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4212发布日期:2018-07-20 20:5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洗衣机的四个底脚组件通常采用M10螺母5与洗衣机箱体上的下撑板4进行固定锁紧,从而使洗衣机正常平稳地工作。

在洗衣机工作时,需要锁紧螺母5才能使洗衣机平稳,但在锁紧时因螺母5直径小,人手无法从狭小的空间接触螺母5,导致徒手无法拧紧螺母5,需要借助随机的扳手或专用工具才能拧紧。即使在刚买回来安装的时候拧紧,但用过一段时间后,由于洗衣机的振动,螺母5也会松动,从而导致洗衣机放置不平衡,发生较大的震动。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洗衣机底脚组件的螺母出现松动时,无法徒手拧紧螺母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底脚组件设置于洗衣机的箱体下方,包括:

底脚,其包括底盘和螺栓,螺栓固定于底盘上,且与箱体螺纹连接;

锁紧圈,其与螺栓螺纹连接,箱体的底部抵接于锁紧圈上,锁紧圈外周设置有多个凸起。

作为优选,锁紧圈为塑料材质。

作为优选,锁紧圈的外径大于底盘的外径。

作为优选,锁紧圈周向设置有四个凸起,和与四个凸起交叉设置的内凹弧。

作为优选,锁紧圈为镂空结构。

作为优选,箱体底部设置有下撑板,下撑板抵接于锁紧圈上。

作为优选,底脚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一个外周设置多个凸起的锁紧圈来代替螺母作为底脚组件的锁紧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洗衣机底脚组件的螺母出现松动时,无法徒手拧紧螺母的问题;锁紧圈采用塑料材质,相比于金属材质成本更低;锁紧圈的外径大于底盘的外径,更方便用户徒手拧紧;锁紧圈采用镂空结构,更能节约生产成本;采用内凹弧与凸起交叉设置,更加便于用户徒手旋拧锁紧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的洗衣机底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洗衣机底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底脚与锁紧圈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锁紧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脚;11、底盘;12、螺栓;2、锁紧圈;21、凸起;22、内凹弧;3、箱体;4、下撑板;5、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洗衣机底脚组件,如图2-4所示,该洗衣机底脚组件设置于洗衣机的箱体3下方,包括底脚1和锁紧圈2,底脚1包括底盘11和螺栓12,螺栓12固定于底盘11上,且与箱体3螺纹连接;锁紧圈2与螺栓12螺纹连接,箱体3的底部抵接于锁紧圈2上,锁紧圈2外周设置有多个凸起21。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一个外周设置多个凸起21的锁紧圈2来代替螺母作为底脚组件的锁紧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洗衣机底脚组件的螺母出现松动时,无法徒手拧紧螺母的问题。

具体地,锁紧圈2为塑料材质,优选的,该塑料材质可以为ABS树脂或者PA6(尼龙6)。塑料材质相比于金属材质,制作成本更低,用户徒手旋拧锁紧圈2时相对而言也更轻便与舒适。

具体地,锁紧圈2的外径大于底盘11的外径,这样更容易使用户在不借助工具时,便能够徒手拧紧锁紧圈2。

具体地,锁紧圈2周向设置有四个凸起21,和与四个凸起21交叉设置的内凹弧22。通过设置锁紧圈2的周向的凸起21和内凹弧22,可以利于用户的抓取与施力,从而更便于用户对锁紧圈2的旋拧。

具体地,锁紧圈2为环状体,锁紧圈2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通孔与螺栓12螺纹连接,通过通孔与螺栓12的锁定配合,使得锁紧圈2与底脚1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具体地,锁紧圈2为镂空结构,采用镂空结构,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锁紧圈2的加工成本,以及锁紧圈2的自重,同时也节约资源。

具体地,箱体3底部设置有下撑板4,下撑板4抵接于锁紧圈2上,下撑板4可以封闭洗衣机的内部和外部接触的通道,以防止老鼠等小动物跑进洗衣机,破坏电器元件,发生漏电等危险。洗衣机箱体3通过将下撑板4固定在锁紧圈2上,由于锁紧圈2的直径要大于螺母的直径,即锁紧圈2与下撑板4的接触面积要大于螺母与下撑板4的接触面积,更能够降低下撑板4在底脚组件处的压强,延长箱体3或下撑板4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底脚1为一体成型结构,也可以是可拆卸结构,即螺栓12可拆卸地固定于底盘11上,在此不对底脚1的结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施方式中,底脚组件的应用方法可以分为以下步骤完成:

(1)如果发现洗衣机放置不平稳时,用户可轻按洗衣机,找出四个底脚组件中锁紧圈2高度较矮的一组或两组;

(2)首先对锁紧圈2高度较矮的底脚组件进行调整,即用手拧松锁紧圈2(左旋),再整体拧动底脚组件(左旋),使其较矮底脚组件的高度与其他三个底脚组件的高度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然后右旋向上拧紧塑料锁紧圈2,使其与下撑板4紧密接触;

(4)最后用户按压洗衣机顶盖,查看洗衣机是否平稳;如果不平稳,继续上述步骤;

(5)如果发现其中一个底脚组件比其他底脚组件高,则按照上述步骤中的拧紧方向反向拧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