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击泄放进罐立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击泄放进罐立管,是为消弱泄放流体对泄放罐罐体的冲刷、保护罐体免受损坏而设计的,其扩散立管和流体爬升立管均固定在泄放罐罐底,两立管顶部的弯管通过法兰连接,扩散立管管壁上均匀设有直径为0.2倍管径的扩散孔,流体爬升立管通过管卡、销钉、固定板和加强板固定于泄放罐罐壁。工作时,泄放流体经水平进液管进入液体爬升立管后垂直上升,在此过程中部分压头被消弱。泄放流体到达液体爬升立管顶端后,沿扩散立管垂直下落,并从扩散孔逐段泄出,从而能有效分散流体的冲击力,消弱水击液体对罐体的冲击。本发明通过改变泄放流体的流向来控制流体,消弱水击流体的冲刷力,避免罐体受损。本发明连接结构简单,立管更换容易且检修方便。
【专利说明】水击泄放进罐立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击泄放进罐立管,属于原油和成品油等流体长距离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流体的长输过程中,流体的流速常因为管道截断阀的过快开关或突然停泵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管内压力骤变,使压力波在管内迅速地传递,形成水击现象。为消弱水击对管路的影响,通常设置泄放阀泄放压力波,经泄放后的流体由伸至泄放罐中心的水平管流入泄放罐。在水平管进行流体泄导时,流体流量的瞬时增大会产生很强的冲击力,对罐底板及罐壁造成冲刷破坏,以致发生罐底板断裂漏油等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击泄放进罐立管,其能消弱泄放流体对罐底及罐壁的冲刷,降低对储罐的破坏。
[0004]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扩散立管通过短接立管和垫板固定在泄放罐罐底,立管管壁上均匀设有直径为
0.2倍于管径的扩散孔,立管管顶连接弯头A。
[0006]流体爬升立管管顶连接弯头B,管底连接水平进液管,并通过管托和垫板固定在泄放罐罐底;流体爬升立管通过管卡和销钉连接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加强板连接泄放罐罐壁。
[0007]扩散立管的弯头A与流体爬升立管的弯头B通过法兰连接。
[0008]泄放流体经水平进液管进入液体爬升立管后垂直上升,在此过程中部分压头被消弱。泄放流体到达液体爬升立管顶端后,沿扩散立管垂直下落,并从扩散孔逐段泄出,从而能有效分散流体的冲击力,消弱水击液体对罐体的冲击。本发明通过改变泄放流体的流向来控制流体,消弱水击流体的冲刷力,避免罐体受损。本发明连接结构简单,立管更换容易且检修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水击泄放进罐立管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流体爬升立管侧视图。
[0011]图3为图1中水击泄放进罐立管的A-A视图。
[0012]图4为图1中水击泄放进罐立管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至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4]实施例:
[0015]水击泄放进罐立管由扩散立管1、流体爬升立管2、水平进液管3、扩散孔4、弯头A5、法兰6、弯头B7、管托8、管卡9、短接立管10、垫板11、泄放罐12、加强板13、固定板14和销钉15组成:
[0016]立管I通过短接立管10和垫板11固定在泄放罐12罐底,立管I管壁上均匀交错分布有直径为0.2倍于管径的扩散孔4,立管I管顶连接弯头A5。
[0017]流体爬升立管2管顶连接弯头B7,管底连接水平进液管3,并通过管托8固定在泄放罐12罐底。流体爬升立管2通过管卡9和销钉15连接固定板14,固定板14通过加强板13与泄放罐12罐壁焊接固定。
[0018]扩散立管I的弯头A5与流体爬升立管2的弯头B7通过法兰6连接。
[0019]本发明采用法兰连接结构,目的旨在易于拆卸、更换和检修,设置的垫板11和管托8等旨在加强立管设施的稳定性。扩散孔立管1、流体爬升立管2及水平进液管3均采用20号无缝钢管制作,钢管直径根据不同工况和泄放量具体确定;管托8采用厚度为8mm的Q 235A钢板制作;管卡9和加强版13采用厚度为8mm的Q235A钢板制作;固定板14采用100X8的扁钢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击泄放进罐立管,其特征在于: 扩散立管(I)通过短接立管(10)和垫板(11)固定在泄放罐(12)罐底,立管(I)管壁上均匀设有直径为0.2倍于管径的扩散孔(4),立管(I)管顶连接弯头A (5); 流体爬升立管(2)管顶连接弯头B (7),管底连接水平进液管(3),并通过管托(8)和垫板(11)固定在泄放罐(12)罐底;流体爬升立管(2)通过管卡(9)和销钉(15)连接固定板(14),固定板(14)通过加强板(13)连接泄放罐(12)罐壁; 扩散立管⑴的弯头A(5)与流体爬升立管(2)的弯头B(7)通过法兰(6)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击泄放进罐立管,其特征在于泄放流体经水平进液管(3)进入液体爬升立管(2)后垂直上升,到达液体爬升立管(2)顶端后,沿扩散立管(I)垂直下落,并从扩散孔(4)逐段泄出。
【文档编号】F16L55/045GK103697283SQ20121036734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朱国承, 夏政, 林罡, 李永军, 郄海霞, 张小龙, 王继强, 杨学青, 宏小龙, 童炜, 周子栋, 王萌, 解智堂, 王勃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