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3565阅读:1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传递机构,特别是一种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许多机械结构中,如电动机、内燃机的动力输出,要靠动力轮的旋转来实现动力输出,而有时需要把这种圆周运动转变为一定频率和幅度的往复圆周运动(在一定角度内的摆动),传统的将圆周运动转化为往复摆动的机构,构造复杂,成本高昂,并且很难实现高频率的往复摆动输出,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成本低廉,可实现高频率往复摆动输出的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 在二者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同心的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与两个齿轮位置相配的设置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圆心在两个齿轮圆心连线L上的投影恰好位于L的中心点, 在主动轮5上设置有一端与主动轮5同轴并可随主动轮5转动主动滑杆6,且主动滑杆6靠近主动轮5外圆周一端的运动轨迹与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的端头干涉,并且第二拨杆4的长度大于第一拨杆3的长度,二者之间的长度差为Λ D,η <AD <g,其中η为第一拨杆3的厚度,m为主动滑杆6外边缘的运动轨迹线所形成的圆与第二拨Λβ杆4外边缘的运动轨迹线所形成的圆相交产生的公共弦的长度。[0005]所述的主动滑杆6为多个,并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0006]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0007]本种结构形式的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的将单向的圆周运动转变为往复圆周运动(即在一定角度、频率和幅度范围内往复摆动)的机构存在的缺陷如整体结构复杂,造价高昂,动作不流畅和很难实现高频摆动输出等。设计出一种主动轮带动其上的主动滑杆相继拨动两个拨杆的运动方式,由于这两个拨杆位于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上,因此可以实现两个齿轮的往复圆周运动输出的目的。这种机构的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改变主动滑杆的数量,以决定往复摆动输出的运动频率,它能够简单的实现高频运动输出。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0008]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动状态一的示意图。[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动状态二的示意图。[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运动状态三的示意图。[0011]图4是主动轮与第二齿轮的理论相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它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并且在这两个齿轮上还分别设置有与其可同轴转动的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 与这两个齿轮位置相配的设置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圆心在两个齿轮圆心连线L上的投影恰好位于L的中心点处,而在主动轮5上则设置有一端与主动轮5同轴并可随之转动的主动滑杆6,并且主动滑杆6靠近主动轮5外圆周的一端的运动轨迹与第一拨杆3、第二拨杆4的端头干涉,即主动滑杆6运动时会与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相接触;并且第二拨杆 4的长度要大于第一拨杆3的长度,二者之间的长度差为Λ D,并且这个Λ D要满足以下条件,即η <Λ D < $,其中η为第一拨杆3的厚度,m为第二拨杆4的外端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圆,与主动滑杆6的外端运动轨迹所形成的圆相交后产生的公共弦的长度(如图4所示); 主动滑杆6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主动滑杆6的数量可以决定两个齿轮摆动的幅度和频率。[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以主动滑杆 6的数量为三个为例,如图I所示,主动轮5逆时针转动,一个主动滑杆6推动第一拨杆3运动,第一拨杆3带动第一齿轮I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I作为主动齿,与第一齿轮I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作为被动齿做逆时针转动;如图2所示,主动轮5继续转动,第一个主动滑杆 6脱离与第一拨杆3的接触后,下一个主动滑杆6继续逆时针转动,并与第二拨杆4接触, 并推动第二拨杆4带动第二齿轮2做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2作为主动齿,与第二齿轮2相啮合的第一齿轮I作为被动齿做逆时针转动;如图3所示,主动轮5继续转动,第二个主动滑杆6脱离于第二拨杆4的接触后,与第一拨杆3接触,并推动第一拨杆3带动第一齿轮I 做逆时针转动,第一齿轮I作为主动轮,与第一齿轮I相啮合的第二齿轮2作为被动齿做顺时针转动;在主动轮5不停转动的情况下,上述动作反复实现,实现两个齿轮不停地做往复的、按照一定频率、一定摆幅的往复圆周运动。[0014]为了让运动顺利进行,第二拨杆4的长度要大于第一拨杆3的长度,二者之间的长度差为Λ D,并且Λ D要满足η<Δ < 的条件,这种设计的原因是如果第二拨杆4的长度太短,即Λ D < η时,第一拨杆3、第二拨杆4和主动滑杆6有可能相互碰撞、卡死;而当第二拨杆4的长度太长,即^ <Δ D时,第一个主动滑杆6驱动第二拨杆4的时间较长,2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的转动角度较大,在该主动滑杆6脱离与第二拨杆4的接触时,第一拨杆3有可能无法与主动滑杆6接触,即第一拨杆3有可能由于转动角度过大而错过了主动滑杆6。[0015]如果需要改变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的运动输出参数。如频率、摆动幅度等,只需要改变在圆周上均匀分布的主动滑杆6的数量即可。[0016]本种结构形式的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可以广泛的应用在电动机、内燃机的动力输出等需要获得往复圆周运动的设备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相互哨合的第一齿轮(I)和第二齿轮(2),在二者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同心的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与两个齿轮位置相配的设置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圆心在两个齿轮圆心连线L上的投影恰好位于L的中心点,在主动轮(5)上设置有一端与主动轮(5)同轴并可随主动轮(5)转动主动滑杆(6),且主动滑杆(6)靠近主动轮(5)外圆周一端的运动轨迹与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的端头干涉,并且第二拨杆(4)的长度大于第一拨杆(3)的长度,二者之间的长度差为AD,η <AD <^ ,其中η为第一拨杆(3)的厚度,m为主动滑杆(6)外边缘的运动轨迹线所形成的圆与第2二拨杆(4)外边缘的运动轨迹线所形成的圆相交产生的公共弦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滑杆(6)为多个,并且在圆周上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动机构包括两个完全相同并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在二者上分别设置有与其同心的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与两个齿轮位置相配的设置有主动轮(5),主动轮(5)的圆心在两个齿轮圆心连线L上的投影恰好位于L的中心点,在主动轮(5)上设置有一端与主动轮(5)同轴并可随主动轮(5)转动主动滑杆(6),且主动滑杆(6)靠近主动轮(5)外圆周一端的运动轨迹与第一拨杆(3)和第二拨杆(4)的端头干涉。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成本低廉,可实现高频率往复摆动输出的间歇式双齿轮往复圆周运动机构。
文档编号F16H29/00GK202812037SQ20122040765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程宪奎, 程格 申请人:大连春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