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母子阀的恒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127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母子阀的恒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主设定出气量或出液量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属于供气系统和供液系统的优化技术。
背景技术
供液系统,以自来水为例目前的楼房供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增压泵自下而上的送水方式,一种是在楼顶安置水箱,利用水位差自上而下输送的方式。无论是哪一种送水方式,不同的楼层水压也会不同,从而导致不同楼层出水量不同。在专利号为200520142654. 4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利用水压自动调节自来水出水
量的装置,优点是实现了稳压控流的作用,并且实现了小型化,不足是用户不能自主按照需要设定出水压力或出水量,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在申请号为201120282404.6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恒压稳流器,使用户可通过调整定位座在基座内壁的位置来调节弹簧的预应压力,从而实现稳压控流的目的。不足是工作时,阀杆常会突出在基座外,导致恒压稳流器的整体体积增加,成本也相应较高,在一些特定的龙头上无法安装。在申请号为201120313115. 8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龙头节水器,在节流阀的外壁设有与弹性装置内壁相匹配的螺纹,用户通过调节节流阀在弹性装置内的位置设定目标出水量后,龙头节水器在工作时就能根据瞬时水压变化,自动控制出水量在设定范围内,不足是水压不能过大,当水压过大时,节流阀堵塞出水孔,这时,出水量只跟设在节流阀上的过水孔的孔径有关,出水量不再受到压力变化的影响。供气系统也存在与供水系统相同的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主设定出液量或出气量,并且当压力较大时,仍然能够调节出液量或出气量在恒定范围内的节流设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需要寻找一种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自主设定出液量或出气量,并且当压力较大时,仍然能够调节出液量或出气量在恒定范围内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母子阀的恒流器,主要由基座I以及安置在基座I内的母阀2和弹性装置3组成;基座I外壁设有突起的密封褶或螺纹11,基座I的出口孔径小于进口,出口周围设有与基座I连为一体的挡片13 ;母阀2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以基体的端面为底面的圆锥体,沿母阀2轴心设有过流孔21,母阀2的基体外壁设有螺纹22,母阀2按圆锥体在前基体在后的方式从进口端进入基座I内;弹性装置3由带有内螺纹的固定头与塔形弹簧顺序连接组成,塔形弹簧的塔底安置在挡片13上,挡片13上设有朝向进口的环形突缘12 ;弹性装置的固定头通过内螺纹旋拧在母阀2的基体外壁上,使母阀2的圆锥体进入塔形弹簧内,在母阀2内部的过流孔21内安置一个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当压力推动母阀2堵塞住出口时调节流量。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支架23、子阀4、弹簧5和螺丝6。所述的支架23通过悬臂固定在过流孔21内壁上,支架23上设有泄流孔和定位孔;所述的子阀4包括阀杆41和阀头42,所述的阀杆41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螺丝6采用中空结构,并在中空部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组装时,子阀4的阀杆41从母阀2的出口端进入过流孔21并穿过支架23上的定位孔,再穿过弹簧5,螺丝6从过流孔21的进口端进入并旋拧在阀杆41的外螺纹上,将子阀4固定在支架23上。所述的阀头42与阀杆4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面积;过流孔21出口端内壁的形状与阀头42侧壁的形状相同,两者形成阴阳匹配,当从过流孔21进入的
流体施加在子阀上的压力小于弹簧5的预应力时,阀头42堵住过流孔21的出口。所述的阀头42顶部设有调节口,用于与螺丝6配合调节弹簧5的预应力。所述的过流孔21的进口端设置导引曲面,所述的导引曲面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所述的过流孔中部的直径与导引曲面的出口直径相等。所述的弹簧5采用筒形弹簧。有益效果在母阀的过流孔内设置一个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当压力推动母阀堵塞住出口时调节流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明的母阀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母阀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子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丝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带母子阀的恒流器,主要由基座I以及安置在基座I内的母阀2和弹性装置3组成;基座I外壁设有突起的密封褶或螺纹11,塞入自来水管时使基座I外壁与自来水管的内壁形成紧配合。基座I的出口孔径小于进口,出口周围设有与基座I连为一体的挡片13。如图2和图3所示,母阀2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以基体的端面为底面的圆锥体,沿母阀2轴心设有过流孔21,母阀2的基体外壁设有螺纹22,母阀2按圆锥体在前基体在后的方式从进口端进入基座I内;弹性装置3由带有内螺纹的固定头与塔形弹簧顺序连接组成,塔形弹簧的塔底安置在挡片13上,挡片13上设有朝向进口的环形突缘12 ;弹性装置的固定头通过内螺纹旋拧在母阀2的基体外壁上,使母阀2的圆锥体进入塔形弹簧内,在母阀2内部的过流孔21内安置一个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当压力推动母阀2堵塞住出口时调节流量。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支架23、子阀4、弹簧5和螺丝6。[0028]所述的支架23通过悬臂固定在过流孔21内壁上,支架23上设有泄流孔和定位孔。如图4所示,所述的子阀4包括阀杆41和阀头42,所述的阀杆41末端设有外螺纹。如图5所示,所述的螺丝6采用中空结构,并在中空部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组装时,子阀4的阀杆41从母阀2的出口端进入过流孔21并穿过支架23上的定位孔,再穿过弹簧5,螺丝6从过流孔21的进口端进入并旋拧在阀杆41的外螺纹上。所述的阀头42顶部设有调节口,用于与螺丝6配合调节弹簧5的预应力。所述的阀头42与阀杆4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面积;过流孔21出口端内壁的形状与阀头42侧壁的形状相同,两者形成阴阳匹配,当从过流孔21进入的流体施加在子阀上的压力小于弹簧5的预 应力时,阀头42堵住过流孔21的出口。所述的过流孔21的进口端设置导引曲面,所述的导引曲面进口直径大于出口直径。所述的过流孔中部的直径与导引曲面的出口直径相等。所述的弹簧5采用筒形弹簧。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不需要对原有的供液系统或供气系统做大的改造,如果是对供水系统进行改造,只需要拧下龙头,把气液两用恒流器塞进龙头的进水口,再将龙头拧回到供水管上,就能够正常使用,原有的投资不会浪费,并且安装简单,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具有环保节水的积极意义。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可能存在的公差,基座I采用塑料制作,外侧设置了密封褶或螺纹11来适应管径的公差。在实际的应用中,一栋楼的住户都安装上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如果储水箱设在楼顶,低层用户的出水量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高层用户的出水量得到了提升,使得不同楼层的用户的出水量趋于一致。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可以直接安装在龙头出水嘴上,也可以安装在水管接头内。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用途,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替代,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权利要求1.带母子阀的恒流器,主要由基座(I)以及安置在基座(I)内的母阀(2)和弾性装置(3 )组成;基座(I)外壁设有突起的密封褶或螺纹(11),基座(I)的出口孔径小于进ロ,出口周围设有与基座(I)连为一体的挡片(13);母阀(2)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以基体的端面为底面的圆锥体,沿母阀(2)轴心设有过流孔(21),母阀(2)的基体外壁设有螺纹(22),母阀(2)按圆锥体在前基体在后的方式从进ロ端进入基座(I)内;弹性装置(3)由带有内螺纹的固定头与塔形弹簧顺序连接组成,塔形弹簧的塔底安置在挡片(13)上,挡片(13)上设有朝向进ロ的环形突缘(12);弾性装置的固定头通过内螺纹旋拧在母阀(2)的基体外壁上,使母阀(2)的圆锥体进入塔形弹簧内,其特征在干在母阀(2)内部的过流孔(21)内安置ー个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当压力推动母阀(2)堵塞住出口时调节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支架(23)、子阀(4)、弹簧(5)和螺丝(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3)通过悬臂固定在过流孔(21)内壁上,支架(23)上设有泄流孔和定位孔;所述的子阀(4)包括阀杆(41)和阀头(42),所述的阀杆(41)末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螺丝(6)采用中空结构,并在中空部份的内壁设有内螺纹;组装时,子阀(4)的阀杆(41)从母阀(2)的出口端进入过流孔(21)并穿过支架(23)上的定位孔,再穿过弹簧(5),螺丝(6)从过流孔(21)的进ロ端进入并旋拧在阀杆(41)的外螺纹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干所述的阀头(42)与阀杆(41)连接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另一端的截面面积;过流孔(21)出ロ端内壁的形状与阀头(42)侧壁的形状相同,两者形成阴阳匹配,当从过流孔(21)进入的流体施加在子阀上的压カ小于弹簧(5)的预应カ时,阀头(42)堵住过流孔(21)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头(42)顶部设有调节ロ,用干与螺丝(6)配合调节弹簧(5)的预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流孔(21)的进ロ端设置导引曲面,所述的导引曲面进ロ直径大于出口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流孔中部的直径与导引曲面的出口直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母子阀的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5)采用筒形弹簧。
专利摘要带母子阀的恒流器,主要由基座以及安置在基座内的母阀和弹性装置组成,在母阀的过流孔内设置一个调节装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当压力推动母阀堵塞住出口时调节流量。
文档编号F16K17/30GK202580184SQ20122019172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李耀强 申请人:李耀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