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7988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脚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脚架,用于一投影装置。脚架包括一连接件、一伸缩组件、一吸盘及一顶推件。连接件用以连接投影装置且具有一球接头。伸缩组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球接头。伸缩组件包括相互可滑动设置的至少两滑动件。两滑动件用以相对滑动以改变伸缩组件的长度。吸盘固定于第二端部。顶推件滑设于第二端部。当顶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顶推件远离吸盘。当顶推件位于一第二位置时,顶推件推抵吸盘以将吸盘与一表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吸附于表面。
【专利说明】脚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脚架,且特别涉及一种投影装置的脚架。

【背景技术】
[0002] 投影装置可将影像投影于一较大的荧幕上,以方便更多的人同时观看到荧幕上所 显示的内容,因此常应用于公司、学校、家庭等场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型电子产品皆 朝向高速、高效能且轻薄短小的趋势去发展,而在这趋势之下,多媒体的微型投影机(Pico projector,或称mini projector)已渐渐成为未来个人数字市场的主流。使用者除了可将 投影装置放置于桌面上来使用,亦可利用额外的固定机构来将投影装置固定于天花板或墙 面等结构。然而,已知的固定机构其固定方式大多较为费工费时,且难以通过固定机构任意 地变换投影装置的位置与投影方向,而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0003]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M290962揭露一种投影机吊架,通过伸缩杆的伸缩来调整投影 机的位置,并利用球体与转接座的枢接而使投影机的角度可任意改变。中国台湾新型专 利M328593揭露一种伸缩臂结构,利用摩擦片或弹片来固定伸缩臂的长度。美国公告专利 US7387284揭露一种固定装置的吸附单元,利用压抵元件将吸盘与表面间的空气压出,使吸 盘吸附于表面。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架,便于将投影装置固定于各种平面,且可任意地变换投影装 置的位置与投影方向。
[0005]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06]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脚 架,用于一投影装置。脚架包括一连接件、一伸缩组件、一吸盘及一顶推件。连接件用以连 接投影装置且具有一球接头。伸缩组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可 转动地连接到球接头。伸缩组件包括相互滑设的至少两滑动件。两滑动件用以相对滑动以 改变伸缩组件的长度。吸盘固定于第二端部。顶推件滑设于第二端部。当顶推件位于一第 一位置时,顶推件远离吸盘。当顶推件位于一第二位置时,顶推件推抵吸盘以将吸盘与一表 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吸附于表面。
[0007]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 中,脚架的连接件用以连接投影装置且球接头可转动地连接到伸缩组件,以通过球接头相 对于伸缩组件的枢转而任意改变投影装置的投影方向。此外,伸缩组件可藉其多个滑动件 的相对滑动而改变其自身的长度,让使用者可方便地变换投影装置的位置。另外,通过顶推 件对吸盘的推抵可将吸盘与表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吸附于表面,藉以让使用者能 够简单且快速地通过本发明的脚架将投影装置固定于各种平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多个实施例,并配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如下。
[0009]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脚架的侧视图。
[0010] 图2是图1的脚架伸长的示意图。
[0011] 图3是图2的脚架应用于投影装置的示意图。
[0012] 图4是图3的脚架于第二端部的局部示意图。
[0013] 图5是图4的顶推件推抵吸盘的示意图。
[0014] 图6是图4的脚架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0015] 图7A及图7B是图4及图5的定位柱沿导槽移动的示意图。
[0016] 图8是图6的顶推件及定位柱的局部立体图。
[0017] 图9是图6的定位柱与中空壳体的局部示意图。
[0018] 图10是图1的脚架的部分构件立体图。
[0019] 图11是图1的脚架的部分构件分解图。
[0020] 图12是图11的罩体于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1] 图13是图1的脚架的剖视图。
[0022] 图14是图2的脚架的剖视图。
[0023] 图15是图14的脚架于区域A的放大图。
[0024] 50 :表面
[0025] 100 :脚架
[0026] 110:连接件
[0027] 112:球接头
[0028] 114:承靠部
[0029] 120 :伸缩组件
[0030] 120a :第一端部
[0031] 120b :第二端部
[0032] 122 :滑动件
[0033] 122a、126a:开孔
[0034] 124 :开槽
[0035] 124a:限位肋
[0036] 126:中空壳体
[0037] 128 :垫片
[0038] 130 :吸盘
[0039] 140 :顶推件
[0040] 142 :导槽
[0041] 142a:第一定位部
[0042] 142b :第二定位部
[0043] 142c :第一末端
[0044] 142d :第二末端
[0045] 144 :定位凸块
[0046] 150 :定位柱
[0047] 152 :止挡部
[0048] 160 :第一弹性件
[0049] 170 :罩体
[0050] 172:开口
[0051] 174 :卡勾
[0052] 174a、192 :定位凸点
[0053] 180 :第二弹性件
[0054] 190 :第三弹性件
[0055] 200 :投影装置
[0056] B1、B2、B3、B4 :止挡面
[0057] D:方向
[0058] dl :孔径
[0059] d2 :外径
[0060] H1 :第一定位孔
[0061] H2 :第二定位孔
[0062] P1 :第一位置
[0063] P2 :第二位置
[0064] S1 :第一区段
[0065] S2 :第二区段
[0066] S3 :第三区段
[0067] S4:第四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68]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多个实 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 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0069]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脚架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脚架伸长的示意图。图3 是图2的脚架应用于投影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脚架100用于一投 影装置200。脚架100包括一连接件110、一伸缩组件120及一吸盘130。连接件110用以 连接投影装置200且具有一球接头112。伸缩组件1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120a及一第 二端部120b,第一端部120a可转动地连接到球接头112。伸缩组件120包括相互滑动设置 的至少两滑动件122 (示出为五个)。这些滑动件122用以相对滑动以改变伸缩组件120的 长度。举例来说,图1所示的伸缩组件120可通过这些滑动件122的相对滑动而伸长为图 2所示状态。吸盘130固定于伸缩组件120的第二端部120b。脚架100可如图3所示利用 其吸盘130而吸附于一表面50,以将投影装置200固定于表面50。在本实施例中,表面50 例如为建筑物的墙面,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吸盘130亦可吸附于桌面、天花板或其它适当表 面。
[0070] 图4是图3的脚架于第二端部的局部示意图。图5是图4的顶推件推抵吸盘的示 意图。请参考图4及图5,脚架100(标示于图1至图3)还包括一顶推件140,顶推件140滑 动地设置于伸缩组件120的第二端部120b。当顶推件140如图4所示位于一第一位置P1 时,顶推件140远离吸盘130。当顶推件140如图5所示位于一第二位置P2时,顶推件140 推抵吸盘130以将吸盘130与表面50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130吸附于表面50。
[0071] 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脚架100的连接件110用以连接投影装置200,且球接头 112可转动地连接到伸缩组件120,以通过球接头112相对于伸缩组件120的枢转而任意改 变投影装置200的投影方向。此外,伸缩组件120可藉其多个滑动件122的相对滑动而改 变其自身的长度,让使用者可方便地变换投影装置200的位置。另外,通过顶推件140对吸 盘130的推抵可将吸盘130与表面50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130吸附于表面50,藉以 让使用者能够简单且快速地通过脚架100将投影装置200固定于各种平面(如桌面、墙面 或天花板等)。以下通过图式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顶推件140的作动方式。
[0072] 图6是图5的脚架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至图6,本实施例的脚架 100 (标不于图1至图3)还包括至少一定位柱150 (图6不出两个)及一第一弹性件160。 顶推件140具有至少一导槽142 (图6示出两个),导槽142内具有一第一定位部142a及一 第二定位部142b,定位柱150连接到伸缩组件120且伸入导槽140内。第一弹性件160连 接到顶推件140与伸缩组件120之间。当定位柱150如图4所示位于第一定位部142a并 通过第一弹性件160的弹性力而被定位于第一定位部142a时,顶推件140会被定位于第一 位置P1。当定位柱150如图5所示位于第二定位部142b并通过第一弹性件160的弹性力 而被定位于第二定位部142b时,顶推件140会被定位于第二位置P2。
[0073] 图7A及图7B是图4及图5的定位柱沿导槽移动的示意图。当定位柱150如图4 所示位于第一定位部142a而使顶推件140被定位于第一位置P1时,使用者可沿方向D施 力于伸缩组件120,伸缩组件120受力而带动定位柱150如图7A所示移离第一定位部142a 并移至导槽142内的一第一末端142c,此时定位柱150会通过第一弹性件160的弹性力而 沿导槽142移至第二定位部142b (如图5所示),且顶推件140相应地移至第二位置P2,藉 以如上述般将吸盘130与表面50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130吸附于表面50。当定位 柱150如图5所示位于第二定位部142b而使顶推件140被定位于第二位置P2时,使用者 可再次沿方向D施力于伸缩组件120,伸缩组件120受力而带动定位柱150如图7B所示移 离第二定位部142b并移至导槽142内的一第二末端142d,此时定位柱150会通过第一弹 性件160的弹性力而沿导槽142移至第一定位部142a(如图4所示),且顶推件140相应 地移至第一位置P1,藉以使顶推件140远离吸盘130而让使用者便于将吸盘130与表面50 分离。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脚架100利用第二端部120b、顶推件140与其导槽142、定位 柱150以及弹性件160构成了双推式机构(Push-Push type mechanism),让使用者能够以 简便的操作方式完成顶推件140的作动。
[0074] 依照上述作动方式,定位柱150是从第一定位部142a沿一移动路径依次通过第一 末端142c、第二定位部142b及第二末端142d并回到第一定位部142a。在本实施例中,导 槽142的深度被设计为不连续而形成至少一止挡面,此止挡面能够阻止定位柱150沿反向 于上述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以下对此加以具体说明。
[0075] 图8是图6的顶推件及定位柱的局部立体图。请参考图8,导槽142包括一第一 区段S1、一第二区段S2、一第三区段S3及一第四区段S4。定位柱150用以从第一定位部 142a依次经由第一区段S1及第二区段S2而到达第一末端142c,用以从第一末端142c依 次经由第二区段S2及第三区段S3而到达第二定位部142b,用以从第二定位部142b依次经 由第三区段S3及第四区段S4而到达第二末端142d,且用以从第二末端142d依次经由第四 区段S4及第一区段S1而到达第一定位部142a。在本实施例中,在从第一区段S1进入第 二区段S2处,第二区段S2的一深度大于第一区段S1的一深度而在第一区段S1与第二区 段S2之间形成了止挡面B1,以阻止定位柱150从第一末端142c往第一定位部142a移动。 相似地,在从第二区段S2进入第三区段S3处,第三区段S3的一深度大于第二区段S2的一 深度而在第二区段S2与第三区段S3之间形成了止挡面B2,以阻止定位柱150从第二定位 部142b往第一末端142c移动。在从第三区段S3进入第四区段S4处,第四区段S4的一深 度大于第三区段S3的一深度而在第三区段S3与第四区段S4之间形成了止挡面B3,以阻 止定位柱150从第二末端142d往第二定位部142b移动。在从第四区段S4进入第一区段 S1处,第一区段S1的一深度大于第四区段S4的一深度而在第一区段S1与第四区段S4之 间形成了止挡面M,以阻止定位柱150从第一定位部142a往第二末端142d移动。如此一 来,可确保定位柱150是以上述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让顶推件140能够依上述方式顺利作 动。
[007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导槽142及定位柱150的数量例如皆为两个,但本发明不 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导槽142及定位柱150可为更多数量以使顶推件140的作动更 为确实与稳定。
[0077] 请参考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20在第二端部120b内具有一中空 壳体126,中空壳体126固定于第二端部120b且容纳至少部分顶推件140,并具有一开孔 126a (图6示出两个)。吸盘130固定于中空壳体126。定位柱150的一端连接到于伸缩组 件120的第二端部120b,且定位柱150的另一端穿过中空壳体126的开孔126a以伸入顶推 件140的导槽142内。图9是图6的定位柱与中空壳体的局部示意图。请参考图9,中空壳 体126的开孔126a的一孔径dl例如是大于定位柱150的一外径d2,以提供定位柱150产 生弹性变形的空间,使定位柱150能够顺利地沿导槽142 (示出于图4至图6)移动。
[0078] 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脚架100 (标示于图1至图3)还包括至少一第二弹性件 180 (绘示为两个),定位柱150具有一止挡部152。第二弹性件180配置于止挡部152与中 空壳体126之间,以使定位柱150通过第二弹性件180的弹性力而紧抵于伸缩组件120的 第二端部120b。此外,伸缩组件120的第二端部120b具有一第一定位孔H1及一第二定位 孔H2,顶推件140具有一定位凸块144。当顶推件140位于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P1时,顶 推件140的定位凸块144会定位于第二端部120b的第一定位孔H1,而当顶推件140位于 图5所示的第二位置P2时,顶推件140的定位凸块144会定位于第二端部120b的第二定 位孔H2。
[0079]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脚架100还包括一罩体170,罩体170组装于伸缩组件120 的第一端部120a且具有一开口 172,连接件110的球接头112被限位于罩体170与第一端 部120a之间,以避免球接头112从第一端部120a脱落。图10是图1的脚架的部分构件立 体图。图11是图1的脚架的部分构件的分解图。图12是图11的罩体于另一视角的立体 图。请参考图10至图12,详细而言,第一端部120a具有多个开槽124(示出为三个),各开 槽124内具有一限位肋124a,罩体170具有多个卡勾174 (示出为三个)。当使用者欲将罩 体170组装至第一端部120a时,可让罩体170的这些卡勾174分别进入第一端部120a的 这些开槽124并接着旋转罩体170,使这些卡勾174随着罩体170的转动而使其位置分别对 应于这些限位肋124a,以通过这些限位肋124a与这些卡勾174的干涉将罩体170固定于第 一端部120a。各卡勾174如图12所示具有一定位凸点174a并藉以定位于各开槽124内。 此外,连接件110还具有一承靠部114,用以供图3所示的投影装置200承靠。
[0080] 图13是图1的脚架的剖视图。图14是图2的脚架的剖视图。请参考图13及图 14,本实施例的脚架100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弹性件190 (示出为多个),这些第三弹性件190 配置于伸缩组件120内。当伸缩组件120为图2及图14所示的伸长状态时,这些第三弹性 件190能够固定这些滑动件122的相对位置,使伸缩组件120维持于伸长状态。以下对此 加以具体说明。
[0081] 图15是图14的脚架于区域A的放大图。图15示出两个滑动件122及一个第三弹 性件190,两滑动件122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开孔122a (示出两个),第三弹性件190具 有至少一定位凸点192 (示出两个)。当伸缩组件120为图2及图14所示的伸长状态时,定 位凸点192通过第三弹性件190的弹性力而从开孔122a突伸出,以通过定位凸点192与两 滑动件122的其中的另一的干涉而固定两滑动件122的相对位置。使用者可将第三弹性件 190的定位凸点192压入滑动件122内,使滑动件122能够相对滑动而让伸缩组件120缩短 至图1及图13所示状态。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伸缩组件120还包括至少一垫片128(图15 示出两个),垫片128配置于两滑动件122的其中之一并接触两滑动件122的其中的另一, 以使两滑动件122之间具有适当的摩擦力并避免两滑动件122相对滑动时有摩擦损耗。 [0082]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 中,脚架的连接件用以连接投影装置且球接头可转动地连接到伸缩组件,以通过球接头相 对于伸缩组件的枢转而任意改变投影装置的投影方向。此外,伸缩组件可藉其多个滑动件 的相对滑动而改变其自身的长度,让使用者可方便地变换投影装置的位置。另外,通过顶 推件对吸盘的推抵可将吸盘与表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出而使吸盘吸附于表面,藉以让使用者 能够简单且快速地通过本发明的脚架将投影装置固定于各种平面(如桌面、墙面或天花板 等)。再者,脚架利用第二端部、顶推件与其导槽、定位柱以及弹性件构成了双推式机构,让 使用者能够以简便的操作方式完成顶推件的作动。
[〇〇83] 惟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 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 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 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 利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脚架,用于一投影装置,该脚架包括: 一连接件,用于连接该投影装置且具有一球接头; 一伸缩组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中该第一端部可转动地连接到 该球接头,该伸缩组件包括相互可滑动地设置的至少两滑动件,该两滑动件用以相对滑动 以改变该伸缩组件的长度; 一吸盘,固定于该第二端部;以及 一顶推件,滑设于该第二端部,其中当该顶推件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顶推件远离该吸 盘,当该顶推件位于一第二位置时,该顶推件推抵该吸盘,以将该吸盘与一表面之间的空气 挤压出而使该吸盘吸附于该表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定位柱,其中该顶推件具有一导槽,该导槽内具有一第一定位部及一第二定位部,该 定位柱连接到该伸缩组件且伸入该导槽内,当该定位柱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时,该顶推件位 于该第一位置,当该定位柱位于该第二定位部时,该顶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以及 一第一弹性件,连接在该顶推件与该伸缩组件之间,其中该定位柱通过该第一弹性件 的弹性力而被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或该第二定位部,当该定位柱位于该第一定位部时,该 伸缩组件用以受力而带动该定位柱移离该第一定位部,而使该定位柱通过该第一弹性件的 弹性力而沿该导槽移至该第二定位部,当该定位柱位于该第二定位部时,该伸缩组件用以 受力而带动该定位柱移离该第二定位部,而使该定位柱通过该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而沿该 导槽移至该第一定位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具有一第一末端及一第二末端,该定 位柱用以从该第一定位部沿一移动路径依次通过该第一末端、该第二定位部及该第二末端 并回到该第一定位部,该导槽的深度不连续而形成至少一止挡面,该止挡面阻止该定位柱 沿反向于该移动路径的方向移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包括一第一区段及一第二区段,该定 位柱用以从该第一定位部依次经由该第一区段及该第二区段而到达该第一末端,该第二区 段的一深度大于该第一区段的一深度而在该第一区段与该第二区段之间形成该止挡面,以 阻止该定位柱从该第一末端往该第一定位部移动。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包括一第二区段及一第三区段,该定 位柱用以从该第一末端依次经由该第二区段及该第三区段而到达该第二定位部,该第三区 段的一深度大于该第二区段的一深度而在该第二区段与该第三区段之间形成该止挡面,以 阻止该定位柱从该第二定位部往该第一末端移动。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包括一第三区段及一第四区段,该定 位柱用以从该第二定位部依次经由该第三区段及该第四区段而到达该第二末端,该第四区 段的一深度大于该第三区段的一深度而在该第三区段与该第四区段之间形成该止挡面,以 阻止该定位柱从该第二末端往该第二定位部移动。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导槽包括一第一区段及一第四区段,该定 位柱用以从该第二末端依次经由该第四区段及该第一区段而到达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区 段的一深度大于该第四区段的一深度而在该第一区段与该第四区段之间形成该止挡面,以 阻止该定位柱从该第一定位部往该第二末端移动。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组件在该第二端部内具有一中空壳 体,该中空壳体容纳至少部分该顶推件且具有一开孔,该定位柱的一端连接到该第二端部, 该定位柱的另一端穿过该开孔以伸入该顶推件的该导槽内。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开孔的一孔径大于该定位柱的一外径。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弹性件,其中该定位柱具有 一止挡部,该第二弹性件配置于该止挡部与该中空壳体之间,该定位柱通过该第二弹性件 的弹性力而紧抵于该第二端部。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一定位孔及一第二定 位孔,该顶推件具有一定位凸块,当该顶推件位于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凸块定位于该第一 定位孔,当该顶推件位于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凸块定位于该第二定位孔。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罩体,其中该罩体组装于该第一 端部且具有一开口,该球接头被限位于该罩体与该第一端部之间。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部具有多个开槽,各该开槽内具 有一限位肋,该罩体具有多个卡勾,这些卡勾用以分别进入这些开槽并随着该罩体的转动 而分别对应于这些限位肋,以通过这些限位肋与这些卡勾的干涉将该罩体固定于该第一端 部。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弹性件,其中该第三弹 性件配置于该伸缩组件内,该两滑动件的其中之一具有至少一开孔,该第三弹性件具有至 少一定位凸点,该定位凸点用以通过该第三弹性件的弹性力而从该开孔突伸出,以通过该 定位凸点与该两滑动件的其中的另一的干涉而固定该两滑动件的相对位置。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其特征在于,该伸缩组件还包括一垫片,该垫片配置于 该两滑动件中的一个并接触该两滑动件中的另一个。
【文档编号】F16M13/02GK104100819SQ201310120406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9日
【发明者】陈韦如, 陈家典 申请人: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