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6861阅读:3677来源:国知局
密封圈及水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圈,还涉及一种包含该密封圈的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用品,人们在旅行或出差时经常会随身携带自己的水杯。为了防止水杯中盛放的水溢出,必须在水杯的杯口设置杯盖进行盖紧,杯盖内具有密封圈,密封圈卡合在所述杯盖内。然而,由于水杯内存在一定的气压,当杯盖打开时,杯盖上的密封圈经常因为杯体内部气压过大而从杯盖上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密封圈以及一种包括该密封圈的水杯。

一种密封圈,其包括一底板及一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壁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外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贯穿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

一种水杯,其包括一杯体及一杯盖结构。所述杯盖结构包括一杯盖、一套管及一密封圈。所述杯盖具有一收容槽。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密封圈卡合固定在所述套管远离所述杯盖的一端。所述密封圈包括一底板及一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壁一端连接所述底板,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底板的方向延伸。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贯穿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密封圈包括所述底板及所述侧壁,所述侧壁环绕所述底板设置,所述侧壁在远离所述底板一端的外表面的外表面开设有所述至少一个凹槽。所述至少一个凹槽贯穿所述侧壁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面。在打开所述杯盖时,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可提前将所述杯体内的气体释放出去,减少所述杯体内的气压,防止所述密封圈在开盖时因所述杯体内的气压过大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水杯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密封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密封圈沿着线III-III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水杯 100

杯体 10

杯盖结构 20

杯盖 22

收容槽 220

上盖 222

环形凸起 223

下盖 224

内螺纹 226

卡扣件 24

基板 242

环状凹槽 243

固定部 244

卡合结构 246

套管 26

本体 262

第一凸圈 264

第二凸圈 266

环形卡槽 268

密封圈 28

底板 282

侧壁 284

连接部 285

卡合部 286

第一部分 287

第二部分 288

环形凹槽 289

凹槽 30

密闭空间 4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水杯100。所述水杯100包括一杯体10及一杯盖结构20。所述杯盖结构20与所述杯体10螺合连接。

所述杯盖结构20包括一个杯盖22、一个卡扣件24、一个套管26以及一个密封圈28。所述卡扣件24、所述套管26及所述密封圈28收容于所述杯盖22内。

所述杯盖22呈圆柱状结构。所述杯盖22上开设有一个收容槽220。所述收容槽220呈圆形。所述杯盖22包括一个上盖222以及一个下盖224。所述下盖224围绕所述上盖222设置。所述上盖222为圆形薄板。所述上盖222内侧表面设置有环形凸起2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环形凸起223设置在所述上盖222的中间位置。所述下盖224呈环状。所述下盖224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盖222的边缘,且朝远离所述上盖222的方向延伸。所述下盖224远离所述上盖222的一端的内表面设置有内螺纹226。

所述卡扣件24固定在所述收容槽220内。所述卡扣件24包括一个基板242以及一固定部24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板242呈圆形薄板状。所述固定部244固定连接在所述基板242边缘,且朝远离所述基板242的方向延伸。所述基板242固定设置在所述收容槽220的底部。具体地,所述基板242设置在所述收容槽220的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基板242相对所述上盖222的表面设置有一环状凹槽243。所述环状凹槽243与所述环形凸起223相配合,实现所述基板242与所述上盖222之间的定位。

所述固定部244的端部设置有卡合结构246。所述卡合结构246凸出设置在所述固定部244的外表面。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合结构246呈环形锥状。所述卡合结构246所述基板242的径向远离所述固定部244延伸,且朝靠近所述下盖224内壁的方向倾斜。

所述套管26卡合在所述杯盖22与所述卡扣件24之间,并环绕所述固定部244设置。所述套管26包括一个本体262、一个第一凸圈264以及一个第二凸圈266。所述本体262呈中空圆柱状。所述第一凸圈264以及所述第二凸圈266间隔设置在所述本体262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凸圈266与所述第一凸圈264位于所述本体262的远离所述上盖222的一端。所述第一凸圈264远离所述上盖222。所述卡合结构246抵靠在所述第一凸圈264顶部环形端面上。所述第二凸圈266平行于所述第一凸圈264。所述第二凸圈266靠近所述上盖222。所述第二凸圈266与所述第一凸圈264之间形成有一个环形卡槽268。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凸圈266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凸圈264的外径。所述第一凸圈264以及所述第二凸圈266均为圆形环状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所述密封圈28覆盖所述卡合结构246上,并卡扣在所述套管26上。

请参阅图2,所述密封圈28包括一个底板282及一个侧壁284。所述侧壁284环绕所述底板282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282为圆形薄板,所述侧壁284呈环形。所述底板282与所述基板242间隔设置。所述侧壁284固定在所述底板282的四周边缘。所述侧壁284沿远离所述底板282的一侧延伸。且顺着所述侧壁284的延伸方向,所述侧壁284的端部逐渐远离所述底板282的中心轴。

请参阅图3,所述侧壁284包括一连接部285以及一卡合部286。所述连接部285呈环形。所述连接部285连接所述底板282与所述卡合部286。所述卡合部286呈“L”形。所述卡合部286包括第一部分287及第二部分288。所述第一部分287连接所述连接部285。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部分287垂直于所述上盖222。所述第二部分288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87,并朝靠近所述底板282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87背离所述底板282的中轴线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30。所述多个凹槽30在所述侧壁284上等距离排列。所述多个凹槽30贯穿所述第二部分288。所述第二部分288、所述第一部分287及所述连接部285共同形成一环形凹槽289。所述第一部分287与所述第一凸圈264相抵靠。所述第二部分288卡合在所述环形卡槽268内,所述第一凸圈264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289内。优选地,所述多个凹槽30的个数为8。

所述杯盖22、所述卡扣件24、所述套管26及所述密封圈28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22、所述卡扣件24、所述套管26及所述密封圈28由同种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22、所述卡扣件24、所述套管26及所述密封圈28均通过压塑成型制作而成。

组装时,先将所述套管26套接在所述卡扣件24的外壁,再所述卡扣件24卡合固定在所述杯盖22的收容槽220内,通过所述环形凸起223与所述环状凹槽243的卡合,使所述卡扣件24与所述杯盖22相对位,用点胶或超声固定的方式将所述卡扣件24固定在所述上盖222上;此时,所述套管26位于所述上盖222与所述卡扣件24之间,所述套管26环绕贴覆在所述固定部244外侧,并卡合在所述上盖222与所述卡合结构246之间;最后将所述密封圈28罩设在所述卡合结构246上,使所述底板282与所述基板242间隔相对,且使所述卡合结构246与所形侧壁284的内壁相贴合,此时,所述基板242、所述固定部244、所述本体262及所述底板282之间共同形成一个密闭空间40;最后,扣合卡合部286,使所述第一部分287抵靠所述第一凸圈264侧面,并使所述第二部分288卡合在所述环形卡槽268内,所述第一凸圈264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289内,从而完成所述杯盖结构20的组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水杯100包括所述密封圈28。所述密封圈28包括所述底板282及所述侧壁284,所述侧壁284环绕所述底板282设置。所述侧壁284包括一连接部285以及一卡合部286。所述卡合部286包括所述第一部分287及所述第二部分288。所述第一部分287连接所述连接部285。所述第一部分287垂直于所述上盖222。所述第二部分288垂直连接所述第一部分287,并朝靠近所述底板282的中心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287背离所述底板282的中心轴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凹槽30。所述多个凹槽30贯穿所述第二部分288。在打开所述杯盖22时,所述多个凹槽30可提前将所述杯体10内的气体释放出去,减少所述杯体10内的气压,防止所述密封圈28在开盖时因所述杯体10内的气压过大而脱落。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像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