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水龙头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尤指龙头本体装设有塑料材质的集水座,该集水座是一体成型有供控水阀装设的阀座,以及连通阀座的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用以降低龙头本体的结构复杂度,从而精简加工制程,还可进一步将龙头本体结构缩减至薄壁型态,而得以大幅降低耗费的铜料,以达成降低制造成本的功能。
背景技术:
由于一般水龙头的出水位置大多为固定设置,并无法调整其出水距离,也因此当使用者欲洗涤蔬果或冲洗地面时,便只能透过水桶盛接来使用,在使用上较为不便,有鉴于现有水龙头使用上的局限性,而有业者推出一种抽拉式水龙头,该龙头主体的座体是往下延伸设有插设于台面的组接管部,并设有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再于龙头主体上方凹设有供控水阀装设的阀槽,该阀槽于开口面贯穿设有数流通孔,各流通孔分别供进水管及出水管衔接,再于龙头主体旁侧延伸设有连通容置空间的支管,该支管供出水头插设,该出水头·于插接端延伸有挠性管,该挠性管穿过支管、容置空间及组接管部并预留一段长度,再以穿出端与出水管相连接,由此让使用者能把出水头往外抽拉,以达到延伸水龙头其出水距离的目的,然而,由于龙头主体一般是先由铜料铸造初步成型,再分别以车制及钻孔方式加工阀槽内壁及流通孔,而使得龙头主体于制程中耗费许多铜料,亦使得水龙头在制程上较为繁琐而容易出现瑕疵品,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过高,不易让业者取得产品价格优势,其次,为有利于铸造及切削加工,铜料多添加有铅质,也因此当饮用水流经或蓄积于龙头主体的内部结构时,将吸收内部结构所含的铅质,该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再者,由于龙头主体的容置空间较为狭窄,而不易将手探入容置空间,来协助进水管及出水管快速对位于阀槽的各流通孔,而形成有组装上的不便性,另一方面,由于一般水龙头的座体与组接管部,多为铸造方式一体成型,而无法任意组装变换,若业者欲推出不同款式的水龙头时,便须整组替换,而不符经济效益。有鉴于此,创作人本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一 )现有的水龙头结构,由于龙头主体一般是先由铜料铸造初步成型,再分别以车制及钻孔方式加工阀槽内壁及流通孔,而使得龙头主体于制程中耗费许多铜料,亦使得水龙头在制程上较为繁琐而容易出现瑕疵品,导致产品的制造成本过高,而不易让业者取得产品价格优势。( 二 )现有的水龙头结构,由于龙头主体的容置空间较为狭窄,而不易将手探入容置空间,来协助进水管及出水管快速对位于阀槽的各流通孔,而形成有组装上的不便性。(三)现有的水龙头结构,为有利于铸造及切削加工,铜料多添加有铅质,也因此当饮用水流经或蓄积于龙头主体的内部结构时,将吸收内部结构所含的铅质,该将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四)现有的水龙头结构,由于一般水龙头的座体与组接管部,多为铸造方式一体成型,而无法任意组装变换,若业者欲推出不同款式的水龙头时,便须整组替换,而不符经济效益。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龙头本体,龙头本体为薄壁管体而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开口面两侧各凸设有一结合孔柱,另于龙头本体上方开设有一插结槽,该插结槽并组接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于开口端设有一插置口,又于龙头本体旁侧延伸设有一容置管部;一集水座,集水座是由塑料材质所构成,该 集水座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于一侧设有一凹口,该凹口于两侧各贯穿设有一穿孔,该穿孔提供有一锁结件,用以锁设于龙头本体的结合孔柱,再于基座下方开设有二进水孔,以及于两进水孔间开设有一出水孔,各进水孔及出水孔分别供一进水接管及一出水接管接设,再由进水孔及出水孔往上延伸各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另于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旁侧设有一阀座,该阀座凹设有二定位孔,以及开设有三流通孔,各流通孔分别与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相连通,另于阀座上、下缘各设有一卡掣凸缘;一出水头,出水头置于出水管的插置口,于后侧接设有一可挠性延伸管,该延伸管是以末段穿过龙头本体的出水管、插结槽及集水座的凹口,再以末端与集水座的出水接管相连接,该延伸管并于该处预留一段长度;以及一控水阀,控水阀装入龙头本体的容置管部,并以端缘嵌于集水座的卡掣凸缘,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的阀座,又该控水阀于对合侧凸设有二定位脚柱,以及开设有三流通口,该定位脚柱嵌插于集水座的定位孔,各流通口则分别对准集水座其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的流通孔,再于控水阀外侧组装有一控制把手,用以控制各流通口的进、出水比例,由此,以得到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中,龙头本体于邻近结合孔柱处凸设有一限位肋,集水座的阀座于两侧各设有一限位翼片,该限位翼片抵靠于龙头本体的限位肋而形成挡止定位。其中,龙头本体于容置空间的开口缘组接有一可拆解的组接管体。其中,集水座于阀座上、下缘各设有一卡掣凸缘,控水阀以端缘嵌于集水座的卡掣凸缘,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的阀座。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由于龙头本体装设有塑料材质的集水座,该集水座是一体成型有供控水阀装设的阀座,以及连通阀座的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用以降低龙头本体的结构复杂度,从而精简加工制程,还可进一步将龙头本体结构缩减至薄壁型态,而得以大幅降低耗费的铜料,以达成降低制造成本的功能。(二)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由于进水接管与出水接管可先行衔接于集水座,再令集水座以限位翼片滑设于龙头本体的限位肋,即可形成初步组合,用以避免龙头本体因容置空间过于狭窄,而妨碍管线组接,以达成增进组装便利性的功能。(三)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由于水龙头内部的主要管路结构,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水座所构成,而得以大幅减少水流与龙头本体金属壁面的接触面积,用以避免水流于流通或蓄积时吸收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以达成维护饮用水安全的功能。(四)本实用新型乃提供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由于龙头本体与组接管体为可拆组的设计,让龙头本体于替换不同款式时,皆可沿用相同的组接管体,而不必整组替换,以符合经济效益。
图I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中集水座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视示意图。图5 :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图6 :是本实用新型于图5的A-A剖视示意图。图7 :是本实用新型于图5的B-B剖视示意图。图8 :是本实用新型于出水头形成出水的状态示意图。图9 :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头抽离出水管的状态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实用新型部份龙头本体10容置空间11结合孔柱111限位肋——112螺纹段——113组接管体114插结槽——12出水管——121插置口——122容置管部13集水座——20基座-----21凹口-----22穿孔-----23锁结件——231进水孔——24进水接管241止水圈——2411进水管道242出水孔----25出水接管251止水圈——2511出水管道252阀座-----26定位孔——261流通孔——262卡掣凸缘263限位翼片264出水头----30延伸管----31控水阀——40定位脚柱41流通口----42密封件----421控制把手43台面-----A螺合件——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兹请配合详述如后首先,先请由图I、图2及图3所示观之,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龙头本体10、一集水座20、一出水头30及一控水阀40,其中,龙头本体10为薄壁管体而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于开口面两侧各凸设有一结合孔柱111,并于邻近结合孔柱111处凸设有一限位肋112,再于容置空间11的开口缘设有螺纹段113,由此螺接有一组接管体114,另于龙头本体10上方开设有一插结槽12,该插结槽12并组接有一出水管121,该出水管121于开口端设有一插置口 122,又于龙头本体10旁侧延伸设有一容置管部13,集水座20是由塑料材质所构成,该集水座20具有一基座21,该基座21于一侧设有一凹口 22,该凹口 22于两侧各贯穿设有一穿孔23,该穿孔23提供有一锁结件231,用以锁设于龙头本体10的结合孔柱111,再于基座21下方开设有二进水孔24,以及于两进水孔24间开设有一出水孔25,各进水孔24及出水孔25分别供一进水接管241及一出水接管251接设,并于接合端夹设有一止水圈2411、2511,再由进水孔24及出水孔25往上延伸各设有一进水管道242及一出水管道252,另于进水管道242与出水管道252旁侧设有一阀座26,该阀座26凹设有二定位孔261,以及开设有三流通孔262,各流通孔262分别与进水管道242及出水管道252相连通,另于阀座26上、下缘各设有一^^掣凸缘263,并于卡掣凸缘263两侧各设有一限位翼片264,该限位翼片264抵靠于龙头本体10的限位肋112而形成挡止定位,出水头30置于出水管121的插置口 122,于后侧接设有一可挠性延伸管31,该延伸管31是以末段穿过龙头本体10的出水管121、插结槽12及集水座20的凹口 22,再以末端与集水座20的出水接管251相连接,该延伸管31并于该处预留一段长度,控水阀40装入龙头本体10的容置管部13,并以端缘嵌于集水座20的卡掣凸缘263,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20的阀座26,又该控水阀40于对合侧凸设有二定位脚柱41,以及开设有三流通口 42,该定位脚柱41嵌插于集水座20的定位孔261,各流通口 42则分别对准集水座20其进水管道242及出水管道252的流通孔262,并于控水阀40与集水座20的阀座26间夹设有一密封件421,再于控水阀40外侧组装有一控制把手43,用以控制各流通口 42的进、出水比例。其结构的组合,复请由图2搭配图4及图5所示观之,首先将进水接管241及出水接管251衔接于集水座20的进水孔24及出水孔25,再将集水座20装入龙头本体10的容置空间11,此时,由于集水座20于两侧设有限位翼片264,而得以顺着龙头本体10的限位肋112滑入,由此让集水座20的穿孔23能确实对准龙头本体10的结合孔柱111,而形成初步定位(请同时由图4所示观之),以便于将锁结件231穿过锁设而形成定位,以达成增进组装便利性的功能,接着将控水阀40装入龙头本体10的容置管部13,并以端缘嵌于集水座20的卡掣凸缘263,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20的阀座26,而使得定位脚柱41嵌插于集水座20的定位孔261,并使得控水阀40的各流通口 42分别对准集水座20的进水管道242及出水管道252的流通孔262,再将出水头30架接于出水管121的开口端,并以延伸管31的一端穿过龙头本体10的出水管121、插结槽12及集水座20的凹口 22,再以该端与集水座20的出水接管251相连接,并预留一段长度,由此,即完成组合,由于龙头本体10装设有塑料材质的集水座20,该集水座20是一体成型有供控水阀40装设的阀座26,以及连通阀座26 的进水管道242及出水管道252,用以降低龙头本体10的结构复杂度,从而精简加工制程,还可进一步将龙头本体10结构缩减至薄壁型态,而得以大幅降低耗费的铜料,以达成降低制造成本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龙头本体10与组接管体114为可拆组的设计,让龙头本体10于替换不同款式时,皆可沿用相同的组接管体114,而不必整组替换,以符合经济效益。实际使用的情况,续请由图6及图7搭配图2所示观之,先将水龙头的龙头本体10透过组接管体114插设于洗手台或流理台的台面A,再于台面A下搭配螺合件B螺锁于组接管体114而形成定位,接着将集水座20的进水接管241连接于供水部;当使用者转动控水阀40的控制把手43而开启 流通口 42时,将使得水流由集水座20的进水孔24及进水管道242流向控水阀40的流通口 42,再由控水阀40流经出水管道252的流通孔262而通往出水接管251,进而经由延伸管31流至出水头30形成出水(请同时由图8所示观之),此时,由于水龙头内部的主要管路结构,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水座20所构成,而得以大幅减少水流与龙头本体10金属壁面的接触面积,用以避免水流于流通或蓄积时吸收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以达成维护饮用水安全的功能;续请由图9所示观之,当使用者欲延长水龙头的出水距离时,由于出水头30与龙头本体10间为可拆组的设计,而得以将出水头30抽离龙头本体10其出水管121的插置口 122,还由于出水头30的延伸管31与出水接管251相接处预留有一段长度,由此让使用者能将出水头30往外拉,以达到延伸水龙头出水距离的目的,以达成增添使用方便性的功能。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的效益(一)由于龙头本体10装设有塑料材质的集水座20,该集水座20是一体成型有供控水阀40装设的阀座26,以及连通阀座26的进水管道242及出水管道252,用以降低龙头本体10的结构复杂度,从而精简加工制程,还可进一步将龙头本体10结构缩减至薄壁型态,而得以大幅降低耗费的铜料,以达成降低制造成本的功能;(二)由于进水接管241与出水接管251可先行衔接于集水座20,再令集水座20以限位翼片264滑设于龙头本体10的限位肋112,即可形成初步组合,用以避免龙头本体10因容置空间11过于狭窄,而妨碍管线组接,以达成增进组装便利性的功能;(三)由于水龙头内部的主要管路结构,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集水座20所构成,而得以大幅减少水流与龙头本体10金属壁面的接触面积,用以避免水流于流通或蓄积时吸收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以达成维护饮用水安全的功能;(四)由于龙头本体10与组接管体114为可拆组的设计,让龙头本体10于替换不同款式时,皆可沿用相同的组接管体114,而不必整组替换,以符合经济效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达突破性的结构设计,而具有改良的实用新型内容,同时又能够达成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亦具新颖性,当符合专利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ー龙头本体,龙头本体为薄壁管体而具有一开ロ朝下的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于开ロ面两侧各凸设有一结合孔柱,另于龙头本体上方开设有一插结槽,该插结槽并组接有一出水管,该出水管于开ロ端设有ー插置ロ,又于龙头本体旁侧延伸设有一容置管部; 一集水座,集水座是由塑料材质所构成,该集水座具有一基座,该基座于ー侧设有ー凹ロ,该凹ロ于两侧各贯穿设有一穿孔,该穿孔提供有ー锁结件,用以锁设于龙头本体的结合孔柱,再于基座下方开设有ニ进水孔,以及于两进水孔间开设有ー出水孔,各进水孔及出水孔分别供一进水接管及一出水接管接设,再由进水孔及出水孔往上延伸各设有ー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另于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旁侧设有ー阀座,该阀座凹设有ニ定位孔,以及开设有三流通孔,各流通孔分别与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相连通,另于阀座上、下缘各设有ー卡掣凸缘; 一出水头,出水头置于出水管的插置ロ,于后侧接设有一可挠性延伸管,该延伸管是以末段穿过龙头本体的出水管、插结槽及集水座的凹ロ,再以末端与集水座的出水接管相连接,该延伸管并于该处预留一段长度;以及 一控水阀,控水阀装入龙头本体的容置管部,并以端缘嵌于集水座的卡掣凸缘,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的阀座,又该控水阀于对合侧凸设有ニ定位脚柱,以及开设有三流通ロ,该定位脚柱嵌插于集水座的定位孔,各流通ロ则分别对准集水座其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的流通孔,再于控水阀外侧组装有ー控制把手,用以控制各流通ロ的进、出水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龙头本体于邻近结合孔柱处凸设有一限位肋,集水座的阀座于两侧各设有ー限位翼片,该限位翼片抵靠于龙头本体的限位肋而形成挡止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龙头本体于容置空间的开ロ缘组接有一能拆解的组接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集水座于阀座上、下缘各设有ー卡掣凸缘,控水阀以端缘嵌于集水座的卡掣凸缘,用以对合贴靠于集水座的阀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水龙头的改良结构,其包含一龙头本体、一集水座、一出水头及一控水阀,其中,龙头本体为薄壁管体,于容置空间装设有塑料材质所构成的集水座,该集水座的基座于下方开设有二进水孔及一出水孔,再由进水孔及出水孔往上延伸各设有一进水管道及一出水管道,另于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旁侧设有一供控水阀组接的阀座;通过上述结构,由于龙头本体装设有塑料材质的集水座,该集水座是一体成型有供控水阀装设的阀座,以及连通阀座的进水管道及出水管道,用以降低龙头本体的结构复杂度,从而精简加工制程,以达成降低制造成本的功能。
文档编号F16K27/00GK202646835SQ20122023572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许铭沅 申请人:达源盛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