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642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锻管,特别涉及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



背景技术:

在发电项目中,火电机组起到了不可缺失的作用,其中在火力发电过程中,热力设备液体在进行输送时离不开锻管管道的输送,往往在输送液体时对管道的力学性能要求较高,以保证热力设备安全运行和较长的使用寿命,而对于一些锻管输送的环境来说,除了对锻管管道的密封性有要求外,还需一定的抗压能力,一旦位于地面下的深埋的锻管往往承受了一定的重力,如果管体的抗压性能不达标会直接导致管体的压裂破损,从而造成经济损失,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极大的提高了锻管的力学性能,避免了管体的压裂破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包括法兰盘,所述法兰盘的一端设置有锻管,所述锻管的表面设置有承压面,所述承压面的底部设置有受力面,所述受力面的底部设置有内管,所述法兰盘的表面设置有分力孔,所述分力孔的一侧设置有受力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法兰盘与所述锻管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压面上设置有承压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受力面上设置有受力台,所述受力台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压点分别与所述受力台、受力壁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承压面的形状为波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法兰盘与锻管固定相连接,有效的提高了锻管的承压能力和抗压程度,同时锻管的表面设置有波形承压面,极大的提高了锻管的力学性能,避免了管体的压裂破损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了减少了经济的损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法兰盘;2、锻管;3、承压面;4、受力面;5、内管;6、承压点;7、受力台;8、受力壁;9、分力孔;10、受力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火电机组设备用抗压锻管,包括法兰盘1,法兰盘1的一端设置有锻管2,锻管2的表面设置有承压面3,承压面3的底部设置有受力面4,受力面4的底部设置有内管5,法兰盘1的表面设置有分力孔9,分力孔9的一侧设置有受力筋10。

进一步的,法兰盘1与锻管2固定相连接,法兰盘1上设置有分力孔9和受力筋10与锻管2固定相连接,有效的提高了锻管2的承压能力和抗压程度。

承压面3上设置有承压点6。当锻管2的表面受力时,波形承压面3将受到的压力通过承压点6分散出去,从而减少锻管2的承压能力。

受力面4上设置有受力台7,受力台7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壁8,进一步的分散承压面3的承压能力,提高锻管2的承压能力和抗压程度。

承压点6分别与受力台7、受力壁8相连接,分布在承压面3上的承压点6与受力台7和受力壁8位于同一水平面,以实现受力点对外力的分散,提高了锻管2单位长度上的抗压能力。

承压面3的形状为波形,波形能极大的提高锻管2的抗压强度。

具体的,法兰盘1上设置有分力孔9和受力筋10,通过与锻管2固定连接,锻管2的表面设置有承压面3,当热力设备进行液体输送压力过大时,波形承压面3将承受的压力通过承压点6分散至受力面4,受力面4上设置有受力台7,通过承压点6与受力台7和受力壁8的相连接,以实现分布在承压面3上的承压点6与受力台7和受力壁8在同一水平面上,实现受力点对外力的分散,提高了锻管2单位长度上的抗压能力,当锻管2承受的压力过大无法分压时,通过内管5将多余的压力通过受力筋10传递至法兰盘1,并将多余的压力通过分力孔9将多余的压力向外扩散,从而提升了锻管2的整体承压能力和抗压程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法兰盘1与锻管2固定相连接,有效的提高了锻管2的承压能力和抗压程度,同时锻管2的表面设置有波形承压面3,极大的提高了锻管2的力学性能,避免了管体的压裂破损事件的发生,进一步了减少了经济的损失,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