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885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膜轴承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油膜轴承性能测试的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
背景技术
油膜轴承是一种以油膜轴承油为润滑介质的滑动轴承,工作时在轴与轴承的工作区域形成一个完整的压力油膜,轴承工作面之间的摩擦为纯液体摩擦。油膜轴承作为设备的核心承载部件,它具有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速度范围广、运转精度高、结构尺寸小、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钢铁、航空、电力、矿山和冶金等行业。国内外现有的轴承试验台只是用于测量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特性参数,太原科技大学开发的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能够真实地模拟各种工况,从而深入了解油膜轴承的工作性能,填补了国内
空白,为新产品的开发和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应用于大型油膜轴承综合试验台,可以为油膜轴承理论研究和相关试验的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大型油膜轴承试验台使用的具有止推和支撑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它为满足各类油膜轴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方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I所示,它包括轴承座、衬套、止推轴承、长短端盖、挡圈及长短套筒,其特征是将轴承座I通过通孔11、11’安装在油膜轴承试验台的基座上。轴承座I的轴孔内安装有管状的衬套II,在轴承座I的左端安装有短端盖III,在轴承座I的右端依次安装有止推轴承VI、挡圈IX及长端盖V,在挡圈IX左右分别安装有长套筒νπ和短套筒VDI;轴承座I的结构特征是如图2、3所示,轴孔内壁中心线的上下顶端分别制有动压油入孔I和静压油入孔6,在其内壁的左右两端上分别开有左、右油槽3、3’,左、右油槽
3、3’的下部分别开有左、右回油孔7、7’ ;衬套II的结构是中心线的上部管壁上制有动压入油孔14及动压油腔12,中心线的下部管壁上制有静压油入孔15及静压油腔13 ;短端盖III的的轴孔内壁上开有环形的左、右油槽16、16’分别与左、右回油孔17、17’相连通;长端盖V的轴孔内壁上开有左、右油槽18、18’分别与左、右回油孔19、19’相连通;止推轴承VI为环形件,在左、右端面上制有环形的左、右油槽20、20’分别与动压油入孔25、22连通;挡圈IX的结构为一圆环形件,外侧圆周面上开有环形槽27,右侧端面上开有环形槽2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整体结构简单、结构功能齐全、润滑油路设计合理,能够满足各类油膜轴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0007]图2为轴承座轴向剖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衬套的轴向剖视图图5为短端盖轴向剖视图图6为长端盖轴向剖视图图7为止推轴承轴向剖视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挡圈的轴向剖视图·[0015]图10为图9的右视图图中,I -轴承座,II -衬套,III -短端盖,IV -轴,V -长端盖,VI -止推轴承,VII -长套筒,珊_短套筒,IX-挡圈,I、4、5、14-动压油入孔,2-吊装孔,3、3’ _左、右油槽,
6、8、15_静压油入孔,7、7’ -左、右回油孔,9-回油孔,10、10’ -销孔,11、11’ -通孔,12-动压油腔,13-静压油腔,16、16’-左、右油槽,17、17’-左、右回油孔,18、18’-左、右油槽,19、19,-左、右回油孔,20、20’ -左、右油槽,21、22、24、25-动压油入孔,23-通孔,26、27_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3所示,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通过通孔11、11’安装在油膜轴承试验台基座上,挡圈IX通过长、短套筒vn、wi以及止推轴承VI和长端盖V实现轴IV在轴承座I上的定位,从而发挥静-动压油膜轴承的止推作用。当轴IV在轴承座I中转动时,动压油通过动压油入孔I、14进入动压油腔12,静压油通过静压油入孔8、6、15进入静压油腔13,润滑油通过左、右回油孔7、7’和回油孔9流到油箱,左端部的润滑油通过短端盖III上的左、右油槽16、16’和左、右回油孔17、17’流到油箱内,右端部的润滑油通过长端盖V上的左、右油槽18、18’和左、右回油孔19、19’流到油箱内。如图7、8所示,润滑油通过油孔25、24、22、21进入左、右油槽20、20’进行润滑,并通过通孔23流到油箱中。
权利要求1.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它包括有轴承座、衬套、止推轴承、长短端盖、长短套筒及挡圈,其特征是在轴承座(I )的轴孔内安装有管状的衬套(II),在轴承座(I )的左端安装有短端盖(III),在轴承座(I )的右端依次安装有止推轴承(VI)、挡圈(VDI)及长端盖(V),在挡圈(IX)左右分别安装有长套筒(νπ)和短套筒(珊);轴承座(I )的结构是在其轴孔内壁中心线的上下顶端分别制有动压油入孔(I)和静压油入孔(6),在其内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有左、右油槽(3、3’),左、右油槽的下部分别开有左、右回油孔(7、7’);衬套(II)的结构是其中心线的上部管壁上制有动压油入孔(14)和动压油腔(12),中心线的下部管壁上制有静压油入孔(15)和静压油腔(13);短端盖(III)的轴孔内壁上开有环形的左、右油槽(16、16’)分别与左、右回油孔(17、17’)连通;长端盖(乂)的轴孔内壁上开有环形的左、右油槽(18、18’)分别与左、右回油孔(19、19’)连通;止推轴承(VI)为环形件,左右端面上制有环形的左、右油槽(20、20’)分别与动压油入孔(25、22)连通;挡圈(VDI)的结构为一圆环形件,外侧圆周面上开有环形槽(27),右侧端面上开有环形槽(26)。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属于油膜轴承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轴承座、衬套、止推轴承、长短端盖、长短套筒及挡圈,特征是静-动压油膜轴承通过轴承座通孔与试验台基座连接;挡圈通过长、短套筒、以及止推轴承和长端盖实现在轴和轴承座上的定位,从而发挥静-动压油膜轴承的止推作用。润滑油通过入油孔进入衬套油腔,完成润滑和承载作用,通过轴承座和端盖回油孔回油到润滑站;低压润滑油通过轴承座上的入油孔进入止推轴承,通过端盖上的回油孔回油到润滑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止推作用的静-动压油膜轴承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作可靠、运行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各类油膜轴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
文档编号F16C32/06GK202719025SQ20122035961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
发明者王建梅, 薛亚文, 康建峰, 马立新, 蔡敏 申请人:太原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