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大灯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874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大灯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设备,特别涉及汽车大灯调节器,具体是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汽车大灯调节器的传动部分一般主要包括电机齿轮、一端带齿轮的蜗轮,带内螺纹的齿轮、调节丝杆,电机齿轮与蜗轮啮合带动齿轮运转,齿轮的内螺纹推动调节丝杠运动;对于采用以上传动结构装置的大灯调节器,存在着以下缺陷这样的结构输出扭矩容易失稳,传动不稳定,传动精度低,传动噪音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器,所述的这种汽车大灯调节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发动机汽车大灯调节器输出扭矩容易失稳、传动不稳定、传动精度低以及传动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其包括上盖、微电机、电路控制装置、主体箱和调节丝杠,微电机和电路控制装置设于主体箱内,上盖与主体箱密封连接,微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调节丝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微电机齿轮、第一级减速齿轮、蜗杆、第二级减速齿轮、外螺纹段和输出螺杆,微电机齿轮固定于微电机输出轴上,蜗杆通过蜗杆支架设于主体箱内,第一级减速齿轮固定于蜗杆的蜗杆轴一端,第一级减速齿轮与微电机齿轮相啮合,第二级减速齿轮与外螺纹段同轴固定相连,该外螺纹段的轴线与蜗杆轴的轴线相垂直,蜗杆与第二级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外螺纹段设于主体箱的螺纹孔内,外螺纹段与输出螺杆相连接,输出螺杆与调节丝杠通过螺纹副相连。所述第二级减速齿轮与外螺纹段构成一个整体式传动齿轮,第二级减速齿轮位于外螺纹段上方,该传动齿轮呈中空状,输出螺杆与该传动齿轮的内孔之间构成周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连接结构,输出螺杆上端穿设于传动齿轮的内孔中,在传动齿轮上端设有卡圈,该卡圈套设于输出螺杆外周,卡圈与输出螺杆之间无沿其轴向的滑动副。蜗杆轴的轴线与微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由于所述微电机齿轮与第一级减速齿轮啮合构成齿轮减速机构,所述蜗杆与第二级减速齿轮构成第二减速机构,而第二级减速齿轮与调节丝杠之间通过螺纹副设有第三级减速机构,所以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和传动精度,且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减少了无用空间,传动齿轮与输出螺杆、调节丝杠同轴连接在一起,使调节螺杆形成轴向位移,提高了推进的稳定性,减少了传动间隙。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0010]图3是图I中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 大灯调节器,其包括上盖22、微电机12、电路控制装置23、主体箱21和调节丝杠1,微电机12和电路控制装置23设于主体箱21内,上盖22与主体箱21密封连接,微电机12通过传动装置与调节丝杠I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微电机齿轮10、第一级减速齿轮9、蜗杆7、第二级减速齿轮4、外螺纹段3和输出螺杆2,微电机12通过微电机支架13设于主体箱内,微电机齿轮10固定于微电机输出轴11上,蜗杆7通过蜗杆支架14设于主体箱21内,第一级减速齿轮9固定于蜗杆的蜗杆轴8 一端,第一级减速齿轮9与微电机齿轮10相啮合,第二级减速齿轮4与外螺纹段3同轴固定相连,该外螺纹段3的轴线与蜗杆轴8的轴线相垂直,蜗杆7与第二级减速齿轮4相啮合,该外螺纹段3设于主体箱21的螺纹孔15内,外螺纹段3与输出螺杆2相连接,输出螺杆2与调节丝杠I通过螺纹副相连。所述第二级减速齿轮4与外螺纹段3构成一个整体式传动齿轮6,第二级减速齿轮4位于外螺纹段3上方,该传动齿轮6呈中空状,输出螺杆2与该传动齿轮6的内孔之间构成周向固定、轴向固定的连接结构,调节丝杠I上端穿设于输出螺杆2的内孔中,在传动齿轮6上端设有卡圈5,该卡圈5套设于输出螺杆2外周,该卡圈5将传动齿轮6与输出螺杆2固定在一起,之间无相对运动。蜗杆轴8的轴线与微电机的输出轴11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中,微电机齿轮10与调节丝杠I之间设有三级减速机构,所述三级减速机构包括微电机齿轮10、第一级减速齿轮9 ;蜗杆7、第二级减速齿轮4 ;一端带第二级减速齿轮的外螺纹段3、主体箱的内螺纹15 ;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和传动精度,且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减少了无用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器,其包括上盖、微电机、电路控制装置、主体箱和调节丝杠,微电机和电路控制装置设于主体箱内,上盖与主体箱密封连接,微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调节丝杠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括微电机齿轮、第一级减速齿轮、蜗杆、第二级减速齿轮、外螺纹段和输出螺杆,微电机齿轮固定于微电机输出轴上,蜗杆通过蜗杆支架设于主体箱内,第一级减速齿轮固定于蜗杆的蜗杆轴一端,第一级减速齿轮与微电机齿轮相啮合,第二级减速齿轮与外螺纹段同轴固定相连,该外螺纹段的轴线与蜗杆轴的轴线相垂直,蜗杆与第二级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外螺纹段设于主体箱的螺纹孔内,外螺纹段与输出螺杆相连接,输出螺杆与调节丝杠通过螺纹副相连。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大灯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减速齿轮与外螺纹段构成一个整体式传动齿轮,第二级减速齿轮位于外螺纹段上方,该传动齿轮呈中空状,输出螺杆与该传动齿轮的内孔之间构成周向固定、轴向固定的连接结构,输出螺杆上端穿设于传动齿轮的内孔中,在传动齿轮上端设有卡圈,该卡圈套设于输出螺杆外周,卡圈与输出螺杆之间无沿其轴向的滑动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大灯调节器,其特征在于蜗杆轴的轴线与微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大灯调节器,其包括上盖、微电机、电路控制装置、主体箱和调节丝杠,该传动装置包括微电机齿轮、第一级减速齿轮、蜗杆、第二级减速齿轮、外螺纹段和输出螺杆,第一级减速齿轮固定于蜗杆的蜗杆轴一端,第一级减速齿轮与微电机齿轮相啮合,蜗杆与第二级减速齿轮相啮合,该外螺纹段设于主体箱的螺纹孔内,外螺纹段与输出螺杆相连接,输出螺杆与调节丝杠通过螺纹副相连。由于所述微电机齿轮与调节丝杠之间设有三级减速机构,所以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和传动精度,且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减少了无用空间,传动齿轮与输出螺杆、调节丝杠同轴连接在一起,使调节螺杆形成轴向位移,提高了推进的稳定性,减少了传动间隙。
文档编号F16H37/02GK202499056SQ20112055923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徐殿, 杨振华, 魏培敏 申请人: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