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油管路固定卡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1908发布日期:2018-08-17 21: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油管路固定卡箍。



背景技术:

卡箍是一种广泛运用于汽车、化工、能源等生产领域的连接紧固部件,其具有造型美观、紧箍力强、密封性能好等特点。管道广泛应用于流体输送场合,管道的常见形式为圆管,每隔一段会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基座上,对局部管段进行约束,限制管路局部的位移,管路的移动会直接影响管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专利号为“CN201420517814.8”的专利记载了一种用于固定管道的卡箍结构,包括相互扣合的半圆弧状上箍圈、下箍圈和设置在上箍圈上的固定装置,所述上箍圈和下箍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副边,并且所述副边的壁厚大于所述半圆弧状上箍圈和下箍圈的壁厚,在所述副边上分别对应设置有大小相同且同心的安装螺栓孔,在所述半圆弧状上箍圈和下箍圈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弧状凸起,在所述上箍圈和下箍圈的内壁弧状凸起上分别设置有垫片,该卡箍结构由于设置有多个弧状凸起和垫片,确保管道外壁受力均衡,在紧固过程中不变形,提高了卡箍的紧固效果,以达到最佳防滑减振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很方便且紧固的可靠性高。然而目前的输油管道在地下铺设时,铺设地面常常存在崎岖不平的状况,这样就会使得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存在局部高低不平,从而造成局部位移的状况;此外,输油管路在地下铺设后,地面渗水或者管路表面凝水会聚集到卡箍下卡环的凹形槽内,造成卡箍生锈腐蚀,降低使用寿命。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输油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地面崎岖不平、且避免水滴聚集到卡箍下卡环的凹形槽内,避免卡箍生锈腐蚀的输油管路固定卡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输油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地面崎岖不平、且避免水滴聚集到卡箍下卡环的凹形槽内,避免卡箍生锈腐蚀的输油管路固定卡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输油管路固定卡箍,包括上卡环、下卡环,所述上卡环、下卡环均为凹形槽状半圆形卡环,且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耳,固定连接耳上设有大小相同且同心的安装螺栓孔,所述上卡环、下卡环通过固定连接耳对接构成整圆形卡箍,还包括支撑底座和一对支撑调节机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分别与支撑底座、下卡环活动连接从而调整支撑底座与下卡环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两根调节支撑柱,所述调节支撑柱一端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设有球形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通透的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两端固定设有圆管状支撑转动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长方体状凹槽,所述凹槽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开有前后通透的移动通道,所述固定块和支撑板一端的支撑转动体均通过穿入的销轴穿过移动通道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下卡环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凹槽,所述支撑板一端的支撑转动体通过销轴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凹槽底面为半圆形,且半圆形两端向外延伸扩展。

进一步的,所述下卡环凹形槽内壁上设有若干橡胶缓冲块。

进一步的,所述下卡环底部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流通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次压紧片,所述二次压紧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卡环的凹形槽内,且通过螺栓调节所述二次压紧片与所述上卡环的凹形槽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座四角处设有地脚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板和一对支撑调节机构,支撑调节机构分别与支撑板、下卡环活动连接从而调整支撑板与下卡环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距离,从而使得在地面不平的状况下支撑板和支撑调节机构能够使卡箍的下卡环始终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避免输油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因地面局部高低不平而造成局部位移;

2、本实用新型下卡环凹形槽内壁上设有若干橡胶缓冲块,可确保管道底部外壁受力均衡,在紧固过程中不变形,提高了卡箍的紧固效果,以达到最佳防滑减振效果;且下卡环底部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流通孔,这样可使得地面渗水或者管路表面凝水会聚集到卡箍下卡环的凹形槽内,并经流通孔流下,避免造成卡箍生锈腐蚀;

3、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二次压紧片,且通过螺栓调节二次压紧片与上卡环的凹形槽之间的距离,当卡箍紧固管道时,二次压紧片与管道外壁的摩擦力将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卡箍的紧固效果,将有效解决传统卡箍不能防滑的弊端,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管道和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向的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面不平整时的卡箍安装示意图;

图中:

1、上卡环 2、下卡环 3、固定连接耳

4、支撑底座 5、支撑调节机构 6、支撑板

7、调节支撑柱 8、固定块 9、固定孔

10、支撑转动体 11、凹槽 12、移动通道

13、销轴 14、转动凹槽 15、橡胶缓冲块

16、流通孔 17、地脚螺栓 18、二次压紧片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A向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向的截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地面不平整时的卡箍安装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油管路固定卡箍,包括上卡环1、下卡环2,所述上卡环1、下卡环2均为凹形槽状半圆形卡环,且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连接耳3,固定连接耳3上设有大小相同且同心的安装螺栓孔,所述上卡环1、下卡环2通过固定连接耳3对接构成整圆形卡箍,还包括支撑底座4和一对支撑调节机构5,所述支撑调节机构5分别与支撑底座4、下卡环2活动连接从而调整支撑底座4与下卡环2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距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底座4和一对支撑调节机构5,支撑调节机构5分别与支撑底座4、下卡环2活动连接从而调整支撑底座4与下卡环2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距离,从而使得在地面不平的状况下支撑底座4和支撑调节机构5能够使卡箍的下卡环2始终处于水平的状态,从而避免输油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因地面局部高低不平而造成局部位移;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支撑调节机构5包括支撑板6和至少两根调节支撑柱7,所述调节支撑柱7一端与所述支撑板6垂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支撑柱7另一端固定设有球形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上开设有通透的固定孔9。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支撑板6两端固定设有圆管状支撑转动体10。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支撑底座4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一长方体状凹槽11,所述凹槽11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开有前后通透的移动通道12,所述固定块8和支撑板6一端的支撑转动体10均通过穿入的销轴13穿过移动通道12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4上。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下卡环2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凹槽14,所述支撑板6一端的支撑转动体10通过销轴13可转动的设在所述转动凹槽14内;由于转动凹槽14在输油管路轴向方向上为非贯通结构,从而使得支撑转动体10经销轴固定后,能够更好的处于转动凹槽14内起到支撑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转动凹槽14底面为半圆形,且半圆形两端向外延伸扩展。

更进一步来讲,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考虑,所述下卡环2凹形槽内壁上设有若干橡胶缓冲块15,所述下卡环2底部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流通孔16。

本实用新型中橡胶缓冲块15截面可为半圆形、梯形或方形,可确保管道底部外壁受力均衡,在紧固过程中不变形,提高了卡箍的紧固效果,以达到最佳防滑减振效果;且下卡环2底部设有若干上下通透的流通孔16,这样可使得地面渗水或者管路表面凝水会聚集到卡箍下卡环2的凹形槽内,并经流通孔16流下,避免造成卡箍生锈腐蚀;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支撑底座4四角处可设有地脚螺栓1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些实施例,还可以针对输油管路固定卡箍进行自由灵活的配置,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下面就对此进行举例性说明。

例如还可以包括二次压紧片18,所述二次压紧片1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上卡环1的凹形槽内,且通过螺栓调节所述二次压紧片18与所述上卡环1的凹形槽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调节二次压紧片18与上卡环1的凹形槽之间的距离,当卡箍紧固管道时,二次压紧片18与管道外壁的摩擦力将大大增加,大大提高了卡箍的紧固效果,将有效解决传统卡箍不能防滑的弊端,降低维修成本,保障管道和人员安全。

作为举例,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支撑地面为不平整地面时,调整支撑板的支撑转动体和调节支撑柱的固定块在支撑底座的凹槽内的位置,从而调整支撑底座与下卡环之间的倾斜角度和距离,使得适应卡箍固定时地面的不平整(如图5),具体的做法为:调整支撑板的支撑转动体和调节支撑柱的固定块在支撑底座的凹槽内的位置,然后通过销轴插入支撑转动体和固定块的固定孔内,此处的销轴两端穿过凹槽侧壁上的移动通道,并通过固定螺母使销轴固定,从而固定住支撑转动体和调节支撑柱。

为了便于加工,圆管状支撑转动体可通过钢板卷制而成,通过焊接将支撑转动体焊接到支撑板两端;并且为了增强调节支撑柱与支撑板之间的固定结构,可通过在调节支撑柱上旋入固定螺母,分别在支撑板的正反两面对调节支撑柱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输油管路在铺设过程中地面崎岖不平、且避免水滴聚集到卡箍下卡环的凹形槽内,避免卡箍生锈腐蚀的输油管路固定卡箍。

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