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密封蝶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蝶阀的阀座和蝶板之间多采用圆筒内平面配合,这种结构的配合方式存在一定弊端:蝶板和阀座之间不能配合得太紧,如果配合太紧,阀门开关就很困难,若不用力,就很难开启阀门或者完全关闭阀门,且用力关闭阀门,蝶板就很容易变形而造成损坏。然而,如果蝶板与阀座配合不够紧密,则很容易产生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软密封蝶阀,增强阀体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密封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铁阀体,与所述的铸铁阀体过盈配合的可更换式橡胶阀座,铸铁阀板,以及通轴式阀轴,所述的铸铁阀板的密封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漆层,所述的环氧树脂漆呈整体球面。
优选地,所述的铸铁阀板为球墨铸铁。
优选地,所述的环氧树脂漆层的厚度为0.125mm-0.175mm。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为无骨架橡胶材质阀座。
优选地,所述的密封面包括阀板的两侧面以及与上阀口对应的上顶面和下阀口对应的下顶面,所述阀板的两个侧面、上顶面、下顶面均为同一个球面之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软密封蝶阀的密封面设计成一个整体球形,能有效减少密封扭矩,大大降低了启闭阀门的扭矩。而且将球墨铸铁阀板喷漆处理,降低了以往电镀处理的环境污染,而且适用于更多的环境,例如饮用水、供水等特殊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密封蝶阀包括铸铁阀体1,橡胶阀座2,铸铁阀板3,以及上阀轴4、下阀轴5,所述的铸铁阀板的密封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漆层,所述的环氧树脂漆层呈整体球面。所述的密封面包括阀板的两侧面以及与上阀口对应的上顶面和下阀口对应的下顶面,所述阀板的两个侧面、上顶面、下顶面均为同一个球面之上。将软密封蝶阀的密封面设计成一个整体球形,能有效减少密封扭矩,大大降低了启闭阀门的扭矩。同时,将球墨铸铁阀板喷漆处理,降低了以往电镀处理的环境污染,而且适用于更多的环境,例如饮用水、供水等特殊环境,具体来说,球墨铸铁阀板密封面的喷漆为老人牌环氧树脂漆,环氧树脂漆层的厚度为0.125mm至0.175mm。
其中,所述的上阀轴上端自阀体的上阀口穿出并通过键1与操控机构连接以实现铸铁阀板的开启,同时,在所述的上阀轴上设置有台阶通过压盖6以定位上阀轴实现上阀轴限位,所述的压盖内外部均有O形圈密封轴孔。上部的上阀轴上设有上导套7以进行导向并减小摩擦,降低开启力矩,所述的阀体的上阀口的上部固定设置有压盖以及填料8实现端部的密封和定位。
所述的下阀轴与铸铁阀板连接,所述的下阀轴上设置有台阶以定位下阀轴实现下阀轴相对阀体的位置固定,同时,下阀轴下端部与下堵板9间设置有O形圈10。本实用新型阀板的空心双断轴,阀板相对实心双断轴设计增加了中部的流线型,有效降低了阀门的压力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阀座与阀体通过过盈配合实现有效密封,而且阀板与阀座通过整体球形密封,使阀板与阀座接触更好,保证阀板密封,且降低阀门扭矩。
优选地,所述的阀座为无骨架阀座,阀座采用加筋设计,橡胶厚度大,压缩回弹性优,从而使扭矩减小,并且与阀体过盈密封,密封效果更好,阀座可制作多种橡胶材质,以适用各种不同工况,同时阀座可更换,实现产品在互换阀座后方便快捷应用不同工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