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049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在引水、水电等项目上应用的类似设备主要有:一类设备为全液压控制驱动专用水电球阀,主阀多为止水环活塞式硬密封阀座的自控结构,阀门驱动需要液压源,因此主要应用于水利发电项目。第二类设备为智能电控或液控操作的整体式固定球阀,此类产品结构更简单,多为复合式阀座密封结构,在重要引水工程、发电项目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研发创新主要是针对第二类整体式固定球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转动部件与轴承之间没有设置防止泥砂等杂质的结构,所述的转动部件包括球体和阀杆,当泥砂等杂质进入转动部件与轴承之间后,极易造成卡死现象,使得阀门的启闭扭矩剧增,甚至导致阀门不能顺利启闭或阀杆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防止卡死的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包括阀体、分别固定在阀体两端的两个侧阀体、阀杆和设于阀体内的球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球体上下两端的两个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两端抵接在侧阀体上,轴承座与球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与球体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轴承上下两端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阀杆穿过阀体插接在球体的上端,阀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阀杆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二轴承下端的第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均采用芳纶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的截面均呈矩形。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阀体和球体之间的阀座组件;所述阀座组件上具有台阶轴,台阶轴小端与阀体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和O型密封圈,O型密封圈设于第四密封圈与阀座组件台阶面之间,台阶轴大端与阀体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五密封圈,阀体上设置有沿阀座组件轴向抵压阀座组件台阶面的弹簧;在O型密封圈与弹簧的两端设置阻挡泥砂等杂物的第四密封圈和第五密封圈,防止泥砂等杂物与O型密封圈和弹簧接触,避免O型密封圈划伤和弹簧卡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第一轴承的两端和第二轴承的下端设置阻挡泥砂等杂质的密封圈,可有效防止泥砂等杂质进入轴承内,防止泥砂等杂质卡住球体或阀杆,减小阀门的启闭扭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图;

图中:1-阀体,2-侧阀体,3-阀杆,4-球体,5-轴承座,6-第一轴承,7-第二轴承,8-第一密封圈,9-第二密封圈,10-第三密封圈,11-第四密封圈,12-第五密封圈,13-阀座组件,14-O型密封圈,1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输水系统专用球阀,包括阀体1、分别固定在阀体1两端的两个侧阀体2、阀杆3和设于阀体1内的球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套设在球体4上下两端的两个轴承座5;所述轴承座5两端抵接在侧阀体2上,轴承座5与球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6,第一轴承6与球体4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第一轴承6上下两端的第一密封圈8和第二密封圈9;所述阀杆3穿过阀体1插接在球体4的上端,阀杆3与阀体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7,第二轴承7与阀杆3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二轴承7下端的第三密封圈10。

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和第三密封圈10均采用芳纶密封圈,芳纶密封圈具有很好的耐擦伤性能;第一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9和第三密封圈10的截面均呈矩形,矩形相对于圆形阻挡泥砂等杂质的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为了便于安装,在第一轴承6、第二轴承7的内壁两端设置15°~30°的倒角;阀门工作时,驱动器带动阀杆3旋转,阀杆3带动球体4旋转,第一轴承6和第二轴承7是为了降低阀杆3和球体4转动时的摩擦阻力,保证第一轴承6与球体4之间、第二轴承7与阀杆3之间清洁无杂质,可以防止阀门卡死,降低阀门的启闭扭矩。

如图3,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阀体1和球体4之间的阀座组件13;所述阀座组件13上具有台阶轴,台阶轴小端与阀体1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四密封圈11和O型密封圈14,O型密封圈14设于第四密封圈11与阀座组件13台阶面之间,台阶轴大端与阀体1的圆周结合面上设置有第五密封圈12,阀体1上设置有沿阀座组件13轴向抵压阀座组件13台阶面的弹簧15;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在O型密封圈14与弹簧15的两端设置阻挡泥砂等杂物的第四密封圈11和第五密封圈12,防止泥砂等杂物与O型密封圈14和弹簧15接触,避免O型密封圈14划伤和弹簧15卡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