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自来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124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自来水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双向自来水管,属于自来水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自来水管通常是单向的,自来水从供水池流出,再通过供水管供给千家万户,由于现在城市大多采用24小时不间断供水,所以在没有用户用水的情况下,自来水是存储在供水管内的,是静止的,这就导致冬季温度较低的情况下,供水管里的水会结冰,从而导致供水管被冻裂,自来水从供水管中流出,导致资源浪费,影响用户用水,且维修复杂,维修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自来水管,能够使自来水在管内处于流动状态,即使温度再低也不会发生结冰现象,从而保证了水管不会被冻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双向自来水管,包括供水管,还包括外管、回水管和分支接水管,所述供水管、回水管、分支接水管和外管均为圆柱形中空管,所述外管内并排设有若干与其相连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形状与外管形状相同,所述支撑板外径与外管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穿过支撑板上的两个圆孔固定安装在外管内,所述分支接水管分布在供水管和回水管上,且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的。

进一步,外管内部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供水控制中枢连接。

进一步,分支接水管上设有截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有回水管,自来水从供水管流出,再从回水管流回供水池,如此反复,保证了供水管和回水管里的自来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这样即使在温度较低的攻击也不会出现水管内的水结冰的现象,也就不会造成供水管和回水管被冻裂,进而造成漏水的现象,保证了人们的日常用水,节约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双向自来水管,包括供水管4,还包括外管1、回水管3和分支接水管6,所述外管1、回水管3、供水管4和分支接水管6均为圆柱形中空管,所述外管1内并排设有若干与其相连的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形状与外管1形状相同,所述支撑板2外径与外管1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板2上设有两个圆孔21,所述供水管4和回水管3分别穿过支撑板2上的两个圆孔21固定安装在外管1内,所述分支接水管6分布在供水管4和回水管3上,且供水管4和回水管3连通的。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外管1内部设有多个湿度传感器5,所述湿度传感器5与供水控制中枢连接,当供水管4或回水管3漏水,水会流到外管1内,从而导致外管1湿度上升,外管1湿度超过湿度传感器5设定的湿度后,就会将信号传送给供水中枢,供水中枢发出报警,从而及时通过工作人员对管道进行维修。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支接水管6上设有截流阀61,当供水管4或回水管3发生漏水现象时,可关闭截流阀61对漏水管道进行维修,不用关闭整条管道,减少了对用户用水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管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进一步加强对供水管4和回水管3的保温效果,有效地防止了供水管4或回水管3被冻裂。

工作时,本发明置于地下,通过单向自来水管接供水管4和回水管3上的分支接水管6,从而与供水管4和回水管3连通,自来水自供水池4流出,通过供水管4送入千家万户,再通过回水管3流回供水池,如此反复,保证了自来水在供水管4和回水管3中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而避免了温度过低而导致管道冻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自来水管,包括供水管,还包括外管、回水管和分支接水管,所述供水管、回水管、分支接水管和外管均为圆柱形中空管,所述外管内并排设有若干与其相连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形状与外管形状相同,所述支撑板外径与外管内径相同,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两个圆孔,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别穿过支撑板上的两个圆孔固定安装在外管内,所述分支接水管分布在供水管和回水管上,且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的。本发明保证了供水管和回水管里的自来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这样即使在温度较低的攻击也不会出现水管内的水结冰的现象,也就不会造成供水管和回水管被冻裂,进而造成漏水的现象,保证了人们的日常用水,节约了维修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董福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县正标卫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8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