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646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来水出水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在普遍存在的自来水龙头,其包含有出水管体,出水管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控制出水罐体内水流大小的阀门启闭开关,而自来水厂流出的自来水经过长距离运输之后,自来水内会残存部分杂质。为了能过滤自来水内部残存的杂质,部分出水罐体内会设置过滤网,如公告号为CN201141478Y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水龙头,其在水龙头的端部开有槽,在槽中设置滤网,此类带滤网的水龙头能达到有效过滤自来水杂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发现,上述类型的水龙头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其滤网表面附着的杂质达到一定量时,水龙头的出水量便会受到影响,此时便需要把滤网从水龙头端部拿出、清洁滤网、重新安装滤网,整个水龙头才能恢复在正常使用状态,但是在拆卸过程中,依旧需要把滤网从水龙头上拿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龙头,其具有方便清洁滤网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龙头,包括出水管体、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包括过滤框以及安装于过滤框内的过滤网,所述过滤框铰接于出水管体内管壁,所述过滤框上设置驱动臂,所述驱动臂贯穿于出水管体且延伸至出水管体外侧,所述过滤框外框壁密封抵触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水龙头正常使用时存在两种状态:第一状态:在正常出水状态时,过滤框外框壁会密封抵触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此时水龙头内部的水从过滤件A面进入到B面,然后从出水管体的出水口流出;第二状态: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过滤件的A面上会粘有较多杂质,此时,操作人员会通过驱动臂旋转整个过滤框,从而使过滤件的A面和B面发生翻转,粘有较多杂质的A面会朝向出水管体的出水口处,而B面则起到主要阻挡杂质的作用;在第二状态使用过程中,由于水流是从过滤件的B面冲向A面,能直接把粘附在A面的大部分杂质冲刷掉;有部分难以冲刷掉的杂质,可通过外置刷子伸入到出水管体内进行对该面进行清洁;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如此循环往复使用,不仅充分利用了出水管体内水流单向流动的特点,降低了滤网的清洁难度,而且大幅度提升了滤网的实际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体的内管壁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过滤框的形状为圆环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受到实际水龙头制作工艺的影响,内管壁横截面为圆形的出水管体制作较为简单,并且此类的出水管体与圆环形的过滤框相互配合,能完全满足过滤件A面和B面发生翻转的要求。优选的,所述过滤框能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相抵触的外框壁上设有第一橡胶抵触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橡胶抵触层的材质较软,当过滤框所在平面与出水管体的轴心方向垂直时,第一橡胶抵触层会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发生抵触,当水流冲向过滤件时,该水流仅仅会从过滤网流过,而不会从过滤框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之间流过,保证过滤件的过滤效果。优选的,所述过滤框包括圆环形的第一框体、圆环形的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中部相接,过滤网分别独立安装于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上,第一框体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框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呈倾斜设置,所述驱动臂的旋转轴心穿过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的连接点。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并且两者的形状均为圆环形,两者之间中部相接,即整个过滤件存在四个框片,并且每个框片内均设置有过滤网;实际使用过程中,整个过滤件的迎水面会存在三个框片即A框、B框、C框,并且另外一个框片即D框位于过滤件的背水面上,其中A框和C框平行,A框、C框会与出水管体的管壁相抵紧,B框与D框平行,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A框和C框表面会存在较多的杂质,B框次之,D框上的杂质最少;此时,使用者旋转驱动臂后,会使整个过滤框发生旋转,从而过滤件的位于迎水面的片会发生变化,即把D框、B框与出水管体的管壁发生抵触,此时,D框上的杂质很少,不仅整个出水管体内的出水量不会突然降低,而且出水管体内的水流会对其他过滤框上的过滤网进行冲刷,减少其他过滤框上的杂质量。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框体所在的平面之间呈垂直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框体的外框壁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发生抵触时,第二框体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一框体所在平面,出水时,水流不会直接撞击第二框体内的过滤网,单位时间内减少了第二框体的杂质量。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能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相抵触的外框壁上设有第二橡胶抵触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橡胶抵触层的材质较软,当第一框体或第二框体所在平面与出水管体的轴心方向垂直时,第二橡胶抵触层会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发生抵触,当水流冲向过滤件时,该水流仅仅会从过滤网流过,而不会从过滤框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之间流过,保证过滤件的过滤效果。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体上设有供驱动臂贯穿的贯穿孔,所述驱动臂和贯穿孔之间设置有密封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位于驱动臂和贯穿孔之内,不仅不会影响整个驱动臂的周向旋转,而且能防止出水管体内的水流从贯穿孔中流出。优选的,所述驱动臂上设有用于使过滤框保持指定旋转角度的限位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尽管过滤框上设置的第一橡胶抵触层或者第二橡胶抵触层能与出水管体的内管壁发生抵触挤压,但是水流一大依旧无法限制过滤框的旋转,因此限位部能有效保持过滤框的旋转角度,从而保证过滤件的滤水效果。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在位于出水管体之外的驱动臂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旋转滤水件时,拧松限位螺母,使限位螺母与出水管体外管壁分离开,整个驱动臂即可实现自由旋转;当需要固定滤水件时,拧紧限位螺母,从而使限位螺母与出水管的外管壁相互贴合,从而限制驱动臂的周向旋转,防止水流过大而使过滤件产生意外旋转。所述过滤件安装于出水管体靠近出水口的管口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件安装于此处,当过滤件内的过滤网杂质过多时,外置刷子的刷毛能很轻松地接触到过滤网,进而清洁该过滤件内的过滤网。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局部剖面图;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局部剖面图;图6为图5的B部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二中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出水管体;2、过滤件;21、过滤框;22、过滤网;3、驱动臂;4、第一橡胶抵触层;5、第一框体;6、第二框体;7、第二橡胶抵触层;8、贯穿孔;9、密封件;10、限位部;101、限位螺母;11、把手;13、A面;14、B面;15、A框;16、B框;17、C框;18、D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水龙头,包括出水管体1、过滤件2,出水管体1的内管壁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过滤件2包括过滤框21以及安装于过滤框21内的过滤网22,所述过滤框21的形状为圆环形,所述过滤框21铰接于出水管体1内管壁,所述过滤框21上设置驱动臂3,该驱动臂3的旋转轴心通过过滤框21的中心位置,在该过滤框21的外框壁上设有第一橡胶抵触层4,第一橡胶抵触层4也同样为圆环形抵触层,当过滤框21所在平面与出水管体1的出水方向垂直时,第一橡胶抵触层4会直接与出水管体1的内管壁发生挤压,且起到密封抵触的效果。在出水管体1上设有贯穿孔8,驱动臂3穿过贯穿孔8且延伸至出水管体1外侧,驱动臂3突出于出水管体1的端部设置有把手11,并且驱动臂3和贯穿孔8之间设置有密封件9,该密封件9可选用O型圈,密封件9套接于驱动臂3外侧壁且抵触于贯穿孔8的孔壁上,实现防止出水管体1内的水从驱动臂3与贯穿孔8之间溢出。另外,在所述驱动臂3上设有用于使过滤框21保持指定旋转角度的限位部10,限位部10包括限位螺母101,所述限位螺母101螺纹连接在位于出水管体1之外的驱动臂3上,该限位螺母101通过旋紧能与出水管体1的外侧壁发生抵触。上述的过滤件2安装的位置可位于出水管体1靠近出水口的管口处,当过滤框21所在平面与出水管体1的出水方向垂直时,过滤框21所在平面可基本与出水管体1的管口齐平。实施例一中的水龙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参见图4所示,过滤件2设置有A面13以及B面14,正常使用时,参见图3,过滤件2的A面13朝上,而B面14朝下,当出水管体1内出水时,此时的迎水面为A面13,背水面为B面14,使用时间一长,A面13势必会积累较多的杂质;需要清洁A面13杂质时,只需通过把手11旋转驱动臂3,驱动臂3会带动整个过滤框21旋转180度,并且此时迎水面为B面14,背水面为A面13,出水管体1的水流会把A面13的杂质冲出,达到一定清洁效果;有必要时,使用外置清洁刷对A面13进行清扫。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参见图6以及图7所示,其中的过滤框21包括圆环形的第一框体5、圆环形的第二框体6,所述第一框体5和第二框体6的中部相接,即第一框体5的中心与第二框体6的中心发生重合,第一框体5所在的平面和第二框体6所在的平面之间呈倾斜设置,该倾斜角度在70度~90度之间,其中最好选择90度,在第一框体5和第二框体6上分别独立安装有过滤网22,驱动臂3的旋转轴心同时穿过第一框体5和第二框体6的中心位置。在第一框体5、第二框体6的能与出水管体1的内管壁相抵触的外框壁上均设有第二橡胶抵触层7。实施例二中的水龙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参见图6以及图7所示,整个过滤框21存在四个框片,即A框15、B框16、C框17、D框18,并且每个框片内均设置有过滤网22;正常使用时,整个过滤件2的迎水面上具有A框15、B框16、C框17,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A框15和C框17表面会存在较多的杂质,B框16次之,D框18上的杂质最少;使用者旋转驱动臂3后,会使整个过滤框21发生旋转,从而过滤件2的位于迎水面的片会发生变化,即把D框18、B框16与出水管体1的管壁发生抵触,此时迎水面变化为A框15、B框16、D框18,而D框18原先积累的杂质最少,故不会影响后期出水。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