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9331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设备技术领域,更进一步地涉及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以手机为例,几乎人手一部,在开车或骑车时,为了能够及时获取导航等信息需要查看手机,为了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拿着手机,因此手机支架对于行车安全非常重要。市场上现有的车载移动终端支架,用于固定手机的部位不能根据不同的手机尺寸调节大小,适用性不强。

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夹装不同尺寸移动终端的车载支架,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能够根据不同的终端尺寸调节大小,将大小不同的移动终端夹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限位滑动设置卡爪,多个所述卡爪的一端汇集于所述底座的中心;所述底座的中心设置调节钮,所述调节钮的转轴上设置齿轮,所述调节钮上的齿轮能够与所述卡爪端部设置的齿条啮合传动;所述底座通过活动固定部连接在车辆上。

可选地,所述卡爪设置为四个,所述卡爪呈对角设置,两组对角设置的所述卡爪分别位于两层,同一层上的所述卡爪的齿条相对设置,由所述调节钮上的同一个齿轮带动。

所述调节钮内设置转动弹簧,通过所述转动弹簧带动所述调节钮回转,使所述卡爪向中心合扰。

所述底座上设置能够沿轴向平移的复位键,所述复位键底部设置的卡齿与所述卡爪背部设置的卡齿反向,两者能够相互啮合限位。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置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开设螺纹孔,与所述活动固定部上的螺柱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活动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一端设置螺柱,另一端开设通过螺栓连接的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相互铰接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相互配合固定形成圆筒。

可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还包括垫片,与所述扣合部的内壁弧度相同,所述垫片的外侧设置凸条;所述凸条能够与所述扣合部的外壁上开设条形槽配合插装。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上设置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内限位滑动设置卡爪,卡爪能够沿导向槽限定的方向平移滑动。多个卡爪的一端汇集于底座的中心,卡爪汇集的一端设置齿条,在底座的中心设置调节钮,调节钮上设置齿轮,调节钮上的齿轮能够与卡爪端部设置的齿条啮合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卡爪作平移运动;底座通过活动固定部连接在车辆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依靠调节钮的转动带动卡爪作平移运动,通过卡爪的平移调节夹装结构的距离,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中底座及其相关部件的轴测结构图;

图2为底座的内侧结构图;

图3为第一固定部的结构图;

图4为第二固定部的结构图;

图5为垫片的结构图。

其中:

底座1、卡爪2、调节钮3、复位键31、连接座4、第一固定部51、第二固定部52、扣合部521、垫片53、凸条531、充电装置6、电源开关6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能够夹装多种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适用范围更广。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进行详细地介绍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中底座及其相关部件的轴测结构图。图2为底座的内侧结构图。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置导向槽,导向槽开设在底座1的内部。导向槽内限位滑动设置卡爪2,卡爪2的一端插入导向槽内,通过导向槽限位滑动。多个卡爪2的一端汇集于底座1的中心,卡爪2呈长条板状,汇集的一端设置为齿条结构,在侧壁上设置齿牙。底座1的中心转轴上设置调节钮3,调节钮3上设置齿轮,调节钮3上的齿轮能够与卡爪2端部设置的齿条啮合传动,用户可通过拧动调节钮3将转动转换为卡爪2的平移;具体地,调节钮3露出底座1的部分用于拧动,位于底座1的内部为柱状结构,在柱状结构上固定设置齿轮。底座1作为移动终端的支撑结构,底座1通过活动固定部连接在车辆上,从而将移动终端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通过调节钮3的转动改变卡爪2的位置,使卡爪2另一端的卡接部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适用于不同的终端设备,适用的范围更广。

在此基础上,卡爪2设置为四个,卡爪2呈对角设置,呈对角设置的两个卡爪2的移动方向平行,在调节钮3带动时同时向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移动。两组对角设置的卡爪2分别位于两层,以防止出现干扰,除此之外,其他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例如将每个卡爪2单独设置于一层中。同一层上的两个卡爪2的齿条相对设置,由调节钮3上的同一个齿轮带动,调节钮3上设置两个齿轮,分别对应于两层卡爪2。

调节钮3内部设置转动弹簧,通过转动弹簧产生回缩力使调节钮3回转,并通过调节钮3上的齿轮结构带动卡爪2向中心合扰,卡爪2端部的卡钩在合拢后将移动终端侧壁贴合夹紧。转动弹簧的回转使卡爪2产生向中心聚拢的力,以将移动终端夹紧,此种调节方式是自适应的,紧密贴合移动终端。除此之外,调节钮3还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定位夹紧,例如采用紧固螺栓等。

更进一步,在底座1上设置能够沿轴向平移的复位键31,复位键31的顶部伸出于底座1的背部,操作者可以拉动复位键31沿轴向移动。复位键31的底部设置卡齿,卡齿为具有朝向的楔形齿,在卡爪2的背部也设置具有一定长度的卡齿,复位键31上的卡齿与卡爪2背部设置的卡齿反向,两者能够相互啮合限位;同时在合拢时也不会造成卡顿。当卡爪2伸出至一定的长度端部的卡钩合拢卡住移动终端,将复位键31按下,卡爪2在调节钮3的转动弹簧作用下使卡齿相互啮合,起到定位的效果;若需要放松反向拉动调节钮3松开卡齿的啮合,卡爪2在调节钮3的转动弹簧作用下向中心回缩,实现卡爪2的复位。

底座1上设置连接座4,连接座4开设螺纹孔,连接座4凸出于底座1的表面,连接座4的中心开设凹槽,凹槽内壁上设置内螺纹,与活动固定部上的螺柱配合连接。上述情况仅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连接结构,例如通过卡扣卡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活动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通过第一固定部51和第二固定部52分别实现两种不同形式的固定;第一固定部51一端设置螺柱,另一端开设通过螺栓连接的通孔,第一固定部51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内,优选地,可固定在后视镜上。在安装时将后视镜从固定座上拆除,将第一固定部51安装,然后将后视镜重新安装。如图3所示,为第一固定部的结构图;图4为第二固定部的结构图。第一固定部51下端设有腔体,腔体内部呈圆球状,与万向球相配合,通过螺母旋紧固定位置,万向球下端通过螺纹与螺杆的连接方式将其固定在底座1上。

第二固定部52包括相互铰接的扣合部521,扣合部521相互配合固定形成圆筒,扣合部521相互固定后能够套装于杆件上,能够套装固定在摩托车或自行车的车把上。第二固定部52的下端也为腔体,可与万向球配合使用固定在底座1上。通过第一固定部51与第二固定部52可以将移动终端固定在不同的车辆上,扩展了适用范围。

如图5所示,为垫片的结构图,第二固定部52还包括垫片53,垫片53为独立的结构,优选地为橡胶片,垫片53与扣合部521的内壁弧度相同,垫片53的外侧设置凸条531,这里所说的外侧是指与扣合部521配合接触的一侧,凸条531能够与扣合部521的外壁上开设条形槽配合插装。通过垫片53上的凸条531能够防止出现相对滑动,而垫片53使扣合部521与车把摩擦力更大,固定效果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多尺寸移动终端支架还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的充电装置6,通常设置为USB接口,与目前广泛采用的充电接口一致。在充电装置6上设置电源开关61,用于控制电源通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