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螺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8775发布日期:2018-08-31 21:26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螺套组件。



背景技术:

大多数沙发的头枕的倾斜角度都是可以调节的,实现头枕相对沙发本体摆动的一种常用手段是在沙发本体与头枕之间设置一铰链,铰链的一端与沙发本体固定,另一端与头枕固定,利用铰链自身的活动关节可调节头枕与沙发本体之间相对角度。

上述的直接固定的铰链难以进行更换,也不适用于头枕可拆式的沙发,因此出现了如图1中所示的铰链安装方式,先将一螺套c安装至沙发本体的安装板b上,然后将铰链的杆件a插入到螺套c中。这种安装方式依然能够利用铰链的活动关节实现头枕角度调节,同时也可以在需要时将铰链从螺套c中拔出,方便更换铰链或卸下头枕。

但是,上述的铰链与螺套之间只有唯一一种安装位置,安装后的头枕的角度可调但高度不可调。为提高使用体验,有必要提供一种使头枕高度可调的铰链安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头枕高度可调的铰链安装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螺套组件,用于为铰链提供安装基础,所述铰链具有杆件,所述杆件上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卡位,所述可调螺套组件包括螺套与卡簧,所述螺套的下端呈分叉结构并包括可弹性张合的至少两夹持臂,所述夹持臂的内侧设有卡合部。所述卡簧套于所述夹持臂之外使所述卡合部保持与所述卡位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螺套组件中螺套的下部具有可弹性张合的夹持臂,夹持臂内设有卡合部,而在铰链的杆件上又同时设置了若干卡位,因此当杆件插入螺套中后卡合部与卡位卡合而使杆件被定位,套于夹持臂之外的卡簧使杆件保持于该定位状态。当用力往上或往下拉动杆件时,夹持臂克服卡簧弹力向外张开,卡合部与卡位脱离使杆件可以在螺套中移动而调节其高度位置。可见,使用本可调螺套组件来安装头枕能够使头枕具有高度可调的功能。

较佳地,还包括套于所述螺套上的螺母,所述螺套的一端具有第一定位部,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定位部配合实现所述可调螺套组件的定位。

具体地,还包括套于所述螺套上并位于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的垫环。

较佳地,所述夹持臂的外侧面设有供所述卡簧卡入的卡槽。

较佳地,所述卡位是沿所述杆件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卡合部是向所述螺套内部凸伸的凸起结构。

具体地,所述卡合部的顶面为弧形面。

较佳地,所述螺套包括外螺套与内衬,所述外螺套与内衬均是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内衬穿置于所述外螺套内,所述夹持臂设于所述内衬伸出所述外螺套之外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夹持臂的外侧设有抵触所述外螺套时驱使所述夹持臂形变收拢的导向斜面。

具体地,所述外螺套中具有位于上方的多边形空腔以及连接于所述多边形空腔下方的圆形空腔,所述内衬的上端呈与所述多边形空腔匹配的多边形结构。

具体地,所述内衬的上端设有支撑于所述外螺套上的第二定位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铰链与螺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与可调螺套组件配套使用的铰链杆件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螺套组件的立体图。

图4是可调螺套组件的爆炸图。

图5是可调螺套组件中外螺套的立体图。

图6是可调螺套组件中内衬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螺套组件,用于为铰链提供安装基础,将铰链的杆件1插入可调螺套组件中后可调螺套组件能够对杆件1进行定位,同时也可以允许杆件1进行高度调节。为让杆件1能够保持于某一高度档位,在杆件1上沿其高度方向设有若干卡位11,卡位11具体的是环绕杆件1周面的槽。杆件1上卡位11的数量即为杆件1在可调螺套组件中能够调节的高度档位数量。

结合图3至图6,可调螺套组件包括螺套、螺母2及卡簧3,其中螺套包括了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的外螺套4与内衬5。

外螺套4包括主体41与固定于主体41上方且径向尺寸大于主体41的第一定位部42,主体41与第一定位部42是一体成型结构。主体41上设有螺纹,外螺套4中的空腔从第一定位部42顶面延伸至主体41底面,空腔包括位于上方的多边形空腔43以及连接于多边形空腔43下方的圆形空腔44。

内衬5的结构由上至下包括第二定位部51、上半段52与下半段53,第二定位部51的径向尺寸大于上半段52与下半段53。上半段52是与外螺套4中多边形空腔43匹配的多边形结构,下半段53是与圆形空腔44对应的圆柱结构。内衬5由上而下插入到外螺套4中,使下半段53位于圆形空腔44中,上半段52位于多边形空腔43中,而第二定位部51支撑于第一定位部42上而被限位。上半段52与多边形空腔43的配合使得内衬5被周向定位,无法在外螺套4中转动。

外螺套4需要进行电镀,采用人工聚苯乙烯(APS)等材料制成,而内衬5与杆件1直接接触并承受杆件1的往复摩擦,因此内衬5采用聚甲醛(POM)等耐磨性能良好的材料做成。正是考虑了耐磨性的需求,本实施例中才将螺套分为外螺套4与内衬5两者结合的结构,假如不考虑上述需求,则螺套可以是单一的整体结构。

装入外螺套4中的内衬5的一端穿出在外螺套4之外,内衬5的这一端呈分叉结构并包括可弹性张合的两夹持臂55,但夹持臂55的数量也可以是更多。内衬5下端的外侧设有两个凸起的限位部56,限位部56的底面为导向斜面57,限位部56的顶面为平面。限位部56的数量有两个并分别设于两夹持臂55的外侧,在内衬5插入时限位部56的导向斜面57首先与外螺套4接触,接触后两夹持臂55受压收拢从而使内衬5顺利进入到外螺套4中。当限位部56穿出外螺套4后限位部56的顶面位于外螺套4底面之下,限位部56与第二定位部51共同作用使内衬5被限位于外螺套4上而不会上下移动。

在两夹持臂55的内侧面设于与杆件1上卡位11配合的卡合部58,由于卡位11是槽,因此卡合部58是向内凸伸的凸起结构,具体的,该凸起结构的顶面为弧面,从而较容易在受力后从卡位11中脱出。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卡位11设有凸起,将卡合部58设为槽。夹持臂55的外侧设有沿周向延伸的卡槽59,卡簧3套于内衬5的下端之外并卡于两夹持臂55的卡槽59中,卡簧3的作用是提供保持两夹持臂55状态的力。

在装配本可调螺套组件的整体时将外螺套4插入家具上的安装板,然后将螺母2由下而上套到外螺套4上,然后拧紧螺母2,使螺母2与第一定位部42将安装板夹紧而实现可调螺套组件的固定。较佳的,还可在外螺套4上再套设一位于第一定位部42与螺母2之间的垫环7,以对相关结构起到保护作用。

杆件1插入螺套中后卡合部58与一卡位11卡合而使杆件1被定位,套于夹持臂55之外的卡簧3使杆件1保持于该定位状态。当用力往上或往下拉动杆件1时,夹持臂55克服卡簧3弹力向外张开,卡合部58与卡位11脱离使杆件1可以在螺套中移动而调节其高度位置。可见,使用本可调螺套组件来安装头枕能够使头枕具有高度可调的功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