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压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221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适应压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压轮,尤其是一种用于纺织机械上的自适应压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纺织机械上使用的压轮,其支撑件弹性体直接作用于高速旋转的轴承,弹性体在承受压力的同时还需承受高温影响,恶劣的工作条件严重影响 弹性体的寿命,以至直接影响自适应压轮的使用寿命,影响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压轮,在弹性体上采用散热结构,改善了弹性体的工作条件,提高了自适应压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在弹性体外侧采用了隔热结构,避免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弹性体。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适应压轮,包括支撑轴和皮圈,皮圈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上,在所述轴承和支撑轴之间设置弹性体;特征是所述弹性体为若干个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件,在相邻的弹性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条状、颗粒状或圆球状。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在所述弹性体和轴承之间设置隔热套。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隔热套为套设在弹性体外侧的环形套,或者为多个弧形件组成的环形套。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弹性体的每个弹性件分别套设在保持架上。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弹性体的每个弹性件与保持架为一个整体。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保持架为具有两个活动端的环状结构,或者,所述保持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环结构组成。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保持架的径向宽度小于弹性体每个弹性件的径向宽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适应压轮采用了隔热和散热技术,改善了弹性体的工作条件,提高了自适应压轮的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体和隔热套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性体和隔热套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架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持架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广图5所示自适应压轮包括皮圈I、轴承2、隔热套3、支撑轴4、弹性体5、散热通道6、保持架7等。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轴4和皮圈1,皮圈I通过轴承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4上,在所述轴承2和支撑轴4之间设置弹性体5和隔热套3 ;如图2所示,作为弹性体5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弹性体5为若干个沿支撑轴4的 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件,在相邻的弹性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6,该散热通道6可用于对弹性体5所承受的高温进行散热,以实现改善弹性体5工作条件的目的;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条状、颗粒状或圆球状;如图3所示,作为弹性体5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弹性体5为若干个沿支撑轴4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件,在相邻的弹性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6,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条状、颗粒状或圆球状;同时,为了保持弹性体5的相对位置,以便获得良好的散热通道6,所述弹性体5的每个弹性件分别套设在保持架7上,弹性体5的每个弹性件也可以与保持架7作为一个整体;所述保持架7的径向宽度小于弹性体5每个弹性件的径向宽度;如图4所示,作为保持架7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保持架7可以为具有两个活动端的环状结构;或者,如图5所示,作为保持架7的第二种实施例,所述保持架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半环结构组成;图I所示,为了避免轴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弹性体,在所述弹性体5和轴承2之间设置隔热套3 ;所述隔热套3可以采用环形结构套设在弹性体5外侧,也可以采用多个由弧形件连接形成的环形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适应压轮,采用了隔热、散热技术,在弹性体与高速旋转的轴承间设置隔热套,弹性体设置散热通道,以此改善弹性体工况,延长弹性体以及自适应压轮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自适应压轮,包括支撑轴(4)和皮圈(1),皮圈(I)通过轴承(2)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4)上,在所述轴承(2)和支撑轴(4)之间设置弹性体(5);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5)为若干个沿支撑轴(4)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件,在相邻的弹性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6)。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条状、颗粒状或圆球状。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在所述弹性体(5)和轴承(2)之间设置隔热套(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套(3)为套设在弹性体(5)夕卜侧的环形套,或者为多个弧形件组成的环形套。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5)的每个弹性件分别套设在保持架(7)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体(5)的每个弹性件与保持架(7)为一个整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保持架(7)为具有两个活动端的环状结构,或者,所述保持架(7)由两个或两上以上的半环结构组成。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压轮,其特征是所述保持架(7)的径向宽度小于弹性体(5)每个弹性件的径向宽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适应压轮,包括支撑轴和皮圈,皮圈通过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支撑轴上,在所述轴承和支撑轴之间设置弹性体和隔热套;特征是所述弹性体为若干个沿支撑轴的圆周方向分布的弹性件,在相邻的弹性件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弹性件呈弧形条状、颗粒状或圆球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适应压轮采用了隔热和散热技术,改善了弹性体的工作条件,提高了自适应压轮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16C13/00GK202719022SQ20122038265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
发明者潘波, 汪少朋 申请人:无锡源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