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117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法兰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法兰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车辆中缓速器连接的法兰组件。



背景技术:

在客车中,缓速器安装在变速箱端时,缓速器法兰用来连接车辆变速箱法兰和传动轴法兰,缓速器法兰作为一个中间法兰,其名称也可以叫做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传动轴法兰及变速箱法兰连接构成法兰组件,变速箱的作用是将车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传动轴,传动轴是汽车传动系中传递动力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与变速箱、驱动桥一起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产生驱动力,在缓速器工作过程中,通过上述的法兰组件,与连接法兰固定的转子能随传动轴一起旋转,当安装在定子上的激磁线圈通电后会激发磁场,旋转的转子会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与传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矩,实现缓速器的辅助制动功能。

一般的现有技术中法兰组件如下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法兰组件连接示意图,图中变速箱法兰001、缓速器法兰002与传动轴法兰003共用一组双头螺栓、自锁螺母锁紧,保证缓速器转子随着传动轴转动实现缓速器辅助制动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法兰组件的连接结构具有的技术缺陷如下:第一、在缓速器工作过程中,变速箱法兰、缓速器法兰及传动轴法兰都会存在一个跳动量,由于3个法兰共用一组螺栓螺母紧固,这样会导致3个法兰上的跳动量相互叠加,跳动量的增加会造成紧固三个法兰的螺母易松动的问题;第二、由于变速箱输出端法兰、缓速器法兰及传动轴端法兰共用一组双头螺栓、自锁螺母来锁紧,工作过程中跳动量的叠加,对双头螺栓的强度和自锁螺母的防松性能要求较高,增加了使用和生产成本。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新的法兰组件,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应用在缓速器连接中的法兰组件,在缓速器工作过程中,三个法兰连接处跳动量的叠加造成自锁螺母易产生松动以及对双头螺栓的强度和自锁螺母的防松性能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导致缓速器的使用和生产成本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组件采用一种新式的连接结构,变速箱法兰与连接法兰二者直接连接,传动轴法兰与连接法兰二者连接,将三个法兰分别通过两组固定件连接,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法兰上开设有交错排列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法兰和第一法兰通过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固定件直接连接,连接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固定件直接连接,从而连接法兰与第一法兰、连接法兰与第二法兰实现了两两法兰直接连接,避免了连接法兰、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三个法兰共用一组螺栓自锁螺母来锁紧的情况,解决了缓速器工作时固定法兰组件的紧固螺母易松动的技术问题,同时对双头螺栓的强度和自锁螺母的防松性能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法兰组件,包括一连接法兰,一第一法兰,一第二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法兰上开设一第一安装孔和一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一法兰通过一第一固定件锁紧,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第二法兰通过一第二固定件锁紧。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台阶状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件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交错排列。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上具有用于连接一缓速器转子的一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均为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法兰组件,连接法兰上开设有交错排列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连接法兰和第一法兰通过与第一安装孔匹配的第一固定件直接连接,连接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穿过第二安装孔的第二固定件直接连接,从而连接法兰与第一法兰、连接法兰与第二法兰实现了法兰两两直接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组件由现有技术中三个法兰共用一组紧固件来锁紧变为两个法兰共用一组紧固件锁紧,因此可以使缓速器工作过程中锁紧螺母松动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法兰固定是采用法兰两两连接,固定处的跳动量降低,对螺栓的强度和自锁螺母的防松性能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法兰组件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法兰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法兰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法兰组件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速箱法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理解成并不局限于以下描述的这种实施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理念可以与其他公知技术或功能与那些公知技术相同的其他技术组合实施,其中,下文中变速箱法兰为第一法兰,传动轴法兰为第二法兰。

在以下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中,为了清楚展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内”、“外”、“向内”、“向外”、“轴向”、“径向”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

下面结合附图2-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2至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连接法兰的主视图、剖视图及法兰组件的装配图,如图所示,连接法兰100边缘上周向均匀分布通孔103,内环分布有呈台阶状的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交错排列周向均匀分布在连接法兰100上,第一安装孔101与变速箱法兰104上的连接孔110匹配,穿过第一安装孔101和连接孔110的第一固定件106将连接法兰100与变速箱法兰104锁紧,穿过第二安装孔102的第二固定件105将连接法兰100与传动轴法兰(图中未示出)锁紧,定子108由缓速器安装支架109固定,缓速器转子与连接法兰100通过固定件107锁紧,其中第一安装孔101和第二安装孔102不限于上述的排列方式,也可以改变其位置和之间的间隔,其他排列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变速箱法兰104与连接法兰100通过第一固定件106固定,连接法兰100与传动轴法兰(图中未示出)通过第二固定件105固定,变速箱法兰104位于连接法兰100的一侧,传动轴法兰位于连接法兰100的另一侧,在工作过程中,传动轴法兰随着传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法兰的转动,转子通过连接件107固定在连接法兰100的通孔103上,实现缓速器转子随着传动轴的转动而转动,缓速器定子108固定在支架109上,当定子上的激磁线圈通有电流时,会产生磁场,转子转动时切割定子108激发的磁场,转子上产生与传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力矩,实现缓速器辅助制动效果。缓速器工作过程中,法兰组件中的每个法兰均会存在一个跳动量,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法兰100位于变速箱法兰104和传动轴法兰(图中未示出)的中间,三个法兰采用两两法兰连接的结构,会使法兰上第一固定件106和第二固定件105处法兰叠加的跳动量减弱,缓速器连接法兰100上的第一固定件106和第二固定件105交错分布,两个固定件分别将连接法兰100与变速箱法兰104和传动轴法兰连接(图中未示出),从而解决法兰组件连接处固定件螺母易松动的问题。其中连接法兰100上开设的第一安装孔101呈台阶状的通孔,其目的为了将固定连接法兰100和变速箱法兰104的第一固定件106能更好的嵌入连接法兰100内,使连接法兰100和传动轴法兰的连接更紧密,连接法兰100上的第二安装孔102可以设计为螺纹孔,螺纹孔的长度小于连接法兰的厚度。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06可以为六角螺栓,第二固定件105可以是螺纹孔相匹配的螺栓,连接件107可以采用双头螺栓与自锁螺母,但不限于上述固定件,也可以采用能够实现上述锁紧功能的其他固定件。第一固定件106与第二固定件105周向均匀交错排列,可以最好的实现变速箱法兰104与连接法兰100的连接及连接法兰100与传动轴法兰的连接,更有效的降低工作时法兰的跳动量带来的固定件易松动的问题。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变速箱法兰的示意图,变速箱法兰104上的连接孔110与连接法兰100上的第一安装孔101连接,连接孔110与第一安装孔101之间的圆周角及半径均相同,从而保证连接法兰100和变速箱法兰104安装时相匹配。

连接法兰100与变速箱法兰104上的通孔107和连接孔110也可以设计为其他排列方式,同时连接法兰100上的通孔107及安装孔102的排列也不限于图示的一种,改变其数量及分布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组件,连接法兰上开设通孔和螺纹孔,连接法兰和变速箱法兰通过穿过通孔的固定件直接固定连接,连接法兰和传动轴法兰通过穿过螺纹孔的固定件直接固定连接,连接法兰位于变速箱法兰和传动轴法兰中间,从而连接法兰与变速箱法兰、连接法兰与传动轴法兰实现了法兰两两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法兰组件由现有的三个法兰共用一组紧固件来锁紧变为两个法兰共用一组紧固件锁紧,所以三个法兰变为由两组紧固件来锁紧固定,从而使传动轴转动过程中锁紧螺母松动的风险大幅度降低;同时由于法兰固定处是法兰两两连接,固定处的跳动量降低,对双头螺栓的强度和自锁螺母的防松性能要求降低,从而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第一”、“第二”的限定语并非是指对时间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定,而仅仅是为了将本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特征相区分。同样地,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一”的限定语并非是对数量的限定,而是描述在前文中未曾出现的技术特征。同样地,本文中出现的类似于“大约”、“近似地”的修饰语通常包含本数,并且其具体的含义应当结合上下文意理解。同样地,除非是有特定的数量量词修饰的名词,否则在本文中应当视作即包含单数形式,在该技术方案中即可以包括单数个该技术特征,也可以包括复数个该技术特征。

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