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23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美国GOPRO运动相机和与GOPRO同级别的运动相机,具体是涉及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对摄影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想获取更加清晰和生动的画面,需要呈现出全景画面,这就需要将若干个相机摆放在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再通过后期的图像拼接处理,得到近似球面360度的全景画面。这样的照片更加全面和美观,更能满足人们对照片的要求。

但目前,市面上一般采用美国的GOPRO运动相机作为拍摄全景摄像的摄像机,但这种相机在拍摄全景时一般只是采用将6台相机放置在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实现全方位的拍摄,并通过后期的拼接完成全景的拍摄。这种相机的布置方式存在相机位数过少而导致拼接后的全景照片效果不佳,不能达到更加高的要求,也不能运用于更精密的场合,限制了相机的使用条件,并且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安装相机,结构复杂且拆装过程复杂。

综上所述,目前的全景摄像的相机的布置方式存在布置方向过少,导致图像难以符合标准以及拆装过程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以设置一种可安装七台摄像设备的框架,拍摄方向更全面,提供了360°无死角全景画面,并设置手拧螺丝进行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实现了免工具安装,结构更加简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主支架、相机固定板、相机固定杆以及固定螺丝,主支架为厚板设置,且主支架的侧面形状呈正五边形设置,且主支架每一条边中部均开设有一第一相机安装槽,主支架的侧面的前后面分别开设有一第二相机安装槽,并于主支架每一条边上且位于第一相机安装槽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第一相机固定杆,且第一相机固定杆均沿所在边的垂向设置,并且主支架的侧面的前后面均设置有两第二相机固定杆,且第二相机固定杆设置于第二相机安装槽的两侧,且于同一边上的两第一相机固定杆上以及同一侧的两第二相机固定杆上均设置有一相机固定板,且每一相机固定板上均开设有一安装孔,且相机安装板通过固定螺丝与第二相机固定杆和第二相机固定杆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主支架为镂空厚板。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每一第一相机安装槽的槽宽与相机的宽度保持一致。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每一第二相机安装槽的尺寸与相机的侧面尺寸一致。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每一相机固定板上开设的安装孔的尺寸与相机上镜头的尺寸一致。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在主支架的其中一顶角上设置有一支撑杆,且支撑杆背离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三脚架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每一固定螺丝均为手拧螺丝,且手拧螺丝的手拧端上设置有防滑槽。

上述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其中,每一第一相机固定杆与主支架均为螺纹连接;每一第二相机固定杆与主支架均为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设置正五边形的主支架,并与每一条边上均设置有一第一相机安装槽,并结合主支架侧面的前后面上的两第二相机安装槽,实现了七台相机的安装,使拍摄更全面,效果更好;2、主支架上设置有一带三脚架安装孔的支撑杆,能保证拍摄到360°无死角的全景画面,拍摄角度更多;3、所有相机固定板与所对应的相机固定杆的连接均通过手拧螺丝固定,免工具拆装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单;4、每一相机固定杆与主支架均为螺纹连接,方便携带和快速拆装,实用性更高;5、主支架为镂空厚板,有效减轻重量,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附图中:1、主支架;2、第一相机安装槽;3、第二相机安装槽;4、第一相机固定杆;5、第二相机固定杆;6、相机固定板;61、安装孔;7、手拧螺丝;8、支撑杆;9、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景摄影云台框架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包括:主支架1、第一相机安装槽2、第二相机安装槽3、第一相机固定杆4、第二相机固定杆5、相机固定板6、安装孔61;手拧螺丝7以及支撑杆8。

具体的,主支架1为厚板,且主支架1的侧面形状为正五边形,即主支架1包括七个面,且七个面分别位于主支架1的五条边以及侧面的前后两个面上。

具体的,在主支架1的五条边的每一条边的中部均开设有一第一相机安装槽2,且第一相机安装槽2垂直于每一条边所在的平面设置,且第一相机安装槽2的槽宽与相机9侧面的宽度保持一致,使得相机9能准确的安装于主支架1上,且每一相机9的拍摄方向也更加准确。

具体的,在主支架1侧面的前后两个面上均开设有一第二相机安装槽3,且第二相机安装槽3的尺寸与相机9的侧面的总尺寸保持一致,使得相机9能完全的嵌入到第二相机安装槽3中,保证相机9的拍摄方向。

更加具体的,主支架1的五条边的每一条边上均设置有两第一相机固定杆4,且两第一相机固定杆4设置于所在边上的第一相机安装槽2的两端,且第一相机固定杆4均沿所在边的垂向设置。

更加具体的,在主支架1的侧面的前后两个面上同样均设置有两第二相机固定杆5,且位于同一侧面上的两第二相机固定杆5设置于所在侧面上的第二相机安装槽3的两侧,且每一第二相机固定杆5均沿垂直于主支架1侧面的方向设置。

更加具体的,在位于同一条边上的两第一相机固定杆4上均设置有一相机固定板6,且相机固定板6的两端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两第一相机固定杆4上。

更加具体的,位于主支架1同一侧面上的两第二相机固定杆5上同样设置有一相机固定板6,且相机固定板6的两端同样均通过固定螺丝固定于两第二相机固定杆5上。

更加具体的,在主支架1的其中一顶角上设置有一支撑杆8,且支撑杆8背离主支架1的方向的一端上设置有三脚架安装孔(未标出),保证了主支架1能360°旋转,使得相机9拍摄的全景画面无死角,拍摄效果更好。

更加具体的,每一相机固定板6上开设有一安装孔61,且安装孔61的尺寸与相机9上镜头的尺寸保持一致,使得相机9的安装更加稳定,拍摄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有固定螺丝均为手拧螺丝7,且每一手拧螺丝7的手拧端上均设置有防滑槽(未标出),无需借助工具便能完成相机9的安装,使拆装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相机固定杆4和第二相机固定杆5与主支架1均为螺纹连接,方便了对相机9固定杆的拆装,使携带更加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主支架1设置为镂空厚板,有效减轻了主支架1的重量,方便携带,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全景摄影云台框架,包括呈正五边形设置的主支架1,并主支架1的每一条边和侧面的前后两个面上均开设有相机安装槽,并于相机安装槽的两侧设置相机固定杆,且在相机固定杆上通过固定螺丝固定有相机固定板6;通过设置正五边形厚板的主支架1,提供了七个相机安装位置,更加细化了相机的拍摄方向,提升全景拍摄的效果;通过在主支架1上设置带有三脚架安装孔(未标出)的支撑杆8,使得相机9拍摄的全景画面无死角,拍摄效果更好;通过将固定螺丝设置呈手拧螺丝7,实现了免工具安装相机9,更加方便了相机9的拆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