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31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连接件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连接件用于物体与物 体之间的连接,特别是两物体呈角度连接时均会用到连接件,因而连接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日常生活物品的连接、汽车座椅的连接和管路之间的连接等。现有的连接件的连接角度是固定,不可改变的,并且一般为直线连接或直角连接,经连接件连接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也不可更改,因此现有的连接件不够人性化,使用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所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灵活,可以变换连接角度,更加人性化的连接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连接件,包括有左连接体、右连接体及连接杆,所述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上分别设有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所述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头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右连接头置于该凹槽内,且所述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上的通孔相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内与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与左连接头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挡块上设有齿槽,所述左连接头与挡块的接触面也设有齿槽,且两齿槽相匹配。所述右连接头的通孔与连接杆相匹配。本发明采用连接杆将左、右连接头连接,当连接杆上的挡块上的齿槽与左连接头上的齿槽啮合时,左、右连接头处于锁紧状态,即左、右连接体不能相对不能转动;当左、右连接体的位置关系需要调整时,挤压定位块,弹簧受压,连接杆移动,连接杆上的挡块与左连接头分离,此时左、右连接头处于自由状态,左、右连接体可以自由转动;左、右连接体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松开定位块即可,弹簧自动复位,推开定位块,挡块被拉动,靠向左连接头,使挡块及左连接头上的齿槽相啮合,如此便将左、右连接体锁紧;所述右连接头的通孔和连接杆相匹配,连接杆和右连接头接触更加紧凑,这样左、右连接头及连接杆三者之间连接稳定、不易松动。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结构及其有关细节。图I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种连接件,包括有左连接体I、右连接体7及连接杆11,所述左连接体I和右连接体上7分别设有左连接头2和右连接头5,所述左连接头2和右连接头5上分别设有通孔3、6,所述右连接头的通孔6与连接杆11相匹配。所述左连接头2上具有一凹槽8,所述右连接头5置于该凹槽8内,且所述左连接头2和右连接头5上的通孔3、6相通,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设有挡块13,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3、6内与定位块4连接,所述定位块4与左连接头2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挡块13上设有齿槽12,所述左连接头2与挡块的接触面也设有齿槽9,且两齿槽9、12相匹配。本发明使用时,将物体分别与左连接体I和右连接体7连接,调整两物体的位置时,挤压定位块4,弹簧10受压,连接杆11移动,连接杆上的挡块13与左连接头2分离,此时左、右连接头2、5处于自由状态,左、右连接体可以自由转动,即可以调整两物体之间的位置;当两物体间的位置调整完成后,松开定位块4即可,弹簧10自动复位,推开定位块4,挡块13被拉动,靠向左连接头2,使挡块4及左连接头2上的齿槽9、12相啮合,如此便将 左、右连接体锁紧,两物体之间的位置便被锁定。本发明结构精巧,可以随意转变连接角度,使用十分方便、灵活。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件,包括有左连接体(I )、右连接体(7 )及连接杆(11 ),所述左连接体(I)和右连接体(7)上分别设有左连接头(2)和右连接头(5),所述左连接头(2)和右连接头(5)上设有通孔(3,6),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头上具有ー凹槽(8),所述右连接头(5)置于该凹槽(8)内,且所述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上的通孔(3,6)相通,所述连接杆(11)的一端设有挡块(13),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内与定位块(4)连接,所述定位块(4)与左连接头(2)之间设有弹簧(10),所述挡块(13)上设有齿槽(12),所述左连接头与挡块的接触面也设有齿槽(9),且两齿槽(9,12)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连接头的通孔(6)与连接杆(11)相匹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件,该种连接件包括有左连接体、右连接体及连接杆,所述左连接体和右连接体上分别设有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所述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上设有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头上具有一凹槽,所述右连接头置于该凹槽内,且所述左连接头和右连接头上的通孔相通,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内与定位块连接,所述定位块与左连接头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挡块上设有齿槽,所述左连接头与挡块的接触面也设有齿槽,且两齿槽相匹配。本发明结构精巧,可以随意转变连接角度,使用十分方便、灵活。
文档编号F16C11/10GK102661313SQ20121014707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存奎 申请人:李存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