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6356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伸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伸缩器的密封是在矩形密封沟槽中填充填料,依靠压盖将填料向轴向压紧,使之产生径向弹性变形而与内套或外套产生接触力实现密封,但填料容易被压盖的剂坏,且压盖的压力的大小全靠人的感觉掌握,进而导致伸缩器的密封性能不稳定,密封效果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伸缩器是在密封沟槽嵌入截面现状为角形的密封圈代替传统密封沟槽中填充的填料实现密封,例如授权公告日为2003.11.15、授权公告号为CN258500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双法兰传力接头,其包括带有法兰联接端的外伸缩套筒、带有法兰联接端的内伸缩套筒和带有法兰的压盖,外伸缩套筒与内伸缩筒之间设有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的环形密封圈,并通过有带法兰的压盖及螺母的固紧而实现内、外伸缩套管之间的密封,有效的改善了密封效果。但由于截面形状为梯形结构的环形密封圈与内、外伸缩管的接触为面接触,在密封时压盖需要较大的压紧力,同时在与管道连接时内、外伸缩套筒之间的相对移动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伸缩器,以解决目前伸缩器在密封时压盖需要较大的压紧力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旨在解决目前伸缩器在与管道连接时内、外伸缩套筒之间相对移动比较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伸缩器,包括内伸缩套筒、外伸缩套筒和压盖,所述内伸缩套筒与所述外伸缩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截面形状为圆弧形。

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所述外伸缩套筒与所述密封圈的压紧配合面为与外伸缩套筒轴线垂直的平面。

所述压盖与所述密封圈的压紧配合面为外伸缩套筒轴线垂直的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内伸缩套筒与外伸缩套筒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内侧截面形状为圆弧形,初始状态下密封圈与内伸缩套筒线接触,在压盖压紧过程中,压盖和外伸缩套筒之间预留有较大的空间来承载密封圈的变形,所以在密封时施加给压盖较小的压紧力就能实现完全密封,从而解决了目前伸缩器在密封时压盖需要较大压紧力的问题;同时密封圈内侧与内伸缩套筒的接触面积小,相应的密封圈与内伸缩套筒之间的摩擦力也小,从而也解决了目前伸缩器在与管道连接时内、外伸缩套筒之间相对移动比较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器实施例2中密封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器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的伸缩器包括内伸缩套筒4、外伸缩套筒1和压盖3,内伸缩套筒4与外伸缩套筒1之间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初始状态下密封圈与外伸缩套筒1的接触为线接触,本实施例中,外伸套筒1与密封圈2的压紧配合面为平面,该平面与外伸缩套筒1的轴线垂直,压盖3与密封圈2的压紧配合面也为平面。

上述实施例在使用时,内伸缩套筒1和外伸缩套筒1通过其上的法兰联结端直接与管道结合,并利用相应的限位螺栓和限位螺母固紧,压紧螺柱5穿过压盖3上法兰联结端上的通孔并与外伸手套筒1上法兰联结端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压盖3和外伸缩套筒1的固定连接,并通过压紧螺母6压紧,在压盖3的作用下,内伸缩套筒4与外伸缩套筒1之间的密封圈2也被压紧,密封圈2因压紧而产生径向弹性变形与内缩套筒4和外伸缩套筒1紧密贴合,实现完全密封。

本实用新型一种伸缩器的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了不同截面形状结构的密封圈,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再重复说明。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密封圈2’包括矩形部2’1和圆弧部2’2,矩形部2’1作为密封圈2’的外侧,其与压盖3和外伸缩筒1接触1而不与内伸缩套筒4接触,圆弧部2’2作为密封圈2’的内侧,其与内伸缩套筒4接触且接触为线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