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变液控制的惯性质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942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磁流变液控制的惯性质量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是一种利用磁流变液体、电能线圈产生可变磁场和惯性质量运动杆共同作用的液压马达和飞轮产生的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惯性质量力是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当产生一定运动加速度时,所产生的一种质量力。惯性质量力将增大运动附件的摩擦力,加剧磨损;同时使各构件的材料内部引起附加内应力,缩短机械部件寿命;由于惯性质量力的大小和方向一般呈周期性变化,导致机械产生强迫振动,对机械的正常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通过调节惯性质量力可以消除其产生的不利影响,一些设计采用了平衡惯性质量力的方式制成惯性力平衡装置。例如,中国专利97104982. 3发明了一种利用平衡配重和驱动齿轮共同作用的大型马达第二级惯性力平衡装置。中国专利89105479. O公开了一种由活塞、连杆、曲轴、三角摆快、拉杆、配重、平衡重组成的往复惯性力平衡的四连杆摆块机构。这些装置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平衡惯性质量力的原理控制其产生的不利影响,实质消耗掉了惯性质量力产生的动能,这浪费了其产生的能量。本发明采用磁流变液实现对惯性质量力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实现对惯性质量力的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的不足,充分挖掘惯性质量力的价值,利用磁流变液实现对惯性质量力的控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磁流变液控制的惯性质量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缸活塞、电能线圈、磁流变液体、惯性质量运动杆、双向液压马达、飞轮,如附图所示。液压缸体内通过安置活塞分隔为两个腔。磁流变液封闭并充满于液压缸体内部,在惯性质量运动感的作用下通过液压缸活塞上的小孔,在液压缸的两个腔体中流动。液压缸活塞上每一个小孔圆周外安装有一个电能线圈,线圈电压可变。液压缸体的两个腔分别与双向液压马达的两端相连,马达的输出轴与飞轮相连接。调节电能线圈的电压,使其产生的可变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以控制其在小孔中的流动速度,实现惯性质量运动杆驱动液压马达和飞轮产生的惯性质量力可调。与传统的惯性质量力平衡装置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
采用电能线圈电压变化控制磁流变液体流动速度,电能线圈电压控制操作简便,原理简单。本发明实现了惯性质量力可控性,而非单纯的将其平衡,有效的利用了资源。


图I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I-液压缸体、2-液压缸活塞、3-电能线圈、4-磁流变液、5-惯性质量运动杆、6-双向变量液压马达、7-飞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如结构示意图所示,磁流变液控制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主要由液压缸体I、液压缸体活塞2、电能线圈3、磁流变液4、惯性质量运动杆5、双向变量液压马达6、飞轮7等组成。由于带小孔的液压缸体活塞2安置在缸体内,液压缸体I被分为两个腔,腔体内充满了磁流变液4形成了封闭环境,在惯性质量运动杆5的作用下缸体内的磁流变液通过小·孔在两个腔体内流动,通过控制安装在小孔圆周外的电能线圈3的电压产生可变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以调节磁流变液在小孔中的流动速度,使惯性质量运动杆5驱动液压马达6和飞轮7产生的惯性质量力可调。因此,本发明以简单结构组成的磁流变液控制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可以实现对惯性质量力的调节作用,具有原理简单、操作简便、节约动力能源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磁流变液控制的惯性质量调节装置,包括液压缸体、液压缸活塞、电能线圈、磁流变液体、惯性质量运动杆、双向液压马达、飞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活塞安置于液压缸体内,将液压缸体分隔为两个腔;液压缸活塞上有多个小孔,液压缸体中的磁流变液体在惯性质量运动杆的作用下通过小孔在液压缸的两个腔中流动;液压缸活塞上每一个小孔圆周外安装有一个电能线圈;液压缸体的两个腔分别与双向液压马达的两端相连;双向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飞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变惯性质量的液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磁流变液封闭并充满于液压缸体内部、双向液压马达以及连接管道,由电能线圈电压变化产生的可变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以调节磁流变液在小孔中的流动速度,使惯性质量运动杆驱动液压马达和飞轮产生的惯性质量力可调。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流变液控制的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主要由液压缸体、液压缸活塞、电能线圈、磁流变脂、惯性质量运动杆、双向变量液压马达、飞轮等组合构成。通过带小孔的液压缸体活塞将液压缸体分为两个腔,腔体内充满了磁流变液形成封闭环境,在惯性质量运动杆的作用下缸体内的磁流变液通过小孔在两个腔体内流动,安装在小孔圆周外的电能线圈的电压可调,产生可变磁场控制磁流变液的粘度,以控制磁流变液在小孔中的流动速度,使惯性质量运动杆驱动液压马达和飞轮产生的惯性质量力可调。本发明以简单结构组成的磁流变液控制惯性质量力调节装置,实现了对惯性质量力的调节,在惯性质量力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F16F15/31GK102878244SQ20121041423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李川, 喻其炳, 苏迪, 彭娟, 张勇, 朱荣荣 申请人:重庆工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