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962发布日期:2018-08-04 15:5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然而轴承是一种对工作环境比较敏感的元件,灰尘进入轴承室内会严重破坏轴承的油脂和润滑,从而导至轴承异常磨损,加速轴承失效,所以一些企业开始研究轴承的防尘结构。

目前,轴承防尘结构主要有接触式密封和防尘迷宫两种方式。上述两种防尘结构都只能做到被动防尘。对于接触式防尘结构,灰尘仍然会在接触式防尘结构的边缘堆积并损坏防尘结构;对于迷宫式防尘结构,灰尘仍然会通过迷宫的间隙进入轴承室内部。灰尘进入轴承室内部,加剧滚动体与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之间的磨损,导致轴承使用寿命短,磨损率高,更换次数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轴承防尘结构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防尘和散热功能的轴承正压防尘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防尘结构使用一段时间后,灰尘仍然会通过间隙进入轴承室内部,或灰尘在防尘结构的边缘堆积并损坏防尘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包括轴承座、轴承和轴,所述轴承正压防尘结构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固定套接在所述轴上,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之间形成轴承室空腔,在所述轴承座设有与压缩空气注入管适配的孔。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与所述轴为过盈配合,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值为0.8mm~0.12mm。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与所述轴承室空腔连通,压缩空气经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进入到所述轴承室空腔内,再经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大气中。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插入到所述轴承室空腔内的长度大于所述隔套与所述轴承座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注入所述轴承室空腔的空气的压强为3kPa~5kPa。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与气源连接,所述气源与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之间依次设有调压阀、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所述调压阀、空气过滤器和空气干燥器均与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轴承室空腔内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Ⅰ,在所述隔套压缩空气的排出侧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Ⅱ。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1.由于轴承室空腔内存在的正压,压缩空气由隔套和轴承座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由于气流的作用,阻止了灰尘、泥水等进入轴承室空腔,从而达到了防尘的目的,避免了轴承因灰尘和泥水进入导致的润滑失效和异常磨损。

2.持续流动的压缩空气增强了轴承室的散热功能,从而降低轴承温度,改善了轴承的运行环境,增加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3.利用隔套与轴承座之间固有的间隙作为压缩空气流出通道,无需另外加工压缩空气流出通道,节省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承正压防尘结构的整体结构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轴承座;2.轴承;3.轴;4.隔套;5.压缩空气注入管;6.轴承室空腔;7.孔;8.气源;9.调压阀;10.空气过滤器;11.空气干燥器;12.气压检测传感器Ⅰ;13.气压检测传感器Ⅱ。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代表压缩空气的流向,一种轴承正压防尘结构,包括轴承座1、轴承2、轴3和隔套4,隔套4固定套接在轴3上,隔套4与轴3为过盈配合,隔套4与轴承座1为间隙配合;隔套4与轴承2之间形成轴承室空腔6,在轴承座1设有与压缩空气注入管5适配的孔7。压缩空气注入管5与轴承室空腔6连通,压缩空气经压缩空气注入管5进入到轴承室空腔6内,再经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排出到大气中。利用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固有的间隙作为压缩空气流出通道,无需另外加工压缩空气流出通道,节省了加工成本。经过理论设计和试验验证,优选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值为0.8mm~0.12mm,若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过大会造成防尘效果变差,大的间隙必定会使空气流量变大造成压缩空气的浪费;若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过小,虽然防尘效果好但是会增加加工成本。综合考虑防尘效果和加工成本问题,所以选择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值为0.8mm~0.12mm。

上述压缩空气注入管5插入到轴承室空腔6内的长度大于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此设计能保证由压缩空气注入管5进入轴承室空腔6的压缩空气在轴承室空腔6游走一圈后,再经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排出,这样压缩空气能带走轴承室内的更多热量,持续流动的压缩空气增强了轴承室的散热功能,从而降低轴承2温度,改善了轴承2的运行环境,增加了轴承2的使用寿命。

上述压缩空气注入管5与气源8连接,气源8与压缩空气注入管5之间依次设有调压阀9、空气过滤器10和空气干燥器11,调压阀9、空气过滤器10和空气干燥器11均与压缩空气注入管5连通。气源8提供的压缩空气经过调压阀9控制压缩空气的压强,再依次经过空气过滤器10和空气干燥器11对气体进行过滤和干燥,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经所述压缩空气注入管5进入到轴承室空腔6中,最后经隔套4与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排出。优选,压缩空气注入管5注入轴承室空腔6的压缩空气的压强为3kPa~5kPa;根据试验的验证:若压缩空气的压强小于3kPa,空气流动慢,导致防尘效果差;若压缩空气的压强大于5kPa,对轴承2的结构会产生影响。清洁的压缩空气以3kPa~5kPa相对压力通过压缩空气注入管5注入轴承室空腔6,并在轴承室空腔6中形成正压,由于轴承室空腔6内存在的正压,压缩空气由隔套4和轴承座1之间的间隙中流出,由于气流的作用,阻止了灰尘、泥水等进入轴承室空腔6,从而达到了防尘的目的,避免了轴承2因灰尘和泥水进入导致的润滑失效和异常磨损。

优选的,在轴承室空腔6内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Ⅰ12,在隔套4压缩空气的排出侧设有气压检测传感器Ⅱ13。气压检测传感器Ⅰ12检测轴承室空腔6内的气压,气压检测传感器Ⅱ13检测轴承室空腔6外侧的气压,根据气压检测传感器Ⅰ12和气压检测传感器Ⅱ13检测的数值,调节调压阀9使气压检测传感器Ⅰ12检测的气压值大于气压检测传感器Ⅱ13检测的气压值,以保证轴承室空腔6内为正压,压缩空气一直都是从轴承室空腔6内流出,避免极端条件下出现气体逆流现象,若出现逆流现象则无法起到防尘作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易于实现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在野外作业、矿山、多雨水等环境下工作的轴承防尘防水。该轴承正压防尘结构利用正压气体主动吹离灰尘,彻底避免了灰尘进入轴承室,提高了轴承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