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控止回阀安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4662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液控止回阀安装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回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液控止回阀安装板。



背景技术:

止回阀是指依靠介质本身流动而自动开、闭阀瓣,用来防止介质倒流的阀门,又称逆止阀、单向阀、逆流阀、和背压阀。止回阀属于一种自动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介质倒流、防止泵及驱动电动机反转,以及容器介质的泄放。

液控止回阀主要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工位上,然而现有的安装板是通过在其上开设安装孔,并且与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呈对应设置,从而实现液控止回阀的固定安装,但安装板上的安装孔需要与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一一对应,因此装配精度高,加工精度高,从而导致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装配精度的液控止回阀安装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控止回阀安装板,包括有底板本体,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若干固定孔,所述底板本体上设有用于供螺栓穿设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设置,所述螺栓穿过滑槽后与止回阀螺纹连接。

所述滑槽环绕呈环形结构。

所述底板本体的底部端面开设有贯通至滑槽大径端的导入孔,所述导入孔的内径不小于滑槽大径端的宽度。

所述滑槽设有多条,并且呈同心结构设置。

所述固定孔呈沉孔结构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螺栓穿过滑槽后与止回阀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止回阀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由于滑槽呈条状结构,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安装孔实现与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能够有效降低两者的装配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安装板的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安装板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1、底板本体;11、固定孔;12、滑槽;13、导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液控止回阀安装板,参照图1所示,包括有底板本体1,在底板本体1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11,通过螺栓穿过固定孔11将安装板实现固定在工位上,然后再将止回阀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固定孔11呈沉孔结构设置,避免螺栓露出一端,从而不利于止回阀与安装板平稳固定。

参照图2所示,底板本体1上设有滑槽12,滑槽12内穿设有用于连接止回阀的螺栓,螺栓穿过滑槽12后与止回阀螺纹连接从而实现止回阀与安装板固定连接。由于滑槽12呈条状结构,因此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安装孔实现与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对应设置,能够有效降低两者的装配精度,从而有利于降低安装板的加工成本。

参照图1所示,并且滑槽12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设置,这样能够将螺栓沉埋在滑槽12内,避免螺栓露出一端,从而不利于底板本体1的平稳固定。

滑槽12可以根据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数量以及位置设置成一段一段的结构,也可以依次串联连接呈环形结构,参照图2所示,均能够有效降低安装孔与止回阀的装配精度,本申请优选将滑槽12设置呈环形结构,能够在将安装板固定安装后,于安装止回阀的过程中,实现任意调节止回阀的安装角度,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

参照图1所示,此外也可以在底板本体1的底部端面开设有贯通至滑槽12大径端的导入孔13,并且导入孔13的内径不小于滑槽12大径端的宽度,能够通过导入孔13能够将螺栓引导着滑入滑槽12内,使螺栓的大径端能够在滑槽12的大径端内沿其长度方向滑移,并且不会令螺栓从滑槽12内脱落,便于工作人员的安装。

组装时,可先将止回阀底座上安装孔数量的螺栓通过导入孔13滑入到滑槽12内,螺栓排列在滑槽12内,然后再用螺栓穿过固定孔11将安装板固定在工位上,此时滑槽12内的螺栓朝向上方,再穿过止回阀底座上的安装孔后连接螺母,实现止回阀固定在安装板上。拆卸时无需将安装板拆卸下来,即可将螺栓在滑槽12内滑移,以配合止回阀的连接安装。

参照图2所示,滑槽12还可以设有多条,并且呈同心结构设置,优选将滑槽12设置两条,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安装板与止回阀的连接强度,也可扩大安装板适应不同大小止回阀的适用范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