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357发布日期:2018-12-05 15:5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量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流体通道的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供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有限能源节约意识的提高,节约用水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从而对流量控制装置的节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流量控制装置初始使用阶段,流体受到的压不稳定,当流体受到的压力偏小时,流体流量较小,待压力增大时,流体受到的压力增大,流体流量也随之增大。流体流量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极不稳定,用户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不佳;同时,在压力增大时,会造成流体流量过大,造成浪费。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流量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流体流量、提供稳定流量的流量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上表面向上突出延伸的轴毂以及环形围绕于所述轴毂的凸台,所述轴毂上套设有弹性调节件,所述本体部设有上下贯穿所述本体部的若干通孔以及自所述本体部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的若干引流槽,每个所述通孔至少与一个所述引流槽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本体部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引流槽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部还设有自所述本体部上表面向上突出的若干突出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自上而下俯视所述流量控制装置,所述弹性调节件在所述本体部上的投影遮盖所述若干通孔并至少部分遮盖每个所述引流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流槽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的高度不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突出部环绕设置于所述凸台四周,相对的两个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一高度,与相对两个所述突出部正交的另外两个所述突出部具有第二高度,其他所述突出部自具有第二高度的所述突出部向具有第一高度的所述突出部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第一高度高于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高于其他所述突出部各自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突出部均为圆柱形且每个所述突出部的直径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通孔环绕排列在所述凸台四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量控制装置还包括自所述轴毂的上端面向上突出延伸的安装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流量控制装置通过在本体部设置与通孔相连通的引流槽,使得流体被弹性调节件挤压时分流成多个小液流,提供稳定的流量,并且因为引流槽与通孔相连通,从而降低了流体通过时产生的噪音,优化了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中本体部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中本体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工作状态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流量控制装置;1-本体部;101-上表面;11-凸台;12-轴毂;13-通孔;14-突出部;15-引流槽;151-入水口;16-隔栏;2-安装杆;3-弹性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的流量控制装置100,包括本体部1、自所述本体部1中间位置处向上突出延伸的轴毂12以及环形围绕于所述轴毂12的凸台11,所述轴毂12上套设有弹性调节件3。

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还包括自所述轴毂12的上端面向上突出延伸的安装杆2。所述本体部1与所述安装杆2是一体注塑成型的,不需要使用其他的连接配件,节省成本,且避免使用过程中连接松动,影响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正常使用。所述安装杆2用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安装时与其他装置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凸台11优选为圆柱形凸台,所述轴毂12优选为圆柱形轴毂。所述圆柱形凸台11、所述轴毂12以及所述安装杆2的中轴线共线。

所述本体部1设有上表面101、与所述上表面101相背的下表面(未图示)、上下贯穿所述本体部1且环绕设于所述圆柱形凸台11四周的若干通孔13、自所述上表面101向上突出的若干突出部14以及自所述上表面101向下凹陷形成的若干引流槽15。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表面101优选为圆形。所述若干突出部14环绕设置在所述上表面101上。所述若干突出部14均为圆柱形且每个所述突出部14的直径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突出部1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安装杆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4具有第一高度,与相对两个所述突出部14正交的另外两个所述突出部14具有第二高度,其他所述突出部14自具有第二高度的所述突出部14向具有第一高度的所述突出部14方向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第一高度高于第二高度,所述第二高度高于其他所述突出部14各自的高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每个所述突出部14沿上下方向的高度均不相同。

所述引流槽15沿所述本体部1的径向方向分布于所述突出部14之间,相邻的两个所述突出部14之间设有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引流槽15。所述引流槽15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本体部1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引流槽15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通孔1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引流槽15未上下贯穿所述本体部1。

所述引流槽15设有自所述上表面101向下凹陷的细长形状的入水口151。所述入水口151与所述本体部1的中心轴线的最大直线距离小于所述上表面101的半径。所述入水口151与所述本体部1的中心轴线的最大直线距离大于所述突出部14与所述本体部1的中心轴线的最大直线距离。所述引流槽15将流经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的流体分成多个支流后汇入所述通孔13,进而流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如此设置,使得流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的流体的流速均匀,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在流体通过所述通孔13时的工作噪声。

所述本体部1设有将所述若干通孔13分隔开的若干隔栏16,优选为键形隔栏。所述隔栏16沿所述安装杆2的轴向方向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圆柱形凸台11沿所述安装杆2的轴向方向的高度。所述隔栏16可以用于防止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在工作过程中旋转,有利于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的正常工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调节件3为橡胶垫3。所述橡胶垫3套置在所述轴毂12上。在静止情况下,所述橡胶垫3与所述本体部1的上表面101平行,且所述橡胶垫3与所述突出部14的顶部相距一段距离。自上而下俯视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时,所述橡胶垫3在所述本体部1上的投影遮盖所述若干通孔13并至少部分遮盖每个所述引流槽15。当流体受到的外部压力很大时,位于所述轴毂12下方的所述圆柱形凸台11对套置于所述轴毂12上的橡胶垫3起到向上的支撑固定作用,防止所述橡胶垫3中间部位受到压力过大而过度变形或者凹陷至所述通孔13内,影响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的正常工作。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1所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①流量控制装置100不起限流作用阶段;②流量控制装置100限流阶段。第一阶段:当外部压力较小时,流体从所述橡胶垫3的上方流经所述本体部1,由于所述橡胶垫3具有一定的硬度,较小的压力不会造成所述橡胶垫3变形,故流体直接流经所述橡胶垫3进入所述通孔13,进而流出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此时所述流量控制装置100不起限流作用;第二阶段,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所述橡胶垫3上方的压力增大,所述橡胶垫3下方压力小于所述橡胶垫3上方的压力,所述橡胶垫3开始向下产生变形,使得所述橡胶垫3与所述本体部1的上表面101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流体的流量减少,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

由于所述本体部1的上表面101上均匀分布有半径相同且高度不同的所述突出部14,当所述橡胶垫3初始产生形变时,所述橡胶垫3首先与所述突出部14中较高的所述突出部14接触,所述橡胶垫3与所述本体部1的上表面101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部分流体流经所述橡胶垫3流入所述引流槽15,进而流入所述通孔13;随着外部压力不断增加,所述橡胶垫3继续变形到一定的程度,与高度最小的所述突出部14接触,这些均匀分布的所述突出部14会阻止所述橡胶垫3的进一步变形,从而达到当外部压力继续升高时,所述橡胶垫3也不再进一步变形的目的,这样就保证了流出所述本体部1的流体处于恒定的流量,实现了流体流量稳定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流量控制装置100通过在所述本体部1设置与所述通孔13相连通的所述引流槽15,使得流体被所述弹性调节件3挤压时分流成多个小液流,提供稳定的流量,并且因为所述引流槽15与所述通孔13相连通,从而降低了流体通过时产生的噪音,优化了使用环境。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