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阀芯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9725发布日期:2018-06-26 11:26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泵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阀芯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泵阀管道被广泛应用在化工、食品以及药品等生产中,随着对生产效率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泵阀管道在运输时,由于内部压力不足或者由于泵阀管道较长,导致内部的物流不能完全流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的原料的浪费;并且当内部的物料较为粘稠时,泵阀管道的内壁上极其容易粘附有物料;而阀芯作为阀门中最为重要的部件,对其内部的流通流畅性也起着气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防堵塞的阀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塞阀芯及其制作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堵塞阀芯,阀芯内壁附着有一层防堵塞层;防堵塞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白分别分别为:载体橡胶:75~85%、氮化硅:5~15%、鳞片石墨:5~15%、疏水料:5~15%。

进一步地,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按照阀芯与载体橡胶的质量比15~22:1准备载体橡胶;

(2)将步骤(1)中的载体橡胶进行熔化,并添加氮化硅、鳞片石墨以及疏水料后搅拌均匀,获得防堵塞橡胶,倒入模具中保温备用;

(3)将阀芯埋入模具内的防堵塞橡胶中,加压并硫化,获得表面带有防堵塞层的阀芯;

(4)将阀芯外部的防堵塞层去除,保留内壁的防堵塞层。

进一步地,载体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活化水性树脂以及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5:3:2混合获得。

进一步地,活化水性树脂为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水性树脂为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4:1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水性树脂的具体活化处理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用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为胶状树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并升温至230~245℃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同时以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获得的胶状树脂相接触,进一步升温至255℃,保温2~3h后降温,同时停止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获得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

进一步地,疏水料为疏水性植物叶片或者疏水性纤维粉末。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针对现有阀芯直接进行处理加工,在其内壁生成一层具有防堵塞效果的防堵塞层,保证阀芯内部不会有物料残留,避免造成物料的浪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防堵塞阀芯,阀芯内壁附着有一层防堵塞层;防堵塞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白分别分别为:载体橡胶:75%、氮化硅:15%、鳞片石墨:5%、疏水料:5%;载体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活化水性树脂以及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5:3:2混合获得;活化水性树脂为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水性树脂为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4:1的混合物,水性树脂的具体活化处理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用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为胶状树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并升温至230℃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同时以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获得的胶状树脂相接触,进一步升温至255℃,保温2h后降温,同时停止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获得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疏水料为疏水性植物叶片或者疏水性纤维粉末。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按照阀芯与载体橡胶的质量比15:1准备载体橡胶;

(2)将步骤(1)中的载体橡胶进行熔化,并添加氮化硅、鳞片石墨以及疏水料后搅拌均匀,获得防堵塞橡胶,倒入模具中保温备用;

(3)将阀芯埋入模具内的防堵塞橡胶中,加压并硫化,获得表面带有防堵塞层的阀芯;

(4)将阀芯外部的防堵塞层去除,保留内壁的防堵塞层。

实施例2:

一种防堵塞阀芯,阀芯内壁附着有一层防堵塞层;防堵塞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白分别分别为:载体橡胶:85%、氮化硅:5%、鳞片石墨:5%、疏水料:5%;载体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活化水性树脂以及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5:3:2混合获得;活化水性树脂为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水性树脂为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4:1的混合物,水性树脂的具体活化处理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用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为胶状树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并升温至245℃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同时以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获得的胶状树脂相接触,进一步升温至255℃,保温3h后降温,同时停止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获得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疏水料为疏水性植物叶片或者疏水性纤维粉末。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按照阀芯与载体橡胶的质量比22:1准备载体橡胶;

(2)将步骤(1)中的载体橡胶进行熔化,并添加氮化硅、鳞片石墨以及疏水料后搅拌均匀,获得防堵塞橡胶,倒入模具中保温备用;

(3)将阀芯埋入模具内的防堵塞橡胶中,加压并硫化,获得表面带有防堵塞层的阀芯;

(4)将阀芯外部的防堵塞层去除,保留内壁的防堵塞层。

实施例3:

一种防堵塞阀芯,阀芯内壁附着有一层防堵塞层;防堵塞层的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所占质量白分别分别为:载体橡胶:80%、氮化硅:5%、鳞片石墨:5%、疏水料:10%;载体橡胶为聚氨酯橡胶、活化水性树脂以及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5:3:2混合获得;活化水性树脂为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水性树脂为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按照质量比4:1的混合物,水性树脂的具体活化处理方法为:按照质量配比取用环氧改性硅油以及环氧树脂,加热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为胶状树脂;将聚乙烯吡咯烷酮溶于水中,并升温至240℃生成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同时以惰性气体作为载气,使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与获得的胶状树脂相接触,进一步升温至255℃,保温2h后降温,同时停止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蒸汽;待温度降至室温后,获得经过活化处理的水性树脂;疏水料为疏水性植物叶片或者疏水性纤维粉末。

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按照阀芯与载体橡胶的质量比20:1准备载体橡胶;

(2)将步骤(1)中的载体橡胶进行熔化,并添加氮化硅、鳞片石墨以及疏水料后搅拌均匀,获得防堵塞橡胶,倒入模具中保温备用;

(3)将阀芯埋入模具内的防堵塞橡胶中,加压并硫化,获得表面带有防堵塞层的阀芯;

(4)将阀芯外部的防堵塞层去除,保留内壁的防堵塞层。

将经过以上三个实施例处理的阀芯投入日常生产中使用,进行防堵塞性测试,实施例3中的物流流动最为流畅,且持续时间最长,实施例1其次,实施例2稍差,但是也明显优于现有的阀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