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541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介质输送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主要有3种弯管:①高锰钢铸造弯管(锰13mn);②高铬内胆,外层3mm左右的外皮,两者复合的双层耐磨管,成本偏高;③内弧、外弧两种不同材料复合双层耐磨管。

现有产品主要的不足之处:①高锰钢弯管,成本低,使用寿命低,输送混凝土的寿命只有1.5万方左右。②高铬复合耐磨管,使用寿命较高锰钢管有提升,寿命约6万方左右,不过成本偏高。③材料成本降低,寿命也在6万方左右,不过工艺复杂,人工成本偏高,尺寸上也难以控制一致,成材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该弯管生产制造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

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包括一具有一定曲率的外管,外管中配合设置内胆管,内胆管与外管形成的填充空间中设置填充物,外管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法兰,法兰内壁固定设置堵头,内胆管两端与相应的堵头抵靠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管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形成网格,内胆管一侧设置有多个浇注口,内胆管上不同部位网格对应的管体壁厚不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凸设于内胆管外表面,且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从内胆管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第二加强筋垂直第一加强筋设置,且第二加强筋的延长汇聚于一点,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两者相互交叉形成网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注口设置于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交叉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胆管背部网格中的管壁厚度大于内胆管腹部网格中的管壁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均布设置于内胆管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法兰的中心线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上设有环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为碳化铬法兰。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产品针对管道不同部位受力不同的特点,在管道不同部位的网格中采用不同的的壁厚,高于内胆表面的加强筋能在浇铸内胆管时,让铁水易于流淌到管件的每个部位,便于浇铸。加强筋更能够加固内胆管壁薄的位置,使其不易变形。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又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使用寿命达到高成本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有所超越;同时本发明产品物尽其用,大大减轻母材的需求与人工的开支,达到对环境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内胆管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内胆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法兰1、环槽1-1、内胆管2、加强筋3、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外管4、填充物5、堵头6、浇注口7、网格8等。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包括一具有一定曲率的外管4,外管4中配合设置内胆管2,内胆管2与外管4形成的填充空间中设置填充物5,外管4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法兰1,法兰1内壁固定设置堵头6,内胆管2两端与相应的堵头6抵靠接触,所述内胆管2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筋3,加强筋3形成网格8,内胆管3一侧设置有多个浇注口7,内胆管2上不同部位网格8对应的管体壁厚不同。

加强筋3凸设于内胆管2外表面,且加强筋3包括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第一加强筋3-1从内胆管2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第二加强筋3-2垂直第一加强筋3-1设置,且第二加强筋3-2的延长汇聚于一点,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两者相互交叉形成网格8。

浇注口7设置于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交叉位置处。

内胆管2背部网格8中的管壁厚度大于内胆管2腹部网格中的管壁厚度。

第一加强筋3-1均布设置于内胆管2表面。

两个法兰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设置,法兰1上设有环槽1-1,法兰1为碳化铬法兰。

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管壁过于薄,面积大就不易铸造,因为铁水无法流淌到需要的位置就已经冷却,而现在添加了加强筋3之后,使用加强筋来流淌铁水,就可以使铁水完整地流淌到需要的地方。

一般的弯管在不同部位铸造不同厚度时,一般是通过过渡的方式,既不利于控制厚度,又浪费原材料,但是有了加强筋3形成的网格8后,就可以清晰地控制每个网格8中的壁厚,而不是笼统的过渡。

因内侧管壁在使用时几乎没有磨损,所以应在铸造时使其尽可能地薄,但是太薄又会使面积大的管子容易变形,达不到需要的尺寸,此时高于管壁的加强筋就起到了一个加固内胆管形状的作用。

此加强筋3的设计更是为弯管的质量检测提供便利,当一批试用的检测管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回收检测的时候,就不需要去测量被磨损部位的面积与位置,只需直观地看是在哪些网格中有磨损,还有磨损的程度,对于后期弯管不同部位厚度的调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发明产品针对产品不同部位的受力不同,设置了在内胆管2表面横向与纵向均匀分布的加强筋3,形成了内胆管2表面分布均匀的网格8。不同部位的网格8中可以采用不同的的壁厚,不需要笼统的过渡,易于掌控,不浪费原材料。高于内胆管2表面的加强筋3能在浇铸内胆管2时,让铁水易于流淌到管件的每个部位,便于浇铸。加强筋3更能够加固内胆管壁薄的位置,使其不易变形,从而能够使几乎不会被磨损的管件内侧做得更加薄。既保证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又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使每一克原材料都用在刀刃上,使产品使用寿命达到高成本产品的使用寿命,甚至有所超越;大大减轻母材的需求与人工的开支,达到对环境减排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介质输送管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用双层耐磨网格弯管,包括一具有一定曲率的外管,外管中配合设置内胆管,内胆管与外管形成的填充空间中设置填充物,外管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法兰,法兰内壁固定设置堵头,内胆管两端与相应的堵头抵靠接触,所述内胆管的外表面设置加强筋,内胆管一侧设置有多个浇注口。该弯管生产制造成本较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康克瑞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9
技术公布日:2017.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