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卡箍及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卡箍及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塑料卡箍通过将抱紧段设计成弧形薄带状,对箍体的抱紧段进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径设计,使其弯曲后形成圆环形,并将迫近段的过孔和拉紧段的内螺纹孔的开口方向设计成平行,能够便于开模和成型,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通过将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箍体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体与紧迫螺丝能够成为一体,避免了用户拆装过程中容易遗失零件的情况,操作简便高效。通过将塑料卡箍的紧迫螺丝与拉紧段螺纹连接,实现迫近锁紧的功能,将软管紧固连接在硬管的外圆上,并在锁紧时,使迫近段与拉紧段之间形成紧迫间隙,能够提供持续的预紧力,保证紧固联接的持续可靠性。
【专利说明】塑料卡箍及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接紧固件,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将软管紧固连接在硬管上的塑料卡箍及应用该塑料卡箍的紧固连接软管与硬管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软管与硬管的连接通常被用作输送液体或者气体。为了防止连接后的软管在工作中脱落,往往在其联接处使用卡箍加以紧固。现有的卡箍结构设计普遍较为复杂,不仅制造成本偏高、使用步骤繁烦,而且给用户带来零件容易遗失的烦恼。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合理、拆装过程方便快捷、制造成本极低的塑料卡箍及应用该塑料卡箍紧固连接软管与硬管的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塑料卡箍,包括箍体和紧迫螺丝,所述箍体包括抱紧段、一体成型于所述抱紧段两端的迫近段和拉紧段,所述抱紧段呈弧形薄带状,且所述抱紧段包括第一弧段、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弧段两端的第二弧段,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所述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紧迫螺丝能够与所述拉紧段螺纹连接,使所述抱紧段的第一弧段和两个第二弧段弯曲形成圆环形。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的2-5倍。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紧段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凸筋。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紧段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加强筋。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设有过孔,所述迫近段的一侧设有第一让位槽;所述拉紧段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孔,所述拉紧段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所述紧迫螺丝包括依次设置的紧迫凸缘、防脱颈部、防脱凸缘和外螺纹柱;所述防脱颈部穿入所述过孔内,且所述迫近段止档于所述紧迫凸缘和所述防脱凸缘之间;所述外螺纹柱与所述内螺纹孔能够螺纹连接,且在螺纹连接时,所述防脱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迫近段与所述拉紧段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形成紧迫间隙。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过孔的开口方向平行。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迫螺丝还包括手柄头,所述手柄头设于所述紧迫凸缘背向所述防脱颈部的一侧,且所述手柄头上设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脱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且所述防脱凸缘上设有锥形圆角和若干个直面。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箍体和紧迫螺丝均由PP或PP与GF的复合材料或PA或PA与GF的复合材料或ABS或PVC制成。
[0014]一种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所述塑料卡箍,还包括软管、硬管和密封圈,所述硬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软管套设于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位于所述软管和所述硬管之间,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紧段抱紧设于所述密封圈处的所述软管外。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卡箍及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充分利用了塑胶材料具有可弯曲的挠性特性,通过对箍体的抱紧段进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径设计后,可使其弯曲后形成圆环形,圆环形能够更好的匹配软管和硬管的紧固连接。通过将抱紧段设计成弧形薄带状,充分考虑到了模具制造的便利性,能够有效降低开模及制造成本;通过将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箍体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体与紧迫螺丝能够成为一体,避免了用户拆装过程中容易遗失零件的情况,并可实现软管和硬管的快速紧固,操作简便高效。通过紧迫螺丝的防脱颈部与箍体的迫近段中部的过孔的配合,以及箍体的迫近段与紧迫螺丝的紧迫凸缘和防脱凸缘的配合,能够实现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迫近段的中部的功能,从而使箍体与紧迫螺丝形成一体,达到避免用户拆装过程中容易遗失零件的目的。通过紧迫螺丝的外螺纹柱与箍体的拉紧段的中部的内螺纹孔的配合,能够实现紧迫螺丝与拉紧段螺纹连接的功能。通过第一让位槽与第二让位槽形成的空腔与防脱凸缘的配合,能够实现紧固时抱紧段的第一弧段与第二弧段的有效合拢。通过迫近段与拉紧段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形成紧迫间隙,能够提供持续的预紧力,保证紧固联接的持续可靠性。通过将迫近段的过孔和拉紧段的内螺纹孔的开口方向设计成平行,能够便于开模和成型,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通过采用PP、PP与GF的复合材料、PA、PA与GF的复合材料、ABS、PVC等塑胶材料,便于使用塑胶模具进行批量生产,制造成本极低。通过将塑料卡箍的紧迫螺丝压入于箍体的迫近段中,使紧迫螺丝与拉紧段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迫近锁紧的功能,将软管紧固连接在硬管的外圆上,软管与硬管之间设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与硬管紧固连接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与硬管紧固连接的装配效果立体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软管与硬管紧固连接的装配效果剖面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卡箍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箍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迫近段的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拉紧段的局部放大纵向剖面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抱紧段的局部放大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紧迫螺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脱凸缘的局部放大横向剖面示意图。
[0026]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7]I——箍体11——抱紧段
[0028]111——第一弧段112——第二弧段
[0029]1101——凸筋1102——加强筋
[0030]12-迫近段121-过孔
[0031]122—第一让位槽13—拉紧段
[0032]131——内螺纹孔132——第二让位槽
[0033]14—紧迫间隙2—紧迫螺丝
[0034]21——手柄头211——防滑筋
[0035]22—紧迫凸缘23——防脱颈部
[0036]24——防脱凸缘241——圆角
[0037]242-直面25-外螺纹柱
[0038]3-软管4-硬管
[0039]41-环形槽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一种塑料卡箍,包括箍体I和紧迫螺丝2,所述箍体包括抱紧段11、一体成型于所述抱紧段两端的迫近段12和拉紧段13,所述抱紧段呈弧形薄带状,且所述抱紧段包括第一弧段111、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弧段两端的第二弧段112,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所述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紧迫螺丝能够与所述拉紧段螺纹连接,使所述抱紧段的第一弧段和两个第二弧段弯曲形成圆环形。上述结构中,充分利用了塑胶材料具有可弯曲的挠性特性,通过对箍体的抱紧段进行合理的弧度曲率半径设计后,可使其弯曲后形成圆环形,圆环形能够更好的匹配软管和硬管的紧固连接。上述结构中,抱紧段呈弧形薄带状,充分考虑到了模具制造的便利性,能够有效降低开模及制造成本;上述结构中,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箍体的迫近段的中部,使箍体与紧迫螺丝成为一体,避免了用户拆装过程中容易遗失零件的情况,并可实现软管和硬管的快速紧固,操作简便高效。
[0041]优选的,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的2-5倍。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设计较小(比待紧固的软管半径略大即可),将第一弧段的曲率设计较大,一般取第二弧段曲率半径的2-5倍。这样的弧度曲率半径设计后,可使其弯曲后形成圆环形。
[0042]优选的,所述抱紧段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凸筋1101。优选的,设有两条凸筋,该两条凸筋沿抱紧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抱紧段内侧面的中部位置,在使用塑料卡箍连接软管和硬管时,起到充分发挥紧固力的作用。
[0043]优选的,所述抱紧段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加强筋1102。优选的,设有两条加强筋,该两条加强筋沿抱紧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于抱紧段外侧面的边缘位置,用以提高箍体的抱紧段的结构强度。
[0044]优选的,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设有过孔121,所述迫近段的一侧设有第一让位槽122 ;所述拉紧段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孔131,所述拉紧段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132 ;所述紧迫螺丝包括依次设置的紧迫凸缘22、防脱颈部23、防脱凸缘24和外螺纹柱25 ;所述防脱颈部穿入所述过孔内,且所述迫近段止档于所述紧迫凸缘和所述防脱凸缘之间;所述外螺纹柱与所述内螺纹孔能够螺纹连接,且在螺纹连接时,所述防脱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迫近段与所述拉紧段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形成紧迫间隙14。这样,通过紧迫螺丝的防脱颈部与箍体的迫近段中部的过孔的配合,以及箍体的迫近段与紧迫螺丝的紧迫凸缘和防脱凸缘的配合,能够实现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迫近段的中部的功能,从而使箍体与紧迫螺丝形成一体,达到避免用户拆装过程中容易遗失零件的目的。通过紧迫螺丝的外螺纹柱与箍体的拉紧段的中部的内螺纹孔的配合,能够实现紧迫螺丝与拉紧段螺纹连接的功能。通过第一让位槽与第二让位槽形成的空腔与防脱凸缘的配合,能够实现紧固时抱紧段的第一弧段与第二弧段的有效合拢。通过迫近段与拉紧段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形成紧迫间隙,能够提供持续的预紧力,保证紧固联接的持续可靠性。
[0045]优选的,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过孔的开口方向平行。通过将迫近段的过孔和拉紧段的内螺纹孔的开口方向设计成平行,能够便于开模和成型,从而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0046]优选的,所述紧迫螺丝还包括手柄头21,所述手柄头设于所述紧迫凸缘背向所述防脱颈部的一侧,且所述手柄头上设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211。通过设计手柄头能够便于紧固操作,通过设置防滑筋能够起防滑作用。
[0047]优选的,所述防脱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且所述防脱凸缘上设有锥形圆角241和若干个直面242。上述结构中,防脱凸缘的直径大于过孔的直径,能够使其止挡于迫近段的一侧,配合紧迫凸缘,能够使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过孔内,不至于掉落,以免紧迫螺丝掉落给用户带来零件遗失的烦恼。上述结构中,在防脱凸缘上设有锥形圆角241和若干个直面242,能够起到方便防脱凸缘24穿过迫近段12的过孔121的作用,方便紧迫螺丝与箍体的迫近段的定位连接。更优选的,取防脱凸缘24的直径比过孔121的直径大0.1?0.5mm,且直面242的数量设置为2-5个。
[0048]优选的,所述箍体和紧迫螺丝均由PP或PP与GF的复合材料或PA或PA与GF的复合材料或ABS或PVC制成。采用PP、PP与GF的复合材料、PA、PA与GF的复合材料、ABS、PVC等塑胶材料,便于使用塑胶模具进行批量生产,制造成本极低。
[0049]参见图1、图2和图3,一种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包括所述塑料卡箍,还包括软管3、硬管4和密封圈5,所述硬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槽41,所述软管套设于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位于所述软管和所述硬管之间,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紧段抱紧设于所述密封圈处的所述软管外。这样,通过将塑料卡箍的紧迫螺丝压入于箍体的迫近段12中,使紧迫螺丝2与拉紧段13螺纹连接,即可实现迫近锁紧的功能,将软管3紧固连接在硬管4的外圆上,软管3与硬管4之间设置起密封作用的密封圈5。
[0050]以上实施例是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形式上的修改或变更,但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的情况下,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包括箍体(I)和紧迫螺丝(2),所述箍体包括抱紧段(11)、一体成型于所述抱紧段两端的迫近段(12)和拉紧段(13),所述抱紧段呈弧形薄带状,且所述抱紧段包括第一弧段(111)、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弧段两端的第二弧段(112),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所述紧迫螺丝穿入定位于所述迫近段的中部,且所述紧迫螺丝能够与所述拉紧段螺纹连接,使所述抱紧段的第一弧段和两个第二弧段弯曲形成圆环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段的曲率半径是所述第二弧段的曲率半径的2-5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段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一凸筋(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段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一加强筋(11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迫近段的中部设有过孔(121),所述迫近段的一侧设有第一让位槽(122);所述拉紧段的中部设有内螺纹孔(131),所述拉紧段的一侧设有第二让位槽(132);所述紧迫螺丝包括依次设置的紧迫凸缘(22)、防脱颈部(23)、防脱凸缘(24)和外螺纹柱(25);所述防脱颈部穿入所述过孔内,且所述迫近段止档于所述紧迫凸缘和所述防脱凸缘之间;所述外螺纹柱与所述内螺纹孔能够螺纹连接,且在螺纹连接时,所述防脱凸缘容置于所述第一让位槽和所述第二让位槽形成的空腔内,所述迫近段与所述拉紧段之间相距设定距离,形成紧迫间隙(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过孔的开口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紧迫螺丝还包括手柄头(21),所述手柄头设于所述紧迫凸缘背向所述防脱颈部的一侧,且所述手柄头上设有起防滑作用的防滑筋(21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凸缘的直径大于所述过孔的直径,且所述防脱凸缘上设有锥形圆角(241)和若干个直面(2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卡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箍体和紧迫螺丝均由PP或PP与GF的复合材料或PA或PA与GF的复合材料或ABS或PVC制成。
10.一种软管与硬管的紧固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塑料卡箍,还包括软管(3)、硬管(4)和密封圈(5),所述硬管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形槽(41),所述软管套设于所述硬管外,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位于所述软管和所述硬管之间,所述塑料卡箍的抱紧段抱紧设于所述密封圈处的所述软管外。
【文档编号】F16L47/00GK204042269SQ201420512018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梅安平, 吴敏华, 朱冬冬 申请人:昆山联华印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