面角53转入到第一梯形底边30之中,由此确定基板16的外周边。基座61在基板16上居中凸起,基座的第二棱锥底面58在基板16上方。第二棱锥底面58从所述的基板16周边形状向上伸出。止推座表面46属于第一止推座41。止推座表面47属于第二止推座42。基座61表不图I中所不双截棱锥56的第一残端的第二部分。图2中双截棱锥56的这部分表示在平面延伸部分69中相对排列的第一棱锥壁面63和第二棱锥壁面64。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壁面63和第二壁面64正中有一条棱锥边。壁面63、64通过与导向壁65 —样的导向壁相互连接。导向壁65同样具有一条中心棱边,从而产生具有八角形底面的第二棱锥底面。按照(附图中未绘出的)其它实施方式,可以将棱锥底面设计成矩形。其它(附图中未绘出的)有利实施方式均具有第二多边形棱锥底面,其也可以设计成圆锥底面或者椭圆锥底面。在基座61中居中绘制的圆形弹簧座72呈圆柱形包围(附图中未绘出的)弹簧。旋转轴线70垂直于图2的绘图平面,可以使得增カ元件14围绕该旋转轴线处在某一角位置中,如角向偏转71。图3、图4、图5和图6所不均为由图I以及图2中所讨论的基板16的基本形状所得出的基板216、316、416和516的变型方案,因此,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的变型方案将结合相应的组件来加以讨论。基板216、316、416和516各自具有ー个横向延伸部分268、368,468和568以及ー个纵向延伸部分267、367、467和567,通过相隔一定距离并且相互平行的第一梯形底边230、330、430、530和第二梯形底边231、331、431、531以及相应的第一平行边232、332、432、532和第二平行边233、333、433、533构成这些延伸部分。通过基板16的矩形结构使得图3中的第一平行边232与第二平行边233相隔一定距离。以相应的方式在图4和图5中使得第一平行边332、432和第二平行边333、433在相应的基板316、416中呈矩形相隔一定距离。在图5中,第一平行边532与第二平行边533相互重合。图3所示为具有四个止推座241、242、243和244的基板216,这些止推座分别与梯形底边230、231形成夹角251、252、253、254。在图4中,将两个止推座341、344安置于基板316上,这些止推座分别与相应的梯形底边330、331形成夹角351、354。在横向延伸部分368中相对而置的角度约为90°的伺服斜面角352、353相当于梯形底边330与梯形底边331之间的直线连接,因此在基板316的横向延伸部分368的这ー侧不存在止推座或伺服斜面。图5所示为具有两个止推座441、443的基板416。相对于延伸方向468沿对角线将第一止推座441与第三止推座443相隔一定距离相对而置。对应于第一止推座或第一伺服斜面441的第一伺服斜面角451小于对应于第三止推座443的第三伺服斜面角453,第二伺服斜面角452和第三伺服斜面角454各自约为90°。图6所示的基板516只有ー个具有第一伺服斜面角551的第一伺服斜面或第一止推座541。其它三个伺服斜面角552、553、554各自约为90°。采用图4所示基板316的实施方式,可以分别在相同的运动方向交替实现使得(附图中未绘出的)第一和第二惰轮同步的伺服作用。图5所示的止推座441和443可以增强对(附图中未绘出的)第一惰轮和第二惰轮的同步伺服作用,第一惰轮与第二惰轮反向运动。采用图6所示的配置结构,尤其可以通过作为唯一一个止推座的第一止推座541在(附图中未绘出的)某ー旋转方向实现对(图中未绘出的)惰轮的伺服同步作用。图7反映了增カ元件114的一种实施方式,将基板116布置在剖切面23的中央,并且由(附图中未绘出的)围绕轴心线78包绕的管形成圆柱面片段26。四个止推座141、142、143和144在倾斜方向27相对延伸,所述倾斜方向27镜像垂直于轴心线78,此外基板116还具有ー个收腰部分139。倾斜面例如倾斜面22对应于止推座例如第四止推座144。止推座例如第一止推座141构成最外侧的增力元件表面例如表面118。止推座例如止推座141的范围在整个表面例如第一止推座表面146范围延伸,并且在整个表面上具有可减小磨损的均匀表面质量。受生产条件影响大致相互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平行边132、133形·成收腰部分139。平行边132、133是为了清晰说明基板116的结构而绘制的,分别对应于梯形底边(例如第一梯形底边130)的辅助线。增カ元件114在第一梯形底边130对面具有一个凸起部20。双截棱锥156从基板116显著凸起。双截棱锥156的下部包括具有第一壁面163的基座161。通过与矩形的第一棱锥底面157转入到基板116之中的锁止条160构成双截棱锥156的上部。如果在换档过程中使用定向的操作カ进行操作,就会通过锁止条160使得增カ元件114在滑动套筒力方向62运动。这样(图11所示)的滑动套筒就会通过增カ元件表面119上的锁止条160将推力作用于增カ元件114以及整个同步推块的结构(图7中未整体绘出)。图8所示为ー个同步器支架5,该同步器支架可作为(无附图标记的)同步推块的下方结构元件支承图7中所示作为另ー个结构元件的增カ元件114。图8中的同步器支架5中央具有一个窗ロ状的矩形开ロ 6、7,较大的第一矩形开ロ 6转入到较小的第二矩形开ロ7之中。在矩形开ロ 6和7之间的过渡段中形成倾斜的内壁例如第一内壁8以及垂直延伸的内壁例如第二内壁9。通过第一矩形开ロ 6和第二矩形开ロ 7的局部全等性产生第二内壁9。同步器支架5的根部10与图7所示用来支承增カ元件114的这一面方向相反,基座161延伸到图8所示的矩形开ロ 6、7之中。图9是在齿榖81的分布范围内具有ー个齿榖凹槽82的同步体80的局部示意图。齿榖凹槽82可用来容纳并且引导同步推块(如之前所述的附图所示)。在齿榖凹槽82之处中断的同步体齿圈89可引导应在换档过程中操作的滑动套筒(參见图11)。在齿榖81下方通过倾斜的伺服导向面例如第一伺服导向面84和第二伺服导向面85形成齿榖凹槽82的边界。伺服导向面84、85与同步体齿圈89范围内的齿榖凹槽82之间的角度(无附图标记)约为30°,在附图未绘出的另ー种实施方式中,该角度约为42°。附图未绘出的其它实施方式具有两个角度不同的伺服导向面,例如ー个角度为22°,ー个角度为35°。根部导向面例如根部导向面83构成同步推块(图中未出)的下方边界或支承面。第一伺服导向面84和第二伺服导向面85均与图I所示增カ元件14的第一伺服导向面41以及第四伺服导向面44相匹配,尤其第一伺服导向面41具有相同的角向偏转幅度,并且伺服导向面44的角向偏转幅度大于图9中相应的伺服导向面84以及85。图9中的根部导向面83可用来引导根部(图中未出),例如图8所示的同步器支架5的根部10。图10所示为ー个同步推块2,由作为结构元件的一个增カ元件614和一个同步器支架105组成同步推块2。结构元件614、105以ー种配合形状12相对而置,增カ元件614的基座661与内置弹簧73伸入或穿过同步器支架105。增カ元件614与基板616还包括锁止条660,可以清楚看出基板616的收腰部分639。同步器支架105的根部110尺寸与相应同步器齿环凹槽76的尺寸正好相同。通过同步器齿环例如第一同步器齿环74上的两个凸起部形式的同步器齿环棘爪77沿着轴心线178方向形成同步器齿环凹槽76。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75对应于与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74相隔一定距离的同步推块2 —侧的根部110,从而可以通过同步推块2交替操作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74和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75。轴心线178可作为与基座轴线79成直角的辅助定位线,基座轴线相当于增カ元件614的基座661的延伸方向。因此可看见基座轴线79上的直角平面延伸部分69。也可以根据该轴线 通过重心也就是通过重心轴线4确定同步推块2。基座661从基板616沿着相同方向例如沿着重心轴线4延伸。图11所示为齿轮变速器98的局部示意图,为了清晰起见,未绘出惰轮。第一惰轮(未绘出)和另ー个惰轮96在齿轮变速器98中各自对应于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以及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175。利用同步器齿环弧段174、175可以交替同步与惰轮(未绘出的)之间不可旋转的连接。为了阐明齿轮变速器98中的布置结构,在图中相隔一定距离绘出了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具有齿毂181和齿毂凹槽182的同步体180、同步推块102的结构单元以及滑动套筒90和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175等组件。可以看出滑动套筒90上有环形槽形式的换档槽95,用于操作滑动套筒90的换档机构(图中未绘出)伸入到该换档槽之中。可以利用滑动套筒齿圈92引导滑动套筒90在与其相匹配的同步体齿圈189中运动。通过中断滑动套筒齿圈92的滑动套筒90的内侧槽(图中未绘出)操作同步推块102。增力元件614的锁止条660伸入到所述的内侧槽(图中没有绘出)之中。在图11中还可看出,同步推块102由增カ元件614和包括弹簧73的同步器支架205组成。同步器支架205的根部210与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的同步器齿环凹槽176以及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175的同步器齿环凹槽276紧密匹配。伺服导向面例如弯曲延伸到同步体齿圈189区域之中的第一伺服导向面184和第二伺服导向面185朝向齿榖凹槽182形成齿榖181的边界。第一伺服导向面184对应于第一伺服斜面或第一止推座641,第二伺服导向面185对应于第ニ伺服斜面642。可通过这种倾斜面构造将同步体180的旋转カ转变为同步推块102的压紧力。第一伺服导向面184上的第一伺服斜面641尤其有助于同步器支架205朝向第二同步器齿环175的同步器齿环凹槽276运动。可通过传递到惰轮96的力使得旋转运动同歩。如果在相反方向操作换档过程,就会通过第二伺服导向面185和第二伺服导向面或第二止推座642之间传递到同步器齿环凹槽176之中和传递到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上的力使得同步旋转力増大。这样就会加速同步,也就是在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和惰轮(图中未绘出)例如惰轮96之间加速建立同歩。图12是图11所示齿轮变速器98的局部组装示意图,为了清晰起见,未绘出滑动套筒和惰轮。图中绘出了同步体181的伺服导向面184、185、86、87之间的结构元件,例如增カ元件和同步推块102的同步器支架(无附图标记)。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的同步器齿环凹槽176与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175的同步器齿环凹槽276在同步体180两侧对应于同步推块102。尤其可看出在同步推块102其中一侧的止推座641、642和相应的伺服导向面184、185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并且在对面一侧的止推座643和644与相应的伺服导向面86、87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同步推块102的这个位置相当于没有执行同步的空档位置。尤其不会发生独自动作。通过操作锁止条660引起增强旋转カ的同步过程。通过弹簧73相对于同步体180支撑基座661。在配合形状112的范围内,增カ元件614作为同步推块102之内的结构元件可以在水平位置29中运动。尤其可通过增カ元件114的运动引导同步器支架(无附图标记)朝向第一同步器齿环弧段174运动,或者在相反方向朝向第二同步器齿环弧段175运动。此外同步推块102与同步体180之间的侧向间距还允许在水平位置29作旋转倾摆运动。因此倾斜的止推座641、642、643、644和伺服导向面184、185、86、87的这种有利组合方式有利于轻松实现换档,可在同步过程中将同步体180的旋转カ转变 成作用于锁止条660上的力。因此(图中未绘出的)手动、电动或者液压换档装置所输入的换档力足以用来进行同歩。
权利要求
1.齿轮变速器(98)的同步推块(2,102),包括至少两个结构元件(5,105,205;14,114,614 ;73 ;74,174 ;75,175),即ー个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和ー个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用于同步换档元件(74,174,75,175,80,180,81,181,90,96)的转速 其特征在干, 作为伺服同步推块的所述同步推块(2,102)具有至少ー个垂直于经过所述同步推块(2,102)的轴线延伸的、尤其存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3 ;74,174 ;75,175)的最外侧表面(17 ;18,118 ;46,146 ;47)上的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从而当横向力作用于所述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时,使得所述同步推块(2,102)可以沿着所述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的表面(46,146 ;47)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的平面平行相对位置(29)转入到倾斜的位置(71)之中。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推块(2,102)作为第一结构元件包括一个同步器支架(5,105,205),尤其具有至少ー个、优选为具有两个相互镜像布置的同步器齿环弧段(74,174 ;75,175),尤其是具有至少ー个运动自由度的第二结构元件以增カ元件(14,114,614)的形式伸入到这些同步器齿环弧段之中。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3 ;74,174 ;75,175)尤其是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在至少ー个沿着纵向延伸部分(67,267,367,467,567)延伸的ー侧具有ー个楔形凹入部分(40 ;39.139.639;39/ ),优选为通过两个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即通过相互间以 91° 179。之间的角度(40)布置的三角形边形式的第一止推座(41,141,241,341,441,641,541 ;42,142,242,642)和第二止推座(44,144, 244, 344,644 ;43,143, 243,443,643)形成凹入部分(40 ;39,139.639;39/ )的边界。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包括一个遮盖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的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在其侧面存在至少ー个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所述侧面尤其与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的表面(19,110)成直角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具有至少ー个凸起部(20 ;56,156 ;60,160,660 ;61,161,661),优选为具有两个在相反方向(4,62,70,79)从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向外伸出的凸起部(20 ;56,156 ;60,160,660 ;61,161,661),其中至少ー个凸起部是ー个锁止条(60,160,660),并且其中一个凸起部是用于伸入到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之中的基座(61,161,6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出1,161,661)具有镜像相同的斜面(63,163 ;64),尤其是形状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的内壁(8,9)相同的斜面,并且锁止条(60,160,660)具有与基座(61,161,661)相同的纵向延伸方向(67,267,367,467,567),所述基座(61,161,661)相对于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延伸。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相比,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尤其可借助锁止条(60,160,.660)来固定在ー个保持不变的水平位置(29)之中,而作用于止推座(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的力则可引起角向偏转(71)。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 其特征在干, 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的其中ー个具有ー个“X”形收腰部分(39,139,.639),尤其在与基座(61,161,661)成直角的平面延伸部分(69 ;32,132,232,332,432,532 ;.33,133,233,333,433,533)中分别由相互间成一定角度的两对止推座(41,44 ;141,144 ;.241,244 ;341,344 ;441,443 ;641,644 ;42,43,142,143 ;242,243 ;642,643)构成收腰部分(39'),并且 结构元件(14,114,614)的收腰部分(39,139,639)优选为沿着相对于止推座(41,44 ;.141,144 ;241,244 ;341,344 ;441,443 ;641,644 ;42,43,142,143 ;242,243 ;642,643)倾斜的侧面(30,130,230,330,430,530 ;30,130,230,330,430,530 ;32,132,232,332,432,532 ;.33,133,233,333,433,533)在至少ー个方向(62 ;68,268,368,468,568,568)上与一个凸起部(20)例如与结构元件(14,114,614)的梯形状凸起部相连。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 其特征在干, 至少ー个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3 ;74,174 ;75,175)在其平面延伸部分(16,116,216,316,416,516,616 ;10,110,210 ;76,77)中具有ー个梯形剖切面(23,26),优选为具有ー个至少呈双梯形的剖切面(23,26),并且第一梯形底边(30,130,230,330,430,.530)和第二梯形底边(31,231,331,431,531)相互间的距离优选为大于相应梯形(16,116,.216,316,416,516,616)中所对应的第一平行边(32,132,232,332,432,532)和第二平行边(33,133,233,333,433,533),并且 优选为尤其有ー个梯形(30,32,41,44 ;31,33,43,44)的梯形对角线(34,35 ;36,37)等长。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ニ结构元件(14,114,614)包括一个侧面伸出的尤其是圆柱壳段(26)形式的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所述基板的周边边界优选为通过多个相互倾斜的止推座表面(46,.146,47 ;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形成,其中尤其分别有两个对角相对相隔一定距离的止推座表面(46,47;.41,42 ;43,47 ;141,143 ;142,144 ;241,243 ;641,643 ;642,644)相互平行。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3 ;74,174 ;75,175)尤其是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具有至少ー个止推座表面(142,143),所述止推座表面在某一方向¢2 ;67,267,367,467,567 ;68,.268,368,468,568,568)尤其在与结构元件(114)的横向延伸部分(68,268,368,468,568,568)成直角的方向中具有笔直的形状,并且在与其成直角的第二方向中具有弧形形状,横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止推座表面(141,142 ; 143,144)优选为遵循相互倾斜的、尤其可用来跟踪某一片段(26)复制品的方向。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ニ结构元件(14,114,614)包括至少两个棱柱状结构(60,160,660 ;61,161,661)作为凸起部,例如尤其是分别具有一个多边形棱锥底面(57,157;58)的双截棱锥形状(56,156),所述棱柱状结构(60,160,660 ;61,161,661)在垂直于基板(16,116,216,316,416,516,616)的方向上反向延伸,并且尤其是所述棱柱状结构(61,161,661)的其中ー个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的表面(8,9)相匹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柱状结构(61,161,661)经过适当硬化处理,从而可以例如通过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中的一个槽由一个传カ元件例如由ー个滑动套筒(90)传递作用力。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可以围绕,尤其可以穿过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的旋转轴线(4,70,79)运动。
1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 其特征在干, 在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4,174 ;75,175)的每ー个之中分别存在至少两个呈矩形相对布置的、壁面(8,9 ;63,163,64)形式的滑动面,且所述壁面在内侧至少包围ー个第一矩形开ロ(6)和一个与其相比更小的第二矩形开ロ(7),第一结构元件(5)的第一滑动面(9)以相同角度平行对应于第二结构元件(114)的第一滑动面(163),并且 尤其在滑动面(9,163)的导向面上以配合形状(12,112)相对布置同步推块(2,102)中的结构元件(114,5)。
1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的截棱锥形结构延伸部分(61,161,661 ;6,7)将扭力,尤其是将围绕同步推力结构(2,102)和轴心线(78,178)之间的径向连线(4,70,79)作用于同步推カ结构(2,102)上的扭カ传递到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之中。
1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同步推块(2,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和所述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由一种硬质合金例如一种钢板或者烧结金属形成,并且可以相互倾摆运动。
18.具有至少ー个同步器的变速箱,所述同步器尤其包括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ー个同步推块(2,102),并且 具有至少ー个同步器齿环(74,174,75,175), 具有至少ー个同步体(80,180),所述同步体具有一个齿榖(81,181), 具有至少ー个惰轮(96), 具有至少ー个滑动套筒(90),所述滑动套筒可以在同步体(80,180)的齿(89,189)中滑动, 具有至少ー个轴(78,178),同步体(80,180)和惰轮(96)位于该轴上, 其特征在干,所述同步推块(2,102)是ー种分为两半的同步推块,具有ー个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和ー个第二结构元件(14,114,614),所述第一结构元件(14,114,614)具有至少ー个伺服斜面(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使得同步推块(2,102)可将扭矩转变成压紧力,所述扭矩由同步体(80,180)朝向惰轮(96)支撑于凹槽之中例如支撑于齿毂凹槽(82,182)或者滑动套筒凹槽之中所引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器齿环(74,174,75,175)具有至少ー个同步器齿环凹槽(76,176,276)和至少两个作为同步器齿环凹槽(76)侧面边界的同步器齿环棘爪(77),尤其可在棘爪之间使得所述第一结构元件(5,105,205)与根部(10,110,210)啮合。
20.变速箱(98)中的伺服同步器,尤其包括上述权利要求I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ー个伺服同步推块(2,102),包括至少两个推力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3 ;74,174 ;75,175)、多个换档元件(74,174,75,175,80,180,90,96)例如至少ー个齿榖(81,181)和至少ー个惰轮(96),以及至少ー个执行元件例如滑动套筒(90), 其特征在干, 通过所述同步推块(2,102)挂入某ー个档位,并且通过所述同步推块(2,102)传递至少两种换档助力功能,其中的第一换档助力功能是换档锁止功能,第二个换档助力功能是加快转速同步,尤其能够以伺服方式通过推力结构元件(5,105,205 ;14,114,614 ;74,174 ;75,175)和换档元件(74,174,75,175,80,180,81,181,90,96)或者执行元件(90)之间的楔形止推座装置(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 ;84,184,85,185,86,87)将轴旋转カ转变成压紧力。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伺服同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推力结构元件(5,105,205)传递第一换档助力功能和第二换档助力功能,在第二换档助力功能中通过匹配的第二推力结构元件(14,114,614)使得第一推力结构元件(5,105,205)插入到第三推力结构元件的凸出部分例如同步器齿环(74,174 ;75,175)之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伺服同步器,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换档助力功能中增强所施加的换档カ成为同步力,并且根据伺服斜面(41,141,241,341,441,541,641 ;42,.142,242,642 ;43,143,243,443,643 ;44,144,244,344,644 ;84,184,85,185,86,87)的角度(51,251,351,451,551 ;51,251,351,451,551 ;53,253,353,453,553 ;54,254,354,454,554)以无自操作的方式使得多个换档元件(74,174,75,175,80,180,81,181,90,96,98)同步。
全文摘要
具有组合式伺服同步推块的手排变速箱以及相应的同步方法。在汽车制造领域,越来越多地希望能够在迄今为止已获得长寿命声誉的变速箱同步器中实现伺服同步推块的已知优点。其中对变速箱同步器的改动应当尽可能少。这种同步推块有助于使得齿轮变速器同步,即主要将其用来阻止或者有助于滑动套筒接合。可以组合构造同步推块。若为组合式同步推块,则推块由多个元件构成,至少由一个第一结构元件和一个第二结构元件构成,可将这些结构元件组合成一个同步推块。作用于同步推块的力会使其在同步过程中经历多个运动。主要通过组合设计实现平行移动。
文档编号F16D23/06GK102661334SQ20111046314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日
发明者T·哈考, T·黑姆比鲍尔 申请人:霍弗研究与发展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