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换挡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363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自动换挡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挡器,包括换换挡器核心组件以及换挡器壳体(1),所述换挡器壳体(1)上设有异形通孔(3),且所述操纵杆内滑动连接一根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底端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5),且两个凸块(5)均伸出操纵杆(2),所述操纵杆(2)两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下端设有一对挡块(7),所述凸块(5)与挡块(7)之间还设有复位弹簧(8);所述异形通孔(3)下设有第一限位块(9),所述异形通孔(3)下设有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水平位置处于滑槽之间。这种自动换挡器具有挡位保护功能。
【专利说明】自动换挡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挡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日益普及,2013年中国的汽车销量突破了 200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汽车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
[0003]自动换挡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有技术的自动换挡器并不具备挡位保护功能,所以驾驶员尤其是新手驾驶员很容易换错挡位,比如本来在N挡短暂停车,而驾驶员的意愿是转换到D挡前进的,但是可能因为误操作而很容易的转换了 R挡,这样汽车就会倒行,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又比如原本是处于P挡停车的,但是因为不小心触碰到了自动换挡器而导致挡位很容易从P挡转换到R挡,因为此时驾驶员并没有倒车的意愿,所以也可能导致摩擦碰撞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挡位保护的自动换挡器,采用这种自动换挡器安全隐患较小。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换挡器,包括换换挡器核心组件以及换挡器壳体,所述换挡器核心组件上设有操纵杆,所述换挡器壳体上设有供操纵杆伸出转动的异形通孔,所述异形通孔上对应操纵杆的转动位置有四个,依次分别是P挡位置、R挡位置、N挡位置以及D挡位置,所述操纵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操纵杆内滑动连接一根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底端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且两个凸块均伸出操纵杆,所述控制杆顶端伸出操纵杆,所述操纵杆两侧设有供凸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下端设有一对挡块,所述凸块与挡块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控制杆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异形通孔下对应P挡位置与R挡位置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使得操纵杆不能任意在P挡与R挡之间转换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异形通孔下对应R挡位与N挡位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使得操纵杆不能任意在R挡与N挡之间转换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水平位置处于滑槽之间。
[0006]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操纵杆内部设置一个控制杆,而且控制杆可以竖直移动并且通过复位弹簧复位以及通过两对挡块阻挡,并且在异形通孔对应P挡挡位与R挡挡位之间设置第一限位块,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无触碰而导致操纵杆从P挡挡位直接转换到R挡挡位,而是需要驾驶员手动将控制杆按压下去,然后才能进行转换,同理,R挡挡位与N挡挡位之间也不会因为无触碰而直接转换,也是需要驾驶员首先进行按压控制杆操作,这样设置使得自动换挡器具有挡位保护功能,进而使得安全性能大大提升,安全隐患大大降低。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块比第二限位块的竖直方向厚度要厚。这样使得R挡挡位与N挡挡位之间的转换比R挡挡位与P挡挡位之间的转换轻松点,符合驾驶员的操作习惯。
[0008]作为优选,所述滑槽上端设有一对用于加强操纵杆强度的加强块。这样设置操纵杆的强度较高,不容易被凸块顶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挡器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挡器壳体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换挡器壳体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0012]如图所示:1、换挡器壳体;2、操纵杆;3、异形通孔;4、控制杆;5、凸块;6、加强块;
7、挡块;8、复位弹簧;9、第一限位块;10、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所示:一种自动换挡器,包括换换挡器核心组件以及换挡器壳体1,所述换挡器核心组件上设有操纵杆2,所述换挡器壳体I上设有供操纵杆2伸出转动的异形通孔3,所述异形通孔3上对应操纵杆的转动位置有四个,依次分别是P挡位置、R挡位置、N挡位置以及D挡位置,所述操纵杆2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操纵杆内滑动连接一根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底端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5,且两个凸块5均伸出操纵杆2,所述控制杆4顶端伸出操纵杆2,所述操纵杆2两侧设有供凸块5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下端设有一对挡块7,所述凸块5与挡块7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控制杆4复位的复位弹簧8 ;所述异形通孔3下对应P挡位置与R挡位置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5使得操纵杆2不能任意在P挡与R挡之间转换的第一限位块9,所述异形通孔3下对应R挡位与N挡位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5使得操纵杆2不能任意在R挡与N挡之间转换的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水平位置处于滑槽之间。因为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水平位置处于滑槽之间,所以当驾驶员按压控制杆4使得凸块5处于滑槽的最低端时,凸块是可以穿过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而当驾驶员没有按压控制杆4,则此时凸块5是处于滑槽最上端,此时凸块5是不能穿过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
[0015]所述第一限位块9比第二限位块10的竖直方向厚度要厚。
[0016]所述滑槽上端设有一对用于加强操纵杆2强度的加强块6。
[0017]如图2所示从左往右依次为P挡挡位、R挡挡位、N挡挡位以及D挡挡位。
[00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若要在P挡挡位、R挡挡位以及N挡挡位之间转换,则需要驾驶员按压控制杆使得凸块5不会被第一限位块9以及第二限位块10挡住,而N挡挡位与D挡挡位之间因为需要经常转换,而且两者之间转换不会引发安全隐患,所以在N挡挡位与D挡挡位之间不设置限位块。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换挡器,包括换换挡器核心组件以及换挡器壳体(1),所述换挡器核心组件上设有操纵杆(2),所述换挡器壳体(I)上设有供操纵杆(2)伸出转动的异形通孔(3),所述异形通孔(3)上对应操纵杆的转动位置有四个,依次分别是P挡位置、R挡位置、N挡位置以及D挡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2)为中空结构,且所述操纵杆内滑动连接一根控制杆(4),所述控制杆(4)底端水平方向设有两个相对的凸块(5),且两个凸块(5)均伸出操纵杆(2 ),所述控制杆(4 )顶端伸出操纵杆(2 ),所述操纵杆(2 )两侧设有供凸块(5 )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下端设有一对挡块(7),所述凸块(5)与挡块(7)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控制杆(4)复位的复位弹簧(8);所述异形通孔(3)下对应P挡位置与R挡位置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5)使得操纵杆(2)不能任意在P挡与R挡之间转换的第一限位块(9),所述异形通孔(3)下对应R挡位与N挡位之间两侧均设有用于挡住凸块(5)使得操纵杆(2)不能任意在R挡与N挡之间转换的第二限位块(10),所述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水平位置处于滑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9)比第二限位块(10)的竖直方向厚度要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上端设有一对用于加强操纵杆(2)强度的加强块(6)。
【文档编号】F16H61/18GK204083193SQ20142057428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8日
【发明者】陈一文 申请人:宁波汽车软轴软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