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液阀和储液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979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排液阀和储液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液阀和储液池,排液阀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阀体,与第一开口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第一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阀体,与第二开口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开口;罩体,设置在第一阀体上,第二阀体设置在罩体内,罩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本发明的排液阀在排液时,首先驱动第二阀体,使第二阀体离开第二开口,液体从第二开口排出,罩体限制第二阀体的活动范围。当需要快速排出液体的时候,第二阀体通过罩体带动第一阀体,使第一阀体离开第一开口,液体从第一开口排出。
【专利说明】排液阀和储液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储液排液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排液阀和储液池。

【背景技术】
[0002]变电站的变压器内充有大量的变压器油,当发生火灾事故的时候,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会自动排出,以避免变压器油起火而烧毁变压器。
[0003]变电站内会设置事故油池,以储存被排出的变压器油,当火灾事故发生时,变压器油与消防用水经混合后,会流入事故油池储存起来。在事故油池中,变压器油和消防用水组成的混合液体会分层,较轻的油在液体上层,较重的水在液体下层。由于事故油池容量有限,所以需要不定期地排出事故油池中的液体,主要是排出下层的消防用水,以便留出空间来接纳之后进入事故油池的油水混合液体。
[0004]现有技术中的事故油池采用简单的排水阀,打开排水阀后,混合液体被排出,无法根据事故油池中的液体储存情况调节排液速度。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排液阀和储液池,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事故油池无法根据储液情况调节排液速度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液阀,包括:阀座,阀座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第一阀体,与第一开口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第一阀体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第二阀体,与第二开口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开口 ;罩体,设置在第一阀体上,第二阀体设置在罩体内,罩体上开设有第三开口。
[0007]进一步地,第二开口的面积小于第一开口的面积。
[0008]进一步地,第二阀体为锥形,第二阀体的小径端朝向第一开口的方向设置。
[0009]进一步地,罩体上还开设有多个第四开口。
[0010]进一步地,阀座的朝向第一阀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
[0011 ] 进一步地,排液阀还包括浮块和连接件,浮块设置在罩体的外侧,浮块通过连接件与第二阀体相连接。
[0012]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浮块安装端和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阀体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部铰接;浮块安装在第二连接杆的浮块安装端。
[0013]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液池,包括池体,池体包括排液口 ;储液池还包括上述的排液阀,排液阀的阀座设置在池体的内壁上,第一开口与排液口对应地设置。
[0014]进一步地,储液池还包括排液通道,排液通道的上游端与排液口连通,排液通道包括向上方延伸的积液段;排液阀还包括浮块和连接件,浮块设置在罩体的外侧,浮块通过连接件与第二阀体连接;积液段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连接件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0015]进一步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浮块安装端和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阀体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连接部铰接;浮块安装在第二连接杆的浮块安装端;第二连接杆的铰接安装端安装在池体的内壁上。
[0016]本发明的排液阀在排液时,首先驱动第二阀体,使第二阀体离开第二开口,液体从第二开口排出,罩体限制第二阀体的活动范围。当需要快速排出液体的时候,第二阀体通过罩体带动第一阀体,使第一阀体离开第一开口,液体从第一开口排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中的排液阀和储液池的示意图。
[0019]图中附图标记:10、阀座;11、第一开口 ;12、密封垫;20、第一阀体;21、第二开口 ;30、第二阀体;40、罩体;41、第三开口 ;42、第四开口 ;50、浮块;60、连接件;61、第一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100、池体;101、排液口 ;200、排液通道;201、积液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液阀,特别地,是一种可应用于变电站的事故油池的排液阀,如图1所不,该排液阀包括:阀座10,阀座1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11 ;第一阀体20,与第一开口 11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开口 11,第一阀体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 21 ;第二阀体30,与第二开口 21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第二开口 21 ;罩体40,设置在第一阀体20上,第二阀体30设置在罩体40内,罩体40上开设有第三开口 41。
[0022]本发明的排液阀在排液时,首先驱动第二阀体30,使第二阀体30离开第二开口21,液体从第二开口 21排出,罩体40限制第二阀体30的活动范围。当需要快速排出液体的时候,第二阀体30通过罩体40带动第一阀体20,使第一阀体20离开第一开口 11,液体从第一开口 11排出。当本发明的排液阀应用在变电站的事故油池中时,可以根据事故油池中的储液情况调节排液速度,例如常规状态下只打开第二阀体30,以缓慢排液,当大量油水混合物进入事故油池时,第二阀体30带动第一阀体20打开,从而快速排液,保证事故油池中的液体不会溢出。
[0023]优选地,第二阀体30为锥形,第二阀体30的小径端朝向第一开口 11的方向设置。锥形的第二阀体30便于插入第二开口 21,这样第二阀体30不需要精确的定位,也可以良好的密封住第二开口 21。
[0024]优选地,罩体4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四开口 42。当第二阀体30带动第一阀体20打开时,第二阀体30会抵住罩体40,为了不影响液体进入罩体40从而从第二开口 21排出,罩体4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四开口 42。
[0025]优选地,阀座10的朝向第一阀体20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12。优选地,密封垫12是橡胶密封垫。
[0026]优选地,排液阀还包括浮块50和连接件60,浮块50设置在罩体40的外侧,浮块50通过连接件60与第二阀体30相连接。如图1所示,浮块50漂浮在液面上,当液面上升会使浮块50上浮,浮块50通过连接件60拉动第二阀体30打开,液体从第二开口 21排出。当浮块50的浮力足够大时,浮块50会拉动第二阀体30,第二阀体30又通过罩体40带动第一阀体20,进而打开第一开口 11,使液体从第一开口 11处更快速的排出。当液面回落时,第一阀体20和第二阀体30在重力和水压的作用下,落回到关闭位置,排液阀被关闭。优选地,连接件60是连接杆或连接链。
[0027]优选地,连接件60包括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2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浮块安装端和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连接杆61的一端与第二阀体30连接,第一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62的连接部铰接;浮块50安装在第二连接杆62的浮块安装端。
[002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储液池,如图1所示,该储液池包括池体100,池体100包括排液口 101 ;储液池还包括上述的排液阀,排液阀的阀座10设置在池体100的内壁上,第一开口 11与排液口 101对应地设置。
[0029]优选地,连接件60包括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第二连接杆62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浮块安装端和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第一连接杆61的一端与第二阀体30连接,第一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62的连接部铰接;浮块50安装在第二连接杆62的浮块安装端;第二连接杆62的铰接安装端安装在池体100的内壁上。当浮块50上浮时,会带动第二连接杆62绕铰链安装端旋转,第二连接杆62的浮块安装端和连接部向上运动,于是第二阀体30在第二连接杆62的带动下向上运动,从而打开第二开口 21。
[0030]优选地,储液池还包括排液通道200,排液通道200的上游端与排液口 101连通,排液通道200包括向上方延伸的积液段201 ;排液阀还包括浮块50和连接件60,浮块50设置在罩体40的外侧,浮块50通过连接件60与第二阀体30连接;积液段201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连接件60的竖直方向的高度。优选地,第二开口 21的面积小于第一开口 11的面积。
[0031]当第二阀体30打开时,液体流入排液通道200,但是由于池体100内的液体会在第一阀体20的上端面施加压强,导致第一阀体20被压紧在阀座10上,所以若第二阀体30不能给予第一阀体20足够的拉力,第一阀体20不会轻易地打开。
[0032]当排液阀打开时,液体进入排液通道200,并使积液段201的液面上升,随着积液段201的液面上升,排液通道200内的液体给予第一阀体20下端面的压强也会增大,第一阀体20的上下两端面的压差会缩小。当第一阀体20上下两端的压差接近时,第一阀体20就会被轻易的打开,从而快速的排出池体100内的液体。此外,若浮块50能够提供足够的浮力,则即使不设置积液段201,第一阀体20也会克服液体的压力,而被强行打开。
[0033]优选地,池体100内储存有由多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形成的混合液体,并且混合液体具有至少一个分层液面;排液阀还包括浮块50和连接件60,浮块50设置在罩体40的外侧,浮块50通过连接件60与第二阀体30相连接,浮块50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混合液体的顶层的液体的密度,并且浮块50的密度小于混合液体的底层的液体的密度。
[0034]优选地,储液池是变电站内的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的池体100中会储存变压器油与消防水的混合液体,若浮块50的密度等于变压器油的密度,浮块50沉入变压器油中,并且漂浮在水的液面上。这样可以实现排液阀仅排出池体100内的水,而保留变压器油,实现油水分离的效果。
[0035]当本发明的排液阀和储液池用作变电站内的事故油池和事故油池的排液阀时,具有可以实现仅排水,不排油的效果;不需要外来动力;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成任意尺寸;以及制作成本低,对批量不敏感等优点。这样可以降低变电站内事故油池的维护成本,还可以根据事故油池中的储液情况调节排液速度,从而提高事故油池的应变能力。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液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座(10),所述阀座(10)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11); 第一阀体(20),与所述第一开口(11)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开口(11),所述第一阀体(20)上设置有第二开口(21); 第二阀体(30),与所述第二开口(21)对应地设置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开口(21); 罩体(40 ),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20 )上,所述第二阀体(30 )设置在所述罩体(40 )内,所述罩体(40)上开设有第三开口(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2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开口(11)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体(30)为锥形,所述第二阀体(30)的小径端朝向所述第一开口(11)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四开口(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的朝向所述第一阀体(20)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垫(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阀还包括浮块(50)和连接件(60),所述浮块(50)设置在所述罩体(40)的外侧,所述浮块(50)通过所述连接件(60)与所述第二阀体(30)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0)包括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 所述第二连接杆(62)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所述浮块安装端和所述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3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所述连接部铰接; 所述浮块(50)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浮块安装端。
8.一种储液池,包括池体(100),所述池体(100)包括排液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池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液阀,所述排液阀的阀座(10)设置在所述池体(10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开口( 11)与所述排液口( 101)对应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液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池还包括排液通道(200),所述排液通道(200)的上游端与所述排液口(101)连通,所述排液通道(200 )包括向上方延伸的积液段(201); 所述排液阀还包括浮块(50)和连接件(60),所述浮块(50)设置在所述罩体(40)的外侧,所述浮块(50)通过所述连接件(60)与所述第二阀体(30)连接; 所述积液段(201)的竖直方向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连接件(60)的竖直方向的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液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0)包括第一连接杆(61)和第二连接杆(62), 所述第二连接杆(62)包括浮块安装端、铰接安装端、以及位于所述浮块安装端和所述铰接安装端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阀体(3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所述连接部铰接; 所述浮块(50)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浮块安装端; 所述第二连接杆(62)的铰接安装端安装在所述池体(100)的内壁上。
【文档编号】F16K1/00GK104343988SQ201310337424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谢冬, 王文海, 黄忠臣, 颜溧, 吴菁, 张蓉, 延庆, 李潇, 蔡祖明, 耿春丽, 贺晓梅, 舒彬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北京建筑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