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762发布日期:2018-08-04 15:5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漏油减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减震器的使用非常广泛,种类也较多,大致可分为弹簧式减震器、弹簧-空气阻尼式减震器、液力阻尼式减震器、油-气组合式前叉减震器和充氮气液压减震器等。液力阻尼式减震器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相比空气或氮气等气压阻尼减震器,液力阻尼式减震器的减震油不易泄漏,对密封性能要求较低,密封结构也相对更加简单,制作成本更加低廉。

液力阻尼式减震器通常需要配合弹簧使用,以达到更佳的阻尼效果。目前,通常在液力阻尼减震器的外侧设置弹簧,尽管这样安装较为方便,但弹簧套在减震器外侧,弹簧的尺寸较大,所需成本较高,并且弹簧暴露在外面,容易受到外界环境腐蚀,增加了维护成本。

另外,现有液力阻尼式减震器主要由柄管、底筒和活塞杆等组成,柄管下端位于底筒上端内,活塞杆上端位于柄管下端内,活塞杆的一端套设有阻尼阀系,活塞杆的另一端的端面通过紧固螺栓与底筒相连;活塞杆液压腔内装有减震油。当摩托车减震器工作时,活塞杆的受力方向会因震动而不断变化,而活塞杆是通过紧固螺栓与底筒相连的,在震动时,紧固螺栓与底筒之间便会出现缝隙,造成漏油。为了解决液力阻尼式减震器的漏油问题,现有的做法是在紧固螺栓与底筒之间加装“O”型橡胶密封圈或铜垫片,采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由于“O”型橡胶密封圈具有弹性,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漏油作用,但其使紧固螺栓与底筒不能接触,活塞杆紧固不牢,在震动过程中仍然会出现漏油现象,而且,采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后,紧固螺栓上需要涂抹密封胶,需要拆卸时,紧固螺栓通常难以拆卸,一般需要用火烘烤底筒,使“O”型橡胶密封圈和密封胶软化脱落,但这样又会导致底筒的损坏;采用铜垫片密封,在装配时紧固螺栓的扭矩力可以迫使铜垫片变形来进行密封,其需要被密封的面加工时平整光洁,且铜为软性材料,当扭矩力过小后可能使铜垫片变形不够,导致减震器漏油。在实际使用中,上述两种密封方式并没有完全实现减震器密封,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减震器漏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减震器存在易漏油、成本高等不足,提供一种防漏油减震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底筒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柄管内设有减震油和弹簧,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减震器底筒漏油的问题,而且有效避免了柄管撞击底筒的问题;同时,减震器结构更加简单,减震器的组成部件选择更加灵活,制作成本更加低廉。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包括底筒、柄管、活塞杆和阻尼活塞,所述的柄管的一端套设于底筒内,所述的活塞杆的一端固定于底筒的底部,活塞杆的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柄管内,且与设于柄管内的阻尼活塞相连接,所述的底筒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筒的底部密封件,底筒的上部设有与柄管密封配合的顶部密封件,使底筒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所述的柄管的无杆腔内设有压缩在阻尼活塞与柄管顶部之间的柄管弹簧,所述的柄管内充满或设有油量高于减震器下压最大行程时阻尼活塞所处高度的减震油。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柄管的有杆腔内还设有阻尼弹簧。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塞杆采用实心杆件或经表面处理的空心杆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筒上设有连通气腔的充气嘴或气瓶。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底筒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结构或铝合金焊接结构。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其底筒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筒的底部密封件,底筒的上部设有与柄管密封配合的顶部密封件,使底筒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柄管的无杆腔内设有压缩在阻尼活塞与柄管顶部之间的柄管弹簧,柄管内充满或设有油量高于减震器下压最大行程时阻尼活塞所处高度的减震油;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减震器底筒漏油的问题,而且有效避免了柄管撞击底筒的问题;同时,减震器压缩和回弹时均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减震效果突出;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其柄管的有杆腔内还设有阻尼弹簧,提高了减震器的阻尼力和稳定性,并且弹簧均设于减震器内部,弹簧尺寸小、成本低、避免了弹簧受外界环境腐蚀,降低了减震器的维护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其活塞杆采用实心杆件或经表面处理的空心杆件,底筒上设有连通气腔的充气嘴或气瓶,底筒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结构或铝合金焊接结构;减震器结构更加简单,减震器的组成部件选择更加灵活,制作成本更加低廉,提高了减震器的性价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底筒;1-1、底部密封件;1-2、顶部密封件;2、柄管;2-1、柄管弹簧;2-2、减震油;2-3、阻尼弹簧;2-4、导向件;2-5、柄管密封件;3、活塞杆;3-1、密封块;4、阻尼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包括底筒1、柄管2、活塞杆3和阻尼活塞4,柄管2的一端套设于底筒1内,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于底筒1的底部,活塞杆3的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柄管2内,且与设于柄管2内的阻尼活塞4相连接,底筒1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筒1的底部密封件1-1,底筒1的上部设有与柄管2密封配合的顶部密封件1-2,使底筒1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柄管2的无杆腔内设有压缩在阻尼活塞4与柄管2顶部之间的柄管弹簧2-1,柄管2的有杆腔内还设有阻尼弹簧2-3,柄管2内充满或设有油量高于减震器下压最大行程时阻尼活塞4所处高度的减震油2-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底筒1内无减震油,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底筒1与活塞杆3连接部分密封性差而漏油的问题,并且底筒1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工作时,柄管2下压压缩底筒1内的空气(或氮气等气体介质),从而避免了柄管2撞击底筒1底部的问题,减震效果突出。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包括底筒1、柄管2、活塞杆3和阻尼活塞4,柄管2的两端封闭,柄管2的一端套设于底筒1内,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于底筒1的底部,活塞杆3的另一端密封穿设于柄管2内,且与设于柄管2内的阻尼活塞4相连接,进一步地,活塞杆3具体采用吊紧螺栓与底筒1相连接,柄管2与活塞杆3相配合的一端上设有柄管密封件2-5,在柄管密封件2-5的两侧还分别设于与活塞杆3相配合的导向件2-4,柄管2与底筒1间隙配合,柄管2与底筒1之间还可设置导向件;阻尼活塞4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见专利号201521134991.9,名称为“一种气弹簧阻尼减震器”,或专利号201620335073.0,名称为“一种改进型气压阻尼活塞及应用其的气压阻尼减震器”中的阻尼活塞,根据阻尼介质的不同,阻尼活塞的阻尼孔隙做适应性调整即可。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底筒1的底部设有密封底筒1的底部密封件1-1,底筒1的上部设有与柄管2密封配合的顶部密封件1-2,使底筒1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柄管2的无杆腔内设有压缩在阻尼活塞4与柄管2顶部之间的柄管弹簧2-1,柄管2内充满减震油2-2。工作时,当柄管2下压,阻尼活塞4与柄管2内的减震油2-2产生液压阻尼作用,柄管弹簧2-1压缩产生弹簧阻尼作用,同时底筒1内的气腔压缩形成气压阻尼力,使减震器压缩阻尼效果更好;当柄管2回弹时,柄管弹簧2-1的回弹作用使减震器回弹,阻尼活塞4与柄管2内的减震油2-2产生相反的液压阻尼力,让柄管弹簧2-1慢慢回弹,满足了减震器压缩和回弹的软硬要求,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舒适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柄管2的有杆腔内还设有阻尼弹簧2-3,该阻尼弹簧2-3套设于活塞杆3上,提高了减震器的阻尼力和稳定性,并且弹簧均设于减震器内部,弹簧尺寸小、成本低、避免了弹簧受外界环境腐蚀,降低了减震器的维护成本。活塞杆3采用实心杆件,与现有成品活塞杆相同;底筒1上设有连通气腔的充气嘴,便于底筒1气腔补气;底筒1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结构,其也与现有成品底筒相同;底筒1上的顶部密封件1-2上兼具防尘罩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灰尘进入。具有结构更加简单、减震器的组成部件选择更加灵活、制作成本更加低廉、提高减震器的性价比等优点。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其基本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柄管2内设有油量高于减震器下压最大行程时阻尼活塞4所处高度的减震油2-2,减震油无需充满,减少了减震油的用量。活塞杆3采用经表面处理的空心杆件,空心杆件内设有用于封堵减震油的密封块3-1,在不降低活塞杆强度的情况下使得减震器的质量更轻。底筒1上设有连通气腔的气瓶,保证了底筒1气腔具有良好的气压阻尼。底筒1采用铝合金焊接结构,具有制作简单方便、生产效率高、制作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铝合金焊接底筒1的具体结构可参见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号201720854137.2,名称为“一种减震器用一体式铝合金焊接铝筒”的专利申请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油减震器,其底筒内无减震油,从根本上解决了底筒与活塞杆连接部分密封性差而漏油的问题,并且底筒内部形成密封的气腔,工作时,柄管下压压缩底筒内的空气,避免了柄管撞击底筒底部的问题;同时,减震器结构更加简单,减震器的组成部件选择更加灵活,制作成本更加低廉。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地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