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897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入墙式淋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入墙式淋浴龙头大多需要额外安装供电元件(如可更换的电池)为其电路板提供电力,这就需要在靠近电路板的位置预留出容置电池的空间,而入墙式淋浴龙头的面板与墙体之间的空间有限,安装额外的供电元及可能导致面板在安装时存在外观不佳和与墙体接合不紧密的情况。此外,电池在电量耗尽后需要更换,也造成了淋浴龙头的使用不便。

基于此,亟需设计开发一种能够依靠自主发电为电路板提供电力的水力发电式的淋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依靠水力发电的入墙式淋浴龙头,借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点。

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墙式淋浴龙头,包括:开关本体、控制阀、先导水力发电装置、主控电路板以及感温装置,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开关本体可拆卸连接并控制所述开关本体内的流体的流通,所述开关本体包括流体导出段,所述感温装置的感温端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的输入端均置于所述流体导出段中,其中所述感温装置的感温端在所述流体导出段中位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的下游,并且在所述开关本体内所述感温装置相对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在空间上部分重叠布置,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和所述感温装置均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先导水力发电装置,该装置依靠流经的流体配合水轮发电机实现发电,并将产生的电力输送给主控电路板,主控电路板可将电力分配给需要供电的淋浴龙头内的其它构件,从而在不设置额外的供电元件时满足了淋浴龙头装置的整体电力需求,省略了额外的供电元件,使面板具有较充裕的空间安置其它构件,有效避免了在安装面板时出现外观不佳及与墙面接合不良的情况。而且,由于感温装置与先导水力发电装置在设置时存在部分重叠的空间而有效节约了开关本体与面板之间的空间,并且因为感温装置的感温端在流体导出段中位于先导水力发电装置的下游,使得先导水力发电装置在流体流过时首先发电并将电力传输至主控电路板,随即主控电路板将电力传输给感温装置,从而使感温装置能够快速甚至实时监测接触感温端的流体的温度,提高了检测的时效性。

优选地,所述感温装置相对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倾斜设置。感温装置的倾斜设置有效缩小了开关本体的空间占位、节省了空间。

优选地,所述流体导出段包括第一导出段和第二导出段,所述感温装置的感温端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的输入端均置于所述第一导出段内,所述第一导出段优先于所述第二导出段供流体导出。由于所述第一导出段与所述第二导出段构成折叠式水路,由第一导出段的出口导出的流体在流路上需通过额外设置的切换阀或开关阀,打开切换阀或开关阀,流体由第一导出段流出,由于第二导出段始终与大气连通,在第一导出段导出流体时,流体所具有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导致流体优先从第一导出段导出而不从第二导出段导出,折叠式水路有效避免了流体同时由两个导出段的出口导出流体。优选地,所述开关本体还包括流体导入段,所述开关本体的流体导入段和所述流体导出段呈十字交叉状设置。采用十字交叉结构开关本体,分别导入冷热流体的流体导入段相对设置,以便于从相对方向导入的冷热流体的等量均匀地混合。优选地,所述流体导入段内部设置有连续弯折的流道供流体导入至所述控制阀。这样的设计便于在流体导入段内锻造加工出流道,采用锻造加工工艺制造的开关本体具有较高的强度。

优选地,所述入墙式淋浴龙头还包括面板和光圈,所述光圈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根据所述感温装置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光圈。这样,面板上设置的光圈可根据感温装置反馈的信号变化显示颜色并指示给用户来辨别流体温度,从而实现实时指示流体温度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面板上设有供所述控制阀的阀盖穿过的开口,所述光圈接合在所述开口的周面上,所述主控电路板避让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光圈间隔设置在所述面板上。这样布置便于主控电路板与光圈之间的接线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入墙式淋浴龙头还包括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包括把手座、把手以及转接件,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转接件带动所述把手座转动,所述把手座轴向可调地连接所述控制阀的阀盖并可联动所述面板一起相对于所述阀盖发生轴向移动。这样,通过旋转把手可带动把手座相对于控制阀的阀盖轴向移动,进而联动所述面板相对于所述阀盖发生轴向移动,从而可以满足对本体安装深度的不同需求。

优选地,所述光圈、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面板一体集成。这样,通过将光圈和主控电路板一体集成在面板上,既节省了空间又有利于光圈与主控电路板之间接线的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开关本体还包括隔温接头,所述隔温接头将所述感温端封装于所述开关本体内。该隔温接头既能够有效隔绝外部温度对感温端灵敏度的影响又能够有效封装感温端避免流体外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借助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力发电式的淋浴龙头,无需额外采用供电元件为电路板提供电力,通过使感温装置与发电装置的容置空间部分重叠,提高了面板与墙体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避免了面板与墙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外观不佳和二者接合不紧密的情况,而且采用水力发电式的淋浴龙头无需频繁更换电量耗尽的供电元件,便于淋浴龙头的使用和维护。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组装图;

图5为本体安装位置最浅时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剖视图;

图6为本体安装位置最深时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剖视图;

图7为示出流体导入段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剖视图;

图8为示出流体导出段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的示例性方案。提供附图是为了呈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但附图不必按具体实施方案的尺寸绘制,并且某些特征可被放大、移除或局剖以更好地示出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附图中的部分构件可在不影响技术效果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位置调整。在说明书中出现的短语“在附图中”或类似用语不必参考所有的附图或示例。

在下文中被用于描述附图的某些方向性术语,例如“内”、“外”、“上”、“下”和其它方向性术语将被理解为具有其正常含义且指正常观看附图时所涉及的那些方向。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说明书所述方向性术语基本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常规方向。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一个”、“第二”、“第二个”及其类似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重要性,而是用于将一个零部件与其它零部件区分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如图1-8所示的入墙式淋浴龙头1,该入墙式淋浴龙头1包括开关本体10、控制阀11、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主控电路板14以及感温装置13,其中,所述控制阀11与所述开关本体10可拆卸连接并控制所述开关本体10内的流体的流通,具体的,如图2所示,开关本体10容置控制阀11的容置孔的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匹配开关本体10的阀盖110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通过阀盖110与开关本体10的螺纹连接将控制阀11封装于开关本体10内,这样便于阀体的拆装和维修;所述开关本体10包括流体导出段101,该流体导出段101是供流体导出的流道,所述感温装置13的感温端用于感测流体的温度,其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的输入端均置于所述流体导出段101中,这样一旦流体进入流体导出段101中,置于流体导出段101中的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和感温装置13就会及时地与该段中的流体接触,从而便于发电和感温,其中,所述感温装置13的感温端在所述流体导出段101中位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的下游,并且在所述开关本体10内所述感温装置13相对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在空间上部分重叠布置,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感温装置13可以相对于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倾斜设置,实现了空间的节约,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和所述感温装置13均与所述主控电路板14电连接。为了避免外部温度对感温装置13的感温端检测的温度产生影响,再如图2所示,开关本体10还增设了隔温接头106,该隔温接头106不仅将感温端有效封装在开关本体10内并隔绝外部温度对感温端灵敏度的影响同时起到密封作用从而避免流经感温端的流体外溢。而为了防止流经阀体的流体外漏,还在阀盖110与开关本体10的容置孔之间以及隔温接头106与开关本体10上容置感温装置13的容置孔之间增设了多个环形密封圈。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1采用了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该装置能够利用流经的流体配合其具有的水轮发电机实现发电,并将产生的电力输送给主控电路板14,主控电路板14可将电力分配给需要供电的淋浴龙头1内的其它构件,如感温装置13、光圈15等,从而省去了设置额外供电元件的麻烦并且满足了淋浴龙头1的整体电力需求,不再设置额外供电元件,使面板16具有较充裕的空间安置其它构件,有效避免了在安装面板16时由于面板16与墙壁内容置空间不足而容置构件过多导致的外观不佳及面板16与墙面接合不良的情况出现。而且,由于感温装置13与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在设置时存在部分重叠的空间而有效节约了开关本体10与面板16之间的空间,并且因为感温装置13的感温端在流体导出段101中位于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的下游,使得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优先于感温装置13流过流体,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继而进行发电并将电力传输至主控电路板14,随即主控电路板14将电力传输给感温装置13,从而使感温装置13能够快速甚至实时监测接触感温端的流体的温度,提高了检测的时效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墙式淋浴龙头1至少可为墙面上的花洒和地面上的浴盆或下出水龙头提供流体,因此,如图4-6和图8所示,所述流体导出段101可包括第一导出段102和第二导出段103,所述感温装置13的感温端与所述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的输入端均置于所述第一导出段102内,所述第一导出段102优先于所述第二导出段103供流体导出,由第一导出段102导出的流体供浴盆或下出水龙头使用,第一导出段102可看作下行管段,只有在浴盆或下出水龙头不再使用时,流体才由第二流体导出段101导出供应花洒使用,第二导出段103可看作上行管段,第一导出段102和第二导出段103在空间上相对于彼此上下布置,而流体由第二导出段103导出时,流体出现流向的转变,即第一导出段102和第二导出段103构成了折叠式水路,由第一导出段102的出口导出的流体在流路上需通过额外设置的切换阀或开关阀,开关本体10在安装时,第一导出段102的开口朝下(地面),第二导出段103的开口朝上,打开切换阀或开关阀,流体由第一导出段102流出,由于第二导出段103始终与大气连通,在第一导出段102导出流体时,流体所具有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导致流体优先从第一导出段102导出而不从第二导出段103导出,折叠式水路有效避免了流体同时由两个导出段的出口导出流体,从而提高各个导出段的导出流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流体导出段可以仅设置上行管段或下行管段。

为了便于导入开关本体10内的流体的均匀混合,如图1-2和图4所示,开关本体10还包括与流体导出段101呈十字交叉状设置的流体导入段104,导入冷流体和热流体的流体导入段104对称均匀地沿流体导出段101的径向分布在流体导出段101的两侧。而且如图7所示,流体导入段104内部的流道构造成连续弯折结构,这样便于在开关本体10内锻造加工出流道,而采用锻造工艺加工的开关本体10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为了便于在初期安装开关本体10时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调节流体流量,如图1-3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开关本体10还包括截止阀105,该截止阀105设置在供冷、热流体从相对两侧导入的流体导入段104上,当需要维修时,关闭截止阀105可以阻止冷、热流体进入,而在平时使用时,截止阀可以起到单向阀的作用防止冷、热流体的回流。。另外,为了将流体温度变化的情况以可视的效果呈现给用户,如图1-3所示,淋浴龙头1还包括光圈15,该光圈15位于面板16上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14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14根据所述感温装置13反馈的信号控制所述光圈15。感温装置13反馈的关于温度变化的信号使光圈15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变化,从而使用户根据颜色变化判断水温的情况,进而达到实时指示流体温度的作用。优选可将光圈15、主控电路板14一体集成在面板16上,这样既节省了面板16与墙体之间的空间也更有利于主控电路板14与光圈15以及其它构件,如先导水力发电装置12和感温装置13之间的接线的连接。优选地,面板16上设有供所述控制阀的阀盖110穿过的开口,所述光圈15接合在所述开口的周面上,所述主控电路板14避让所述开口并与所述光圈15间隔设置在所述面板16上。这样布置也便于主控电路板14与光圈15之间的接线的电连接。

而在未设置光圈15的淋浴龙头1中,可采用其他方式向用户示出流体温度的变化情况或直接示出具体的温度。如可在花洒的中心位置设置温度指示区,根据感温装置13所感测的温度变化,温度指示区内相应温度相对于指示区内的其它温度出现亮度的明暗变化;或在花洒柄处设置温度计式的温度指示条以将感温装置13所反馈的温度以具体数值的形式示出给用户,便于用户选择适宜的流体使用温度。

此外,在安装开关本体10时,由于安装条件和安装要求的差异,开关本体10常需要在不同的安装深度情况下满足装修偏差的调节要求,因此,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入墙式淋浴龙头1还包括把手171组件17,把手171组件17包括把手座170、把手171以及转接件172,控制阀包括阀芯、花键杆以及阀盖110,阀芯和花键杆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阀盖110将阀芯压靠在开关本体10的相应容座中,把手171通过转接件172带动把手座170转动,把手座170轴向可调地连接控制阀的阀盖110。这样,通过旋转把手171可带动把手座170相对于控制阀的阀盖110轴向移动,进而联动与把手座170相连的面板使其发生轴向位移,从而可以满足对开关本体10安装深度的不同需求。把手座170和阀盖110可通过螺纹连接实现无级调节,从而消除零件本身或安装时产生的累积公差,提高安装的精准度。控制阀11的花键杆插接入转接件172中并可相对于转接件172轴向活塞式运动,通过转接件172与控制阀11的花键杆的连接使把手171可以联动控制控制阀11工作。开关本体10安装深度最浅时,把手座170相对于阀盖110的轴向移动可以是零位移,此时转接件172部分容置在阀盖110内,开关本体10安装深度最深时,把手座170相对于阀盖110的轴向移动具有最大位移,此时转接件172完全处于阀盖110外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水力发电式的淋浴龙头1,无需额外采用供电元件为电路板提供电力,通过使感温装置13与发电装置的容置空间部分重叠,提高了面板16与墙体之间的空间利用率,并且避免了面板16与墙体之间可能存在的外观不佳和二者接合不紧密的情况,而且采用水力发电式的淋浴龙头1无需频繁更换电量耗尽的供电元件,便于淋浴龙头1的使用和维护。

以上描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附图标记列表

1 淋浴龙头 12 先导水力发电装置

10 开关本体 13 感温装置

101 流体导出段 14 主控电路板

102 第一导出段 15 光圈

103 第二导出段 16 面板

104 流体导入段 17 把手组件

105 截止阀 170 把手座

106 隔温接头 171 把手

11 控制阀 172 转接件

110 阀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