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7492发布日期:2019-01-16 07:0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教学仪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教学仪器一般是由计算机配置相应外部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组成,用在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它的特点是:配置灵活,适应性广,可以根据课程需要配置不同的外部设备和教学软件。

目前随着计算机教学仪器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教学仪器更多的用于课程教学,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方便;但是现有计算机教学仪器的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重,大多都是靠人工进行计算机教学仪器的移动,对于体力条件较差的老师,工作中不太方便,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移动和固定计较方便的装置是研发工作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包括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连接固定机构、行走机构(11)和支撑机构(12),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在连接固定机构上,所述连接固定机构的底端分别设置有行走机构(11)和支撑机构(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板(2)、两条滑行轨道(6)、滑块一(7)和滑块二(8);所述固定板(2)有多个,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设置有两条滑行轨道(6),两条滑行轨道(6)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滑块一(7)和滑块二(8),滑块一(7)和滑块二(8)相互接近的一侧设置有齿条(9),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中间还设置有齿轮(5),齿轮(5)和两端的齿条(9)相互咬合;所述齿轮(5)通过连接轴(17)和联轴器(4)与伺服电机(3)相连,伺服电机(3)固定在固定板(2)上;所述连接固定机构分别通过滑块一(7)和滑块二(8)的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11)和支撑机构(12)。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第一凹槽、限位块、第一连接筒、第二连接筒、安装板、减震弹簧一和万向滚轮,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滑块一的底端,第一凹槽底端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块,第一凹槽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筒,第一连接筒的下端套装有第二连接筒,第二连接筒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万向滚轮,其中第一连接筒和第二连接筒中设置有减震弹簧一,减震弹簧一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凹槽和安装板的顶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二凹槽、连接块、减震弹簧二、支撑地脚、限位孔一、限位孔二、连接柱二、连接绳二和限位销二,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滑块二的底端,第二凹槽中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二,减震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顶壁和连接块顶壁焊接,其中第二凹槽侧壁和连接块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一和限位孔二;所述滑块二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柱二,连接柱二通过连接绳二连接限位销二;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还设置有支撑地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固定板分别固定安装在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底部的四角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滑块一和滑块二上都开设有相同的限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设置有连接柱一,连接柱一通过连接绳一连接限位销一,限位销一插装在限位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很方便的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进行移动,而且当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移动到目标位置时,能够通过支撑机构将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支撑固定住,节省了人力,增加了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的便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伺服电机的安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滑行轨道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2、固定板;3、伺服电机;4、联轴器;5、齿轮;6、滑行轨道;7、滑块一;8、滑块二;9、齿条;11、行走机构;12、支撑机构;13、限位孔;14、限位销一;15、连接柱一;16、连接绳一;17、连接轴;111、第一凹槽;112、限位块;123、第一连接筒;114、第二连接筒;115、安装板;116、减震弹簧一;117、万向滚轮;121、第二凹槽;122、连接块;123、减震弹簧二;124、支撑地脚;125、限位孔一;126、限位孔二;127、连接柱二;128、连接绳二;129、限位销二。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2和图5-6所示,一种用于移动计算机教学仪器的装置,包括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在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底部的四角位置分别焊接四个固定板2,在固定板2的一侧焊接两条滑行轨道6,在两条滑行轨道6上分别滑动安装有滑块一7和滑块二8,滑块一7和滑块二8相互接近的一侧焊接有齿条9,在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中间设置有齿轮5,齿轮5和两端的齿条9相互咬合;齿轮5通过连接轴17和联轴器4与伺服电机3相连,伺服电机3固定在固定板2上;其中滑块一7的底端设置有行走机构11,滑块二8的底端焊接有支撑机构12。

根据图3所示的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11包括第一凹槽111、限位块112、第一连接筒113、第二连接筒114、安装板115、减震弹簧一116和万向滚轮117,在滑块一7的底端开设第一凹槽111,在第一凹槽111底端的两侧内壁上设置限位块112,第一凹槽111的顶壁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筒113,第一连接筒113的下端套装有第二连接筒114,第二连接筒114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板115,安装板115的下端设置有万向滚轮117,其中第一连接筒113和第二连接筒114中设置有减震弹簧一116,减震弹簧一116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一凹槽111和安装板115的顶壁上。

根据图4所示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12包括第二凹槽121、连接块122、减震弹簧二123、支撑地脚124、限位孔一125、限位孔二126、连接柱二127、连接绳二128和限位销二129,在滑块二8的底端开设第二凹槽121,第二凹槽121中设置有连接块122,连接块122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弹簧二123,减震弹簧二1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凹槽121顶壁和连接块122顶壁焊接,其中第二凹槽121侧壁和连接块122上分别开设有限位孔一125和限位孔二126;在滑块二8的下端焊接有连接柱二127,连接柱二127通过连接绳二128连接限位销二129;在连接块122的底端还焊接有支撑地脚124。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固定板2、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上都开设有相同的限位孔13。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在固定板2的两端焊接有连接柱一15,连接柱一15通过连接绳一16连接限位销一14,限位销一14插装在限位孔13中。

本发明工作原理:当需要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进行移动时,首先同时启动四个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齿轮5转动,由于齿轮5与齿条9啮合,齿轮5通过齿条9分别同时带动滑块一7和滑块二8在滑行轨道6上滑动;由于需要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进行移动,所以此时齿轮5通过齿条9带动滑块一7下降、带动滑块二8上升,当滑块一7和滑块二8运动在一定程度时,滑块一7底端的行走机构11接触地面、滑块二8底端的支撑机构12离开地面,然后将限位销一14插入到固定板2、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上开设的限位孔13中,最后关闭伺服电机3,此时就可以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进行移动。

当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移动到所需位置时,需要将限位销一14从固定板2、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上开设的限位孔13中拔出,然后同时启动四个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齿轮5转动,齿轮5通过齿条9分别同时带动滑块一7和滑块二8在滑行轨道6上滑动;由于需要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进行固定,所以此时齿轮5通过齿条9带动滑块一7上升、带动滑块二8下降,当滑块一7和滑块二8运动在一定程度时,滑块一7底端的行走机构11离开地面、滑块二8底端的支撑机构12接触地面,此时支撑地脚124会带动连接块122一起压缩减震弹簧二123,以适应地面的不平整,然后将限位销二129插入到限位孔一125和限位孔二126中,再然后将限位销一14插入到固定板2、滑块一7和滑块二8上开设的限位孔13中,最后关闭伺服电机3,此时就可以对计算机教学仪器本体1进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