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头水流输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73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水龙头水流输入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水龙头水流输入管。



背景技术:

现有水管为单道输水水管,无法满足现有水龙头冷热水流的需求,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热水保温效果无法保证,其使用范围较窄,不利于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龙头水流输入管,其能够有效地给热水进行保温,防止其在运输中造成能量损失,保证效率,采用冷热两道水流,增加了使用范围,适应市场需求,利于生产制造。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水龙头水流输入管,其包括:

入水管,与热水管固定,其包括壳体、固定台、固定孔,固定台位于壳体内侧,固定台上设有固定孔;

热水管,其包括保温水管、保温层、金属片层、带齿圆盘、附加板、固定管、万能块、固定角、保温盖,保温层嵌于保温水管内,金属片层一侧与保温层固定,金属片层另一侧与带齿圆盘固定,附加板与带齿圆盘固定,固定管一端与附加板固定,固定管另一端与万能块固定,两个固定角分别位于万能块两侧,万能块位于保温盖内,保温盖与保温水管固定;

入水盖,与入水管固定,其包括多功能盖、插孔、分流口、固定杆、材料管,多功能盖上设有两个插孔,固定杆与材料管都与功能盖固定,插孔、分流口、材料管都位于固定杆外侧,插孔位于分流口一侧,材料管位于分流口另一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孔材料为金属。

优选地,所述带齿圆盘表面为齿纹。

优选地,所述万能块上设有一个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杆上设有一个金属块。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给热水进行保温,防止其在运输中造成能量损失,保证效率,采用冷热两道水流,增加了使用范围,适应市场需求,利于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水流输入管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入水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水龙头水流输入管包括:

入水管1,与热水管2固定,其包括壳体11、固定台12、固定孔13,固定台12位于壳体11内侧,固定台12上设有固定孔13;

热水管2,其包括保温水管21、保温层22、金属片层23、带齿圆盘24、附加板25、固定管26、万能块27、固定角28、保温盖29,保温层22嵌于保温水管21内,金属片层23一侧与保温层22固定,金属片层23另一侧与带齿圆盘24固定,附加板25与带齿圆盘24固定,固定管26一端与附加板25固定,固定管26另一端与万能块27固定,两个固定角28分别位于万能块27两侧,万能块27位于保温盖29内,保温盖29与保温水管21固定;

入水盖3,与入水管1固定,其包括多功能盖31、插孔32、分流口33、固定杆34、材料管35,多功能盖31上设有两个插孔32,固定杆34与材料管35都与功能盖31固定,插孔32、分流口33、材料管35都位于固定杆34外侧,插孔32位于分流口33一侧,材料管35位于分流口33另一侧。

所述固定孔13材料为金属,其便于长久耐用。

所述带齿圆盘24表面为齿纹,其便于与其他元件卡合。

所述万能块27上设有一个透气孔,其便于减小气压。

所述固定杆34上设有一个金属块,其便于与其他元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热水从保温盖进入,其通过万能块进入固定管,再由固定管送入保温层,保温层将热水送入固定台;冷水从分流口进入入水盖,入水盖将水流送入壳体;壳体防止设备受外界影响,固定孔便于与其他元件固定,保温水管避免水流受外界影响,保温层避免热水温度流失,造成效率低下,技术片层便于固定与热传递,带齿圆盘便于其与其他元件卡合,附加板便于设置固定管,固定管便于确定水流位置,万能块为其他元件提供位置,固定角卡合保温盖,保温盖避免温度流失,多功能盖便于固定其他元件,插孔便于其他元件的规定,分流口便于水流的流动,固定杆便于调整固定深度,材料管便于加入所需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给热水进行保温,防止其在运输中造成能量损失,保证效率,采用冷热两道水流,增加了使用范围,适应市场需求,利于生产制造。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