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打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330发布日期:2019-01-25 18:15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打气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鱼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养殖打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鱼类养殖业中,水体含氧量是安全养殖的关键指标。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种增氧装置对鱼塘的水进行增氧,常见的有叶轮式增氧装置,通过叶轮转动将鱼塘表面的水打散扬起,水花在空中混合空气后在落入鱼塘中,从而增加水体的含氧量,但是这类增氧装置的增氧效果差,耗能大。此外,也有通过气泵吸取空气,加压从水中喷出,实现增氧目的,但是这种增氧装置的增氧效果仍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将空气与水充分混合、充氧效率高、速度快、增氧效果好以及可降低能耗的养殖打气管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打气管结构,包括主管体和用于连接进气管的进气管接头,所述主管体的两端开口,所述主管体的内部贯穿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同轴的入口直管段、入口渐缩段、喉部直管段和出口扩散段,所述入口直管段、入口渐缩段、喉部直管段和出口扩散段往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布置,所述喉部直管段的内径小于入口直管段的内径,所述入口渐缩段的内径往流体的流通方向逐渐减少且最终与喉部直管段的内径相等,所述出口扩散段的内径往流体的流通方向逐渐增大,所述主管体的管壁上开设有与主管体的内部相连通的接头安装通孔,所述接头安装通孔位于喉部直管段的中间位置,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连接端安装在接头安装通孔中,所述进气管接头的两端开口,所述进气管接头的内部贯穿有与主管体的内部相连通的进气通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出口扩散段的内径逐渐增大且最终与入口直管段的内径相等。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管体的管壁外侧设有位于接头安装通孔的入口位置处的安装平台。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气管接头的连接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主管体对应于接头安装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进气管接头与主管体实现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口直管段的长度为20mm~25mm,所述入口渐缩段的长度为30mm~35mm,所述喉部直管段的长度为25mm~30mm,所述出口扩散段的长度为95mm~105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口直管段的内径为25mm~30mm,所述喉部直管段的内径为11mm~16mm。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入口渐缩段的锥角角度为18~25度,所述出口扩散段的锥角角度为5~10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管体设置为圆形管。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管体设置为金属管体或塑胶管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主管体的内部流体通道分为入口直管段、入口渐缩段、喉部直管段和出口扩散段,当流体通过时,由于流体通道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流体的速度加快使主管体的内部形成负压,这样从进气管接头进来的空气能够被迅速吸入,从而使空气与水充分混合,产生气泡,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充氧效率和速度,增氧效果好,可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打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养殖打气管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养殖打气管结构,包括主管体1和用于连接进气管的进气管接头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主管体1的两端开口,主管体1的内部贯穿有流体通道,在本实施例中,主管体1可以优选设置为圆形管,当然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主管体1可以由金属材料、塑胶材料或其他材料制成。

具体而言,该流体通道包括同轴的入口直管段3、入口渐缩段4、喉部直管段5和出口扩散段6,入口直管段3、入口渐缩段4、喉部直管段5和出口扩散段6往流体的流通方向依次布置,喉部直管段5的内径小于入口直管段3的内径,入口渐缩段4的内径往流体的流通方向逐渐减少且最终与喉部直管段5的内径相等,出口扩散段6的内径往流体的流通方向逐渐增大且最终与入口直管段3的内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入口直管段3的长度可以优选设置为20mm~25mm,入口渐缩段4的长度可以优选设置为30mm~35mm,喉部直管段5的长度可以优选设置为25mm~30mm,出口扩散段6的长度可以优选设置为95mm~105mm。入口直管段3的内径可以优选设置为25mm~30mm,喉部直管段5的内径可以优选设置为11mm~16mm。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非本实施例为限。

较佳的,入口渐缩段4的锥角角度可以为18~25度,出口扩散段6的锥角角度可以为5~10度,该锥角角度设计更有利于在主管体内形成负压。

如图2所示,主管体1的管壁上开设有与主管体1的内部相连通的接头安装通孔7,接头安装通孔7位于喉部直管段5的中间位置,进气管接头2的连接端安装在接头安装通孔7中,进气管接头2的两端开口,进气管接头2的内部贯穿有与主管体1的内部相连通的进气通道8。

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进气管接头2的连接端可以设有外螺纹,相应的,主管体1对应于接头安装通孔7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进气管接头2与主管体1实现螺纹连接。

由于本实施例的主管体1为圆形管,为了便于安装进气管接头2,主管体1的管壁外侧设有位于接头安装通孔7的入口位置处的安装平台9。

当流体从内径较小的喉部直管段5流出至内径逐渐增大的出口扩散段6时,流体能高速喷出,此时会在喉部直管段5形成较大的负压,这样会因压力差而产生进气管道上的吸力,从进气管接头2进来的空气能够被大量迅速吸入,从而使空气与水充分混合,产生气泡,达到增氧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能够使空气与水快速充分混合而产生气泡,大大提高了充氧效率和速度,增氧效果好,可降低能耗。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