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322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水龙头种类繁多,大部分都是采用手动控制水流的开闭,也有电子自动的,就是利用触摸,红外等方式控制电磁阀,使龙头开关水。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手动自动结合的电子水龙头,但是都是比较单一的,最终的出水都是通过龙头的手柄,如果手柄关闭,则厨房龙头就不会出水,而且都不能识别到底是龙头手柄手动控制出水还是自动控制电磁阀出水。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894391.7公开了一种智能型电子水龙头,所述龙头体上设有感应探头及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通过控制龙头混温阀实现开关水及对水的温度调整,冷热水混合出水管路与水流检测器相连,水流检测器另一端连接在龙头出水喷头上;另一路为所述冷热水混合出水管路包括同时连接在冷水进水管路及热水进水管路进入端的机械混温器,机械混温器与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电磁阀另一路也与水流检测器相接,出口端连接在龙头出水喷头上。所述电子控制电路通过检测与之相连的感应探头和水流检测器控制与之相连的电磁阀开关水。该专利文献虽然采用手动与自动独立管路进行供水,但也存在以下几个不足之处:1.若水流检测器异常或水路中一路阀门损坏,导致两回路同时出水,或手动阀门虽已关闭,但自动独立管路依然出水,使维修人员无法单独对单个水龙头进行快速断水维修;2. 感应探头设置在龙头体上,通常采用嵌设的方式安装,安装方式不合理,装拆不方便,且安装位置不合理;3.导管之间的还需采用一种快速连接方式,以便快速装卸及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包括:由出水管套接在外管体内形成的,具有出水管的龙头体、第一进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一混水管路与第二混水管路;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均分别连接第一混水管路、第二混水管路的两进水端,第一混水管路与第二混水管路的混合出水端均分别与龙头体的出水管连接,还包括:手动截止阀、电磁阀、水流检测器、感应探头及控制器,所述水流检测器设置在第一混水管路上检测该第一混水管路的水流并输出连接至控制器;所述手动截止阀、电磁阀依次串接在第二混水管路上,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龙头体的出水口处,其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龙头外管,出水管套接在外管体内形成龙头体,所述出水管与外管体在位于龙头体的出水口处形成一容置槽,所述感应探头设置在该容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水管路、第二混水管路和出水管均是采用多段管道体依次相卡接而成的管道结构。

再进一步的,多段管道体依次相卡接而成的管道结构的其中相邻管道体采用如下方式相卡接:该相邻管道体分别定义为第一管道体和第二管道体,第一管道的端口内部设有一直径大于该端口的容置腔体,由第一管道的端口向容置腔体方向插设一内爪,该内爪一端具有一限位部并限制在第一管道的端口上,其另一端具有向外张开的多个爪部并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该第一管道相卡接的第二管道由第一管道的端口处向内插设在内爪上,所述第二管道向外拔的过程中,内爪的爪部因抵触在第一管道的端口上进而向内收拢从而卡紧第二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水流检测器包括:设置在第一混水管路外端的常开式磁控开关及设置在第一混水管路内的磁铁,所述第一混水管路内设有一具有弹簧的限位结构,所述磁铁设置在该限位结构上,第一混水管路内的水流带动限位结构上的磁铁移动至对应磁控开关的第一位置,磁控开关闭合并输出至控制器,所述第一混水管路内无水流时,限位结构的弹簧带动磁铁移动至远离磁控开关的第二位置,磁控开关断开。

进一步的,感应探头为热红外感应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还设有起泡网。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水流检测器设置在第一混水管路上检测该第一混水管路的水流并输出连接至控制器;手动截止阀、电磁阀依次串接在第二混水管路上,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通过检测第一混水管路是否有水流进而控制第二混水管路的通/断,起到灵活切换的特点。第二混水管路串接的手动截止阀可在出现异常状况下手动截止第二混水管路,起到防呆的作用。

2. 出水管与外管体在位于龙头体的出水口处形成一容置槽,感应探头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容易装卸,且使用者只需要将手放置在出水口处感应,即能出水洗手,位置安装合理,更人性化。

3.各管道之间采用内爪的卡接方式快速连接,以便快速装卸及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外观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去除部分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管道连接截面示意图一;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管道连接截面示意图二;

图7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手动截止阀的截面示意图;

图8所示为实施例中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动感应两用台面龙头,包括:由出水管11套接在外管体10内形成的龙头体、第一进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一混水管路与第二混水管路、及手动截止阀50、电磁阀63、水流检测器64、感应探头61、电源65以及控制器62;第一进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分别为冷水进水管路及热水进水管路,组成水路的管道包括:第一三通管道21、第二三通管道22、二进一出管道23、第一软管31、第二软管32、第三软管33及第四软管34。第一三通管道21及第二三通管道22的下端口分别用于连接冷水进水管路与热水进水管路。

所述第一混水管路为:冷水进水管路的冷水由第一三通管道21的下端口进入并分流至第一三通管道21的上端口及右端口流出,第一三通管道21的上端口通过第一软管31连接至第一混温阀41(具体的,该第一混温阀41为现有技术中带有手柄的手动调温及开关水的调温阀)的进水端;热水进水管路的热水由第二三通管道22的下端口进入并分流至第二三通管道22的上端口及左端口流出,第二三通管道22的上端口通过第二软管32连接至第一混温阀41的进水端;经第一混温阀41混合调节水温后通过第三软管33连接至二进一出管道23的第一进水端,所述水流检测器64设置在该二进一出管道23的第一进水端用于检测该第一混水管路的水流状况并输出至控制器62。所述二进一出管道23的出水端通过第四软管34连接至出水管11的进水端进而从水龙头的出水口流出。

所述第二混水管路为:第一三通管道21的右端口及第二三通管道22的左端口流出分别连接第二混温阀42(现有技术中用于旋转调节水温的混温阀)的进水端,由第二混温阀42混合调节水温后输出连接至二进一出管道23的第二进水端,所述手动截止阀50、电磁阀63依次串接在该二进一出管道23的第二进水端上,所述控制器62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63进而控制该二进一出管道23的第二进水端的通/断,第二混水管路的水经第四软管34输出至出水管11内进行出水。所述手动截止阀50旋接在第二混温阀42与电磁阀63之间的管道中,通过手动旋进或旋出,可截止或调整第二混水管路的水量,如7所示。

所述出水管11与外管体10在位于龙头体的出水口处形成一容置槽(未示出),所述感应探头61为反射式红外感应探头并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其输出端连接控制器62的输入端。感应探头61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容易装卸,且使用者只需要将手放置在出水口处感应,即能出水洗手,位置安装合理,更人性化。所述电源65分别为控制器62、电磁阀63、水流检测器64及感应探头61提供电源。

其工作原理如下:使用者需要洗手时,可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为:直接旋开第一混温阀41,通过手动的方式开启第一混水管路出水并调节水温,水流检测器64此时检测出第一混水管路的水流后,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62,控制器控制电磁阀63闭合,进而使第二混水管路断开,仅由第一混水管路供水。第二种为:使用者可将手放在水龙头的出水口处,感应探头61感应后将信息传输至控制器62,控制器62在确认第一混水管路无水流的情况下控制电磁阀63开启,水经第二混水管路流至出水管11。若电磁阀63无法闭合的情况下,为防止水不断流出导致浪费水源,维修人员可通过手动旋紧手动截止阀50,使第二混水管路断开,再进行维修,起到防呆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三通管道21、第二三通管道22、二进一出管道23、手动截止阀50、电磁阀63、水流检测器64及控制器62均设置在一壳体70内,起到统一收纳的作用,保护各部件不受外力损伤,且上述各部件的对外连接端口或调节端口均设置在该壳体70表面,便于连接或调节。

具体参照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混水管路、第二混水管路和出水管均是采用多段管道体依次相卡接而成的管道结构。多段管道体依次相卡接而成的管道结构的其中相邻管道体采用如下方式相卡接:该相邻管道体分别定义为第一管道体和第二管道体,以二进一出管道23与第三软管33的连接为例,二进一出管道23定义为第一管道,第三软管33定义为第二管道,第一管道的端口内部设有一直径大于该端口的容置腔体,由第一管道的端口向容置腔体方向插设一内爪80,该内爪80一端具有一限位部801并限制在第一管道的端口上,其另一端具有向外张开的多个爪部802并设置在容置腔体内,与该第一管道相卡接的第二管道(即第三软管33)由第一管道的端口处向内插设在内爪80上,所述第二管道向外拔的过程中,内爪80的爪部802因抵触在第一管道的端口上进而向内收拢从而卡紧第二管道。

同时具体参照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流检测器64包括:设置在二进一出管道23外端的常开式磁控开关641及设置在二进一出管道23内的磁铁642,所述二进一出管道23内设有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二进一出管道23内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筒状固定座91及固定磁铁642的安装座92,所述固定座91的开口正对水流方向,其内壁为镂空结构用于出水,其底部设有一限位孔,安装座92设置在固定座91内并延伸一延伸柱921穿过限位孔,延伸柱921的末端设置一限位部922,固定座91的底部与安装座92之间设置一弹簧93,无水流时,弹簧93的弹力将安装座92弹升至固定座91的开口处,且此时延伸柱921的限位部922抵触在固定座91的限位孔上进行固定,此时磁铁642处于远离磁控开关641的第二位置,磁控开关641无法感应磁铁642发出的磁场进行闭合;当使用者开启第一混温阀41,第一混水管路通水,水压将安装座92及磁铁642压下至对应磁控开关641的第一位置,磁控开关641闭合并输出至控制器62,表示已检测出水流。该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新颖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11的出水口还设有起泡网12。起泡网12使流出的水呈泡沫状,防止水流过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水流检测器设置在第一混水管路上检测该第一混水管路的水流并输出连接至控制器;手动截止阀、电磁阀依次串接在第二混水管路上,控制器的控制端连接电磁阀,通过检测第一混水管路是否有水流进而控制第二混水管路的通/断,起到灵活切换的特点。第二混水管路串接的手动截止阀可在出现异常状况下手动截止第二混水管路,起到防呆的作用。出水管与外管体在位于龙头体的出水口处形成一容置槽,感应探头设置在该容置槽内,容易装卸,且使用者只需要将手放置在出水口处感应,即能出水洗手,位置安装合理,更人性化。各管道之间采用内爪的卡接方式快速连接,以便快速装卸及维修更换。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