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4761发布日期:2018-08-01 00:59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使用传递动力的传动带从而传递动力的传动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及其控制方法,当包覆v形带轮并且随着v形带轮旋转的v形传动带的一部分与v形带轮分离时,所述v形带轮使v形传动带移动至v形带轮内并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状态。



背景技术:

用于传递动力的各种装置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包括车辆的发动机。例如,可以使用传动带和传动轮将驱动传动轮的动力传递至从动传动轮。特别地,v形传动带被广泛应用,所述v形传动带可以以高速进行操作并且通过使传动带和传动轮之间的接触部分的横截面具有梯形形状而增加传动带和传动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图1显示了v形传动带120和缠绕在v形传动带120上的v形带轮110。

在操作时可能出现v形传动带120与v形带轮110分离的现象。例如,当v形传动带120不适当地组装至v形带轮110时或者由于其它原因,v形传动带120的一部分可能在旋转的同时与v形带轮110分离。

图2显示了v形传动带120的肋状物121的一部分设置在肋状引导件111的最外肋状引导件111的外侧的状态,其中肋状物121形成为插在v形带轮110中的肋状引导件111之间。当v形带轮110和v形传动带120在如上所述的v形传动带120与v形带轮110偏离的状态下旋转时,可能产生噪声或者可能传递不足的动力。此外,如果该现象持续很长一段时间,v形传动带120可能受损或断裂。

另外,当v形传动带120和v形带轮110安装在车辆的发动机上从而用于驱动辅助机器并且v形传动带120旋转同时偏离时,由于通过v形传动带120传递的动力不足,因此发动机可能过热。

上述内容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发明的背景,并不旨在表示本发明落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出现的上述问题,且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及其控制方法,即使围绕v形带轮缠绕的v形传动带的肋状物与v形带轮分离,该v形带轮也可以通过对齐校正器使v形传动带移动至v形带轮的内部从而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v形带轮包括:多个肋状引导件,所述多个肋状引导件沿着v形带轮的周向表面突出;和对齐校正器,当v形传动带的肋状物位于多个肋状引导件的最外肋状引导件的外侧时,所述对齐校正器使v形传动带在朝向v形带轮的内部的方向上移动。

对齐校正器可以包括:对齐部分,其安装在v形带轮上形成的对齐部分安装凹槽中以上下移动并且具有对齐引导件使得v形传动带朝向v形带轮移动;和杠杆,当v形传动带偏离并且v形传动带的肋状物接触杠杆时,所述杠杆用于升起对齐部分。

对齐部分中的对齐引导件可以形成为使得多个肋状引导件的一个肋状引导件连接至多个肋状引导件的邻近的肋状引导件。

对齐引导件可以形成为多个,多个对齐引导件可以设置成彼此平行。

多个对齐引导件的数量可以比多个肋状引导件的数量少一个。

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中可以安装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可以在使对齐部分降低的方向上弹性地支撑对齐部分。

杠杆的中部可以铰接至v形带轮的侧表面,杠杆的一个端部可以连接至对齐部分而另一个端部可以邻近v形带轮的周向表面设置。

杠杆的另一个端部的周向表面可以具有圆弧形状,当肋状物位于v形带轮的外部时,杠杆的另一个端部的周向表面可以接触v形传动带的肋状物。

v形带轮可以进一步包括盖,所述盖具有容纳杠杆的一个端部从而限制杠杆旋转的凹槽,所述盖接合在v形带轮的外部。

对齐校正器可以沿着v形带轮的周向方向设置在两个彼此分开的位置处,并且可以安装成使v形传动带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杠杆可以分别安装在v形带轮的相反侧面,对齐部分的对齐引导件可以形成为使v形传动带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一种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肋状物位于在v形带轮的周向方向上形成的肋状引导件的外侧时,v形传动带的偏离的肋状物与可旋转地安装在v形带轮外部的杠杆接触,从而使杠杆旋转;通过杠杆的转动使v形带轮上形成的对齐部分安装凹槽中的对齐部分升起;通过升起对齐部分而使得对齐部分的上端处形成的对齐导轨使v形传动带朝向v形带轮内部移动从而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状态;降低对齐部分并且使杠杆复位至当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状态时的原始位置。

根据包括上述构造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及其控制方法,即使v形传动带的肋状物位于v形带轮的外部从而偏离,也可以通过对齐校正器来调节v形传动带使其位于v形带轮的内部。

由于通过自对齐而将v形传动带调节至v形带轮的内部,因此能够解决上述由于偏离造成的诸如噪声和v形传动带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呈现的详细描述将会更为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以及优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显示根据常规技术的v形带轮和v形传动带的立体图;

图2为沿着图1的线a-a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v形传动带和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立体图;

图4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5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对齐部分安装凹槽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6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对齐部分的俯视图;

图7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v形带轮的肋状引导件连接至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对齐部分的对齐引导件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8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偏离的v形传动带开始接触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杠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偏离的v形传动带开始接触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杠杆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为沿着图8的线c-c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11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偏离的v形传动带操作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的杠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0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13为沿着图11的线d-d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14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偏离的v形传动带在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沿横向方向移动的状态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图15为显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中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状态完成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为沿着图15的线e-e所呈现的截面图;

图17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可以包括:多个肋状引导件11和对齐校正器;所述肋状引导件11沿着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突出从而插在v形传动带20上形成的多个肋状物21之间;当多个肋状物21的任一者设置成偏离至在v形带轮10的多个肋状引导件11的最外部分处形成的肋状引导件11的外侧时,所述对齐校正器用于使v形传动带20在形成多个肋状引导件11的方向上移动。

彼此接触的v形带轮10和v形传动带20的横截面表面可以具有梯形形状从而增加彼此接触的面积,使得v形带轮10和v形传动带20可以以高速应用并传递较大动力。

可以在v形传动带20的内表面处形成多个肋状物21并且可以在v形带轮10的外表面处形成多个肋状引导件11,使得多个肋状物21插在多个肋状引导件11之间。

肋状引导件11可以在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上沿周向方向形成,并且在v形带轮10的轴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形成。

肋状引导件11可以插在肋状物之间,肋状引导件11的倾斜表面可以接触肋状物21的倾斜表面使得v形带轮10和v形传动带20之间可以进行动力传递。

可以在v形带轮10上设置对齐校正器,当如图2所示v形传动带20的肋状物的一些肋状物21与v形带轮10在外部分离从而偏离时,所述对齐校正器使v形传动带20在轴向方向上移动从而对齐。

如图4所示,对齐校正器可以安装在v形带轮10的一侧,当v形传动带20的一些肋状物21与v形带轮10分离时,对齐校正器可以使v形传动带20在v形带轮10的轴向方向上移动。

为了安装对齐校正器,可以在v形带轮10上形成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如图5所示,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可以以预定深度从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朝向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的中心形成。有利的是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沿着其长度方向以相等的横截面面积形成从而使对齐部分13上下移动。

对齐部分13可以安装成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上下移动。可以在对齐部分13的上端处形成形状与肋状引导件11相似的对齐引导件13a。对齐引导件13a可以插入至v形传动带20的肋状物21。

如图6和图7所示,对齐引导件13a可以形成为使得肋状引导件11连接至邻近的肋状引导件11。亦即,肋状引导件11在周向方向上不连接并且被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切断,使得对齐引导件13a可以连接这些肋状引导件11。特别地,对齐引导件13a可以使肋状引导件11与最邻近的其它肋状引导件11连接。例如,v形带轮10中的左端侧肋状引导件11可以通过一个对齐引导件13a与左侧的第二肋状引导件11连接。

一个对齐引导件13a可以与最邻近的下一个肋状引导件11连接,由此使v形传动带20在横向方向上移动从而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

当v形带轮10和v形传动带20正常对齐时,对齐部分13可以位于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内,但是当v形带轮10和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变得异常时,对齐部分13从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内升起使得对齐引导件13a和肋状引导件11的高度相等。

对齐引导件13a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彼此平行。

另外,对齐引导件13a可以形成为数量比肋状引导件11的数量少一个。例如,如图6所示,当存在四个肋状引导件11时,可以存在三个对齐引导件13a。

当v形传动带20偏离时,杠杆14可以使对齐部分13升起。

杠杆14的中部可以铰接至v形带轮10使得杠杆14可以围绕铰接至v形带轮10的部分旋转。

杠杆14的一端可以连接至对齐部分13使得杠杆可以通过旋转使对齐部分13升起。

杠杆14的另一端可以安装成邻近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设置。当v形传动带20偏离时,杠杆14的另一端可以接触v形传动带20的肋状物21。杠杆14的另一端可以具有圆弧形状。杠杆14的另一端可以具有与v形带轮10的曲率半径大致相同的曲率半径,并且可以邻近地设置在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处,使得当v形传动带20偏离时v形传动带20可以立即接触杠杆14的另一端。

弹性构件15可以安装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

弹性构件15可以弹性地支撑对齐部分13使得对齐部分13插入至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

弹性构件15可以以螺旋弹簧的形式设置。

盖16可以接合至v形带轮10的侧表面。盖16可以覆盖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的开口部分从而避免对齐部分13和弹性构件15分离。

另外,盖16可以具有用于容纳杠杆14的一端的凹槽。杠杆14的一端可以位于凹槽中从而限制杠杆14的旋转角度。然而,除了图3和图7盖16并未在附图中显示。

下文将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操作。

图3显示了偏离状态,即v形传动带20旋转同时v形传动带20的一些肋状物21分离至v形带轮10的外部。此时,v形传动带20与对齐校正器分开,沿着图3的线b-b的截面图与图2所示的相似。

之后,如果v形带轮10旋转,如图8至图10所示,v形传动带20开始接触杠杆14的另一端。位于v形传动带20最外部的肋状物21通过v形带轮10而接触杠杆14的另一端。

如图11至图14所示,如果v形传动带20的旋转继续进行同时肋状物21接触杠杆14,则杠杆14转动从而升起对齐部分13。如果v形带轮10旋转同时肋状物21接触杠杆14,则肋状物21下压杠杆14的另一端使得杠杆14围绕铰接至v形带轮10的部分转动。由于杠杆14的另一端转动从而向v形带轮10的中心偏转(turn),杠杆14的一端转动从而向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偏转。容纳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的对齐部分13通过杠杆14的一端的转动而升起从而朝向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移动。

如果对齐部分13升起,如图14所示,则由于v形传动带20沿着对齐引导件13a朝向v形带轮10的周向表面移动,因此v形传动带20可以在横向方向上移动。由于v形传动带20在横向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从而形成适当的对齐状态。

如果v形带轮10连续旋转同时如上所述相对于v形带轮10适当地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则肋状物21连续旋转而不与对齐校正器接触。此时如图16所示,截面的状态是v形传动带20的肋状物21不朝向v形带轮10的外部分离从而正常对齐。

对齐校正器可以分别安装在v形带轮10的两个不同位置,每个对齐校正器可以安装成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位置。亦即,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可以在v形带轮10的周向方向上分别在彼此分开的两个不同位置形成,对齐部分13可以相对于对齐引导件13a在彼此不同的方向上安装在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杠杆14可以分别安装在v形带轮10的不同表面上。

因此,如果两个对齐校正器分别安装在v形带轮10上,则可以在v形带轮10的两个方向上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

图1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调节v形传动带的对齐的v形带轮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杠杆操作步骤s110、对齐部分升起步骤s120、对齐状态调节步骤s130以及杠杆复位步骤s140;杠杆操作步骤s110中,使v形传动带20的偏离的肋状物21与安装在v形带轮10外部的杠杆14接触并且使杠杆14转动;在对齐部分升起步骤s120中,通过杠杆14的转动使v形带轮10上形成的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的对齐部分13升起;在对齐状态调节步骤s130中,通过升起对齐部分13而使得对齐部分13的上端处形成的对齐引导件13a使v形传动带20朝向v形带轮10内部移动从而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在杠杆复位步骤s140中,降低对齐部分13并且使杠杆14复位至当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时的原始位置。

在v形传动带20上形成多个肋状物21并且在v形带轮10上形成多个肋状引导件11从而使其插在肋状物21之间。如果肋状物21以偏离状态旋转,即肋状物21中的位于最外部的肋状物21位于肋状引导件11中的位于最外部的肋状引导件11的外部,可能出现噪声或者v形传动带20可能损坏。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对齐校正器设置在v形带轮10上,可以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

杠杆操作步骤s110是这样的步骤:当v形传动带20相对于v形带轮10以偏离状态相对旋转时,v形传动带20的偏离的肋状物21与可旋转地安装在v形带轮10上的杠杆14接触从而使杠杆14转动。如果v形传动带20以偏离状态旋转,则偏离的肋状物21(即位于肋状引导件11外侧的肋状物21)与可旋转地安装在v形带轮10上的杠杆14的另一端接触。之后,如果v形传动带20连续旋转,则偏离的肋状物21按压杠杆14的另一端使得杠杆14围绕铰接至v形带轮10的部分转动。

对齐部分升起步骤s120通过杠杆14的转动使安装在v形带轮10上的对齐部分13上下移动。由于对齐部分13安装成在形成于v形带轮10中的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中上下移动并且接触杠杆14,因此如果杠杆14旋转,则对齐部分13升起。

对齐状态调节步骤s130是通过在升高的对齐部分13上形成的对齐引导件13a而调节偏离的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的步骤。对齐引导件13a可以在对齐部分13的上端形成,从而通过对齐部分安装凹槽12分离的肋状引导件11可以与下一个邻近的肋状引导件11连接。因此,如果对齐部分13升高,则v形传动带20沿着对齐引导件13a在横向方向上移动从而可以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

当在杠杆复位步骤s140中调节v形传动带20的对齐状态时,由于向下按压杠杆14的动力消失,因此对齐部分13和杠杆14可以分别复位至其原始位置。

尽管出于说明的目的已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各种修改、增加和删减是可能的,并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