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4581阅读:1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基础件回转支承,具体是一种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属于机械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是一种带齿圈和多种安装方式的能够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的大型组合轴承。其主体由内、外圈构成,内外圈相对应的面上各挖一道半圆形滚道,滚道内填钢球等滚动体。普通的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承受径向力不超过轴向力的10%,存在不适宜特殊主机设备径向力超过轴向力的10%的缺陷。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具有承重力强,稳定性能好,能承受很大的回转支承的径向力,结构坚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包括内齿圈、隔离块一、滚动体一、隔离块二、滚动体二、下压圈和上压圈;内齿圈环形外壁顶部和中间部位分别开有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在其环形内壁开有右侧的凹槽,凹槽的内部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内部填充隔尚块一和隔尚块二,隔尚块一包于左上环形槽外,隔离块二包于左下环形槽外,在其外环槽与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分别开有上下滚道,在其上下滚道内部有滚动体一和滚动体二,滚动体二的直径大于滚动体一的直径,滚动体二和滚动体一均为钢球,在其所述的凹槽内部安装设置有下压圈和上压圈,滚动体一和滚动体二到接触角的角度为55° ±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承受径向比较大,承重力强,结构坚固,适用于要求中等以上直径的起重机等装卸机械上。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压圈,2、下压圈,3、隔离块一,4、滚动体一,5、隔离块二,6、滚动体二,7、内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包括上压圈、下压圈2、隔离块一 3、滚动体二 4、隔离块二 5、滚动体二 6和内齿圈7 ;内齿圈7环形外壁顶部和中间部位分别开有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在其环形内壁开有右侧的凹槽,凹槽的内部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内部填充隔离块一 3和隔离块二 5,隔离块一 3包于左上环形槽外,隔离块二 5包于左下环形槽外,在其外环槽与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分别开有上下滚道,在其上下滚道内部有滚动体一 4和滚动体二 6,滚动体二 6的直径大于滚动体一 4的直径,滚动体二 6和滚动体一 4均为钢球,在其所述的凹槽内部安装设置有下压圈2和上压圈1,滚动体一 4和滚动体二 6到接触角的角度为55° ±1°。 工作时,调整其滚动体的滚道接触角提高回转支承径向承载能力,通常普通的回转支承的小球滚到接触角为60°调整为55° ±1° ;承载径向力更强,稳定性能好,结构坚固,使用方便,可以适用于任何环境,维修保养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双排球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包括上压圈(I)下压圈(2)和内齿圈(7),还包括隔离块ー(3 )、滚动体一(4)、隔离块ニ( 5 )和滚动体ニ( 6 );内齿圈(7 )环形外壁顶部和中间部位分别开有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在其环形内壁开有右侧的凹槽,凹槽的内部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内部填充隔离块ー(3)和隔离块ニ(5),隔离块一(3)包于左上环形槽外,隔离块ニ(5 )包于左下环形槽外,在其外环槽与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分别开有上下滚道,在其上下滚道内部有滚动体一(4)和滚动体ニ(6),滚动体ニ(6)的直径大于滚动体ー(4)的直径,滚动体ニ(6)和滚动体一(4)均为钢球,所述的凹槽内部安装设置有下压圈(2)和上压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体ー(4)和滚动体ニ(6)到接触角的角度为55° ±1° 。
专利摘要本实用公开了一种双排异径球式回转支承,包括内齿圈、隔离块一、滚动体一、隔离块二、滚动体二、下压圈和上压圈;内齿圈环形外壁顶部和中间部位分别开有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在其环形内壁开有右侧的凹槽,凹槽的内部分为上部分和下部分内部填充隔离块一和隔离块二,隔离块一包于左上环形槽外,隔离块二包于左下环形槽外,在其外环槽与左上环形槽和左下环形槽分别开有上下滚道,在其上下滚道内部有滚动体一和滚动体二,凹槽内部安装设置有下压圈和上压圈,滚动体一和滚动体二到接触角的角度为55°±1°。轴向、径向尺寸都比较大,承重力强,结构坚固,适用于要求中等以上直径的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等装卸机械上。
文档编号F16C19/50GK202756433SQ20122025109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0日
发明者吴景明, 廉德升, 刘庆梗, 祁如贵 申请人:徐州天龙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