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器以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9194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保持器以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保持器以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在相互连通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贯通孔插通筒部件,该筒部件具有多个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切槽,各切槽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径向贯通。在筒部件(4)的内部插通铆钉的轴部之后,将铆钉的两端部铆压,从而将筒部件沿轴向压缩,进而使筒部件沿径向膨胀。这样,使筒部件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贯通孔的内周面。
【专利说明】保持器以及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主张于2013年7月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139671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包括说明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
[0002]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的保持器。另外,本发明涉及滚动轴承的保持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3]以往,作为滚动轴承的保持器,存在日本特开2008-64221号公报所记载的球轴承的保持器。
[0004]该保持器具备树脂制的第一环状部件、树脂制的第二环状部件、以及多个金属制的铆钉。第一环状部件与第二环状部件相同。上述第一环状部件具有多个剖面呈半圆状的切口。上述各切口在径向上贯通,并且只在轴向的一侧贯通。上述多个剖面切口沿第一环状部件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0005]上述第一环状部件与第二环状部件以使第一环状部件的剖面呈半圆状的各切口与第二环状部件的剖面呈半圆状的各切口构成剖面呈圆形的孔的方式重合。上述剖面呈圆形的各孔构成收纳球体的兜孔,周向邻接的兜孔之间则构成柱部。
[0006]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分别在与柱部对应的位置具有铆钉插通孔。在使上述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以构成兜孔的方式重合时,上述第一环状部件的铆钉插通孔与第二环状部件的铆钉插通孔连通。
[0007]上述各铆钉贯通第一环状部件的铆钉插通孔和第二环状部件的铆钉插通孔。上述铆钉连结第一环状部件与第二环状部件。详细而言,将上述各铆钉的端部铆压,从而使铆钉的一端部与第一环状部件的与轴向的第二环状部件侧相反的一侧卡合,另一方面,使铆钉的另一端部与第二环状部件的与轴向的第一环状部件侧相反的一侧卡合。
[0008]在上述以往的保持器中,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是树脂的,另一方面,铆钉是线性膨胀系数比树脂大的金属。其结果,在高温环境下,铆钉比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更加膨胀,铆钉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贯通孔的内周面的力过大,从而存在在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产生的应力增大的情况。
[0009]另外,反之,在低温环境下,铆钉比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更加收缩,存在铆钉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力比所希望的力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在高温环境下难以在树脂制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产生大的应力,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难以使第一环状部件与第二环状部件之间的卡合松弛的保持器以及这种保持器的组装方法。
[0011]本发明的一方式的保持器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备:环状且树脂制的第一环状部件,该第一环状部件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环状且树脂制的第二环状部件,该第二环状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并且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一体的筒部件,该筒部件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切槽,并且具有贯通上述第一环状部件的上述贯通孔及上述第二环状部件的上述贯通孔的筒状部,上述各切槽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径向贯通;以及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具有沿上述筒部件的轴向贯通上述筒部件的内部的轴部、与上述筒部件的轴向的一端部接触并且固定于上述第二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上述筒部件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接触并且固定于上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的第二固定部,上述筒部件的外表面通过摩擦力而与上述第一环状部件的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及上述第二环状部件的上述贯通孔的内周面这双方卡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以及更多的特点和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对相同的元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001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0014]图2是表示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环状部件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在轴向抵接的状态下,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贯通孔插通使这些环状部件卡合的部件的阶段的示意剖视图。
[0015]图3是筒部件的立体图。
[0016]图4是穿过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的贯通孔的中心轴的剖面的、保持器的径向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图示的方式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立体图。
[0019]该保持器是深沟球轴承的保持器。如图1所示,该保持器具备第一环状部件I和第二环状部件2。第一环状部件I为树脂制。第二环状部件2为与第一环状部件I相同的树脂制。如图1所示,上述第一环状部件I具有多个切口 11和多个贯通孔12。上述各切口11在从第一环状部件I的径向的外侧观察时呈半圆形状。上述各切口 11在径向的两侧开口,另一方面,只在轴向的一侧开口。上述多个切口 11沿第一环状部件I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0020]上述各贯通孔12存在于在周向邻接的切口 11之间。如图1所示,上述各贯通孔12从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至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在第一环状部件I沿轴向延伸。如图1所示,使上述第一环状部件I的剖面呈半圆状的切口 11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剖面呈半圆状的切口 21相互结合而成为在径向贯通的孔。并且,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贯通孔22以在轴向重合的方式使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在轴向抵接。在上述径向贯通的孔从径向的外侧观察时呈近似圆形。从该径向的外侧观察时呈近似圆形的孔为收纳作为滚动体的球体的兜孔30。该保持器通过与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个数相同个数的卡合部件使第一环状部件I与第二环状部件2卡合。
[0021]图2表示上述卡合部件的构造的示意图。详细而言,图2是表示在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15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25在轴向抵接的状态下,使卡合部件插通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阶段的示意剖视图,而且,图2是用穿过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中心轴与第一环状部件I的中心轴的平面剖切时的示意剖视图。
[0022]如图2所示,上述卡合部件具有筒部件4和作为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的铆钉5。图3是筒部件4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筒部件4是在金属制的圆筒部件形成多个切槽41而成。上述各切槽41沿轴向延伸。上述各切槽41在径向贯通筒部件4。上述多个切槽41沿筒部件4的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
[0023]如图2所示,上述筒部件4的外周面42的外径比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内周面的内径稍小。另外,上述筒部件4的轴向的长度,比将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长度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轴向的长度相加而得到的长度长。
[0024]如图2所示,上述铆钉5由头部51和轴部52构成。上述铆钉5的轴部52的外径比筒部件4的贯通孔46的内周面的内径小。另外,上述铆钉5的轴部52的轴向的长度比筒部件4的轴向的长度长。
[0025]该保持器按以下顺序组装。
[0026]首先,准备图1所示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与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个数相同个数的图3所示的筒部件4、以及与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个数相同个数的图2所示的铆钉5。
[0027]接下来,如图1所示,以使上述第一环状部件I的各贯通孔12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各贯通孔22在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上重合的方式,使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15与第二环状部件2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25抵接。
[0028]之后,在相互连通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插通筒部件4之后,在该筒部件4的内部插通铆钉5的轴部52。然后,将该铆钉5的头部51以及轴部52的前端部向铆钉5的中央侧铆压,从而使铆钉5的头部51固定于第二环状部件2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而且,将铆钉5的轴部52的前端部固定于第一环状部件I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同时,通过该铆压,使铆钉5的头部51与筒部件4的轴向的一端部接触。而且,使铆钉5的轴部52的前端部与筒部件4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接触。
[0029]另外,通过该铆压,对筒部件4的两端部施加向筒部件4附予压缩力的力,通过在轴向上对筒部件4进行压缩而使筒部件4向筒部件4的径向膨胀。而且,利用膨胀了的筒部件4的外周面,像弹簧那样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
[0030]这样,使上述各筒部件4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各自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从而通过摩擦力使筒部件4的外表面与第一环状部件I的贯通孔12的内周面以及第二环状部件2的贯通孔22的内周面这双方卡合。这样,对图4的示意剖视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保持器进行组装。
[0031]如图2以及图4所示,在径向上膨胀之前的筒部件4的轴向的长度比在径向上膨胀了之后的筒部件4的轴向的长度长。另外,参照图4,上述铆钉5的头部51构成固定部件的第一固定部。铆钉5的轴部52的前端部58构成第二固定部。另外,铆钉5的头部51以及铆钉5的轴部52的前端部58构成压缩力施加部。
[0032]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筒部件4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切槽41。各切槽41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径向贯通。筒部件4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施加具有径向成分的力。因此,上述筒部件4的刚性不会过大,因而,即使高温环境下金属制的筒部件4比树脂制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更膨胀,也不会对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作用过大的径向的力。因此,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不会受到过大的力而使在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产生的应力过大。
[0033]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筒部件4的外表面通过摩擦力而与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卡合。由此,成为从筒部件4的外表面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的内周面施加垂直阻力的状态。其结果,在低温环境下,即使金属制的筒部件4比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更收缩,也仅仅是从筒部件4的外表面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施加的力减少一点。即,依然能够从筒部件4的外表面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施加力。因此,能够抑制在低温环境下接合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力降低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环状部件I与第二环状部件2之间的卡合松弛。
[0034]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通过使各筒部件4在轴向上被压缩而使各筒部件4沿筒部件4的径向膨胀,从而能够使各筒部件4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因此,能够抑制在高温环境下,过大的力作用于树脂制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而且,能够抑制在低温环境下,第一环状部件I与第二环状部件2之间的卡合松弛。
[0035]另外,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组装方法,在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插通筒部件4,该筒部件4具有比贯通孔12的内径小的外径。然后,使筒部件4压缩,从而使筒部件4按压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内周面。由于使张力在筒部件4被插入后施加,所以能够向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容易地插入筒部件4。由此,能够迅速地进行组装。如果是在筒部件的插入时产生张力的结构,则难以将筒部件插入,从而无法迅速地进行组装。
[0036]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筒部件4的内侧插入铆钉5之后,将铆钉5的两端部铆压而制成保持器。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取代铆钉而使用螺栓以及螺母。详细而言,也可以将螺栓的轴部插入筒部件的内侧之后,从螺栓的轴部的前端侧将螺母螺合于轴部,使螺母与螺栓的头部侧紧固,从而向筒部件施加压缩力。另外,在该变形例的情况下,螺栓以及螺母构成固定部件。螺栓的头部构成第一以及第二固定部中的一方。螺母构成第一以及第二固定部中的另一方。螺栓的头部以及螺母构成压缩力施加部。另外,铆钉也可以只铆压一端部。
[0037]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筒部件4由金属构成。然而,在本发明中,筒部件也可以由硬度高的橡胶等除金属以外的材质构成。其中,筒部件能够由SUS304等不锈钢钢材、S45C、S50C、S55C、S60C、SUJ2 等各种碳钢、弹簧钢、渗碳钢(case hardening steel)、高速工具钢等任意钢材制成。然而,当然优选由难以生锈的钢材制成。
[0038]另外,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持器的组装的各步骤,所进行的时机没有限制,各步骤可以在任何时机进行。可以同时进行多个步骤。也可以设置顺序来进行各步骤。例如,可以在将筒部件4全部插入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之后,再将铆钉5插入筒部件4。也可以在没有将筒部件4全部插入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状态下,将铆钉5插入于插入到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的筒部件4。另外,也可以在筒部件4插入铆钉5之后,将插入了该铆钉5的筒部件4,插入于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1、2的贯通孔12、22。
[003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器为深沟球轴承的保持器。然而,本发明的保持器也可以是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器等除深沟球轴承以外的球轴承的保持器。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器所保持的滚动体为球体。然而,在本发明中,保持器所保持的滚动体当然也可以是圆锥滚子、圆筒滚子、凸面滚子(球面滚子)等除球体以外的滚动体。
[0040]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在高温环境下难以在树脂制的第一以及第二环状部件产生大的应力,另一方面,在低温环境下难以使第一环状部件与第二环状部件之间的卡合松弛的保持器以及这种保持器的组装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环状且树脂制的第一环状部件,该第一环状部件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 环状且树脂制的第二环状部件,该第二环状部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并且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 一体的筒部件,该筒部件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切槽,并且具有贯通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及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筒状部,各所述切槽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径向贯通;以及 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具有沿所述筒部件的轴向贯通所述筒部件的内部的轴部、与所述筒部件的轴向的一端部接触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的第一固定部、以及与所述筒部件的轴向的另一端部接触并且固定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的第二固定部, 所述筒部件的外表面通过摩擦力而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以及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这双方卡合。
2.一种保持器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准备步骤,准备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贯通孔的环状且树脂制的第一环状部件、和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大致相同的第二环状部件,而且准备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个数相同个数的一体的筒部件,该一体的筒部件具有沿周向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多个切槽,各所述切槽沿轴向延伸,并且沿径向贯通,还准备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个数相同个数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具有能够沿所述筒部件的轴向贯通所述筒部件的内部的轴部、和在该轴部贯通所述筒部件的内部的状态下对所述筒部件的两端部能够施加向所述筒部件附予压缩力的力的压缩力施加部; 抵接步骤,以使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各所述贯通孔与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的各所述贯通孔在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上重叠的方式,使所述第一环状部件的轴向的一侧的端面抵接于所述第二环状部件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端面; 插通步骤,将所述筒部件插通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每一个中;以及 按压步骤,在将所述固定部件的轴部插通到所述筒部件的内部之后,在将所述筒部件插通于相互连通的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所述贯通孔的每一个中的状态下、并且在将所述固定部件的轴部插通到所述筒部件的内部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固定部件的压缩力施加部而对所述筒部件的两端部施加向所述筒部件附予压缩力的力,来在轴向上对所述筒部件进行压缩,由此使所述筒部件在所述筒部件的径向上膨胀,从而将所述筒部件按压于所述第一环状部件以及第二环状部件的各个所述贯通孔的内周面。
【文档编号】F16C33/44GK104279233SQ201410286322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日
【发明者】藤见鹰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