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580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涉及用于笔记本电脑上液晶屏板与主机板之间的电脑定位转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不断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电脑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近二十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体积更小的集成芯片出现,电脑已衍变成一种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且易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而现有的笔记本均以掀盖式居多,为符合薄、小与重量轻等设计的考虑,一般都设计成由主机本体和键盘构成的底座以及显示屏和盖体构成的上盖两部分构成。而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或用毕状态时,上盖就盖合在其底座上,在使用时须将其上盖向上掀开至适当角度,才能便于操作使用。

现有技术笔记本电脑转轴一般是在转轴的枢轴上直接设有环形导油凹槽,同时转轴采用锌合金作为材料,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采用此结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散热较慢,会出现局部发热现象,并导致油槽中的润滑油容易熔化,这样对油槽中的润滑油熔点要求较高,在枢轴上设有环形导油凹槽,不利于润滑油储存,这样在掀起和关闭笔记本电脑上盖时,可能导致漏油情况出现,同时在枢轴上设有环形导油凹槽也不易形成均匀的油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该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扭力和摩擦力稳定性和均匀性好,2万次的翻转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从而减少了扭力的衰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方便根据不用场合和产品,调整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数目,以及排列位置关系,实现对扭力地动态可调节大小,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使用场合,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包括旋转支架、挡块、轴芯杆、若干个松鳍片环和若干个紧鳍片环,所述旋转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之间的区域开有一凹槽,所述轴芯杆一侧为光杆部,另一侧为非光杆部,此轴芯杆的光杆部嵌入支撑部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所述挡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于光杆部末端和旋转支架的凹槽末端上,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具有一外凸部,此外凸部嵌入旋转支架的凹槽内,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均开有一缺口槽,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套装于轴芯杆的光杆部上,所述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松鳍片环末端与光杆部紧配合接触,从而在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侧表面之间形成储油间隙部,所述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交替排列,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内壁均具有2个内陷凹槽,2个内陷凹槽分别位于缺口槽的两侧,所述松鳍片环的间隙部连通松鳍片环的2个内陷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支架的支撑部上开有至少2个第一通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芯杆的非光杆部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上平面槽和下平面槽。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内径尺寸大于轴芯杆的光杆部外径尺寸。

4. 上述方案中,相邻所述松鳍片环之间设置有1个紧鳍片环,相邻的所述紧鳍片环之间设置有1个松鳍片环。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 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其包括若干个松鳍片环和若干个紧鳍片环,旋转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之间的区域开有一凹槽,所述轴芯杆一侧为光杆部,此轴芯杆的光杆部嵌入支撑部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均开有一缺口槽,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套装于轴芯杆的光杆部上,所述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交替排列,扭力和摩擦力稳定性和均匀性好,2万次的翻转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从而减少了扭力的衰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方便根据不用场合和产品,调整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数目,以及排列位置关系,实现对扭力地动态可调节大小,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使用场合,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其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均开有一缺口槽,提高了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的弹性,有利更持久恒定地保持对光杆部的夹持力;再次,其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内壁均具有2个内陷凹槽光杆部,2个内陷凹槽分别位于缺口槽的两侧,供存储润滑油,也便于转动时收集壁润滑表面的润滑油,保证光杆部与鳍片环内壁润滑持续性和持久性,所述松鳍片环的间隙部连通松鳍片环的2个内陷凹槽,也有利于润滑油分布的均匀性,从而保证扭力恒定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2. 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其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松鳍片环末端与光杆部紧配合接触,从而在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侧表面之间形成储油间隙部,所述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交替排列,省去了单独开始油槽,实现了存储油直接位于轴芯杆的光杆部与鳍片环内壁之间,大大提高了光杆部与鳍片环内壁润滑性,也使得接触面同时且全部有油浸润,另一方面,松鳍片环末端与光杆部紧配合接触且位于松鳍片环两侧的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密闭的储油腔体,减少了位于此密闭的储油腔体内油的外溢,保证了润滑持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3. 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其所述挡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于光杆部末端和旋转支架的凹槽末端上,防止若干个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沿轴向上松脱。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分解结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松鳍片环和轴芯杆剖面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紧鳍片环和轴芯杆剖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旋转支架;2、挡块;3、轴芯杆;31、光杆部;32、非光杆部;4、松鳍片环;5、紧鳍片环;6、支撑部;7、第一轴套;8、第二轴套;9、凹槽;10、缺口槽;11、储油间隙部;12、第一通孔;131、上平面槽;132、下平面槽;14、第二通孔;15、外凸部;16、内陷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包括旋转支架1、挡块2、轴芯杆3、若干个松鳍片环4和若干个紧鳍片环5,所述旋转支架1进一步包括支撑部6、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所述第一轴套7位于旋转支架1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8位于旋转支架1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1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8之间的区域开有一凹槽9,所述轴芯杆3一侧为光杆部31,另一侧为非光杆部32,此轴芯杆3的光杆部31嵌入支撑部6的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内,所述挡块2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于光杆部31末端和旋转支架1的凹槽9末端上,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具有一外凸部15,此外凸部15嵌入旋转支架1的凹槽9内,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均开有一缺口槽10,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套装于轴芯杆3的光杆部31上,所述松鳍片环4与光杆部31之间留有间隙且松鳍片环4末端与光杆部31紧配合接触,从而在松鳍片环4与光杆部31侧表面之间形成储油间隙部11,所述紧鳍片环5与光杆部31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交替排列,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内壁均具有2个内陷凹槽16,2个内陷凹槽16分别位于缺口槽10的两侧,所述松鳍片环4的间隙部11连通松鳍片环4的2个内陷凹槽16。

上述旋转支架1的支撑部6上开有至少2个第一通孔12。

上述轴芯杆3的非光杆部32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上平面槽131和下平面槽132。

实施例2: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包括旋转支架1、挡块2、轴芯杆3、若干个松鳍片环4和若干个紧鳍片环5,所述旋转支架1进一步包括支撑部6、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所述第一轴套7位于旋转支架1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8位于旋转支架1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1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8之间的区域开有一凹槽9,所述轴芯杆3一侧为光杆部31,另一侧为非光杆部32,此轴芯杆3的光杆部31嵌入支撑部6的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内,所述挡块2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于光杆部31末端和旋转支架1的凹槽9末端上,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具有一外凸部15,此外凸部15嵌入旋转支架1的凹槽9内,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均开有一缺口槽10,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套装于轴芯杆3的光杆部31上,所述松鳍片环4与光杆部31之间留有间隙且松鳍片环4末端与光杆部31紧配合接触,从而在松鳍片环4与光杆部31侧表面之间形成储油间隙部11,所述紧鳍片环5与光杆部31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交替排列,所述松鳍片环4和紧鳍片环5内壁均具有2个内陷凹槽16,2个内陷凹槽16分别位于缺口槽10的两侧,所述松鳍片环4的间隙部11连通松鳍片环4的2个内陷凹槽16。

上述上平面槽131和下平面槽132之间开有至少2个第二通孔14。

上述第一轴套7和第二轴套8的内径尺寸大于轴芯杆3的光杆部31外径尺寸。

相邻所述松鳍片环4之间设置有1个紧鳍片环5,相邻的所述紧鳍片环5之间设置有1个松鳍片环4。

采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时,其包括若干个松鳍片环和若干个紧鳍片环,旋转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之间的区域开有一凹槽,所述轴芯杆一侧为光杆部,此轴芯杆的光杆部嵌入支撑部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均开有一缺口槽,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套装于轴芯杆的光杆部上,所述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交替排列,扭力和摩擦力稳定性和均匀性好,2万次的翻转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从而减少了扭力的衰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方便根据不用场合和产品,调整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数目,以及排列位置关系,实现对扭力地动态可调节大小,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使用场合,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