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167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诸如纯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辆行驶过程中,为满足其不同工况下的运行需要,时常会要求切断传动系统中部分传动轴的输出。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离合器等部件实现主、从动部件的分离,传统离合器在分离过程中,由于操作力度不够理想,使得分离不够及时彻底,容易导致部件额外磨损,影响使用寿命。此外,受离合器分离操纵机构的结构限制,在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偏载,加剧磨损的同时,也使系统工作状态变得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能够在需要时,将迅速可靠地实现对传动轴的制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包括基体部件;通过第一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基体部件上的传动轴;制动毂固套于传动轴上的制动毂,其外壁周向上分布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主动摩擦片;固设在基体部件上,并与传动轴同轴设置的制动外罩,其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滑槽,在该滑槽内分布有从动摩擦片,该从动摩擦片与主动摩擦片间隔交叉设置;通过弹性元件支撑在基体部件上的操作部件;以及液压组件,其包括液压缸以及设置在该液压缸上的至少一个活塞,所述活塞能够推动操作部件克服弹性元件弹力使从动摩擦片与主动摩擦片结合。

采用以上结构,以液压方式推动操作部件利用制动外罩上的从动摩擦片与制动毂上的主动摩擦片配合,与锁定或释放传动轴,当需要限制传动轴转动时,能够可靠地将其抱死,避免打滑,相比传统制动器或离合器,其制动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

为方便液压缸的安装,所述基体部件一端设有凹腔,液压缸嵌设在该凹腔中,并与基体部件固定,并通过第二轴承支撑在传动轴上,这样,传动轴转动时,液压缸与基体部件不会随之一起转动,方便供油。

所述弹性元件为至少两个对称分布在基体部件径向外侧的压簧,以确保对操作部件的可靠支撑,为方便压簧的安装,基体部件上固套有止推挡圈,弹性元件的一端与该止推挡圈的一侧端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部件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臂和制动盘,所述连接臂与活塞固定连接,制动盘由连接臂一端向外延伸并与从动摩擦片抵接,所述基体部件上设有供连接臂穿过的过孔。该结构能够确保操作部件的可靠安装,并以相对简单的结构满足其功能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臂呈中空管状结构,其中部具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环状凸棱,所述弹性元件远离止推挡圈的一端抵接在该环状凸棱上,这样,弹性元件两端分别与止推挡圈和环状凸棱抵接,使其安装更加可靠。

为实现液压组件的运动,所述液压缸通过管道连接有液压系统上泵,所述液压系统上泵包括油缸和可滑动地安装在该油缸中的压杆,所述压杆一端穿出油缸后连接有电动推杆,该结构以静压方式带动活塞在液压缸内运动,相比传统动压式的液压机构,不需要设置结构相对复杂的叶轮泵等,简化结构的同时,也更加节能。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能够迅速可靠地实现对传动轴的制动,具有结构简单新颖,制动效率高,稳定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基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制动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制动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操作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液压组件与操作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变速箱液压式制动装置,包括基体部件1和通过第一轴承2a穿设在基体部件1上的传动轴2,传动轴2与基体部件1可相对转动。

传动轴2上固套有制动毂3,基体部件1上固定有和制动毂3相互配合的制动外罩4,当制动外罩4与制动毂3相互作用时,能够使传动轴2与基体部件1结合为一体,以限制传动轴2转动。

在基体部件1上安装有操作部件5,该操作部件5通过弹性元件51支撑在基体部件1上,同时,在基体部件1上还配置了液压组件6,以推动操作部件5运动,常态下,制动外罩4与制动毂3是相互分离的,当液压组件6动作推动操作部件5运动时,该操作部件5能够克服弹性元件51弹力使制动外罩4与制动毂3结合,使传动轴2处于锁定状态。

图2示出了基体部件1的具体结构,其大致呈中空的圆盘状,中部具有供传动轴2穿过的轴孔1a,一端端面具有向内凹陷的凹腔11用于安装液压组件6的液压缸61,在轴孔1a中套设有油封7,油封7位于第一轴承2a和液压组件的液压缸61之间,以将液压组件6隔离避免泄漏。

基体部件1在远离凹腔11的一端端面具有安装部1b,该安装部1b由基体部件1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制动外罩4。在轴孔1a与基体部件1的周向外缘间的过渡部分1c上设有供操作部件5的连接臂5a穿过的过孔13,在过孔13外侧还设置了安装螺孔14用于将制动外罩4与基体部件1固定。

图3和图4分别为制动毂3和制动外罩4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制动毂3为一毂状部件,中部具有与传动轴2配合的传动轴安装孔3a,利用该传动轴安装孔3a固套在传动轴2上,并通过平键定位,使制动毂3能够随传动轴2同步转动,在制动毂3上套设有多个主动摩擦片31,主动摩擦片31能够与制动毂3同步旋转,并可沿该制动毂3轴向滑动。

制动外罩4呈中空的圆盘状结构,一端端面具有连接螺孔43,以便与基体部件连接,在其内壁40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槽4a,在该滑槽4a内套装有数量与主动摩擦片31相对应的从动摩擦片41,从动摩擦片41与主动摩擦片31间隔交叉设置,即主动摩擦片31的至少部分区域能够嵌入相邻两片从动摩擦片41间的间隙中,从动摩擦片41能够于滑槽4a内沿制动外罩4轴向滑动,但不会与制动外罩4产生相对旋转,在制动外罩4轴向端部位置通过挡环42对从动摩擦片41进行轴向限位。

当操作部件5推动从动摩擦片41在滑槽4a内滑动时,能够使从动摩擦片41与主动摩擦片31紧贴并结合,使得传动轴2被锁定。

如图5所示,操作部件5为一体成型结构,包括呈中空管状的连接臂5a和由该连接臂5a一端端面沿径向向内延伸的制动盘5b,制动盘5b与靠近操作部件5的从动摩擦片41紧贴,连接臂5a轴向中部内壁上具有沿径向向内凸出的凸棱5a1,以方便安装弹性元件51。

结合图1及图6可以看出弹性元件51为多个两两对称均匀分布在基体部件1周向外侧的压簧,其一端与固套在基体部件1上的止推挡圈12抵接,另一端抵接在连接臂5a的凸棱5a1上。

液压组件6包括液压缸61和4个均匀分布在液压缸61上并与该液压缸61配合的活塞62,当然,活塞62的数量可以参照部件尺寸及制动力要求合理选择。液压缸61嵌设在安全11中,并通过第二轴承2b可转动地支撑在传动轴2上,这样,当传动轴2转动时,液压缸61不会随之转动,并和基体部件1固定。

液压缸61在对应每个活塞62位置均设有相应的腔室61a,各腔室61a通过统一油道供油,在每个腔室61a内壁上加工有两道环槽,并安装超高压密封圈65实现活塞62与液压缸61间的密封。

操作部件5的连接臂5a固定连接到活塞62上,也可以在活塞62上安装活塞销,连接臂5a采用类似发动机连杆的结构与活塞62连接,当活塞62在液压缸61内滑动时,可以带动操作部件5沿轴向运动。

液压缸61通过一管道连接有液压系统上泵63,该液压系统上泵63包括油缸631和与该油缸631滑动配合的压杆632,该压杆632一端穿出油缸631后与电动推杆64连接。

电动推杆64动作时,能够推动压杆632在油缸631内滑动,从而将油压传递至液压缸61中,使活塞62向外滑动,进而推动操作部件5克服弹性元件51弹力使从动摩擦片41与主动摩擦片31结合,实现传动轴2的锁定,电动推杆64向后运动,则操作部件5在弹性元件51作用下自动回位,传动轴2即可相对基体部件1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