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3211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脱落防止机构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该脱落防止机构用于避免消防水带因为脱落而产生的危险。
背景技术
在消防队进行灭火活动时,需要使消防水带从消防车延长到火点,可靠地输送灭火剂。消防水带与消防车的排出口、消防水带与放水喷嘴、以及消防水带彼此由结合配件连接。从消防车将受到了加压的水或泡沫通过它们送往放水喷嘴,然后放出所述水或泡沫用于灭火等。
在日本销售的结合配件中有插入式、螺纹式以及扭转式。插入式的町野式结合配件由于结构简单、重量轻,装拆的操作性优良,所以在绝大多数的消防队得到使用。图12 图14表示町野式结合配件的结构。结合配件由承接配件10和插入配件20构成。插入配件20由插入配件主体21和推环22构成。在插入配件主体21的一方设置有用于与承接配件10的承接配件爪17卡定的环状突部23。在插入配件主体21的另一方设置有由锯齿状截面构成的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4。推环22由用于将承接配件爪17推开的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和用手指推压的凸缘状操作部22b构成。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外径比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的外径稍大一些。承接配件10由承接配件主体11、承接配件紧固环13、爪座14、承接配件爪17、爪弹簧15、橡胶带16以及O形密封圈18构成。承接配件紧固环13、爪座14、承接配件爪17、爪弹簧15、橡胶带16以及O形密封圈18配置在承接配件主体11的一方。在承接配件主体11的另一方设置有由锯齿状截面构成的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12。多个承接配件爪17在圆周方向按相等间隔设置,朝承接配件10的前端(一方的开口)具有斜面。另外,承接配件爪17能够沿爪座14在径向滑动。爪弹簧15—直朝中心方向对承接配件爪17施加弹力。当将插入配件20插入承接配件10中时,插入配件主体21的前端(一方的开口 )的边缘碰到承接配件爪17的斜面,并克服爪弹簧15的力使承接配件爪17后退(向外方移动)。由此,插入配件主体21的前端前进到承接配件主体11的限位部19,插入配件主体21的外周面与承接配件主体11的内周面由O形密封圈18密封。此时,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越过承接配件爪17的位置,因此,承接配件爪17由爪弹簧15的力被朝中心方向施力,从而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完成结合。在要将结合了的配件解除时,使推环22朝承接配件10的方向、即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的方向移动。通过使推环22移动,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碰到承接配件爪17的斜面,一边将承接配件爪17推开,一边前进到插入配件20的环状突部23。由此将承接配件爪17与环状突部23的卡定消除,解除结合。这样,町野式结合配件能够简单地结合及解除。另一方面,町野式结合配件虽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但却没有对解除配件的结合状态的推环22进行固定的机构,因此,存在因冲击、水带移动时的钩挂等而使推环22朝解除的方向移动,使承接配件爪17脱开,水带连接部24脱离的可能性。实际上,在火灾现场的灭火活动中,有时放水喷嘴与水带的结合配件脱开,或因在水带延长时对结合配件的冲击、在台阶处水带延长时结合配件的推环22钩挂于台阶而使得水带连接部24脱开。在这样的场合,送水被中断,给灭火活动造成障碍。而且,还存在结合部脱开了的水带在水流的作用下乱跳而对周围的人带来危害的危险。另外,在训练、灭火活动中也产生在未泄掉水带的压力的情况下将结合配件解除的人为错误。
总之,若正由水、压缩空气加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因为外部的原因、人的操作错误而被不慎解除,则不仅会给灭火活动造成障碍,而且有时还会对操作者本人、周围的人带来危害。因此,防止该问题是消防的课题。近年来,搭载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CAFS)的消防车不断增加。CAFS车能够简单地切换水与泡沫的放射,比以往的泵车更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火灾,能够高效率地灭火。但另一方面,CAFS车由于使用压缩空气泡沫,所以在结合配件被不慎解除了的场合,将喷射具有很多能量的压缩空气泡沫。压缩空气泡沫相比水具有对周围产生更大的危害的可能性。因此,防止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不慎解除为当务之急。专利文献I公开了防止因推环22与障碍物钩挂而导致结合被不慎解除的情况的方法。即,在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的外周安装具有比推环22的外径更大的外径的盖构件,从而使得推环22不能简单地与地面、障碍物接触。另外,在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限制推环22的移动的锁定构件插进插入配件20的推环22与承接配件10的紧固环之间而防止结合配件被不慎解除的方法。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374200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0-329280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4-11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结合配件的重量和体积增加,操作性受到损害,成本也增力口。另外,不能防止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结合的误解除。另外,根据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虽然能够防止在水带的移动中因推环钩挂于障碍物而产生的结合配件的脱开,但不能防止因误操作而导致的不慎脱开。另外,安装锁定构件对争分夺秒的消防活动来说很费事,对水带的操作性造成损害。另外,还可能发生忘记安装锁定构件的人为错误。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消防水带用结合配件,该消防水带用结合配件能够防止因拉消防水带时的障碍物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因水带加压时的人的误操作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解除,而且没有追加附加的构件的麻烦,不损害以往的优良的操作性,能够更高效且安全地进行灭火活动。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提供一种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由插入配件和承接配件构成,上述插入配件,具有插入配件主体和推环,该插入配件主体在一方上设置有环状突部,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在上述环状突部与上述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滑动圆筒部,该推环能够在上述滑动圆筒部上滑动;上述承接配件,具有承接配件主体和爪弹簧,该承接配件主体在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爪,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该爪弹簧朝上述承接配件主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对上述承接配件爪施力;从上述承接配件主体的一方插入上述环状突部,直到越过上述承接配件爪的位置为止,从而结合上述插入配件与上述承接配件,使上述推环沿上述滑动圆筒部滑动而插入上述承接配件中,与上述承接配件爪的卡定解除用斜面抵接,由上述推环推压上述卡定解除用斜面,从而将上述承接配件爪向外方推开,解除上述承接配件爪与上述环状突部的卡定,由此解除上述插入配件与上述承接配件的结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环状突部的上述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上,设有形成了斜面的卡定锁定用槽,在上述承接配件爪上设置有与斜面抵接的·关起。发明的效果如以上表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能够在维持以往的结合配件的优良的操作性的同时,防止因水带加压时的误操作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脱开和因水带移动中的障碍物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脱开。由此,能够避免因结合配件的不慎的脱开而导致的水带的乱跳等危险,能够实施更安全、迅速的消防活动。


图I是使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脱开了的状态的半剖视图。图2是使该结合配件结合了的状态的半剖视图。图3是该结合配件的要部剖视图。图4是用于该结合配件的推环的半剖视图。图5是表示该结合配件的动作状态的要部剖视图。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插入配件的半剖视图。图7是表示该消防水带的压力与轴向的拉力的关系的曲线图。图8是关于本实施例的结合配件的卡定的锁定与解除的力关系的模式图。图9是表示相对于以往的结合配件和本实施例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力的实测值的曲线图。图10是表示由人解除结合配件的卡定时的最大指力的测定值的图。图11是表示以往的结合配件与本实施例的结合配件的解除的状况的图。图12是使以往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脱开了的状态的半剖视图。图13是使该结合配件结合了的状态的半剖视图。图14是该结合配件的承接配件爪的放大图。符号的说明
10承接配件11承接配件主体12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15爪弹簧17承接配件爪17a卡定解除用斜面17b突起20插入配件
·
21插入配件主体22推环23环状突部23a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23b斜面23c卡定锁定用槽24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5滑动圆筒部25a主体侧防滑槽25b键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第I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由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构成,上述插入配件20具有插入配件主体21和推环22 ;该插入配件主体21在一方上设置有环状突部23,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4,在上述环状突部23与上述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4之间设置有滑动圆筒部25,该推环22能够在上述滑动圆筒部25上滑动;上述承接配件10具有承接配件主体11和爪弹簧15 ;该承接配件主体11在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爪17,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12,该爪弹簧15朝上述承接配件主体11的中心轴线Xl的方向对上述承接配件爪17施力;从上述承接配件主体11的一方插入上述环状突部23,直到越过上述承接配件爪17的位置为止,从而结合上述插入配件20与上述承接配件10,使上述推环22沿上述滑动圆筒部25滑动而插入上述承接配件10中,与上述承接配件爪17的卡定解除用斜面17a抵接,由上述推环22推压上述卡定解除用斜面17a,从而将上述承接配件爪17向外方推开,解除上述承接配件爪17与上述环状突部23的卡定,由此解除上述插入配件20与上述承接配件10的结合,在按这样的方式构成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在环状突部23的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23a上设有形成了斜面23b的卡定锁定用槽23c,在承接配件爪17上设置有与斜面23b抵接的突起17b。根据本实施方式,若水带被加压,则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朝脱开的方向移动,由卡定锁定用槽23c形成的斜面23b与由被加工在承接配件爪17上的突起17b形成的斜面相互咬合。结果,结合状态被锁定,因此,能够防止在水带的使用中因误操作、外部的钩挂等而导致的不慎的脱开。另一方面,当处于水带未被加压的未使用时,结合状态没有被锁定,因此,容易进行脱开操作。
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第I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在滑动圆筒部25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主体侧防滑槽25a。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防止在水带的使用中因外部的钩挂而导致的脱开。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在第2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在推环22的内周面的端部设置有推环侧防滑槽22c。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水带的使用中因外部的钩挂而导致的脱开。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在第I 第3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将突起17b形成为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的截面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水带的使用中因外部的钩挂而导致的脱开。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在第I 第4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当将卡 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相对于插入配件20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设为α时,使0°< α <90°。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卡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的角度α的大小对锁定的强度进行调整。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在第5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当设卡定解除用斜面17a相对于插入配件主体21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为β时,使β < α。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结合的解除操作。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在第3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将主体侧防滑槽25a或推环侧防滑槽22c形成为三角形、梯形或波状的截面形状。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外部的钩挂而导致的脱开。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在第2 第7实施方式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中,形成有横贯主体侧防滑槽25a的键槽25b,按上述键槽25b的两端超过上述主体侧防滑槽25a的宽度的方式附设。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要将附着于主体侧防滑槽25a的砂子、粉尘除去的场合,在将刷、布等压靠在槽的状态下使刷、布等沿外周移动。这样,将砂子、粉尘从主体侧防滑槽25a清除到键槽25b中,能够容易地将砂子、粉尘除去。实施例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图I为使本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脱开了的状态(但是未图示推环)的半剖视图,图2为使该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结合了的状态的半剖视图,图3为该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要部剖视图,图4为用于该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推环的半剖视图,图5为表示该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动作状态的要部剖视图。而且,对与以往例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一部分说明。本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由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构成。插入配件主体21在一方上设置有环状突部23,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4。插入配件主体21在环状突部23与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24之间设置有滑动圆筒部25。图4所示的推环22能够在图I所示的滑动圆筒部25上滑动。承接配件主体11在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爪17,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12。该爪弹簧15朝承接配件主体11的中心轴线Xl的方向对上述承接配件爪17施力。
如图2所示,对于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从承接配件主体11的一方开口插入环状突部23,直到越过承接配件爪17的位置为止。即,处于插入配件主体21的前端的环状突部23碰到承接配件爪17的卡定解除用斜面17a,克服爪弹簧15的力,使承接配件爪17后退。由此,环状突部23的前端前进至承接配件主体11的限位部19,由O形密封圈18进行密封。此时,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越过承接配件爪17,因此,承接配件爪17在爪弹簧15的力的作用下朝中心轴线Xl的方向前进,返回到原来的位置。由此,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与承接配件爪17卡定,完成结合。在要解除插入配件20与承接配件10的结合的场合,使推环22沿滑动圆筒部25滑动而插入承接配件10中,并与承接配件爪17的卡定解除用斜面17a抵接,由推环22推压卡定解除用斜面17a,由此将承接配件爪17向外方推开,解除承接配件爪17与环状突部23的卡定。本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在环状突部23的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 23a上设置有形成了斜面23b的卡定锁定用槽23c,在承接配件爪17上设置有与斜面23b抵接的突起17b。卡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相对于插入配件20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α处在0° < α <90°的范围,本实施例设为45°。另外,与该斜面23b抵接的突起17b的斜面也设为与卡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的角度α相同的角度。当卡定解除用斜面17a相对于插入配件主体21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为β时,设β < α。3个承接配件爪17在承接配件10的周向按相等间隔设置。承接配件爪17朝向承接配件10的入口具有卡定解除用斜面17a,另外,能够沿爪座14在径向滑动。爪弹簧15对承接配件爪17 —直施加朝中心轴线X2的方向移动的力。若水带被加压,则插入配件20和承接配件10朝脱开的方向移动。然后,由卡定锁定用槽23c形成了的斜面23b与由被加工在承接配件爪17上的突起17b形成的斜面相互咬合,结合状态被锁定。在水带未被施加压力的状态下,如以往那样,用手指朝承接配件10的方向、即插入配件主体21的环状突部23的方向对推环22的凸缘状操作部22b进行推压。这样,推环22的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碰到由被加工在了承接配件爪17上的突起17b形成的斜面,一边将承接配件爪17推开,一边前进到插入配件20的环状突部23。由此消除了承接配件爪17与环状突部23的钩挂,使结合了的配件脱开。作为水带的非加压时的结合配件的脱开对策,在推环22的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内周面的两端,加工有由微细的槽形成的推环侧防滑槽22c。在插入配件主体21的滑动圆筒部25的外周面上,加工了由微细的槽形成的主体侧防滑槽25a。如图5所示,若推环22的凸缘状操作部22b钩挂障碍物、推环22处于一方侧受力的状态,则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前端的一方浮起,另一方咬入插入配件主体21的外周。另外,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后部也发生同样的现象。因此,若形成推环侧防滑槽22c、主体侧防滑槽25a,则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内周与插入配件主体21能够相互卡定。被施加在一方的障碍物的力产生防滑的效果。由此,能够防止因障碍物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不慎脱开。
图6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图6为用于本实施例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的插入配件的半剖视图,表示拆下了推环的状态。推环22及承接配件10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对于与现有技术例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一部分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横贯多条主体侧防滑槽25a的键槽25b,以键槽25b的两端超过主体侧防滑槽25a的宽度的方式附设。在要将附着于主体侧防滑槽25a的砂子、粉尘除去的场合,在将刷、布等压靠到槽的状态下使刷、布等沿外周移动。这样,将砂子、粉尘从主体侧防滑槽25a清除到键槽25b中,能够容易地将砂子、粉尘除去。图7表示水带压力(放水压力)与在水带的轴向施加了的拉力的关系。该拉力在使结合配件脱开的方向作用。放水压力一般为O. 3Mpa以上。与该压力对应的公称65mm和50mm的水带的拉力分别为720N和1100N以上。由卡定锁定用槽23c形成的斜面23b与由·被加工在了承接配件爪17上的突起17b形成的斜面相互咬合,从而能够利用该水带加压时的拉力将配件彼此的结合状态锁定。图8表示关于结合配件的卡定的锁定和解除的力关系的模式图。Fl为由水带的加压产生的拉力。F2为由Fl的分力产生的力。该力使爪朝中心轴X2的方向移动,S卩,该力发挥作用以不解除卡定。F4为从推环22受到的力。另外,F3为F4的分力,其发挥作用以解除卡定。F3与F2相等时保持平衡。若设α为卡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相对于插入配件20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则斜面23b的角度α能够被加工成0° 90°的任意角度。另外,若设β为卡定解除用斜面17a相对于插入配件主体21的中心轴线X2的角度,则卡定解除用斜面17a的角度β为一定。在这里,爪通过F2的力在径向移动L2的距离,与此相随,克服Fl的力,环状突部23在轴向移动LI的距离。此时,作为做功量,成为FlXLl =F2XL2。另外,由于L1/L2 = tan (90-α ),因此,各力与角度的关系如下。F2/F1 = tan (90- α ) · · ·式(I)F4/F3 = tan β ...式(2)同样,F3= F2 · tan β = a(常数),因此,F4 = aFltan (90- α ) · · ·式⑶如式(3)那样,通过改变斜面23b的角度α,使一定压力Fl下的解除力的大小变化。以往的结合配件没有锁定用的槽,因此α为90°。因此,tan (90-α) = O, F4 = O。即,按照以往的结构,即使在施加了压力的状态下,若存在用于克服爪弹簧15的力与卡定面的摩擦阻力的力,则能够解除结合。另一方面,若α为O。,则tan(90-d)成为无限大,与水带的内压无关,卡定的解除所需要的力F4成为无限大。这样,若适当地设定斜面23b的角度α,则与其对应的解除力确定。若最小放射压力下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力(包含爪弹簧力和摩擦力)被设定得比人的手指的力更大,则即使存在误操作,也能够避免结合配件不慎被解除。另外,当水带在被加压了的状态下移动时,即使钩挂于障碍物,配件的结合也不会简单地脱开。另外,仅由上述对策,在水带未被加压的状态下,不能利用水带的压力对结合配件进行锁定,因此,不能防止在移动中因障碍物而导致结合配件脱开。因此,在推环22的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内周面的两端,加工由微细的槽形成的推环侧防滑槽22c。在插入配件主体21的滑动圆筒部25的外周面上形成由微细的槽形成的主体侧防滑槽25a。在人对结合配件进行解除的场合,用双手的手指均匀地推动推环22的凸缘状操作部22b。与此相对,在推环22的凸缘状操作部22b钩挂于障碍物的场合,凸缘状操作部22b的一方侧受力。由于在推环22的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内周与插入配件主体21的外周之间存在很小的间隙,因此,若成为一方的受力状态,则如图5所示那样,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前端的一方浮起,另一方咬入插入配件主体21的外周。另外,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后部也发生同样的现象。因此,通过形成主体侧防滑槽25a,能够使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端面卡定,但通过在卡定解除用圆筒部22a的内周面的两端形成推环侧防滑槽22c,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相互的卡定,施加于一方的障碍物的力产生防滑的效果。因此,能够防止因障碍物导致的结合配件的不慎的脱开。图9表示相对于以往的结合配件和本实施例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力的实测值。 为了证实本发明的有用性,试制具有45°的卡定锁定用槽23c的斜面23b的角度α的结合配件,使水带压力变化而测定解除力。另外,为了比较,还测定以往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力。在这里,解除力是指在插入配件20与承接配件10结合了的状态下,为了解除结合配件的卡定而施加在推环22的凸缘状操作部22b上的力的最大值。这里所示的必要的解除力的测定值为爪弹簧15的力、摩擦力以及由斜面的咬合而产生的锁定力的合计值。如图9所示,在未对水带施加压力的状态下,以往的产品与本实施例的解除力相等。另一方面,在水带的加压状态下,随着该压力增大,配件的结合解除所需要的力增加。在通常的最低使用压力的O. 3MPa下,本实施例的解除力为以往产品的约6倍。在图10中表示由人解除结合配件的卡定时的最大指力的测定值。由于插入配件20与承接配件10的结构不同,因此,根据解除结合配件时的操作者与结合配件的相对位置,即,是站在插入配件20侧还是站在承接配件10侧,手指的把持容易性发生变化,与此相随,力的输出方式也变化。测定是相对于相同的受测者在两个位置进行的测定。另外,作为测定对象,分成一般人和消防员对各个组进行测定。从该结果得知,用于解除结合配件的一般人的指力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平均值分别为140N、550N以及308N。另外,消防队员的指力的最小值、最大值以及平均值分别为149N、680N以及398N。根据该结果,在使用以往的结合配件的场合,根据人的不同,在O. 7MPa的水带压力下也有可能解除结合配件的结合。与此相对,在使用本发明的结合配件的场合,能够由人的指力解除结合配件的极限压力为约O. IlMPa0灭火活动时的通常的最低使用压力为
O.3MPa,因此,若利用本实施例,则能够防止因误操作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脱开。图11为对以往的结合配件和本实施例的结合配件是否会因推环钩挂于台阶而导致配件的结合被解除进行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另外,在水带未被加压的状态下,对推环22钩挂于台阶时的配件的状态也进行了考察。实验使用新的结合配件分别进行10次。在同样的拉力下,以往的结合配件被解除结合的概率为100%,而本实施例的解除概率为O %。可以得知,在本实施例中,当被台阶等障碍物钩挂了时,能够防止不慎的脱开。因此,本发明的有用性得到证实。
权利要求
1.一种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由插入配件和承接配件构成, 上述插入配件, 具有插入配件主体和推环, 该插入配件主体在一方上设置有环状突部,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在上述环状突部与上述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之间设置有滑动圆筒部, 该推环能够在上述滑动圆筒部上滑动; 上述承接配件, 具有承接配件主体和爪弹簧, 该承接配件主体在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爪,在另一方上设置有承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 该爪弹簧朝上述承接配件主体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对上述承接配件爪施力; 从上述承接配件主体的一方插入上述环状突部,直到越过上述承接配件爪的位置为止,从而结合上述插入配件与上述承接配件, 使上述推环沿上述滑动圆筒部滑动而插入上述承接配件中,与上述承接配件爪的卡定解除用斜面抵接,由上述推环推压上述卡定解除用斜面,从而将上述承接配件爪向外方推开,解除上述承接配件爪与上述环状突部的卡定,由此解除上述插入配件与上述承接配件的结合,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环状突部的上述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上,设有形成了斜面的卡定锁定用槽, 在上述承接配件爪上设置有与斜面抵接的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滑动圆筒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主体侧防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推环的内周面的端部设置有推环侧防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突起形成为三角形、梯形或半圆形的截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当将上述卡定锁定用槽的上述斜面相对于上述插入配件的中心轴线的角度设为α时,使0°< α < 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当设上述卡定解除用斜面相对于上述插入配件主体的中心轴线的角度为β时,使β < α。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主体侧防滑槽或上述推环侧防滑槽形成为三角形、梯形或波状的截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2 7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其特征在于形成横贯上述主体侧防滑槽的键槽,以上述键槽的两端超过上述主体侧防滑槽的宽度的方式附设。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消防水带的结合配件在环状突部(23)的插入配件用水带连接部侧端面(23a)上,设有形成了斜面(23b)的卡定锁定用槽(23c),在承接配件爪(17)上设置有与斜面(23b)抵接的突起(17b),能够防止因拉消防水带时的障碍物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解除、因水带加压时的人的误操作而导致的结合配件的解除,而且没有追加附加的构件的麻烦,不损害以往的优良的操作性,能够更高效且安全地进行灭火活动。
文档编号F16L33/00GK102966817SQ20121008581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廖赤虹, 近藤伸一, 山野光一 申请人:森田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