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操控面板上的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856发布日期:2018-08-31 21:27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操控面板上的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飞机操控面板上的器件(如开关、传感器等)安装方式都比较复杂,需要将器件的安装结构拆解,一部分从面板前部装入,另一部分从面板后部装入,再进行组合,这种操作无法满足维修可达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操控面板上的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操控面板上的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包含有,

面板本体,其上形成有自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始沿竖向向下贯通至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的正方形结构的安装方孔,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具有四个方孔侧面;

螺纹外壳,其由外壳下部及处于所述面板本体上方的外壳上部组成,所述外壳上部的底面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外壳下部自所述外壳上部的底面始向下延伸,所述外壳下部为圆形柱体,所述外壳下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以及,

螺纹衬套,其由衬套下部及衬套上部组成,所述衬套下部处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方,所述衬套下部为与所述安装方孔相对应的正方形结构,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具有四个衬套下部侧面,所述衬套上部自所述衬套下部的顶面始沿竖直向上延伸且处于所述安装方孔内,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具有共同的竖直中心线且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在水平方向上交叉成45°,所述衬套下部的顶面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上部被限定于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所界定的区域内,所述衬套上部的外周面由四个相同的异形侧面沿顺时针方向围成,所述异形侧面为沿顺时针依次相连的折线段面、圆弧线段面及切线段面,其中,每一所述异形侧面对应有一所述衬套下部侧面,所述衬套上部的四个所述折线段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的四个所述方孔侧面相面接触,所述圆弧线段面为连接所述折线段面与所述切线段面的过渡面,所述切线段面与对应的所述衬套下部侧面在竖直方向上相重合;

所述螺纹衬套上具有自所述衬套上部的顶面始沿竖向向下贯通至所述衬套下部的底面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外壳下部穿过所述螺纹通孔,藉由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所述螺纹外壳与所述螺纹衬套相固定地结合。

所述外壳上部上具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形成于所述外壳上部上的排列成多边形结构的直线段侧面。

所述多边形结构为六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螺纹外壳、螺纹衬套可以不用拆解,直接通过安装面板的方形安装孔安装,安装面板上的安装孔简单易加工,该安装结构可以实现快速拆卸,维修方便。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之外,本实用新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螺纹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衬套上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至6,图中示出的是一种用于操控面板上的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所述前装式快速安装结构主要由面板本体1、螺纹外壳3及螺纹衬套2等部件组成。

所述面板本体上形成有自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始沿竖向向下贯通至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的正方形结构的安装方孔10。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具有四个方孔侧面。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方孔侧面间以圆角光滑过渡。

所述螺纹外壳由外壳上部31及外壳下部32组成。所述外壳上部为圆形头部。所述外壳上部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方孔的边长,以此限制所述螺纹外壳的下移。所述外壳上部上具有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为形成于所述外壳上部上的排列成多边形结构的直线段侧面。本实施例中,多边形结构为六边形。所述防滑部的作用在于,安装或拆卸动作时,避免操作人员的手指与所述外壳上部的外圆的滑动。所述外壳上部处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方,且所述外壳上部的底面与所述面板本体的顶面相面接触。所述外壳下部自所述外壳上部的底面始向下延伸。所述外壳下部为圆形柱体。所述外壳下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外螺纹。

所述螺纹衬套由衬套上部21及衬套下部22组成。所述衬套下部为正方形结构。所述衬套下部与所述安装方孔相对应,即,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相同(即,形状和/或大小一致),使得所述衬套下部能够从所述面板本体的上方,经过所述安装方孔,进入所述面板本体的下方。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具有四个衬套下部侧面。所述衬套下部处于所述面板本体的下方。所述衬套下部的顶面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相面接触。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具有共同的竖直中心线且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在水平方向上交叉成45°,以此限制所述螺纹衬套的上移。所述衬套上部自所述衬套下部的顶面始沿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衬套上部被限定于所述衬套下部的外周面所界定的区域内。所述衬套上部的外周面由四个相同的异形侧面沿顺时针方向围成。所述异形侧面为沿顺时针依次相连的折线段面213、圆弧线段面211及切线段面212。其中,每一异形侧面对应有一衬套下部侧面。所述切线段面与对应的所述衬套下部侧面在竖直方向上相重合。所述折线段面与对应的所述衬套下部侧面形成45°的夹角。所述衬套上部容置于所述安装方孔内。所述衬套上部的四个所述折线段面分别与所述安装方孔的内周面的四个方孔侧面相面接触。所述圆弧线段面为连接所述折线段面与所述切线段面的过渡面,用于所述衬套上部于所述安装方孔中顺时针转动过程中不发生卡壳。

所述螺纹衬套上具有自所述衬套上部的顶面始沿竖向向下贯通至所述衬套下部的底面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的内周面上形成与所述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外壳下部穿过所述螺纹通孔,藉由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配合,所述螺纹外壳与所述螺纹衬套相固定地结合。

安装方法:提供所述面板本体、所述螺纹外壳及所述螺纹衬套。装配所述螺纹外壳与所述螺纹衬套,构成一整体部件。将所述螺纹衬套对准所述面板本体的所述安装方孔(此时,所述衬套下部的切线段面对应所述安装方孔的直线段面)。所述衬套下部从所述安装方孔的上方,向下穿设所述安装方孔,直至所述衬套下部的顶面与所述面板本体的底面相平齐。沿顺时针转动所述螺纹衬套,转动45°后,所述衬套上部的所述折线段面正好于所述安装方孔的直线段面对应,以此限制所述螺纹衬套的顺时针周向的自由度。通过所述外壳上部,对整体部件进行上定位。通过所述衬套下部,对整体部件进行下定位。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且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