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并列热力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0034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双孔并列热力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孔并列热力管,涉及热力管网工程,特别是涉及热力管网的一种管材及配件。



背景技术:

城市热力管网采用的介质主要有蒸汽和热水两种。《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规定,“当生产工艺热负荷为主要负荷,且必须采用蒸汽供热时,应采用蒸汽作供热介质;当以水为供热介质能够满足生产工艺需要(包括在用户处转换为蒸汽),且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采用水作供热介质”。现有技术用于城市采暖、通风、空调热负荷的热力管网的介质以热水为主,热力管网形式采用闭式双管制,即从热电厂或区域热力站通过管道向用户供热,经过热交换后送回热电厂或区域热力站再进行加热,热力管由两根管道组成,一个为供水管,水温一般是95℃左右,另一个为回水管,水温70℃左右,两根管道并排铺设。

在热力管道铺设时,由于接口焊接、接口处保温层制作需要一定的空间,两条管道之间要留有一定的间距,热力管道带有保温层,因此,热力管道在城市道路下铺设占用的宽度较大。城市道路下铺设的各种管线都有相应间距要求,《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规定,热力管与给排水管道的最小水平净距1.5m,距电力管线最小水平净距2.0m。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在城市道路综合管线设计与施工时,遇到有热力管道的情况,各种管线布设间距成为一个难题。双管并排铺设不但占用较大的空间,管道施工时沟槽开挖土方量也较大。

热力管的介质温度较高,为了减少热能损耗需要设置保温层,保温层厚度是根据管网内介质温度和环境温度计算的,两者温差越大保温层的厚度越厚,换言之相同厚度的保温层,介质与环境的温差越大,热能损耗也越大;管道的表面积越大热能损耗也大,双管的表面积较大,相应热能损耗也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孔并列热力管,断面由椭圆形的管壁中间设置隔板,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外侧设置保温层,两个管孔断面积相等,分别用作热力管网的供水管和回水管,管孔的截面积与同规格公称直径的圆管相同。其有益效果是:可在保证供水管和回水管断面面积的前提下,减小管道铺设宽度,节约了地下空间,有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减少沟槽土方工程量,施工中管道吊装、定位工作量也较现有技术较少;管壁的外表面积较现有技术的两根管小,可有效地减少热能损耗,节约能源;钢制管节的钢材用量和外保温层用都较现有技术的双管少,节约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双孔并列热力管由供水管、回水管、保温层组成,主要包括管节10、分离管20、变径管30、旁路三通40、支管三通50。管节10由管壁1、中隔板2、保温层3组成,管壁1左右对称于中隔板2,呈横置的“θ”形,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4,分别构成供水管和回水管,每个管孔4由一个截面为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一个管孔4截面呈“d”形。管节10长度为6~12m,管壁1、中隔板2采用钢制,两端设有管壁接口5和中隔板接口6,中隔板接口6长出管壁接口5,管壁1的外层设置保温层3,管壁接口5外侧无保温层3。

所述的管孔4的净高dn等于组成管孔4的半圆的2倍半径r,矩形的长边等于2倍半圆半径r,矩形的短边等于π/4倍半圆半径r,管孔4横截面半圆的面积等于矩形面积,管孔4横截面面积与直径为dn圆的面积相等。

所述的管节10两根管相连接采用焊接,中隔板接口6对接双面焊,形成两面焊缝8,对应管壁接口5的部分采用接口板7与管壁接口5焊接,形成外侧单面焊缝8,接口板7呈横置的“u”形,接口的所有焊缝采用坡口焊。

所述的分离管20为双孔并列过渡到双管分列管的管件,分离管20呈“y”形,用于双孔并列管与并排分列双管的衔接,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的并列管逐渐分开变为由二个独立的分列管壁21构成的双管分列管,“d”形管孔4逐渐变为圆形分列管孔22,分列管孔22的截面形状为直径等于管孔4净高dn的圆,分列管孔22的截面积等于管孔4的截面积,分列管接口23为圆形。

所述的变径管30为双孔并列管改变管径的管件,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的双孔并列管通过渐缩管31逐渐变径,缩径管壁32、缩径中隔板33构成两个并列的缩径管孔34,缩径的一端设有缩径管壁接口35和缩径中隔板接口36。

所述的旁路三通40为双孔并列管向一侧引出双孔并列管的管件,用于热力管向一侧引出旁路管的三通,旁路管仍然是双孔并列管。与引出方向相同的同侧旁路管41从同侧的管孔4的管壁1的侧面引出,另一侧的管孔4从管壁1的上部采用连通管43与反侧旁路管42连通引出,同侧旁路管41和反侧旁路管42与旁路管中隔板44构成两个并列的旁路管孔45,旁路管设有旁路管壁接口46和旁路管中隔板接口47。旁路管从主管一侧引出,与主管的中心标高相同。

所述的支管三通50为双孔并列管向一侧分支双管分列管的管件,用于热力管分支接用户管的三通,用户管管径较小,采用双管分列形式。两根支管51分别从管壁1的上部引出,采用90°弯头引向一侧,支管51的截面为圆形。支管从主管上部引出,支管高于主管。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同管径的热力管,可以减小管道的构造宽度,减小外表面积,减少钢材用量,减少保温层材料用量。以dn500的热力管,壁厚10mm的钢管,保温层厚50mm为例,普通热力管保温层外径620mm,施工时两根管外壁间距200mm,两根热力管并排铺设,构造宽度为1440mm,按每侧300mm的工作宽度开挖沟槽,沟槽深2000mm,沟槽每延长米的土方量为4.08m3。双孔并列管采用相同厚度管壁厚,相同厚度的保温层,构造宽度为1022mm,沟槽每延长米的土方量为3.25m3,减少20.3%。用钢量每延长米两根dn500钢管周长3.14m,用钢量246.49kg,双孔并列管周长(含中隔板)2.855m,用钢量224.118kg,减少9.1%。双孔并列管并列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供水管的热量通过中隔板传递给回水管的部分,回水管的热水再加热循环,不涉及热量损失。保温层材料用量双孔并列管钢管的外表面积是两根钢管外表面积的75%,因此可以减少热量损失。双孔并列管保温层用量是两根热力管用量的75%。节约了制作热力管的材料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平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管节横剖面图(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接口处水平剖面图;

图4为分离管水平剖面图;

图5为变径管水平剖面图;

图6为旁路三通立体图;

图7为旁路三通同侧旁路管剖面图;

图8为旁路三通反侧旁路管剖面图;

图9为支管三通立体图。

图中:10-管节,20-分离管,30-变径管,40-旁路三通,50-支管三通,1-管壁,2-中隔板,3-保温层,4-管孔,5-管壁接口,6-中隔板接口,7-接口板,8-焊缝,9-接口保温层,21-分列管壁,22-分列管孔,33-分列管接口,31-渐缩管,32-缩径管壁,33-缩径中隔板,34-缩径管孔,35-缩径管壁接口,36-缩径中隔板接口,41-同侧旁路管,42-反侧旁路管,43-连通管,44-旁路管中隔板,45-旁路管孔,46-旁路管壁接口,47-旁路管中隔板接口,51-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双孔并列热力管包括管节10、分离管20、变径管30、旁路三通40、支管三通50。管节10是主要材料,分离管20、变径管30、旁路三通40、支管三通50是构成热力管网的配件。管节10由管壁1、中隔板2、保温层3组成,管壁1左右对称于中隔板2,呈横置的“θ”形,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4,分别构成供水管和回水管,每个管孔4由一个截面为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管孔4截面呈“d”形。管节10长度为6~12m,管壁1、中隔板2采用钢制,两端设有管壁接口5和中隔板接口6,中隔板接口6长出管壁接口5,管壁1的外层设置保温层3,管壁接口5外侧无保温层3。管节10的水平剖面图见图1,横剖面图见图2,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从图1可以看出管壁接口5和中隔板接口6构造,中隔板接口6长出管壁接口5,便于管节10接口焊接。从图2可以看出,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两个水平并列的管孔4,分别构成供水管和回水管,管孔4的净高dn等于组成管孔4的半圆的2倍半径r,半圆的直径即为管孔4的净高dn,矩形的长边等于2倍半圆半径r,即矩形的长边等于净高dn,矩形的短边等于π/4倍半圆半径r,管孔4横截面面积与直径为dn圆的面积相等,设计热力管时,即可按照公称直径dn的圆管进行水力计算。

管节10为了制造、运输、安装方便,一般制成长度6~12m的定尺长度,现场焊接成热力管道。制造管节10采用的钢材应符合《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的要求,按照公称直径dn制造不同规格的双孔并列管。按照公称直径dn下料管壁1、中隔板2,中隔板2的宽度即为公称直径dn,长度为管节10的定尺长度;管壁1按照图2一个管孔4的周长,在加上焊缝余量确定宽度,与中隔板2焊接部分的余量为1/3中隔板2的厚度,管壁1的长度为中隔板2长度减去两个中隔板接口6长出的管壁接口5的长度,一般为1/2公称直径dn,两个中隔板接口6对接后,两根管的管壁接口5间有公称直径左右的间隙,以便于接口焊接。下好的管壁1板材采用压力圈管机圈制成“u”形,将圈制好的两个管壁1和中隔板2固定在自动焊机上,两个管壁1各搭在中隔板2上1/3,中间露出1/3的中隔板2,自动焊接机沿三块板的搭接焊接,两侧的焊缝焊接好,采用无损探伤探测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留出管壁接口5的部分制作保温层,保温层外缠绕聚乙烯保护。

双孔并列热力管实际应用时,定尺长度的管节10现场采用焊接,图3为接口处水平剖面图。两根管节10对接,先焊中隔板接口6,中隔板接口6对接两侧采用双面焊,形成两面焊缝8,焊好后采用无损探伤探测焊接质量,符合要求后,对应管壁接口5的部分采用接口板7与管壁接口5焊接,将二块接口板7安装在接口处,将接口板7与管壁接口5和中隔板接口6的的接缝处焊接,形成外侧单面焊缝8,焊好后采用无损探伤探测焊接质量。接口板7呈横置的“u”形,是与双孔并列管配套的接口配件,接口的所有焊缝采用坡口焊。最后在接口处现场发泡制作接口保温层9。

组成热力管网除管节10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配件,双孔并列热力管的配件包括分离管20、变径管30、旁路三通40、支管三通50。

分离管20为双孔并列过渡到双管分列管的管件,在热力站、热交换器的供水管和回水管,都是分别采用两根管形式,与本发明的并列管衔接,就需要一个配件过渡,分离管20就是用于两根分列的热力管与本发明双孔并列管的转换衔接。分离管20呈“y”形,用于双孔并列管与并排双管分列管的衔接,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的并列管逐渐分开变为由二个独立的分列管壁21构成的分列管,“d”形管孔4逐渐变为圆形分列管孔22,分列管孔22的截面形状为直径等于管孔4净高dn的圆,分列管孔22的截面积等于管孔4的截面积,分列管接口23为圆形,即双孔分离后只改变截面形状不改变截面面积。图4为分离管20水平剖面图,分离管20采用钢板制作、焊接成型,除接口部分设置保温层3。

在城市道路下的热力管网,根据道路两侧用户情况确定不同的管径,在道路的交叉口,热力管可能需要向一侧或者两侧引出旁路管,引出后直线方向的主管可能管径不需要原来这么大,管径可以缩小。变径管30为双孔并列管改变管径的管件,管壁1和中隔板2构成的并列管通过渐缩管31逐渐变径,缩径管壁32、缩径中隔板33构成两个并列的缩径管孔34,缩径的一端设有缩径管壁接口35和缩径中隔板接口36。图5为变径管30水平剖面图,渐缩管31是以中隔板2为中心四周向中心变径,变径后保持原来的形状,缩径管孔34的截面面积缩小。变径管30采用钢板制作、焊接成型,除接口部分设置保温层3。

在城市道路下的热力管网,在道路的交叉口根据需要有旁路管引出,旁路管与主管相比,管径只减小一到二个级别,有些旁路管还有可能与主管同管径,旁路管是一种分支的主管。旁路三通40是双孔并列管向一侧引出双孔并列管的管件,用于热力管向一侧引出旁路管的三通,旁路管仍然是双孔并列管。与引出方向相同的同侧旁路管41从同侧的管孔4的管壁1的侧面引出,另一侧的管孔4从管壁1的上部采用连通管43与反侧旁路管42连通引出,所述的反侧旁路管42就是与引出方向相反的管孔4引出的。同侧旁路管41和反侧旁路管42与旁路管中隔板44构成两个并列的旁路管孔45,旁路管设有旁路管壁接口46和旁路管中隔板接口47。图6为旁路三通40立体图,图7为旁路三通同侧旁路管剖面图,图8为旁路三通反侧旁路管剖面图。旁路管从主管一侧引出,与主管的中心标高相同。同侧旁路管41在管孔4侧面开孔焊接,反侧旁路管42从引出方向相反的管孔4的上部开孔,通过连通管43从上部跨越管壁1,再与反侧旁路管42连接。旁路三通40采用钢板制作、焊接成型,为了表述清楚图6、图7、图8未绘制保温层3,旁路三通40也可以不设保温层,与接口一同在焊接接口后现场制作保温层。

城市道路下的热力管网中,需要向道路两侧的用户引出支管,支管相对主管的管径小,可不采用双孔并列管,而是采用普通的双管分列管形式。支管三通50为双孔并列管向一侧分支双管分列管的管件,用于热力管分支接用户管的三通。两根支管51分别从管壁1的上部引出,采用90°弯头引向一侧,支管51的截面为圆形。图9为支管三通立体图,两根支管从主管上部引出,支管高于主管。支管三通50采用钢板制作、焊接成型,为了表述清楚图9未绘制保温层3,支管三通50也可以不设保温层,与接口一同在焊接接口后现场制作保温层。

除上述配件外,热力管网还需要弯头、伸缩管等配件。弯头可参照管节1制作成需要的转弯角度两端带接口的短管。双孔并列伸缩管较难实现,可在设置伸缩管处采用分离管20分成两根圆管,使用现有技术的伸缩管,再采用分离管20合并成双孔并列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